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核

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又可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社会意识形态,一是校园心理。大学存之于世,永远也不可能脱离现实社会而存在,不可能成为一个时代的“世外桃源”。所以大学的精神文化必然反映和具有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依其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疏密程度,又可以将社会意识形态区别为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其中基层意识形态包括政治理论、法权观念等,高层意识形态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这些社会意识形态都对大学校园精神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左右着大学精神文化的发展方向。一所大学的历史传统、精神氛围、理想追求、人文气象等等无不服从和体现社会意识形态。

精神文化又最直接地反映了一所大学的校园心理,也就是一所大学师生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这些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校园大众心态,诸如人们的要求、愿望、情绪等等。我们通常提出的校风、教风、学风等既反映了社会意识形态,又体现了一所大学独特的校园心理,它们往往是最具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的,最深刻地、稳定地体现了校园群体的共同价值、理想、信念和情操,也最能在学生心灵上刻上印痕,让学生有归属感、自尊感和使命感。北京大学的爱国、民主、科学和创新精神,清华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严谨求实精神使得这两大学府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创造了大量高水平的科学文化成果,永远放射出耀眼的文化之光。

(一)学校精神

一所大学要想立足与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学校精神一般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集中体现在历届师生以及广大校友身上的,能够持续不断推动学校发展的一种学校主导意识。每一所知名大学都有各具特色的学校精神,它通常借助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既可以单独并加以宣扬,也可以借助校歌、校训等形式加以形象地表达。

一所大学尤其是著名大学,学校精神的形成一般会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而一旦形成并作为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共同表现出来的各具特色的行为方式和作风,便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并且可以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效应场”。师生员工在这个“场”的作用下必然受到影响和熏陶,从而使个体行为自觉或不自觉地适应学校精神的要求,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学生在良好的学校精神影响下,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纠正错误的思想、思维方式,逐步养成良好的素养。

一所大学的学校精神一般有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学校精神应该准确反映学校的现实发展水平并体现学校的基本个性。学校现实发展状况是学校精神产生和存在的依据,学校的现实发展水平及其由此带来的学校领导、师生员工素质对学校精神的内容有着根本的影响。只有正确反映学校现实的学校精神,才能起到指导学校实践活动的作用。二是学校精神应该是学校内部的主导意识,应该能为全部或大部分师生员工所认同。只有当一种精神成为学校内部的一种主导意识时,才可认作是学校精神。因为,学校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它自身有一种独特的、具有生命力的学校精神.而且还取决于这种学校精神在学校内部的普及程度,取决于是否具有群体性,是否能被大部分师生员工所认可并自觉地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三是学校精神应该注重稳中求变,能够根据形势变化作出适当的调整。学校精神一旦确立,就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对学校理想、目标、思想的体现应该具有稳定性,这样才可以使学校的工作具有连续性。但这种稳定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形势也不允许学校以一个固定的标准为目标,竞争的激化、时空的变迁、观念的更新,都要求学校作出与之相适应的反应,学校精神应该随着学校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以便最大地适应社会,谋求发展。四是学校精神应该注重务实和求实精神。在当前社会要求逐渐提高之际,质量和信誉是关系学校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一个学校要想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发扬务实和求实精神。所谓务实,就是应当从学校实际出发,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切忌凭空设想和照搬照抄。求实精神就是要求学校在日常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高标准、严要求,不断致力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所大学的学校精神在表达上应该体现学校的个性。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校园文化的核心,校园文化的其中一个特征就是可以依此将自己与其他学校区别开来。如果学校精神不能体现出学校的基本个性,就有可能使自己的校园文化埋没于平庸之中。而当前我们的学校精神则具有很强的“泛化”倾向。以体现学校精神的校训为例,一些常用词汇比比皆是。有研究表明,在68 例“四言 8 字”校训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词为“团结”48 次、“勤奋”48次、“求实”37 次、“创新”37 次、“严谨”20 次。 这样的表达有千篇一律之嫌,我们很难从中看出各个学校之间的区别,很难体现出学校自身所具有的特色。有特色的学校精神能够对本校的师生员工有强大的教育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中国政法大学的校训为“厚德明法、格物致公”,北京林业大学的校训为“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江西财经大学的校训为“信、敏、廉、毅”,国家会计学院的校训为“不做假账”等。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准确地表达了各类学校的专业特征以及各专业领域对于培养目标的特殊要求。借助这样的词汇表达出的学校精神,一个学校是可以给学校的师生员工以新的人生启迪的。

一所大学的学校精神在表述上应该简洁、生动、明确。学校精神确定后,就应该用明确而简洁的词汇加以概括,如美国西点军校的校训是“责任、荣誉、国家”,哈佛大学的校训是“让真理与你为友”,柏林洪堡大学把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作为校训刻在教学大楼的厅堂口,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孙中山为中山大学题写的校训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参考。

