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层表现

校园物质文化是可以通过看、用等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构成了整个大学校园文化创造的基础,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包括校园建筑设计、设施构造、校园景观、园林绿化、实验设备以及师生服饰、学校标识等方面。人们对一所大学的第一感觉往往是从物质文化感受到的,所以才有一踏入北大的校园“立刻就感受到浓浓的文化味”。校园物质文化给人的认识是感性的,但这种感性能够最快地让人感知。如果久而久之,这种感性就会根植于人们的脑际,形成人们的思想认识。物质文化的功能是通过物质内容发挥精神作用,通过实体构成的空间保证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的顺利展开,它的设计和构造体现了人们的价值目标和审美意向,同时创造出一种境界和氛围,对置身于其中的学生起着“环境育人”的作用。对大学校园文化的感知还来自于各种不同的物质文化载体,当我们先后来到一所大学的文化广场、图书馆、教学楼、学术报告厅、体育馆、报廊、宿舍、花园等地方,就会先后感受到校园中不同时空所蕴涵的文化意味,进而感知整个大学的校园文化氛围。

著名大学都十分注重校园物质环境的营造。北京大学的未名湖、博雅塔,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武汉大学的樱花,河南大学的贡院碑等等都被赋予了厚重的文化意蕴。大学无时不在传承文化,物质环境作为文化的载体,理应受到大学的重视。现在,各个大学都非常重视校园环境的设计、布局,利用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物一景,或名胜古迹、名人形象,使学生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地接受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有益于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有益于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的情感,有益于激励学生充满激情地去面对生活和社会。整洁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管理力量,能够培养人们进步的、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帮助人们正确地发现美,深刻地感受美,并按照美的规律积极地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一)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提高工作效率。校园环境的优化既蕴含着社会美,又蕴含着自然美和艺术美。平整洁净的道路,别具一格的建筑,玲珑雅致的花坛,寓意深刻的雕塑,临风玉立的小亭,无一不显示一种文化的创造;那些挺拔的树,青葱的草,缤纷的花,澄澈的水,更是加深了文化的浓郁,给人以美的享受。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益于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有益于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的情感,有益于激励学生充满激情地去面对生活和社会。校园环境给人的美的认识是感性的,人们对美与丑的感受过程充满着丰富的情感和细微的心理变化,久而久之,这种美与丑的情感领悟会形象直观地根植于人们的脑际,形成人们审美的基本观点。人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在客观事物面前,总要表现出某种强烈的情感倾向,这种对美与丑所表现出的相对恒定的审美标准,就是人的审美观的反映。审美观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洁优美的校容,具有潜移默化的管理力量,它能够培养人们进步的、健康的审美观,能帮助人们正确地发现美,深刻地感受美,并按照美的规律积极地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校园环境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位置的优劣。“远市而不喧,林深而宽敞”,重视环境美是我国学校的传统。有许多大学依山傍水,与田园环境情景交融,本身就孕育着丰富的自然美,“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生活其中,学生能够在自然美中陶冶性情、塑造心灵。比如在武汉,许多大学都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小山上,武汉大学坐拥珞珈山,华中科技大学坐拥喻家山,华中师范大学坐拥桂子山等等。华中科技大学山环水绕,校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率达 90%以上,被誉为“森林中的大学”。

向有“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称的是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校园内珞珈山、狮子山、侧船山、半边山、小龟山、火石山等蜿蜒起伏,错落有致,湖光山色,气象万千;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26 栋早期建筑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校园内就有种子植物 120科、558 属、800 多种,其中属于珍稀濒危的植物有 11 科 17 种,丰富多彩的植物体系和珍稀植物,使武大校园成为一个天然的植物园,樱园更是声名鹊起,有“三月赏樱唯有武大”之说。这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民族风格的建筑群体和诗情画意般的园林艺术融为一体,构成了古朴、幽雅、宁静、舒适的校园,成为千万优秀学子学习的理想园地。武汉大学犹如一颗灿烂的绿色宝石镶嵌在浩瀚的东湖之滨,成为著名的东湖风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化设施

