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美感的产生

人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就必须感知周围的环境,认识其生存的这个世界。因为不感知其生存环境的状况,不认识事物变化的规律,人无法存在。所以了解环境的种种形态对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人在成为人的史前时代,或者更早一些的哺乳动物时期,他对环境的了解是凭直感和肌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条件反射活动来适应外界的物场状态,以求得自身生存的。后来,人类随着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选择进化,使大脑产生了人的智商,有了理性认识。理性可以综合推断各种感知现象,从而进行更符合事实真相的分析判断,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为人类进入更高级的社会生活创造了条件。但人的感性毕竟是人的天性之一,凭感觉去认知事物毕竟是所有生命与生俱来的本能。她既反应迅速,即人感知到事物只在不知不觉的瞬间,又省力省时,人的直感不需要更多的判断推论过程。例如人感觉到气候的潮湿,天气的晴朗,阳光的温暖等等,几乎完全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

随着人类进化过程中理性的产生和发展,人的感性也发生了巨大的而且与其他的史前渊源哺乳类有着天壤之别的变化。哺乳类的感觉过程和推理活动是本能的生存活动,没有全面的情感活跃,更不会有境界的升华。人的感性活动随着肌体的发达和智慧的产生,感性能力本身也产生了质的飞跃,美感因此生成了。

一、美感产生的生理基础

美感产生的首要因素是人类生命的产生过程。由于人的生命来源于大自然,是大自然有机物的特殊形态,也是有机物发展的最高成果,所以生命的物质构成就必然有大自然影子,有大自然直接给予她的或作用于她的某些物质特色。正如潘知常先生所说:“审美活动的起源的最深的源头,不仅在于人类与自然的差异,而且更在于人类与自然的同一。”

(一)生命的需求

1.自然界的同一性要求

由于自然界的基本粒子、生物大分子、细胞乃至整个生物体都处于律动之中,人的生命也必然有这种律动的特征。这种统一的律动就是乐感的条件。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可以把鲨鱼吸引过来,现代摇滚乐的刺激却会使鲨鱼惊恐地退去。印度的科学家实验表明:配音的含羞草的生长能力超过未配音的50%。现代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为揭开生命的物质秘密已有许多成果,科学家把DNA的四种碱基T、C、A、U按照配对原则构成的螺旋结构进行处理,以每一个碱基代表一个音符,结果发现正是一首极优美的音乐。将人体中感染白血病病毒的基因排列成序,配成乐曲,用电子乐器演奏,竟是一曲缠绵悱恻的音乐。同样的原理,由于自然界的天体是圆球体对称,自然造化的雪花是平面对称,使得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也左右对称,因而人就有对平衡、对称、比例、均匀的喜好,这成为审美的基本形式内容的部分。人类可以看见的波长仅在 400 毫米与 800 毫米之间,而光波的辐射波长全距却在 10的负四次方至 10 的负八次方米之间,二者比较可知人类所占光波的有限。可是比较发现,人类的视觉光谱范围正是太阳光线能量最高部分的波长,说明在视觉与光线之间存在着一种深刻的内在和谐。同时自然界的物种既有分类发展中的多样性和竞争,又有以共生、互惠、互补来协助发展的统一和谐协调过程。这一特征对人类生命的影响,就使人的审美活动发展出统一和谐的生命取向。格式塔心理学派经过对人的视知觉的测试表明,人的意识深层总是趋向于将一些不对称、不平衡物体形式向对称、平衡方向发展。这应该就是人的生命内在需要和外在世界的同一化过程,因为外在世界的存在大多是对称、平衡的形式,而这种形式被人的感觉意识模式化了,就形成了对对称、平衡的感知需要。正是这些有机体的先天的生理感知能力奠定了人类的美感能力。

2.生命的独立性要求

生命个体一旦脱离别的物质而成为一个单独的物体,它就要维护本个体的生存,让本个体在自身的特有组织内维持活动。而同物种的共同发展又使这个系统的物体有了本群体特征。随着进化的运动变化,每一个个体都选择有益于自身的物质进行交换而排斥异己,这就使肌体出现了吸收释放系统和拒斥抵抗系统。吸收系统从对物质营养吸收发展出了物相交流吸收的能力,拒斥系统保护了本系统按自身物质组成的规律生存的特性。比如说任何肌体都拒斥要进入它体内的异物,甚至细微如细菌。拒斥也使动物的外表越来越光滑,因为越光滑越容易和异物相分离,越容易保存个体的独立。人从猿那儿脱掉毛发,除了穿上衣服使人毛发退化外,进化中的光泽需要也是重要原因,所以光泽鲜亮就成了物种最佳状态,这也成为人类审美活动的内容之一。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源于水、空气、阳光及有机物质的组合,并吸取它们作为生存的营养。在吸取这些营养时还要排斥一切不适于躯体需要的东西,这就形成了生命对洁净、光滑东西的爱好,使洁净、光滑也成为审美内容之一。干净、滑洁、光滑的需要都源于生命个体系统独立物质吸收和释放的需要,独立加工营养抛弃无用物质的需要,也即生命独立维持的需要。

