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

发达国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和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应用型人才教育虽起步较晚,但经过10多年的探索,也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实我国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下面对国内外典型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以利于深化我国应用型人才培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当前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1. CBE模式

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CBE模式,也称“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简称CBE),是以培养学生具有职业(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全部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职业所需的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通过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然后根据所需的能力设计教学内容体系,制定能力分析表(课程开发表),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学生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CBE模式的特色主要体现在课程开发方面:即依靠企业中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员来拟定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再以此为基础制订教学计划,它是由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而不是由教育工作者仅从学科知识出发去制订教学计划。这样既能迅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又突出了能力培养。具体做法是:首先,由学校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的主要工作:一是按照岗位群的需要,进行职业分析和定位。比如职业的专业职位是工程技术员、市场营销员、工艺员等。二是分析描述该职业岗位人员的职责、任务,初步罗列出该职业岗位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比如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决策与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从事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建筑施工管理、预算等技术操作”“能够完成有关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及工程建设领域工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工作”。三是分析讨论每项综合能力所需技能,列出教学训练所需工具设备等条件;其次,通过上述分解工作,确定了从事某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了培养目标。根据分析的结果,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均为独立的教学单元,有特定的目标和评估标准;第三,在此基础上将课程排序,按基础、专业和实际工作需要顺序排列,同时规定学时,制定教学大纲,按照教学大纲组织教学。

CBE模式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体现在它打破了以传统的公共课、基础课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模块之间组合灵活,增删不同的模块可调整课程结构的重心和专业方向,以适应和满足个人及职业岗位的需求变化,保证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但是,这种模式的职业针对性太强并相对狭窄,且过分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相对较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模式是以德国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这种模式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双元制”中的其中一元是指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接受严格的文化理论教育;另一元是指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或单位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接受严格的实践操作训练,因此,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又叫“双重训练制”。职业技术教育被称为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主要有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是一种教育的类型,而不是像我国的高等专科学校那样既是层次也是类型。德国高等专科学校专业设置侧重于工程技术领域,既招收中职毕业生也招收普通中学毕业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师资非常强调实践经检(—般要求有5年实践经历)和必备的学历(博士学位)。校企结合的“双元制”培养模式是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最重要的培养模式之——,它充分体现了国家、学校、企业(行业)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新时期德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根据2l世纪经济发展进行了改革。德国对职业技术教育十分重视的人文环境和法律地位,以及毕业生很高的技术水平与技术文化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双元制”模式的学制通常为三年。第一学年为职业基础教育年,集中学习文化课和职业基础课,学生要从职业类别(群)中(经济、技术、社会工作或服务三个领域为主)选择学习内容:第二学年转入某一职业领域进行专业训练;第三学年则向特定职业(专业)深化,这种以较广泛的科学文化和职业理论为基础、逐步深化职业知识和技能的课程结构,被称为阶梯式结构。这种模式,由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负责人才培养工作,共同制定课程学习计划,共同参与教与学及实训过程,两个学习地点,两种教学方式相互交叉、相辅相成,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和能力,一毕业就能很快顶岗工作。但是,学生在毕业时须参加国家统一考试,唯有考试通过者,才具有某种职业资格。其毕业生主要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和企业的直接需要。“双元制”模式在课程设计上突出职业导向,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合理地组合成一个专业技术知识体系。其特点是普通理论课教学内容比较少,难度小,不过多强调高深的理论知识,做到够用,专业必修课门类少,但是覆盖面广,涵盖了专业所需的所有理论,综合性强,非常有利于培养“宽基础、复合型”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在课时分配上普通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的课时之比为3∶7,充分体现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双元制”模式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规定非常严格:文化理论课教师必须是大学毕业,并且接受过一定的专业教育与师范训练,掌握教育理论;实践教学的教师必须是掌握教育理论的技术专家;所有教师者必须通过规定的资格考试。对师资队伍建设强调学历、强调技术,要求掌握教育理论和教学规律,并且执行资格考试制度,这从根本上保证了师资质量,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保证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双元制”模式充分调动了企业界及用人单位的积极性,促使全社会各界都来关注职业教育,拓宽了办学渠道,节约了教育经费,保证了学生就业而且能够学以致用,但是,这种模式对企业过分依赖,过分专业化,使其人才培养极易受到经济发展起伏的制约。

3. MES模式

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意为模块式技能培训,是国际劳工组织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借鉴德国、瑞典等国的“阶段式培训课程模式”以及英美加等国的“模块训练”等经验基础上,运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开发出来的职业技术培训模式,旨在帮助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改变在技术工人培训上效率低下的状况。

MES模式的内涵:MES以每一个具体职业或岗位建立岗位工作描述表的方式,确定出该职业或岗位应具备的全部职能,再把这些职能划分成各个不同的工作任务,以每项工作任务作为一个模块(Modular Unit简称MU)。该职业或岗位应完成的全部工作就由若干模块组合而成,根据每个模块实际需要,确定出完成该模块工作所需的全部知识和技能,每个单项的知识和技能称为一个学习单元(Learning Element简称LE)。由此得出该职业或岗位MES培训的、用模块和学习单元表示的培训大纲和培训内容。

4. 国内高职教学模式

从文献资料和有关报道来看,国内探索的高职教学模式大概有:“五阶段周期循环高职教育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产教结合模式”以及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等。在这些模式中。本文认为“五阶段周期循环高职教学模式”(简称“五阶段职教模式”)较为科学、系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下面主要对该模式进行介绍。

“五阶段职教模式”是借鉴国外先进的高职教育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在全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市场调查与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教学环境的开发、教学的实施、教学管理于评价”等五个阶段,做了较为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课程设计理论和一般系统理论、营销学、技术经济学、质量管理学等现代科学理论,设计开发的一套较为完整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能力本位高职教学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分为五个基本阶段,具有周期循环体高的特点,我们称之为“五阶段周期循环职教模式”。

