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
其实,“亚文化”和“主文化”只是相对的概念,应该在一个相对的意义上来限定这一对概念的内涵。但由于“文化”这一概念本身的复杂与模糊,所以界定“亚文化”和“主文化”也是比较困难的。根据现代文化层理论,主文化下有亚文化,而亚文化下有子文化,而各个层次的文化的相互作用又是非常复杂的,难以明确区分的。认识过程的辩证法告诉我们,人们对复杂性的认识越深入,反而觉得越复杂、越模糊。
亚文化(subculture)一般可以理解为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亚文化是由各种社会和自然因素造成的各地区、各群体文化特殊性的方面。如因阶级、阶层、民族、宗教以及居住环境的不同,都可以在统一的民族文化之下,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群体或地区文化即亚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则因为生活环境(校园)的不同、群体(校园人)特征的不同等形成了独特的亚文化。
亚文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总体文化的次属文化。一个文化区的文化对于全民族文化来说是亚文化,而对于文化区内的各社区和群体文化来说则是总体文化,而后者又是亚文化。研究亚文化对于深入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那就是在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阶层的人,都共同创造与享有自己的文化,都共同创造和发展着主文化。
所以,从这种一般意义的理解上,我们可以说,亚文化是主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认同亚文化是特殊文化——特殊群体或特殊区域的文化,而非所谓的“反文化”——即认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文化就是“主文化”,处于被统治地位的文化就是“亚文化”——这或许是阶级分析法的一种思维惯性。实际上,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区分都是以某一特定社会为前提,而一个社会就是一个群体,对于某一特定的社会来说,主文化和亚文化是一定的,如对于世界文化来说,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就是亚文化;而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相对于其内部的不同群体文化来说又是主文化了。在当前我国社会中,主文化当然是指整个社会成员共同具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特质,它被每一个社会成员所共同具有。作为亚文化的大学校园文化,从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但与其他亚文化相比较,又具有明显的自身特质。
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一个亚文化的产生首先必须具有一般文化的特征,即在某一互动群体中形成一定的文化特质。而一个社会亚文化的发展一是表现在亚文化的数量上,二是表现在亚文化的特质不断稳定化,并越来越对主文化发挥重大作用。如果从世界范围来看,各民族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很漫长的。在远古时代,世界各民族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互动的民族群体,积淀并发展成为自己的文化,然而由于生产、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的限制,各民族不要说形成互动,就是相互了解也是困难的。在中国夏商周时期,我们中华民族创造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我们并不知道世界上还存在着同样灿烂的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和古希腊文化。同样,当 16 世纪欧洲的麦哲伦船队抵达西印度群岛的时候,麦哲伦竟然以为到了东方的印度,可见西方对东方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无端的猜测和想象中。东西文化的交流发展到今天所形成的世界文化洋流已把每个民族都卷入其中,世界变小了,变成了地球村。亚文化发展到以民族互动群体为主体的程度,这一切都是随着现代生产、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国际化而实现的。
从各个民族文化的形成历史来看,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是随生产、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而进行的。我们现在所说的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商业文化等等亚文化当然不是从文化一开始就有的,它们都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原始社会的亚文化就是一个个的部落文化,一个部落就是一个文化群体,主文化只是到了部落社会的出现才形成。到了奴隶社会,出现了阶级文化即奴隶主文化和奴隶文化,奴隶主文化是奴隶社会的主文化,奴隶文化和其他文化是亚文化。因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到封建社会,奴隶主文化转化为封建地主文化,奴隶文化发展为农民文化,然而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城市亚文化渐趋成熟,在商业和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阶层文化。比如在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士大夫文化、隐士文化;在欧洲,出现了骑士文化、市民文化等。同时,随着大学的产生和发展,校园亚文化也开始形成并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大机器生产、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们的交往频率和范围迅速扩大,这不仅使已有的亚文化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文化特征更加稳定,而且也出现新的亚文化群体,比如企业文化、商业文化都出现了。
这一时期,大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伴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大学已不仅仅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同时被赋予了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职能。在大学校园这一特定的区域,大学校园文化发生了质的变化,越来越表现出一种质的稳定性,大学已经走出了原来几乎完全封闭的“象牙塔”,越来越成为地域文明的核心,多重文化沟通交流融合的场所,凸显了大学在整个社会文化中的影响。