3.生命体的物相信息交换需要

根据地质学的研究,早在人类产生以前,地球上的物质就有信息交流活动。可以推想,生命是从自然环境中诞生的,大自然将它孕育为有肌体以后,它还要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以此继续生命能量的获得来维持生命。它要获得能量,获得环境中它所需要的养分,就必须感知到环境,不然它就无法寻找到适宜于让它生存的地方。这种对环境的感知和适应逐渐演变为生物有肌体的一种生存能力。它对环境的选择越敏感、越迅捷,能力越优越,它存活的可能性就越大,它所形成的生存能力也越强,反之亦然。这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作用,对外界的感知能力越多、越强,它的适应性越强、越优越,它的适应性越优越,它对外界的选择越广、越敏感。它的选择越广越敏感,它的生存能力也越强。人应该是这种循环中适应和选择性最佳的一种。

既然他的适应性和选择能力最强、最优越,他必然能选择到地球上最适宜于有机物生存的条件,也能获得地球上最适宜于他生存的物质。这种选择就必须感知外界,与外界进行物质特征的信息交流。初期的信息交流是一种物质感应,比如湿度、温度、空气成分、物质成分。逐渐的发展,经过了对生命体需要的物质和物相选择活动的不断激励,每一生命群体选择了对自己生存有利的物质和环境。也是由于这种不断地激励形成的定向物质交换,高等动物便对自己需要的,能获得营养的,能使生命充分发展的环境有了本能的喜好。这种选择能力又经过几百万年的由物质感应到物相感应的发展过程,人这个生命体便除了对生存环境中的物质有了选择认识能力外,还发展出了对更微妙的有利于自己生命发展的物相的感知能力,这就是审美能力的另一源头。

这种对物相的交换能力体现出了极高的优越性,从而使其他高等动物越来越望尘莫及。一般生物在和外界信息交换过程中形成的激励和惩罚原则表明,肌体的某种功能越是被迫经常使用,它便越刺激这一功能的活力,肌体也越激励这一功能的发展。正如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所指出的:“身体的各部门会因使用得多而取得进展,而此种进展又会产生一些遗传影响,自然选择的进行过程,又会从这方面得到很大的助力”。 动物在进化中大多选择了极有利于自身生存的特定化功能,如大熊猫的牙齿和消化器官正好能消化山区生长的箭竹;老鹰从高空可以看到一万米远的距离活动的兔子;鸽子有特别高超的方向感。这些特定化能力就是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某一种器官为适应环境中的生存而激励发育的。不断地激励助力使它的某一器官能力发展为一种特有的本能,它便被这一本能所囿,没有了发达其余不相关本能的动力。它们的“主体”特定化本能和环境的特定化世界渗透构成一张封闭的网。这种特定化就导致了它感知系统发育的封闭性,使它们的感官只对这一小部分外物有反应,而对其余广大世界的物相却不胜了解。它的这种感知系统的封闭性导致了它不能适应复杂的变化的环境条件,而人类这一生命的“非特定化”结构,因为没有“特定化”能力,因而也没有封闭自身的感知系统,这就使他们的感觉系统有无限的空间可以发展。为可能找到更精细的物相创造了条件。

