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政治动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集团企图依靠美国政府的支持,在中国继续维持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反动统治。为了争取把中国建设成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政治动员,争取和平,同时为战争做好准备。一是大力宣传共产党的主张。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报告,指出共产党的方针是“坚决反对内战,不赞成内战,要阻止内战。今后我们还要以极大的努力和耐心领导着人民来制止内战。”但对蒋介石的内战方针要有所准备,“有了准备,就能恰当地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 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正式对外公布“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阐明中国共产党关于“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的政治主张,并且要求国民党政府立即实施避免内战和实现民主政治的六项紧急措施。”通过各种时机、场合的宣传,共产党广泛地开展了争取团结各方面和平民主力量的工作。二是加强形势教育。抗战胜利后,在党内、军内干部以及广大群众中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几个认识问题:一是和平幻想与麻痹思想,很多干部和群众对蒋介石的反动本质认识不清,认为内战“不一定”爆发,认为通过“和谈”可以解决问题,一些指战员也认为可以“解甲归田”了;二是恐惧心理,害怕战争,特别是害怕国民党的飞机、大炮和美国的原子弹,对战争前途存在怀疑和忧虑,甚至出现右倾情绪。毛泽东指出:“要在人民群众中间,广泛地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使人民认识到中国的真实情况和动向,对于自己的力量具备信心。”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内战危险是十分严重的,因为蒋介石的方针已经定了。” 8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指出“国民党怎么样?看它的过去,就可以知道它的现在;看它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知道它的将来。” 反动的阶级本性决定了“蒋介石总是要强迫人民接受战争,他左手拿着刀,右手也拿刀。” 中国人民必须时刻警戒与击破敌人的阴谋。中国共产党用事实对全党干部和全国人民进行了极为广泛而深刻的教育,使中国人民逐步觉悟到要求民主独立、政治民主和社会进步,只有拿起武器投入战斗,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进攻。三是加强政策和策略方面的教育。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一方面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尽量争取和平局面;另一方面扩充、整编、整训人民军队,调整各战略区和组建野战兵团,全力准备自卫战争,并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为确保这一战略方针的顺利实施,围绕转移、调动部队,在广大干部和战士中展开了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第一阶段主要是深入宣传进军东北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首先教育干部们克服家乡观念、地域意识,革命者四海为家,做到自觉服从组织纪律,迅速踏上征程。进军东北后,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遵照中央指示,及时制定了“让开大路,占领两厢”战略,并在全体干部和部队中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教育,许多部队采取干部会、干部集训等形式或利用成立群众工作团的时机,专门组织干部学习、讨论,消化、领会中央精神,认识“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建立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在教育进军东北部队的同时,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对即将撤出广东、浙江、苏南、皖南、皖中、湖南、湖北、河南(豫北不在内)等南方八个解放区的部队展开了有针对性的教育说服工作,部队北撤。10月1日,新四军军部发表《关于江南部队北撤事告全体民众书》,10月18日,新四军政治部发出《关于加强部队行动转移作战中的政治工作指示》,要求“发挥各级干部高度的积极性与责任心”,“务使全体指战员了解行军转移的目的与意义,以提高部队情绪”,通过思想教育工作,使广大指战员懂得了部队北撤在政治上表明我党实现和平民主团结的诚意,顺利地完成了北撤的任务。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向各个解放区发起进攻,挑起全国内战。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在推行土地改革的同时,深入开展政治动员,广泛发动群众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在解放区,中国共产党特别重视以开展“诉苦”教育的方式来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诉苦”主要是通过发动和调动情绪的方式增加广大人民群众对剥削阶级的仇恨,提高人民群众的阶级意识和参与意识。它以“揭发封建压迫为主”,“挖苦根,吐苦水”,以诉苦者自己的痛苦,说明“穷人为什么穷,富人为什么富”,以启发阶级仇恨。为了启发农民,诉苦教育分三个步骤开展。首先,党领导许多村庄以“算剥削账”、“挖苦根”等为主题启发农民回忆自己受过什么苦,让农民相互交流过去受地主剥削的经历,吐出心中的苦水。其次,各地普遍召开诉苦会,以诉苦的方式,让农民在各种会议上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控诉地主,揭露土豪劣绅的罪行和封建剥削的残酷,增强农民对“苦主”的情感认同。再次,发动地主富农出身的干部,揭发反动社会制度的没落与黑暗,从反面来教育群众,使群众知道封建阶级的本质及没落的前途。“诉苦”教育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部队的士气,增强了他们的阶级意识,提高了他们参加和支援解放战争的积极性,各地出现了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的热潮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3个月内,各解放区就动员了30多万农民参加人民解放军。1946年7月到1948年6月,动员了160万翻身农民参军,使解放军的总兵力增加了一倍多。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各地动员民兵和民工880万人,组成支前大军,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口号鼓舞下,把大批粮食、弹药和军需物资送上前线,还踊跃担负起运送伤员、看押俘虏等各种战斗勤务,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活跃在淮海战役中的民工就有220多万人,正如陈毅元帅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bqgbfwruVXneKN67HsijjfTJ91+Lqe423mQHYjfyG6yjEWYn0TLzEdGBPYczF8g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