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专业教学改革要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特色

1. 通过学习、研讨和探索,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

首先我专业开展教育思想和特色大学习,通过学习与研究,让广大教职员工明确高职教育在办学层次上不是中职教育的简单“上移”;在教学模式上,不是普通专科的原样“翻版”;在教学内容上,不是本科教育的机械“压缩”;在教学设计上,不是理论课与实践课的随意拼合。通过学习与研究,让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从而让广大教职员工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进行教学改革。

然后在培养模式上充分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念,即根据社会对旅游、酒店行业应用型人才岗位群的需要,培养旅游、酒店行业从事服务与一线管理的专业人才。彻底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学科教育模式,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要的理论知识教育和法律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特别是要让学生深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鼓励学生到旅游、酒店企业和相关服务企业中实践。在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方面,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标准,接受社会和企业的检验,防止“高分低能”现象发生。

2. 科学定位,充分调研,进行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就必须进行广泛的调研,根据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动态细分方向,做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设置相应的专业,配备相应的教师。

我们通过对行业人才需求调研和预测,以及征询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建议来设置和调整专业,建立了动态细分专业方向的机制,以专业方向为基础,构建教学体系。我们于2000年开始将“餐旅管理专业”准确定位为“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使专业名称更加具有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我们根据行业分析和市场调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等,使本专业学生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体现出教学内容复合性强,技能训练的反复性、多途径的特色。保持了适应性强、就业岗位宽口径的特色。专业的职业面向更加明确,毕业生能适应旅游、酒店行业岗位群的不同层次需要。

3. 改革教学内容、调整课程体系,构建应用性教学体系。

根据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课程设置上尤其要突出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使之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相互融合,从而构建起综合型、应用型、实践型教学体系。即基础理论教学以综合基础知识学习为重点,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限度,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专业课教学方面,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突出训练应用能力。比如我们从2003年开始增开了《职业素质修炼》、《职业形象设计》、《职业技能训练》等一系列应用型课程,并在校内和校外实践中增加了课时比例。

4.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改革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手段。摆脱学科教育的束缚,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积极探索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规律。实施现代教育,课堂采用动态、开放、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变成教、学、做的场所,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实现教、学、做三体合一。大力推广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增强教与学的效果。通过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5. 根据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教材建设,大力加强特色课、实验实践课教材的自编力度,强调教材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先进性”,争取形成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共编实训教材”的局面。目前《旅游类专业案例教学与案例精选》,《“循岗导教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餐厅管理与实务》等书籍都在编写之中,还有其他的一些实践课程教材也纳入了编写计划。

(二)专业教学改革要落实以技术应用能力特别是以技能培养和基本素质教育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

2003年修订后的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规定了专业基本要求,确定了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标准。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注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初步形成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具体表现在:

(1)加强“职业素质”训练,突出“职业素质”教学在学生专业培养中的基石作用。在具体的教学中不断加强以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素质和基本能力(含信息处理、自学、语言文字表达、合作协调、英语应用能力)在内的全面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职业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

(2)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在课时安排上,实践教学学时达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7.5%;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形成了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训练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训练方法上,学生能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接受模拟或真实的实践训练。学校实行多种证书制度,从而使学生的基本能力得到保障。

(3)不断调整各门课程的学时比例。

①公共课和部分基础理论课,本着“够用”的原则,作适当调整;

②增强专业课教学,力求突出专业特点;

③增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充分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④对本专业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进行整合优化。

(4)以职业岗位标准主导教学效果评价。

以岗位主导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其教学绩效的评价也应按照行业的职业岗位考核规范和考核标准进行。为此,要大胆实施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教学评价模式改革,将学校内视评价与社会外部评价有机结合,构建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在传统教学评价的基础上,酒店管理专业主要采取社会职业资格认证式评价、信息反馈式评价、设计探究式评价等教学评价模式。

第一、将社会职业资格认证纳入专业教学体系。在教学中,专业课程教学渗透职业资格认证内容,直接参照职业资格认证规范和标准进行课程考核。

第二、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校内实训指导教师或实习企业按照其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要求,对其知识、能力和素质做出总体的评价,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敬业精神与工作态度、与周围同事的关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应用情况、工作中的创造性等若干个核心要素进行全面考核,做出鉴定。在对实习学生进行鉴定评价的同时,也对专业教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要通过职业技能大赛等形式,邀请相关企业的专家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适时的评价,将行业要求、企业反馈的信息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实现校企对接,增强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第三、在教学考核方面采用设计探究式评价,通过对学生所设计的各种个性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评价,来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职业能力的形成和职业素养的提高以及思维的深度及创造的层次等。例如,在进行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学习之后,让学生独立进行酒店营销方案的设计、酒店培训体系的设计、酒店宴会组织与设计等,使学生在这些富有个性化的设计中得到创造性的锻炼,教学也实现创造性的升华。

(三)专业教学改革要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1. 根据高职教育对知识传授“适度、够用”的特点,遵循以能力定知识、以知识定课程的原则来改革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和课程教学体系。整个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职业技能课四个模块。对应不同能力模块设置相应课程和实训环节,力求实现“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