正如潘知常先生总结的:“哲学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之为人,其肌体、生理、行为与环境之间在生存空间、感受模式、效应行为、占有对象等方面存在一种弱本能化的关系,即未特定化的关系,而动物的肌体、生理、行为与环境之间在生存空间、感受模式、效应行为、占有对象等方面却存在一种强本能化的关系,即特定化的关系。后者的先天化、固定化、本能化、封闭化,使得它驯顺地与世界之间保持一种彼此对应的非开放性。” 特定化使各种动物都占有自己某种生存特权,但情况的复杂和改变就迫使一部分动物寻求更复杂、更灵活的生理反应与行为反应能力。人因为失掉了特权反而被迫不断更新自身的生理反应与行为反应系统,这就是“未特定化”的开放性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也使人类能够更丰富地感知世界成为宿命。也是由于生物进化中的激励刺激机制能有益于生存功能的发展,人的所有功能便在“未特定化”条件下得到无限的发挥。声波本来是宇宙中的一种物理现象,它有传递物理信息的作用,人却把宇宙中的律动发挥为能激活自身肌体活力的乐声。声波也有不同特征,对生物的构成也有影响。可是生物界对声音的感觉只停留在被动的条件反射阶段,这种条件反射也产生不了选择生命最需要声波的能力。而人这一“宇宙的灵光”却发挥了自己的听觉和感觉器官,让他能感觉出宇宙间最和谐精美的乐声,为自己活力的发挥找到了动力。这就是音乐之美激起人的各种情感的生发原委。不仅是听觉得到发挥,人的所有感觉器官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其中最典型的除了听觉外就是视觉。人的视觉能力几乎涵盖了人的生命存在所需要的大部分物质特征和物相特色,而且不只是如狗和猴子之类的能看出物相,而是能用眼睛加上感觉活跃,观看出一切自然的或人造物体对人的生命的作用。他能感受到世间一切事物的特征,且对自己生命深处结构活动在外物上的表现尤其敏感。这种内在活力和外在活力的相融,就成为人这一特殊生命最优越的本能。动物比如狗对声音也有特别的敏感力,但它听到的最多只是微弱的动静,而人听到的声音却是生命内精妙的动律。又比如鹰能看到老远物体的行动,但它最多只能看见它的活动,而人看不了那么远,也没必要看那么远,却能看到物体的色泽、明暗、结构、距离、动态等等物相活动,并且特别对自身生命存在有活力感召作用的对称、统一、和谐、秩序(是物理的构成形态,也是生命自身的构造理想形态)、青春、新鲜、奋发等等有特别的喜爱趋向和敏感力。其中的对称、统一、和谐、比例、秩序等是物质世界的基本形态,成为生命的静态存在的需要,而青春、新鲜、活力等是事物要发展变化的基础,也成为生命激活自身、发展自身、完善自身的内在动力。这两个因素就成为美感产生的静态需要原因和动态需要原因。

(二)感知的综合效果

也同样由于人类的远祖没有特定化,他便试着让肌体的所有器官都感觉外界。这样各种器官在对外界环境的感觉试探选择中就激活了各种感知能力,因此产生了以下效果:一是多种器官的感知超越了单一器官感知的局限,可以综合感知外物的各种形态。这为感官的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日后情感能有丰富性奠定了可能性。二是多种器官的共同感知,使单一器官这种感知活动的长时间能量消耗产生的疲劳得到了缓解,即一个器官的长时间单一活动会不停地消耗它的能量,所以易于疲劳,而各种器官协调作用就避免了单一器官活动的过度疲劳,使器官发育的蓄势增强,为后来的发展做好了能量支撑基础。更加上能让所有器官都得到休息和修补过程的睡眠作用,使人的所有器官的蓄能达到极限,使它能在需要时发挥到极限。三是由于人类没有“特定化”生命结构,使他所有的器官不得不为自身的不完善拼命工作,按照生物器官对外界适宜的奖励机制,使他们所有的适宜性试探都得到了激励。这些器官的统一、协调发展为神经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使神经系统为处理感官得到的各种复杂信息(甚至不是一类信息),比如眼看到的和触摸到的不同类型的信息,而改善自己。这种不断的信息刺激,不断地加量,就不断地刺激了他的发育,使神经系统不断地增加功能,增强处理能力,加大处理系统。这种进化活动最终产生出了人的智力,为美感的大范围精神活跃判断成就了条件。四是由于感觉系统的全面发达,智力系统的形成,人的生命除了和外界的物质交流得到丰富和改善外,还把这种交流发展为内在活力和外在活力的交流和相融。我们知道,生物的生命活动常有激励现象,人的远祖除了对需要获得物质的器官进行激励外,还产生了更直接省力的对物相感知交流的激励。当一种物体散发的气味适应于人体需要,人体会对它产生好感,即或食用或靠近,反之亦然。当一个物体的光泽外表显示出活力、健康、亮丽的生机,人的视觉也会对它产生喜悦,当一个对象进行有生机的活动,体现出灵活、机敏、活跃、矫健,人的内心也会兴奋。又如能让人心胸开阔的平川和大海,能让人感到力量的坚石和高山,能让人感到欢悦的小溪和飞蝶等等物相,都会对人的内心产生喜悦的震动。而之所以会有这种震动,是这些外物的物态和生命内在的渴望趋势是一致的。他们都是自然物质和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象征,生机的象征,总之是世间万物与人的生命共有的活力的表现。

这种肌体构成的生命活力的发展进化逐渐变为固定的能力,生命的活力就不断地被大自然的活力所招引,使大自然的活力变为生命活力的一部分。人类先祖就开始能得天地之灵秀,人也就可能变为自然界第一个趋向完美的动物。这就给人类真正的诞生奠定了生理基础。

二、美感产生的心理基础

由于人的肌体通过在大自然中的适应和选择,特别是感知器官全面使用带来的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达,使人的意识会将自身与对象分离,产生认识主体,这就使审美心理的形成成为可能。又由于人没有动物那样的特定性能力,迫使他不得不在协调各种感官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智力。智力的成熟为美感的想象力又奠定了思维基础。这样人就由大自然的有机物特殊组合成的生物肌体,由器官的发达敏锐构成的感觉系统,由协调和组织器官统一活动形成的大脑神经系统的共同作用,为人的心理活动打下了基础,最终建构了人的审美心理。这就为审美活动的升华与生命活动本身拉开距离。