一所大学的学校精神需要精心的培育。必须注重方式上的有效性,切忌“表象化”,以免仅仅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可以通过升校旗,戴校徽,唱校歌,围绕学校精神开展文化、体育、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使之深烙于每个师生员工的思想上.体现在其行动上。学校精神的培育必须重视整体性,切忌“典型化”。学校精神往往是通过学校师生员工的言行而展示在社会公众面前的,因此,应该注重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个体素质,引导每一个人重视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声誉,提高他们与外界沟通和传播的能力,力劝他们接受社会公众的有效建议和正确批评并加以改正,尽可能适应自己的公众对象。学校精神的培育必须明确全过程的反复性,切忌“简单化”。学校精神作为学校中的一种主导意识,其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历一个耐心的反复引导和培育的过程。因此,应该坚持不懈地开展塑造学校精神的教育活动,重点抓好四个环节:

一是新生的入学教育,通过校史、学生手册、名人名师事迹介绍、校训校歌校徽等学校标志性文化作品的学习,使刚刚人校的学生体会学校精神文化的熏陶,萌生爱校之情。

二是树立学校先进典型人物,大力宣传党员、优秀园丁和学生标兵的模范行为,使师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激励师生员工自觉按照学校倡导的价值观规范自己。

三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如苏霍姆林斯基主张的“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无论是学习区、活动区、生活区的环境文化布置,还是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社团文化、体育文化、科技文化的活动开展都要倡导学校精神这一主流文化。

四是举行毕业典礼,在学生即将告别母校之际,开展各种主题告别仪式,勉励学生珍惜学校荣誉,传承学校精神,共创学校美好未来。

学校精神的培育应该注重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合力。学校精神在其形成过程中既受国家、民族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也受当地历史沿革、文化渊源、地理环境的影响,所以,学校精神的塑造要求打破相对封闭性而建立强烈的开放性,需要将社会、家庭及其他相关因素作综合系统的考虑,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又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改革教育制度,将与时代精神共鸣的时代最强音注入学校精神,惟其如此,才能让学校精神在时代发展中充满生机和活力,始终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

(二)大学形象

形象一词本意是指自然的事物、人物的形状和相貌。在现代通常意义上,形象的含义已经有所延伸,不仅指物和人的形状相貌,而且包括对组织、机构以及各种事情的印象,是外界的人、物、组织、机构等各种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一种直观反映。当形象指人或物的形状相貌时,形象一般是直观的、具体的或图象化的,也是可以描述的,比如形象思维中的“形象”。形象在文艺作品中也指区别于科学的一种反映现实的特殊手段,即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选择、综合和加工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审美意义的具体生动的图画,比如艺术形象中的“形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形象简而言之就是知觉,就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感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形成的关于某种事物的整体印象,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是各个部分及其关系的整体反映。

由于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事物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不同形象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正基于此,大学形象塑造都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组织、规划和设计,使企业或大学能够在公众中形成独特的、强烈的、良好的印象,从而有利于企业或大学的各种组织活动。

关于大学形象的研究前些年曾一度兴起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由于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所以关于大学形象的定义众说纷纭。比如,“大学形象是大学历史传统、办学水平、社会贡献、社会影响等诸方面的反映,是大学综合实力、整体竞争力和公众影响力的体现”。 “大学形象是社会公众对大学整体的评价与印象。‘大学形象的实质是大学客观现实的外化,是大学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的中介与折射,是大学客观现实与人们主观需求的统一体。’大学形象有一般形象和特色形象之分”。 “大学形象是大学内在的本质特征与外显的社会影响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公众对大学的整体感受和综合评价。具体可分解为:大学形象有内有外——‘内’既可是大学内部人士对学校的感觉和评价,也可指不容直观的大学精神、风格和文化;‘外’既可是大学外部的社会公众对大学的感受、评价和接纳,也可指大学外显的、可直接感知的、可视的方方面面。大学形象有动有静——‘动’体现大学发展进程中形象的形成与保持的动态过程;‘静’反映大学演化的瞬间定格和断面图案。大学形象有浅有深——‘浅’可为短期的轰轰烈烈,是人们依据大学活动的某些表象而作的主观判断;‘深’是人们依据大学发展的持久地、锲而不舍地去实现目标的客观事实作出的综合判断”。 “大学形象是社会公众对大学的整体评价与印象。大学形象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组成大学形象的多种客观因素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事实上,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大学形象理解为是大学各种属性在人脑中的整体的、抽象的、概括的反映。