1.大学校园亚文化具有专属性
亚文化是在特定区域特定群体所专有的,不同的亚文化属于不同的区域或不同的互动群体。比如企业文化是企业群体所专属的,河洛文化一般是指洛河流域居民所专属的,巴蜀文化一般指巴蜀人民所专属的,等等。自然地大学校园文化是在大学校园由大学师生群体所专属的。而主文化则是全体社会所共有,它与每个亚文化都不一样,但又都有一致的方面。亚文化共同组成了主文化,亚文化的共性就是主文化的特性。因此,我们可以说主文化是亚文化的共性文化,亚文化是主文化的个性文化,亚文化和主文化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主文化与每个亚文化都不一样,又都有一致的方面。
2.大学校园亚文化具有单一性
所有的亚文化都是专属的,所以属于某一群体或某一区域的亚文化特质是相对单一的,群体内的成员都体现一样的文化特质。在大学校园,大学师生在生活习惯、价值取向、工作方式、心理倾向、思维定势等方面都是相对一样的,呈现出的文化属性就是共同的单一性。而主文化不可能同化所有的亚文化,它只能反映亚文化共有的特质,而不能反映每个亚文化的所有特质。所以主文化当然表现出多元的文化特质,大学校园亚文化则表现出单一性。
3.大学校园亚文化具有封闭性
一般亚文化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都具有强烈的群体性和排他性,这就产生它的封闭性。大学校园亚文化限于环境、群体等差异,其他亚文化对之的影响就相对较少,而同样是校园文化的不同大学,则仍然有很强的互通性和共性,因而大学校园文化就显示出了相对的封闭性。而主文化的群体性特征不明显,它对外呈现开放性的特征,不同的亚文化都可以影响并进入主文化。
4.大学校园亚文化具有聚合性
亚文化群体一般来说都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特别是大学校园文化这样一类小文化群体。在大学校园,广大师生一般都有强烈的爱校意识,“母校”甚至能够把几代人、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于亚文化的聚合性较强,所以文化特质非常稳定和明显。而主文化的团体性被亚文化小团体性所冲淡,因此主文化的文化特质是很松散的,文化特征没有亚文化特征那样明显和稳定。
1.大学校园亚文化是对主文化的重要补充
在历史上的任何社会,亚文化和主文化都是协调并存、相互补充的。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文化一直是我们社会的主文化,但它并不能消除其他亚文化的存在。虽然汉代董仲舒提出“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试图消除道家、法家等亚文化,但儒家自身后来就认识到,这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不必要的。因为其他各家文化对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教化人民也具有巨大作用。此外,其他一些多元或者多维文化的存在,也都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比如,士大夫阶层特有的士大夫文化多表现为“名士风流”,这是封建制度所赋予他们那特殊的社会地位和文化教养所导致,多几分风流倜傥则少几分觊觎“神器”的野心;主要受道家影响的农民的多神主义,与封建神权相一致,更加衬托出至上神的威严而增添几分敬畏;城市独具特色的市民文化,只要不是“犯上作乱”,正恰好可以用来点缀“盛世”繁华。其实在西方也是一样,中世纪欧洲封建主“特许”自由城市的存在,恰是为了求助于市民的钱袋子;推崇骑士精神,是为了让骑士为之征战,都是为了实现经济和政治的要求。在印度,各种姓也都有自己的文化,这本是种姓制度所肯定,只要这种特性的发展并不危及种姓制度的生存。其实,在历史长河中,这些亚文化都发展成为主文化的一部分。
在当代,文化多元已经成为世界的趋势,各国或各民族的主文化都获得高度发展,与此同时,各国、各民族的亚文化也得到发展,因为亚文化的存在不仅有利于主文化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比如企业文化、商业文化都可直接推动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校园文化可以促进教育的发展,从而为主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主文化的发展方向不应是同化所有亚文化而使社会文化一体化,相反,主文化应当允许和鼓励亚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只有当亚文化变为反文化时,主文化才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遏制亚文化的发展。一般来说正是存在着丰富多彩的亚文化,才使主文化的内容变得更加具体,作用也变得更大更普遍。必须承认,亚文化与主文化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因为亚文化总是在某些方面与主文化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在一定的限度内它不构成对主文化的危害,但超过一定限度它就与主文化发生冲突乃至对抗,变成反文化或越轨文化。包括大学校园文化也是如此,大学校园既有积极向上的文化,也有消极甚至反动的文化,比如一些反社会主义的思潮等。因此对包括大学校园文化在内的亚文化的控制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强调加强对校园文化的调控和引导,就是为了使其变为主文化的非常有益的补充。
2.大学校园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是人格完整的象征,保存文明的机构,和探求学术的社会”。 所以,大学在传承文化、服务社会和理论创新等方面必然具有先进性。在社会主义社会,大学必然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不仅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基地,而且是先进文化传播和发生影响的重要场所。在我国,大学校园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要以先进文化的要求为目的,良好的校园文化必然将承担起发展和创新先进文化的历史重任。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淀和产物,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它既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又是一种精神价值体系。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能够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文化。