(一)从情绪到情感

情绪活动的最早起源是生物有肌体的条件反射,是有肌体对适宜于它和不适宜于它外界物质的一种反应。发展到动物阶段就变为一种较复杂的情绪活动了。比方说一些野兽,一旦遇到恐怖危险,它会肌肉颤动,心跳加快甚至毛发直竖。一群牛你如宰杀其中一个,其余的会愤怒地吼叫,甚至悲伤地流泪。达尔文还记述别人的观察,有些刚生下来的小猿或小猴不幸去世,生它的母猿或母猴会因不胜哀伤而死掉。达尔文通过观察还认为:“低等动物,像人一样,显然也感觉到愉快和痛楚,懂得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烦恼。最能表现出幸福之感的大概无过于象若干小孩似的正玩得高兴的几只小狗、小猫、小绵羊等等。”

1.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从人的生命肌体构成来说,人的大脑的下丘脑为能量调节系统,对应人的情绪。另一些对应于感知认识事物,是工作机制。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当行为从它的认识方面进行研究时,我们讨论的是它的结构;当行为从它的情感方面进行考虑时,我们讨论的是它的动力。’” 可知人的生命机制由动力机制和工作机制构成,二者缺一不可。情感动力机制决定着人做和不做,工作动力机制决定着人做得怎么样。对于这一点,现代美国精神保健研究所脑进化和脑行为研究室主任麦克莱恩发现:人脑是进化的三叠体,或称三位一体脑结构。

我们是通过完全不同的三种智力眼光来观察我们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脑的三分之二是没有语言能力的。

人脑就像三台有内在联系的生物电子计算机。每台计算机都有自己的特殊智力,自己的主观性、时间和空间概念,自己的记忆、运动机能以及其他功能。脑的每一部分都同各自的主要进化阶段相适应。

在这个三位一体的脑结构中,爬虫复合体、边缘结构都是脑的原始结构,是人类情感的发源地。而大脑新皮质才是人类理性思维的源头,为人所独有。所以人类的生命是由情感、直觉的感受系统(右脑)和语言、推理认识系统(左脑)构成的。

2.情绪与情感的意义

右脑是情绪和情感的神经活动区,但正如在左脑中动物和人也有区别一样,为人和动物共有的情绪和只有人才具有的感情就有更大的区别。动物的情绪是直感的、单纯的、赤裸裸的、缺乏自觉意识控制的,它没有大范围的情感活跃,形不成多种由此情感带来的认识活动。而只有人才有的感情就复杂多了,他可能由一种感情带动多种思想的波动,形成某种情感的热爱或抵制,调动起多种记忆和想象,这为美感的活动创造了丰富的内容。

情绪对动物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比方说遇到危险,它会产生紧张的情绪,紧张会迅速调动起肌体所有的能力,从而集中自身的注意力,提高自身的战斗力,使自身的生存能力得到加强。人的情感对人的作用就更大,最直接地说,人常常会遇到各种挑战,适当的情感的激动,注意力的集中,态度的认真都会成为战胜困难的有利因素。更远一些说情感是人之为人的美好的优秀品质,是人类生活丰富性的最重要条件,是人类追求理想的动力之一,没有感情,人则无以为人。

(二)从情感到美感

情感与美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情感在某种方面说,比如从感受性方面说,是美感的基础,即感性特征是情感和美感所共有的。但又有很大的区别,因为美感还涉及认知、想象、理性判断、超越需要等多种活动。

为了好理解情感和美感的关系,我们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每一个人都对童年和青少年生活过的地方有个“家乡”观念,这就是人的一种对生活的情感依恋。比如你在童年或青少年时代常到过的一个村口的大树,村边的溪流,学校的操场,路边的彩灯,小区的拱门等等,都会在你的心灵里留下记忆,就是人对旧物的感情。它会产生如热爱(大部分)或反感(极少数)的情感。然而如果时过境迁,过了若干年之后,你又故地重游时,如果精神饱满,精力充沛,你会思绪万千,满怀喜悦,心中无限遐想,激起对人生的许多思考和憧憬,甚至想将它变为诗,变为画,这就是美感。成为正如柏拉图所描绘的是那种“凝神观照,心中起无限欣喜”的境界。

由此可知,感情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直接的感觉,没有丰富的内容和境界,比方说我们对自己居住过的地方,使用过的东西,甚至来往过的人,往往是有感情的,但仅是感情而已,要上升为美感还要加进许多理解和情感的升华。要有超越生理情感的认识和想象,变为能激起生命活力的活动才能成为美感。情感常意识为热爱与憎恨,亲近与疏远,同情与反感,尊敬与轻视,感激与痛恨,依恋与淡忘等等,而美感的意识是沉迷、入胜、向往、追求、献身、钟爱、赞美等等。由此可知其差异和区别。