大学形象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比如按现实性分类,大学形象可以分为期望形象和实际形象;按真实性分类,大学形象可以分为真实形象和虚假形象;按可可见性分类,大学形象可以分为有形形象和无形形象;按内容分类,则大学形象可以分为总体形象和特殊形象等等。这些分类有些也可以有交叉,比如有形形象和特殊形象既有区别,也有雷同;大学环境形象既属于特殊形象,也属于有形形象等。在大学特殊形象中还可以分为大学声誉形象、大学组织形象、大学风纪形象、大学管理形象、大学环境形象、大学领导形象、大学教师形象、大学学生形象等等。

借鉴企业形象设计理论,大学形象的基本构成包括三个方面,既观念性的理念形象、行为性的行为形象和视觉性的视觉形象。理念形象是大学的思想和灵魂。它是在大学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为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和接受的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学校精神、校风校训、校园文化、发展战略等。行为形象是在理念指导下的大学一切办学行为,即大学办学的具体做法以及师生员工的实际表现,是动态的形象。是大学组织及其在内部的管理、教育教学、后勤服务以及对外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管理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师生员工素质等。一般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包括:保证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内部管理规范(岗位职责、行为规范等),先进技术的研究开发,提高广大教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教育、培训(教师技能、师德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等),以及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等。对外包括:生源调查、科技服务、人才培训、广告宣传,以及公益性社会活动等。大学视觉形象是大学理念的具体化、视觉化,也可以称作为大学的脸面,是静态的识别符号。由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两部分组成,基本要素是视觉系统基本构成要素,又可分为主要的和辅助的,包括:(主要的)校徽等大学标志、校名等大学标准字以及大学标准色等;(辅助的)象征物、专业图案和版面编排统一设计。应用要素是基本要素的应用媒体,包括:办公和事务性用品,招牌、标识牌和旗帜,校服,交通工具,建筑和环境,广告用品和展示陈列等。

大学形象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历经时间的沉淀积累。在较长时期内所形成的。学校形象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大学形象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大学形象在结构上具有系统性。大学形象是大学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综合反映,这就表明大学形象结构实质上是一个系统,它包括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两个方面。大学形象的纵向结构既包括师资队伍、管理水平、学生素质、教学质量、办学活力、学校精神等诸多要素构成的内在素质,也包括学校标识、建筑装饰、环境风貌、商标品牌、师生仪态等诸多要素构成的外在表现。大学形象的横向结构则是指大学面对的各类公众的形象目标系统。大学各类公众的权利要求不同,各自心目中的大学形象目标或定位也有差异。比如,教职员工要求合理和满意的工资福利、受到尊重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得到发挥和参与管理等等;学生要求得到良好的教育、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和条件、得到尊重等等;此外,社区、政府、新闻界等公众,其权利要求也互不相同,因而大学形象目标也各不相同。所以,大学形象结构不是一个单一内涵的范畴,其实质是大学形象系统。

大学形象在实态上具有客观性。大学形象绝非企业的自我鼓吹,而是公众在享有大学提供的优质教育以及科研服务、社会服务过程中,对大学的综合心理体验与认同。因此,从根本上说,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以及大学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等是大学形象的客观基础。离开这些现实的客观存在,公众对大学的评价和印象就失去了依据,大学形象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大学形象在反映形式上具有主观性。大学形象固然以大学实态为客观基础,但是,大学形象毕竟是社会公众对大学的主观感受,与人的主观愿望、意志、情感等密切相关,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不同公众的认知能力、性格差异、心理特征、审美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标准、价值观念、权利要求等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因而其形式是主观的。同时,不同公众对大学体察或感受的时空条件也有差别。所以,同一所大学在不同公众眼里会有不同的形象。

大学形象在塑造上具有传播性。大学形象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而能够把客观实在变为主观反映的中介,就是有效的信息传播。信息传播是大学在练好内功的基础上,形成与强化公众印象、建立与扩大大学声誉的关键环节和基本手段。大学必须在练好内功、提高自身整体办学实力的基础上,善于运用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各种传播技法加强与公众的沟通,才能不断提高声誉和强化个性,从而塑造良好的大学形象。

大学形象在地位上具有相对稳定性。大学形象是公众对大学内在素质与外在表现的综合反映。虽然大学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不处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之中,从而使公众的反映不可能一成不变。但是,大学形象作为公众对大学综合认识的一种总体印象和评价,一旦形成,如同认识论中意识对于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那样,往往不会轻易改变或很快改变,这就使大学形象地位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就大学自身而言,不论是大学精神等“软件”,还是建筑风貌等硬件,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也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因此,在公众中能够形成概念化和造成心理定势,这就进一步使大学形象地位具有了相对稳定性。

此外,大学形象在表现形式上还具有多样性,更表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性等。 ufkm/ZpeYIc8DR69iLLtC3kwJKf6Q/TRyBgtOvv//Xj0b1a+Z/CZPNGQ6E7zk8U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