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文化概说

(一)大众的“文化”

文化首先是人的文化。所以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是同人的存在与发展紧密相联的,随着人和人类社会的诞生,文化也相应地产生和存在了。在现代生活中,“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复杂历史、在不同领域、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含义的术语,几乎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

我们可以说:夏商周是文化,强汉盛唐是文化,尧、舜、禹是文化,孔子、老子是文化,《红楼梦》、《西游记》是文化,唐诗、宋词是文化,一栋楼、一条路是文化,一所大学、一所博物院是文化, flash、游戏是文化,电影、电视是文化,摇滚乐、足球是文化,当然社会制度、组织结构也是文化,风俗习惯也是文化。可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欧洲、美洲、非洲;无论是在发达的城市,还是落后的偏远农村;甚至就在我们工作的单位、办公室、家庭等等都到处可以找到文化的存在。其实,在男人、女人、黑人、白人、老人、小孩等之间也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在许多地方,不同的人们还共享着同一种文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或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活习惯或生活方式。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还干脆把文化看着是知识。比如,人们常说一个人很有“文化”,上学是去学“文化”。在农村,即便是初中甚至是小学毕业,就被称为“文化人”。

如此看来,文化的含义、使用范围是如此之广,如此之杂,因此对文化概念也就有了许许多多的界定。越是如此,对文化定义进行一下梳理越发重要。这里对文化进行梳理和界定不一定是最科学、合理、正确,也不是一定要超越,目的主要是为以下的研究提供一个基础和平台。

在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最初时期,以及后来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当一段时期中,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还比较低下,往往将自然力人格化、神化、宗教化,崇拜自然,崇拜神灵,而对自己在自然、宇宙中的地位、作用和力量并不认识,因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没有形成、也不可能形成关于文化的独立科学概念。只是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具体地说,特别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带来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们征服自然的力量得到了鲜明的显现,人们逐渐从对自然、对神灵的崇拜中解放出来,对自身的地位、作用和力量有所认识,文化这个突出人化意义的概念,才逐渐在意识中形成起来。

(二)古已有之的“文化”

“文化”一词,在我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最早见于汉刘向《说苑·指武》,《辞源》对文化的解释是:“文治与教化。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选束广微(皙)补亡诗由义:‘文化内辑,武功外悠。’今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特指意识形态。”

我们还可以从字源学上进一步向前考证。“文化”一词最早是由“纹身”和“转化”的两个字发展而来。在金文和甲骨文中,“文”字的最早形式是 ,就像一个人前胸挂了一串贝壳或被纹以图案。从这种最初形式,发展出了“纹身”、“符号,交叉线条”、“象形文字”以至“文章”等意思。尽管后来另一个字“纹”被用来特指“纹身”,“文”字似乎仍然包含这些意思。从纹身或修饰人身的基本含义,“文”字在使用中开始具有抽象含义,包括一个人修饰自己的外表行为和内在感情。在《易经》“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文”在此句中即为通过创作和分享诗、书、礼、乐等来提高人的道德情操。战国前后,“文”逐渐开始附上更为抽象的含义,包括:(1)指与暴力性或武力相对的,诉诸于思想或道德感召力的,或具有和平性和人性的那些特质;(2)指与粗糙的形式相区别的,人类的行为、风俗,社会制度中被修饰过的特征、性质。例如在《论语》中,“周监于二代,悠悠乎文哉!吾从周”。“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文之于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按《说文解字》,“化”字是从“匕”字转化而来。“匕”在甲骨文中,像一个人倒立。象征在子宫中孕育时期的人。在《说文解字》中,“匕”字的众多含义包括(1)倒立的人,(2)变化。后来在左边加了一人字旁,意为站立的人。新的“化”在保留原来的含义的基础上增添了抽象意义。开始指称生命的一种能动的被塑型的过程或教化的过程,或者说,通过受教育和思想灌输而使一个人的内在和外在符合社会规范。“教化”一词的形成可能即与此义有关。因此,“化”包含了一个人从孕育、出生、成长,并在遗传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渐成熟而成为一个被社会接受的人的整个过程。

张岱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则对“文化”一词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和梳理,认为: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系辞下》栽:“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均指此义。在此基础上,“文”又有若干层引申义。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尚书·子罕》所载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是其实例。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所以《尚书·舜典》疏曰“经纬土地曰文”,《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这便是《礼记·乐记》所谓“礼减而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文犹美也,善也”,《尚书·大禹谟》所谓“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土地之化育”等等。归纳以上诸说,“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并由此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在我国近现代以来,许多学者也对文化进行了自己的理解和定义,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梁漱溟(1920)认为:“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 又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 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 这“共业”包括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陈嘉异(1921 年)认为:“文化一语原义实指一民族精神方面之发展为多。” 钱穆(1948 年)认为“文明文化两词,皆自西方移译而来,此二语应有别,而国人每多混用。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而言。惟文明偏在外,属于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于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向外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积业而产生”。 著名学者钟敬文认为:“凡人类(具体点说,是各民族、各部落乃至于各氏族)在经营社会生活过程中,为了生存或发展的需要,人为地创造、传承和享用的东西,大都属于文化范围。它既有物质的东西(如衣、食、住、工具及一切器物),也有精神的东西(如语言、文学、艺术、道德、哲学、宗教、风俗等),当然还有那些为取得生活物质的活动(如打猎、农耕、匠作等)和为延续人种而存在的家族结构以及其他各种社会组织。”