1.情感是有现实性的,美感是有超越性的

情感是现实的,它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直接的感受。比如人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就爱,对反感的厌恶的事情就恨。这类生活现实给人的感受是直接的,不可超越的,因为人无法超越真实的生活,所以这类感受是经常地现实存在的。而美感则不是直接的,而是超越现实的。比如你爱吃蛇,你对蒸熟的蛇很喜欢吃它,这是直接的感受,当你看到草地里跑的蛇你又会怕它,产生恐惧害怕的感情,这也是直接感受。但当一个人用纸做一个蜿蜒曲折的花花绿绿的蛇型,把头上装一个龙头时,你观看它时的喜悦和热爱就成为一种美感。因为这时你的感受和真蛇有了距离,变为一种你经过理智判断,情感升华的象征物了。更简单的道理,人对祖国和家乡是有感情的,而当你面对祖国和家乡壮丽山川时你会有无限遐思和憧憬,这就变为美感了。

2.情感的感受是显性的,可能有责任心和利害关系。美感的感受是隐性的,没有利害关系

情感活动是显性的,喜怒哀乐显形于色,在平常的生活中常常表现出来,几乎是人日常生活的常态。而美感是隐性的,是深层次的意识活动,在日常状态并不表现出来。美感只有在审美对象或如淙淙碧水、明媚春光、或如碧草如茵,似锦繁花,或如茑歌燕舞,彩蝶翻飞把审美意识唤醒才显现。只有当一个动听旋律让人着迷,或一幅画打动人的心境,才能产生美感活动。而且情感有时和利害相关,比如说一个同时代的钱币,当时的人喜欢它收着它是为了它有用,而现在的人观赏它收藏它并不是为了用,而可能是喜欢它天圆地方的形式所蕴含的意识,那种天、地、人存在的感受,而这种感受认识是深层次的,有很深的文化底蕴。

正因为美感的这种隐性心理活动,英国美学家夏夫兹博里称其为“内在的感官”、“内在的眼睛”。认为:“我们一睁开眼睛去看一个形象或一张开耳朵去听声音,我们就马上见出美,认出秀雅与和谐。我们一看到一些行动,觉察到一些情感,我们的内在的眼睛也就马上辨出美好的,形状完善的和可欣羡的。” 。后来有人把“内在的感官”称为“第六感官”。对这种很复杂隐藏很深的心理的感情的活动,至今所有学科都还在探索阶段。

3.感情主要是心理上的因素,美感主要是精神的因素

感情主要是心理上的,比如父母对子女的感情(当然科学研究有生理上的原因),子女对父母的感情,朋友对朋友的感情等等,它主要体现为一种心理上的感觉。而美感虽也有心理活动,但往往会伴随精神上的向往。例如我们对父母的感情,只有读了朱自清的《背影》那父亲的形象,及作者内心的感受才能成为美感。因为它变为一种精神上的境界,一种灵魂上的感染,会有许多内心深处的震动,它对感情进行了升华,成为感染人的一种力量,一种人情之美,人性之美。

(三)从快感到美感

美感虽然来源于感性活动,与人的生理快感有一定联系,但快感往往是生理上的,短暂的,一达不到生命的深层活动,二上升不到人生的境界,三没有认知的联想,所以形不成情感的大范围活跃。快感与美感既相关又不同,属于两个不同层次。快感是生命肌体在环境中趋利避害的一种对自身生存需要有益的感觉反应。潘知常先生说快感“就是对于在进化过程中处在最优状态中的生命的生理能量的一种鼓励”, 蒋国忠认为:“美感就是个体在人类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直观人类自身本质力量时的肯定性的情感体验;是以情感为核心的,融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想象、理解等心理要素于一体的那种赏心、悦目、畅神的心理状态。” 蒋孔阳、朱立元二先生在所著《美学原理》中认为:“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观照、欣赏的评价,以及由此而在内心生活中所引起的满足感、愉快感和幸福感,外物的形式契合了内心的结构所产生的和谐感,暂时摆脱了物质的束缚后精神上所得到的自由感。” 我认为,美感是人类对激活自身生命活力的状态的感受。

“美学”一词在希腊文里是“凭感官可以感知的学科”,马克思在给《新亚美利加百科全书》写的“美学”条目中,认为:“美学是确定感受的法则”,“美是感受的最终目的”, 所以美感就是感觉器官对于美的感受和欣赏。