2. 以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工作内容、程序、方法为单元科学整合课程,以突出专业特色、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为重点,优化教学内容,删除陈旧课程,增加一些新课程、新内容。从满足酒店管理工作、相关业务活动及其他服务工作对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出发,分析设计出职业能力结构,构建专业的课程体系。

首先,按旅游、酒店职业能力结构设置课程模块,建立旅游、酒店“职业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其次,以突出专业特色为重点,加强专业课程教学,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针对原来基础课程设置过多、课时量偏大,而专业课程授课时数不够的情况,为了突出学生的专业特色,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在课程体系调整中,增加专业课程的教学时数。如为充实专业课,增加《酒店营运督导》、《旅游营销策划》、《酒店装饰布置》等课程,专业课占全部课程的比重增加到53.42%。再次,以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满足现实旅游、酒店工作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为了让学生适应若干个可转换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专业技术教育的相互结合与渗透,在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开设《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普通话与演讲口才》等课程;为增强学生旅游、酒店知识的全面性、增加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变换工作岗位的再适应能力,我们设计了《酒店食品知识概述》、《导游实务》等选修课。我们通过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和调整,更新了教学内容、努力突破了传统专科和传统本科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模式的限制,构建了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

3. 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推广和使用网络进行教学和管理,推动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的上网,鼓励将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目前将计划在院系网站开通的基础上,建设酒店管理专业班级论坛和教学资源板块,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时空制约,实现真正的教学互动。

(四)专业教学改革要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分层分级、分类训练的原则,以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要根据专业设置和调整情况,依据培养目标,围绕技能培养这一主线,确定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出军训、技能训练、模拟演练、案例教学、社会调查、专家讲座、社会服务、公益劳动、学年见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多种实训手段,以及构建了“模块式连续训练体系”,分阶段逐步渐进地增强了实践教学效果。

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试考评体系,目前诸如《导游实务》、《餐厅服务有管理实务》、《前厅运行管理实务》、《客房服务与管理实务》、《调酒与酒吧管理实务》与《酒店插花艺术》等实践课程都建立了系统科学的评价标准,并随职业要求的发展和教学要求的变化不断地完善。

三是合理规划和建设各种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特别是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建实训师资队伍。

四是加强和企业“双师型”教师的共建力度,力求学校与企业师资互通互补。目前我们与天安假日酒店、华美达光谷酒店、长江大酒店等一些四星级以上酒店和武汉三五醇等大型社会餐饮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为学校提供教师进修机会和承担学校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学校也为酒店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和培训服务。

五是加强实验实训教材的编写工作,加强校企教材共编,编写一套与实践教学环节相适应的、针对性强的实验实训教材。

(五)推进与产学研结合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积极参与企业生产,结合教学开展科学研究,以产促教,以教带研,以研助产,把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贯穿到整个过程之中,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目前我专业的几位骨干教师都参与过近十家武汉市大型酒店的咨询管理项目,给企业带来了效益,也提高了综合业务水平,给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的保证。

强化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功能,以现有合作企业为基础,逐步增多合作企业和兼职教师的数量,建设更多的校外实践基地,建立并不断完善产学合作机制,逐步形成以“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大课堂和学习者与生产者两种角色的转换中,在专兼职两类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践、学生与企业劳动者的紧密结合和教学、做的统一,学习掌握现代酒店管理知识,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为主要特征的专业人才能培养途径的新模式。

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①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引进国内具有酒店实践经验和硕士学位的人才。在现有教师团队基础上,不断引进并补充新的专业教师成为课程组成员,以优化教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及年龄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团队。力争在五年内,课程组的师资队伍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达到50%以上;

②加强教师外出学习进修深造。鼓励和支持课程组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鼓励教师到国外进修和进一步深造,出国做高级访问学者,力争在三年内派送2~3位教师参加出国进修,以确保现有课程组师资队伍的建设;

③积极培养中青年成为本学科教学及理论研究的接班人。进一步提升本课程组教师团队在本学科的地位。

2. 推进教学和人才建设,提高教学能力

①课程结构建设上新台阶。不断完善教学大纲,对教材内容根据时代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②不断推进教材建设,实现教学手段更新。

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通过努力,培养出酒店业需要的高素质管理专业人才。

3. 学术交流及科研建设

①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继续与国外著名大学保持联系,在经费许可的前提下,主办饭店管理专业学学术研讨会,举办全国高职高专酒店服务技能竞赛,同时积极参与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

②召开教学方法研讨会,交流经验,邀请校外著名学者进行经验交流;

③鼓励和要求教师加强教学方法及基础理论研究,并撰写相关学术研究论文,开展与课程建设相关的课题和项目研究。

4. 力争每年申请校级科研课题2~3项,市级科研课题2项,出版专著教材2~3部。 navpqGjzeD126yO47VgKxdICTwX02doFCmNNx+DoHf1IEOqX1NJHF6L+62tDP/1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