大学校园文化设施主要指具有文化意义或文化内容的一些设施或景观,主要包括图书馆、校园网络以及校史馆、艺术馆、博物馆、校园雕塑等文化景观。

1.图书馆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知识分子的“食粮”。一所大学当然离不开藏书的图书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的话: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充裕,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和为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籍,那就还不算是学校;反之,一所学校可能是许多东西都缺,许多方面都是微不足道的、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知识世界之窗的书籍,那就是学校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图书馆在一所学校里的重要地位。在大学尤其如此,一定程度甚至可以说,图书馆就是一所大学的文化标志。在我国,北京大学图书馆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其藏书规模、古籍珍品等等均名列国内图书馆前茅,其雄伟壮观的建筑跻身北京大学著名的“一塔湖图”三景,其博大精深的丰富馆藏、深沉蕴藉的精神魅力更是吸引着无数知识追求者,可以说北大图书馆记录和见证了北大的辉煌,传承着北大的文化,已经成为北大人乃至知识分子心中的知识圣殿。在 2008 年 3 月 1 日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 51 个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大学图书馆有 12 所,占 24%,这些图书馆分别是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苏州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河南大学图书馆。

2.校园网络

校园网络建设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校园的基本文化设施。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浪潮势不可挡,迅速延伸到国防、科研、经济等各个领域,也不可避免地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变革,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并通过教育科研网与internet相连接。所谓校园网就是把分布在校园不同地点的多台电脑连接,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为目标的网络系统。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和资源是校园网的生命力。校园网络具有距离短、延时少、相对成本低和传输速率高等优点;它的低层协议较简单,控制选择等问题大大简化,因而又具有组网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校园网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信息传递。这是校园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之一,用来实现电脑与电脑之间传递各种信息,使分散在校园内不同地点的电脑用户可以进行集中的控制管理。在校务部门建立网络服务器,可以为整个校园网络提供各类教学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综合管理。二是资源共享。通过接入ddn或isdn,很容易将校园网连接到internet,这样,网络内的各电脑终端不但可以互通信息资源,而且可以享受网络服务器上的相关数据及internet网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信息资源,校园网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也将成倍地增强。网络中各台电脑可以彼此互为后备机,一旦某台电脑出现故障,它的任务就由网络中其他电脑代而为之,当网络中的某台电脑负担过重时,网络又可将新的任务转交给网络中较空闲的电脑完成。三是方便教学。网络可以进行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取代语言实验室进行更生动的语言教学,也可以利用大量现成的教学软件,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些都是以往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校园网络不但可以在校内进行网络教学,还很容易同外界大型网络连结,形成更大范围的网络交互学习环境。校园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其强大的功能,可以说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极大地改变了校园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校园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3.文化景观

一般大学都有自己的校史馆,每当有领导视察或客人来访时,总是要带客人来这里看一看,因为这里集中展示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成就、反映了学校长期的文化积淀,是对学校的一个很好的宣传和展示;每年新生入学时,学校同样要安排新生到校史馆参观学习,因为通过对母校历史的了解,能够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自豪感。事实上,一些大学不仅建设了校史馆,还建设了名人纪念馆或纪念亭等,比如中山大学建立有孙中山纪念馆,云南大学专门为曾经为云南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熊庆来、李广田校长建立了故居纪念馆,清华大学则建起了自清亭、闻一多纪念亭等。大学校园文化首先是人的文化,所以一些大学不仅在办学实践中对于“大师”及其重视和关注,而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处处体现出对各个时期“名人”的重视和关注。无论是校史馆,还是纪念馆其实都是对人的一种纪念和表彰。一些学校即便没有建设名人纪念馆,也总是建一些名人雕塑,或激励、或纪念、或表彰。名人雕塑在大学校园已经很普遍,几乎成为了校园文化的必有景观。在有条件的一些名校,则建立更加专业、更具文化内涵的博物馆等,比如北京大学的赛克勒考古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的逸夫博物馆、河南大学的文物馆、复旦大学博物馆、武汉大学的生物标本馆、中山大学的医学博物馆等等,这些设施甚至成为了这些大学校园文化的一个显著标志。