1.生理性快感与美感的关系

生理快感是由本能的感官和情绪引起的,比如晴朗或阴暗的天气给人的感觉,饥饿或饱餐的感觉,清洁或肮脏给人的感觉,生理病痛或舒适的感觉,以及味道、温度、湿度、机械刺激等等,它们都可以使人产生快适或不快的感觉,它们对生命的存在也有功能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浅层次的,转瞬即逝的。所以黄海澄先生称其为“生物性美感能力”。它是指人和动物都有的对一些声音、形状、色彩等等简单形式的天然爱好,以及对一些气味、温度、湿度等等的情绪反映,它们只能在较低的同一个层次上活动。而美感除了有感觉活动基础外,更有了精神性的升华和自由理想的期待,它加入了理解分析和观照欣赏。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快感是与生俱来的,是本能性的,不需要学习理解,而美感是社会性的,需要通过生活的感受和社会生产劳动实践不断地积累和充实完善。所以美感比起快感来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1)旁观欣赏

生理快感是直接的,离不开直感;而美感则会从直感中超越出来,以一种旁观者的态度,对对象进行旁观欣赏。这样就使感觉有了自由空间,为情感的升华创造了可能性,也使情感有了超越性,不被生理快感所局限。如此一来就使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分离,审美主体成为旁观者,形成了审美态度,对象成为被观赏形态,形成了欣赏物,这样产生的美感就不是生理上的满足,而有了精神上的愉悦,也不仅是生理禀赋的有限意义,而有了审美的自由性。

(2)理性超越

动物的快感主要是生理感应活动,上升不到理性认识,而理性超越是美感活动的内容。有了理性推理认识,才能协调和调动各种感官,有了理性的超越生理感觉的能力,才使审美有了选择性和主动性,使美感超越了生理现象而能主动选择对象。所以阿恩海姆曾说:“积极的选择是视觉的一种基本特征。”这种超越使他拓宽了生命空间,增多了发展维度,使他在现实世界中主动地选择和创造激发美感成为可能。人在现实中选择优美动听的音乐,以激起他对生命的热爱;选择雄伟的高山,以开阔他的胸襟,坚定他的意志;选择奔驰的骏马,以激励他健壮的体魄,进取的精神等等,使他的感性与理性在超越中高度统一,使美感达到一定的境界。

(3)丰富想象

人的感性超脱了生理快感以后,为自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条件。这就把有限的感觉推向了无限丰富的体验,又由丰富的体验促进了发达的思维和生命的自由意识。这种自由意识和丰富的想象成为诗人和艺术家进行创造的主体基础。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总结为:“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神思凝聚,悄然兴起,千古风云来,万世春华起,万里河山,无限景色皆汇聚于胸间,激仞于笔下,使“眉睫之前,卷舒风云”,真是精鹜八极,神游万里,正是感官的丰富想象力——美感,为艺术创造开启了大门。

(4)符号认识

由于感官的发展进化,使思维发达。思维的发达又使人的认识主体和对象分离。这样客体对象就变成人的认识目标和审美目标。又由于思维的发达产生了主体对对象物的认知指称形式——语言符号,从而使人的感官和认识不仅和实物相联系,而且可以用这些符号代替事物去认识和推理,由实物的感知认识变为符号的感知认识。这使人的抽象思维得以形成,为用语言符号创造审美形象创造了条件。语言符号的创造使美感的社会性交流成为现实,诗歌、散文、小说这些艺术被大量地创造出来。因而快感是类型的,是人人相通的,又是不变的;而美感是个体的,人与人之间因为经历和生理上的差异是不同的;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美感特征,而且是开放的,学习、发展着的。

2.美感的意义

因为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主体的感性活动,就是说美感是人的生命活力或者理想境界被客体形式唤醒的表现,许多自然物和艺术品都有审美价值,但有的人接触它会产生美感,有的人却冷漠不动,就产生不了美感。在我看来美感本质上是人的生命活力被激活的活动,是主体的一种超越性理想境界。人人都有美感能力,这是正常人与生俱来的,但只有当某自然物或某些艺术品将其生命活力激活,美感才能产生。同样道理许多自然景色和艺术品可能都是美的,但也只有它激活生命主体的生命活力时它才被感受到美,这就是狄德罗的认识“美在关系”,即对象物唤起的人的感觉产生了人与对象物的欣赏关系,狄德罗称为“关系到我的美”,可见美感是精神的一种超越性需要,与物体的实用性没有根本联系。

三、美感产生的社会基础

生命的感官经历了生物性条件反射,生理性直感刺激的发展,逐渐向高级的层次完善,人的肌体便诞生了。人类诞生后是群体生存的,便有了社会性,由群体组成社会组织,构成社会关系,形成了统一的有利于人们共同生存和发展的感性体验、行为方式、观念认识、价值体系和理想目标。这些目标导引着人们协调行动、共同生活。