“五阶段模式”的理论基础:以能力本位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实际出发,运用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课程设计理论和一般系统理论、营销学、技术经济学、质量管理学等现代科学理论。

“五阶段模式”的内涵:

第一阶段:市场调查分析阶段。此阶段的工作分为两项:一是市场调查,主要研究国家特别是本地区的有关政策,调查人才市场的需求,正确作出专业设置的决定;二是专业开办的可行性研究,就是根据人才需求,决定培养方式、学制等,并进行经济分析,决定是否开设此专业。

第二阶段:职业分析阶段。经过市场调查分析,确定了开设的专业,就需要研究专业培养目标。根据职业教育能力本位原则,应用职业能力和素质分析方法,进行培养目标专项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分析。各个专业从现场聘请优秀第一线人员对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领域(Area of competencies)和技能(skill),并最终形成一份职业能力图表。

第三阶段:教学环境开发阶段。由教学环境开发专家、行业专家和教师组成教学环境开发小组。(1)开发教学软环境。①技能分析,对职业能力图表中的全部技能进行分析;列出每一个技能的全部操作步骤与活动内容:必须够用的理论知识;工作态度;考核评价标准;用到的设备、工作、材料与人员及安全须知。②技能组合分析,通过技能分析将相近的便于一起教学的技能组合在一起,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并形成课程体系。③教学进程计划开发,按教学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将各个课程和技能按学期排列。④实习基地的建立。

第四阶段:教学实施与管理。教学实施过程分为四个阶段:①入学水平测试。②制订教学计划。③实施学习计划。④成绩的考核与评定。教学管理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增设市场、教学开发与评估和学生就业咨询等部门;②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位学习活动的管理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③教学设施设备和工具等要存取使用方便,便于知道教师观察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④建立健全学生学习档案管理制度。

第五阶段:教学评价与改进。教学评价是职教模式与周期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学评价必须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以保证模式的顺利运行和周期提高。教学评价包括:学生培训目标评价、教学环境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师评价和教学评价的评价等。

“五阶段模式”的特点:(1)以市场为导向。强调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2)以能力培养位中心,重视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3)以科学方法为指导,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4)具有自我完善的功能。

总之,“五阶段职教模式”针对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在市场调查与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教学环境开发、教学实施、管理与评价等五个阶段,均较CBE、MES等教学模式有较大的发展和创新,得到职教专家的高度评价。

传统的“三段式”模式,虽然教学体系较为完善,但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看,显得力不从心;然而,大多数教师和管理者对“三段式”轻车熟路,加之国家对高职教育尚无规范性要求,对高职人才没有同一的标准要求,而教学模式的改革又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教学“革命”,因此,多数高职院校仍然采用旧模式。

另外,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开展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功能定位做出正确的选择。高职高专院校在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比较成功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工学交替”产学研结合模式。这是—种学生在校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生产实践交替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用结合的合作培养模式。这种办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整个培养期间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生多次到企业实习,或顶岗工作。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育人全过程,这种模式适用于理论技术要求比较高、实训时间要求长的专业。

(2)“2+1”产学研结合模式。这是一种双向参与、分段培养的教育模式,即在三年教学中,两年在校内,一年在企业进行。校内教学以理论为主,并辅之以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企业的一年时间以顶岗实习为主,同时学习部分专业课,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并在学校、企业指导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这种模式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3)“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合作培养模式。这是一种校企合作,通过优质课程与有效实训的整合,以项目开发或技术服务等科技活动为媒介,重在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发展能力,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合作培养模式。

(4)“订单式”培养模式。这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双方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全过程,分别在学校和企业进行教学和生产实践,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上述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各有特色,并适用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但是其共同点表现在:都在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作为培养目标的评价标准,以培养学生的专项能力组织教学的展开,体现了“能力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对能力标准的制定,规定要有企业或行业参与,且以企业或行业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为主,以此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进行课程开发;坚持产学结合共同培养,职业院校与企业用人单位密切合作,师生与实际劳动相结合、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需求与发展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二)对上述模式的分析与比较

国外的CBE、双元制、MES等应用型教学模式较为成熟,且这些教学模式都有各自的成长条件和适应环境,但是,由于它们建立在职业教育的科学基础之上,因此具有很多的共性,主要表现为:(1)采用非学科式的、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活动模式;(2)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定工作计划、作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工作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的“完整的行为模式”;(3)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4)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从传统的主角、教学的组织领导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监督者和学习的辅导者;(5)采用目标学习法,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评估。

国内的“五阶段周期循环高职教学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等,除“五阶段模式”外,“产学研结合模式”和“产教结合模式”在系统性、科学性以及各个环节的衔接、评价体系等方面均存在许多问题,尚处在探索阶段。下面将CBE、MES、“双元制”、“五阶段模式”和“三阶段模式”等进行列表分析比较:

五种教学模式的比较(一)

续表

五种教学模式的比较(二)

续表

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借鉴国外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更加灵活多样、体现职业特点,突出高职高专特色,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坚持以一定的基础知识作支撑,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层次的技术应用性人才。高层次的技术应用性人才是生产技术的管理者、技术标准的执行者、技术措施的处理者、技术革新的推行者,他们在智能结构方面的具体规范和要求是:在知识方面,掌握针对性、适用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成熟、新颖的技术和规范;在能力方面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应用能力、现场指挥协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6JhG13cHnE8glkSlU3Vs1yHptT+7I8K06ubcRhm2d+lEIYiN02xTk16qOzUxHCw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