当下的一些学者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化进行了定义和诠释。比如,“文化作为人的创造的总体,是人在劳动或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它既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或证明,表明了人与动物界的本质殊相”。 “文化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是指人类创造社会历史的发展水平、程度和质量的状态。” 有人则给文化作了比较详细全面而又稍显烦琐的界定:

“文化是人类在语言、文字等符号系统的基础上所创造的全部知识体系(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它的物化结果;是受这些知识体系所指导而形成的价值体系、价值观念在人类行为中的体现;是在这些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基础上所形成的征服自然的生产工具体系和管理人类社会的制度工具体系。他们都含有静态的积累和动态的创造两个方面。人类要进步、发展,就离不开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工具体系的积累和传承,因此,文化又表现为一种过程,积累和创造是这个过程的两端,居于中间的是人们对已积累起的文化成果即各种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工具体系的学习、掌握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也就是受教育的过程。这正是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文化的过程就是把上一代人所创造并积累起来的各种文化成果传授给下一代人,并由下一代人用自己的创造去充实它、丰富它,再传给下一代人,如此而不断地累积、创造、传承下去,构成人类文化发展的川流不息的动态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就难以理解文化的深刻涵义。”

(三)西方的“文化”

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cultura,原义是指耕作、种植、栽培、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等意思,主要是指土地的开垦、植物的栽培;以后引申出文雅、修养、高尚的含义,指对人的身体、精神的发展和培养,特别是艺术和道德方面的能力与精神的培养;进而又发展为泛指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人们在征服自然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牛津现代辞典》对文化的英语单词culture一词的解释是:人类能力的高度发展,借训练与经验而促成的身心的发展、锻炼、修养;或者说是人类社会智力发展的证据、文明,如艺术、科学等。

法国 18 世纪著名的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在其代表作《社会契约论》中,对文化的下的定义是风俗、习惯特别是舆论等。当代法国著名学者维克多·埃尔在《文化概论》一书中指出: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关于文化一词的定义是最准确的,其特点包括:一是铭刻在人们的内心;二是缓慢诞生,但每天都在获得新生力量并取代权威力量;三是能够维持人们的法律意识,激活已经疲软的法律或取代已经消亡的法律。

不过将文化作为一个特定的学科领域进行研究,是从文化人类学开始的,因而,在文化学研究中,一般认为对文化的最“经典”的定义是被称为英国“人类学之父”的E·B·泰勒( E·B·Tylor)在其代表作《原始文化》(1871 年)一书中的界定,他指出人类学是研究“文化的科学”,他给文化的定义是: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这一定义至今在文化学研究中仍具有普遍的意义,为文化学、人类学、人学界所普遍肯定,后来的不同学派、不同学者都曾对泰勒的定义加以补充或修正,但基本的要义仍沿用下来。

后来的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很多,在许多文化人类学或文化学著作中,都对文化进行了定义。在 1952 年,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合著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中,介绍了从 1871 年到 1951 年的 80年间,关于文化的 164 种定义。蔡俊生等人合著的《文化论》一书则提到,在 20 世纪 80 年代,关于文化的定义有 360 种以上。在杨镜江编著的《文化学引论》 中也列举了不少的定义。这里根据诸多大家的归类介绍,结合自己的所见,对文化的定义简要介绍如下:

根据《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的归类,文化的定义包括 5 种类型:

1.描述性的定义。如泰勒等的定义。

2.历史性的定义。如林顿的定义:文化是一种社会性的遗产。

3.规范性的定义。如索罗金等人的定义:文化是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意识、价值、规范,此三者的互动与关联。

4.心理性的定义。如福德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学习过程,学习对象包括传统的谋生方式和反应方式,以其有效性而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

5.结构性的定义。如克罗伯的定义:文化是概括各种外显或内隐行为模式的概念。文化通过符号学习和传授,文化的基本内核来自传统,其中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文化既是人类的创作产物,但又是制约、限制人类活动的重要因素。

其实,关于文化的具有代表性的定义除了上述之外,还有:

罗森塔尔和尤金编的《简明哲学辞典》(1955 年)对文化的定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前苏联出版的《哲学百科全书》(1964 年)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社会在其物质和精神发展中所取得的成果的总和,它构成文化的传统,为社会所利用,并为人类的进一步向前发展服务。”

原东德出版的《迈尔百科全书》(1971 年)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征服自然和自我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和思想财富。”