(三)大学标识

大学的标识是指能够反映学校特色并区别于其他学校的记号或象征符号。它可以体现在校服、校徽、校歌、校旗、校训、校园建筑及其他有特色的事物上,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上代表着学校的形象。有创意的学校标识,相当程度上就是学校形象的具体化、典型化,使人们一看到这种标识就联想到这种学校,一提到这所学校就联想到这种标识,二者融为一体,几不可分。比如哈佛大学的庭院、圣母玛利亚大学的鎏金圆顶建筑、北京大学的校徽、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等都是学校的典型标志,使得这些学校与其他学校明显地区分开来。有影响的标识,对内能够鼓舞士气,凝聚人心,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外,它昭示着学校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一种精神。

大学标识可以是语言的,如校歌、校训。校训是高度浓缩的办学理念,最能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校风和特色,当我们听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时,就会自然联想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而“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则很容易使人想起南开大学的形象。早期的清华大学为了鼓舞士气,振奋人心,还创意出所谓“级呼”(Calls bell)来自我激励,1923 级学生的级呼是“Who are,Who are, Who are we? We are, We are, twenty - three!”直译中文是:谁、谁,我们是谁?我们、我们,我们是 23 级! 中文简单明了,英文朗朗上口,在各种集体活动场合,振臂高呼,颇有拉拉队的气势,很能鼓舞这个年级学生的士气。在我们所在的河南科技学院,无论是已毕业的校友,还是在校的师生,人人都能哼唱出校歌《托起明天的太阳》,它能够勾起人们对母校的怀念,激起人们对母校的热爱。无论校训,还是校歌,作为一种校园文化现象,要想成为学校的标识,必须经过长期的提炼和积淀,只有渗透在一届届学生的心田,才能随着学生走上社会而广泛传播。

大学标识也可以是图案和色彩,如校徽、校服等。北京大学的校徽是鲁迅先生设计的,其形状像一个直立的人,代表着北大“以人为本”的宗旨。河南科技学院的校徽是香港区旗、区徽设计者肖红教授设计的,其形状像一个振翅飞翔的雄鹰,又似一本展开的书本,标示着学校自强不息、求是创新的良好风气。这些校徽简洁明了,造型优美,寓意深长,凸显个性,加上其设计者均为历史名人或杰出人物,因此,它们本身都具有很深的寓意和内涵。

北京大学校徽

河南科技学院校徽

校服也能代表一个学校的形象,如在城市或社区,各中学一般都有自己的校服,人们从学生的校服上就能看出是哪个学校的学生。那些设计美观大方,符合学生实际的校服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层次。大学也可以设计自己的校服,国外如哈佛大学等都规定了校服的基本颜色,这些统一优美的校服,在校内可以推动形成一种师生共有的情感和文化,在校外则可以是学校的一种形象代表。

大学标识也可以是建筑等有代表性的事物,主要的是要能够反映、体现学校特色。如北大的未名湖、博雅塔、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等都已成为学校的代表,广大师生可以经常置身其间,享受体验其中厚重的文化积淀,并以此为骄傲。社会上的人们则以此为北大的标识,并有一种到此一游的愿望。各个学校都可以因势而为,建设个别能代表学校的特色建筑或风景小区或名人雕塑等,既便不能像未名湖一样名满天下,也可以成为社区内群众享受生活的好去处,成为社区内认可的学校的象征和标识。

作为一种校园文化的学校标识,应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期,不能随意变更或取消,否则就不能成为标识;同时更需要长期的浓缩、提炼、加工和积淀,并通过学生就业、媒介宣传等各种途径向社会传播,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识别。在 2000 年暑假,中央电视台破天荒出现了大学的广告,这表明大学已经普遍存在着很强的危机感,力图通过现代化的传媒在更大范围内扩大影响,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在极短的广告时段内,各个学校往往是以凸显学校的校徽、校训、代表性建筑等典型标识来加深人们的印象。可以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的标识越来越重要,像企业进行CI设计一样,大学也可以引入形象设计,建立自己的典型的标识。 L8w7zX5lJg3k+BFPTzUm9qijpxf8vkLOC8XNOUu2+Td3kI6p1dHQWmcBEJJ5M4k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