美感的社会基础既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也来源于人的社会需要。由于自然生存环境作用于人的感性方式,人类在先祖时从适应和选择大自然的物相起,直至逐渐完善的感知系统的成形,人就喜欢着大自然的对称、统一、和谐、秩序、亮丽、律动等物相特征。这些特征同样变为感觉的烙印,渗透进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使这类社会活动也成为美感的基础。同样人的生存实践又发展和超越了生理感觉基础,变为丰富的有了社会性特征的审美活动。

(一)词源考查

当美感变为一种成熟的人的意识,便有了符号指称语言。从人类最初指称美的词源意义上,我们可以发现人类最早的审美意识。表示现代美感的“美”、“漂亮”的意大利语言bello,西班牙语bello,葡萄牙语belo,法语beau,英语beauty,都源于古拉丁语bellus,原本是“好”、“美”、“愉快”、“可爱”的意思。而拉丁语词源上的bellus又和它同时代的拉丁语bene——“好”、“幸福”和bonus——“善良”、“好”、“幸福”、“舒适”、“有礼貌”、“效用”有关。表示“美”、“漂亮”意义的现代德语schon,瑞典语skon在语源上同哥特语skauns有联系,而skduns原本有“体格匀称”、“仪表优雅”的意思。表示“美”的现代俄语ΠPekPδCHЫЙ源于古俄语КPacbHЫЙ,是“美”、“漂亮”、“愉快”的意思。中国古汉语的“美”字甲骨文由“羊”与“大”组成,许慎《说文解字》“美”下注:“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可见肥大的羊是美的,和“美与善”有同一义。另按说文解字的“大”字下注“大象从形”“大”即“人”,所以“羊大则美”似本于“羊人为美”。按“羊人为美”的解释,有人认为“美”就是以羊头或羊角为装饰的人,又有人认为“美”就像头上戴羽毛装饰如雉尾之类的舞人之形。还有一个同“美”近似的字“媄”,说文释“色好也”。这些语源学上的审美意识表明了人类既有感性,又有社会生活观念的美意识在人类成熟初期的现象。它们共同的原意是“美”、“好”、“漂亮”、“愉快”、“幸福”、“善良”,其中“美”、“好”、“漂亮”中都含有对称、和谐、亮丽等静态意义,而“愉快”及“美”、“漂亮”的一部分内容都含有动态的生命活力含义。这其中的“幸福”、“善良”则明显的具有了伦理观念含义。总起来说,这些概念除保留了生理、心理需要外,大多有了社会观念。

(二)实践活动

这里的实践是指广义的生产活动,社会活动,科学实验乃至道德伦理、艺术审美等等精神和情感活动。人类在发展进化的道路上,特别当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生产实践逐渐成为生存能力后,思维的逐步发达使主体对对象物的分离和认识成为可能,作为感性活动的审美活动也逐步丰富活跃。因为人除了多样地感知世界发展自己的感觉器官和大脑思维以更好地获得生存信息外,与群体的感情交流、协调生存也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与人的感情交往,知识信息交往,乃至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协调发展,成为必不可少的生活现实。这种生活将人变为一个群体中的“幸福”者,还是被人们冷落的唾弃的“不幸”者。这些社会性的命运也和生理躯体的“生”还是“死”的命运一样,进入了情感领域。人的生命境界丰富了,情感复杂了,期待也更多了。同样人通过对工具的制造增强了手脑协调的灵活性,由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积累改善了人的观察力和思维力。感情的扩展,大脑思维的发达,记忆的增强带来的推断和联想想象的发达,无疑为审美活动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意义。

这其中思维的发达,生命境遇的复杂多舛,情感的(包括爱情的)丰富性和极端的复杂性,艺术的创造,已成为美感发展深化的最根本动力。正是由于这种复杂性使审美活动趋于无限丰富,也是由于感性的丰富带来的思维智力的发达,使理性思维成为可能。这些因素的综合结果,使美感的升华,人生的超越性存在获得了主体条件。

(三)伦理因素

人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就必然需要一些对群体的生存和行动有益的有统一协调秩序、境界、理想的因素。它协调着人们的生活,引导着人们的目标,统一着人们的意志,当这些因素在生活中出现时,人们会由衷地赞赏、喜欢、向往,成为一种美的境界。

比如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平等相待,相互友爱,互相尊重等等,虽说属于社会伦理范畴,但由于它有让人舒心悦意,安详和谐的情感活动,且对人的情感正常发展,人的身心健康向上是绝对有好处的。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中说:“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惟君子为能知乐。”(《乐记·乐本》)这既说明艺术的审美作用,也说明审美与社会伦理相一致的关系。古人认为音乐艺术和伦理道德境界本身是相通的,所以听音乐如果只听到声音而听不到音乐情感境界,那就和禽兽一样,能听到音乐的情感而感受不到道德境界修养,是普通百姓的水平,所以只有仁德君子才能算是真正理解音乐。这中间除去他对众庶的偏见,他对音乐审美活动的社会伦理影响的思考是有价值的。反过来说,一个严肃的有责任感的艺术家的音乐也应该有一定的人生境界,有一定的社会责任。