前苏联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1973 年第 3 版)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文化这个概念用来表明一定的历史时代、社会经济形态、具体社会、氏族和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发展水平(例如,古代社会、社会主义文化、玛雅文化),以及专门的活动或生活领域(劳动文化、艺术文化、生活文化)。‘文化‘这个术语从较狭义的意义来看,仅指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

英国出版的《英国大百科全书》(1973 年)则根据泰勒等人的不同定义,把文化分为了两类。第一类是“一般性”的定义:“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第二类是多元的、相对的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种渊源于历史的生活结构的体系,这种体系往往为集团的成员所共有”,“它包括这一集团的语言、传统、习惯和制度,包括有促励作用的思想、信仰和价值,以及它们在物质工具和制造物中的体现。”

日本出版的《世界文化大事典》(1973 年)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普通是与‘自然’相对而言的语汇。狭义的解释则为对比‘文明’而言,意谓与物质文明相对的精神文化。”“所谓与这样的自然相对立的文化就是讲的从对大地进行加工赋予新生命的‘耕作’这种观念引申出来的,对于自然的身体和精神的训练,尤其是艺术、道德能力的形成、知识的获得和体育等等之类的东西。一般地说,文化就是人类以自然为素材,设想着一定的价值(文化价值)并为其实现而努力。”

原西德出版的《大百科全书》(1979 年)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指人类较大集团典型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对这些生活方式的精神表述,尤其是价值标准。从广义来说,文化同自然有区别,它是人通过对自然的加工而创造的世界之总称。”

美国出版的《美国百科全书》(1981 年)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群体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是一切人群可观察的具有特色、表示各部落社会特性的一种特征群。”

法国出版的《法国大百科全书》(1981 年)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一种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

除了以上各国比较权威的百科全书的定义之外,一些著名学者也对文化进行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比如:

大卫·克雷认为,文化一词有两种接近相关的含义,一是它支持组织中的成员广泛持有的神话、象征、故事和人造物等价值观念的主体;二是它代表了存在于一个国家(或一些其他大型政治单位)内部的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共同团体。文化是通过一组学习获得的、共享的、强制的、相互关联的符号,它的含义为社会成员提供了一组方针。这些方针放在一起,可以为所有想要维持生存的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克拉克洪和施特罗特贝克认为,文化是指共享的、普遍持有的一般信仰和价值,它为一个群体定义了什么是正确的,还可以指社会上主张教育目标应培养优秀人才的观念,包括意志、爱好和礼貌的培养。

威廉·A·哈维兰在《当代人类学》一书中指出:可为人所接受的现代文化定义是:文化是一系列规范或准则。当社会成员按照它行动时,所产生的行为应限于社会成员认为合适和可接受的变动范围之中。

美国学者沙因认为,文化是由一些基本假设所构成的模式,这些假设是由某个团体在探索解决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和内部的结合问题这一过程中所发现、创造和形成的。这个模式运行良好,可以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新成员在认识、思考和感受问题时必须掌握的正确方式。

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所有的文化特点都有正面的功能,他在收集和分析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文化的功能,把诸文化现象分为四类:物质设备;精神方面的文化;语言;社会组织。马林诺夫斯基从功能入手研究文化,认为文化是活动,这比较深入地触及到文化的本质问题。

(四)权威典籍的文化定义

列举以上诸多有代表性的定义,可以看出,其实文化与人、与人类社会是共始终、共存亡的,人类、人类社会诞生之时就产生了文化。从一定程度来说,文化就是人类、人类社会的标志。文化离不开人类,人类也离不开文化,人类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创造和发展着文化,而文化也无时无刻不在作用和影响着人类生活。而且由于“文化”一词在现实生活中也已经不再仅仅是文化学、哲学研究中的专有名词,而早已成为大众化的词语。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乡野村妇,对于文化都能够说道一二,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所以,我们无意也无法去评判哪一个文化定义的准确和合理,“横看成岭侧成峰”,站在不同的角度总是能够得出不同的结论。即便是权威的辞书总结了诸多前人的研究成果也往往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对文化的界定是: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在哲学卷中进行了基本一致的解释:广义的文化总括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的和精神的全部产品。《辞海》对文化的定义则是:

“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在有阶级的社会中,它具有阶级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

这里我们无意再在众多文化定义的基础上给出新的定义——实际上我们也自认很难超越以往的定义,但我们在开展大学校园文化研究时,总要有一个遵循,这里我们便以国内最权威的辞书《辞海》对文化的定义为研究基础。

其实,我们无论对“文化”作出何种解释,有一点是不会存疑的:文化不是空洞的事物,它总是表现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体现在各社会组织的行为方式上。大学“作为一种实施高等教育的”社会组织,不仅自身是“文化”的不可或缺的载体,蕴含着一定的文化要素,而且在其本体上也是“文化”的聚合体或整合体,体现出“文化”的共性特征。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大学即文化。 bV91lzHuuUw3DaDNAZFoHgYNSsqnPOkQzRSAWSlUksCorfCn94moonFsQ7LAx4N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