社会先进文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以近代中国基本国情作为探索先进文化的出发点,科学地分析了中国文化的性质,提出“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是“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这种“新文化”是新的经济力量和新的政治力量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它代表当时中国大多数民众的利益,因而是中国的先进文化。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一直把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作为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他说:“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它反映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作为一种亚文化,大学校园文化从内容到形式都必然受到主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其产生本身就是对社会主文化吸收与接受的过程。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创新,需要一种自由和宽松的学术氛围和精神环境。但提倡自由绝不是放任,宽松但不能纵容,大学营造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必须有明确的规范性。大学校园文化必须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中汲取养分才能更好地发育,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源泉。
1.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重要作用
大学校园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对创造、传承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大学本身就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知识的保存、传授、传播、应用和创新,文明的传承和进步,人才的发掘和培育,科学的发现和技术的更新,社会的文明与理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无不依赖大学作为基础”。 所以,大学校园文化始终处在社会文化发展的最前沿,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力发展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必须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必须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必须坚持用科学态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大胆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在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的同时,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要通过完善制度,加强教育和管理,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对人们的侵蚀,逐步缩小和剔除它们借以滋生的土壤,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健康发展。
2.对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重要作用
大学就是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对于贯彻落实党的这一方针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使它落实到青年学生的观物、判断是非、处世做人、言谈、举止等方面,配合高校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教学措施,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四有”新人。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可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产生深刻影响,使他们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从社会学的观点看,教育也是一种文化,它是社会赋予其成员以文化特质的过程,是主文化实现文化控制的一个有力的自组织系统。这个系统实现对文化的控制,是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向社会成员灌输一定的文化思想和行为,而更主要的是通过文化无意识地对社会成员进行文化渗透。美国实用主义文化社会学家杜威在谈到教育的时候说:“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在无意识中开始了。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财富。他就成为了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 这种无意识的文化影响比明显的有意识教育作用更大。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社会亚文化是一种非常有作用的隐性课程,如果因势利导地充分加以利用,就能极大地提高教育效果。反之教育如果得不到亚文化的支持,就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比如学校教育如果想得到满意的效果,就必须得到校园文化、青少年文化、学校所在的社区文化等亚文化的支持。因为这些亚文化能丰富教育的内容,强化和持久教育的效果,能有效地纠正教育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当然,如果这些亚文化中具有很多不健康的文化因素,则可能极大地抵消教育的效果。当前,我们学校教育受社会亚文化的消极影响实在不可忽视,“学生上学走上坡路,放学就走下坡路”,教育效果不理想。亚文化对教育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作用,要克服这种消极作用,就必须优化社会亚文化,并充分利用它们以大大提高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