可见人除了有动物本性会为个体的生存相争相斗外,更重要的是人还要有人的本性,要有和谐相处友爱相待的人性责任。其实这一点中国远古时期人们在刚刚步入有组织的社会时,就被有良知的思考者认识到了。远古先民的神话式英雄大都有仁爱为民意识。后稷教人民播百谷,黄帝教人民养蚕,制舟车,大禹率领人民治水等等。而人们期望的社会也是“有知者不以相欺役也,有力者不以相臣主也”。 作为管理者也明白:“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尚书·大禹谟》)这是禹在继王位前的一句话,作为有道德的管理者首先是要管理好国事,教养好百姓们的德行,安排好他们的生产,把水、火、金、木、土、谷这些自然规律考查好。端正人们的行为,便利人们的用物,富足人们的生活。臣民也要求王者:“修厥身,允德协于下,惟明后。”(《尚书·太甲中》)这是太甲为王不义,被伊尹下放逐桐宫守丧,三年改过后迎回时的话,意即要注重自身的修养,用诚信的美德协和臣下,才是英明的君主。这些被孔子继承发扬为“仁”的学说,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至今应该值得我们借鉴。

也因为这一传统思想基础,中国古代审美活动特别注重伦理因素,《礼记·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国语·周语下》说:“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这种天地之和,神人之和,人与人之和,与人的心境之和平通达是相一致的,《吕氏春秋》中说:“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中”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确立方位的一种观念,由此皇城建于国家之中。又由于“中”成了上、下、左、右、宇宙的中心,与“和”相联系,又有了“中和”的观念,所以《中庸》有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即“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和共通的大道,如果能得中和之大道,天下的一切就能得道顺畅,世间的万物都能发育生长。

这种思想也是中国道家的核心思想。老子倡“道”,《老子》第四十二章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第二十一章又说: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可见在老子那里,“道”是万物的来源,“道”产生混沌的“气”(“一”),“气”分化为“阴”“阳”二气(“二”),“阴”“阳”二气交通而形成和合状态(“三”),万物就从阴阳二气交通和合中产生出来,所以这个道是恍惚幽冥的。“道”包含“象”、“物”、“精”这种真实的存在,是万物的本真。这种事物的神秘理想境界成为老子审美核心思想。庄子又由游心于“道”的对“道”的观照得出“游心于物之初”的认识,“游心于物之初”而“莫知于其所穷”就能得到“至美至乐”的自由境界。庄子看到人世间世事的忧烦,企望人能摆脱世事所累,做到“外天下”,“外物”、“外生”。庄子的这种让人进入“无己”、“无功”、“无名”思路有让人逃避现实的嫌疑,但他开出的“心斋”又称“坐忘”的心理路径对人进入审美境界无疑是有益的,一个人整日忙于金钱利禄,心总脱不开名利的得失,是很难得人生真谛的。

比起“道”家老庄的“无为”思想,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更注重现实的政治和民生,更注重在“入世”中求得人生的价值和境界。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论语·颜渊》中“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可见“仁”就是要爱他人,因为爱所以要守礼,办事要认真谨慎,出外做事要像见贵宾一样认真,役使人民就像参加大祭祀一样谨慎小心。由此孟子将“仁”直接解释为“爱人”。孔子特别注意以美和艺术培育人们的道德情操。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就是在意识修养上通过《诗》的思想和境界来感化自己,用“礼”的行为规范来自立行事,用音乐的境界陶冶完成人格修养,并且要求人们主动地从主观上实行“仁”,使“仁”能在自己内心产生由衷的喜悦。所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其实撇开历史环境局限,从社会的伦理关系上讲,每一个人都需要父母之爱、社会之爱、人与人之爱,在这种氛围中能够爱父母、爱社会、爱他人也是一种幸福。爱和被爱都应是每一个人的需要,也是全社会的需要,只有在友爱尊重中生存的人才更有奋发向上的精神,更多一些和谐的美感意识,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美好。

在传统的思想意识中,美的境界和善的行为也是联系在一起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孔子还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一个人没有仁德,规范和教化(乐境)都对他没作用,也没意义。并且一个有完整修养的人,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仪表文饰(文)应该相统一,这就是“文”和“质”的统一,也就是“美”和“善”的统一。这种思想在古代西方也一样,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就认为“美是一种善”。因为人的善虽是伦理学的范畴,但他的行为通过形象和外表体现出来,能给人和社会环境以美的“悦心”效果,因而是美的。 KcRs+EQFTCvpaWqVrSTXWkjQBCnLHPcoyPqEZjq0xKb5y5weRASkAsTImrkTYIh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