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有记载的翻译史要从佛经翻译算起,从东汉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到唐代极盛,再到元朝以后的尾声,但当时国内并没有翻译教学。据载我国最早的专门培养翻译人才的外语学校为明代的“四夷馆”,遗憾的是并没有留下如何进行翻译教学的具体记录,只是推测当时教材可能是两种语言对照的读物。而清代科举考试里的翻译科,应为我国翻译测试的雏形。
我国的英语教育始于清朝,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民国初期和建国初期出现了三次举办外国语专门学校的高潮。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的入侵,洋务的兴办,各种文馆、书院、学堂相继设立,揭开了中国近代外语教育的序幕,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就是 1862 年由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经过 40 年办学后于 1902 年并入京师大学堂,改称翻译科,不久又并入该校增设的译学馆,从而开始了我国高等学校的专业翻译教育。学生在学期间以研习英、俄、法、德、日语为主,并要求通晓中国文义,毕业后能阅读、翻译外文书籍,担任口译工作及编写文典。第二次兴办外国语专门学校的高潮是在民国初期,设外文系科的学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教育部于 1913 年颁布的《大学规程》为英文学类规定的 11 种科目中多为英美文学和语言学,没有翻译教学的内容。1944 年延安外国语学校成立英文系,不仅培养军事翻译人才,而且还培养新中国的外交人才。当时的课程设置有讲读、语法、会话和翻译四种课型。付克曾在《论外语教学》(1989 年)一书中比较详细地记录过当时的翻译教学情况,包括课型、开课时间、教材、教学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等,可谓最早最详细的翻译教学记载。第三次高潮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今,当然文革期间翻译教学像其它各项事业一样也遭受重创,直至 1978 年逐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