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教育和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

在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的基础上,全国从 1953 年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共中央不失时机地提出了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共峄县县委认真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展开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第一节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

1953 年 6 月 15 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第一次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表述。12 月 28 日,中共中央批准并转发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提纲》经毛泽东两次修改,进一步完善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表述,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或‘左’的错误。”1954 年 2 月,党的七届四中全会正式批准了这条总路线。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用法律的形式把过渡时期总路线作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峄县县委学习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从 1953 年 11 月开始的。10 月中旬,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三书记谭震林在山东分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关于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报告》。下旬,山东分局抽调人员分赴各专区协助宣传总路线、总任务。同时,山东分局发出关于干部学习理论的补充通知,要求各地将学习总路线、总任务与学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两者紧密结合起来进行。从 11 月初开始,在济宁地委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峄县县委组织学习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各级党委抽调大批干部深入农村进行宣讲。至 1954 年 6 月中旬基本结束,历时 7 个月。大体上可分为 4 个阶段:第一阶段,1953 年11 月上旬至 1954 年 1 月中旬。县委通过召开县、区、乡三级干部会议进行学习,之后组织自学和讨论。学习的材料有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编印的《目前形势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及冬季工作方针》及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编印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宣传提纲》。1953 年 11 月 11日,县委向全县发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提纲》。《提纲》阐述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第一,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第二,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合作化、集体化的道路;第三,逐步实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保证我们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第二阶段,从 1954 年 1 月中旬到 3 月底。县以中央宣传部编写的总路线学习宣传提纲为基本学习材料,有计划地按提纲的五个部分逐一进一步地进行学习。各地都做了具体计划,学习每一部分都先请党委负责同志作报告,再结合文件自学讨论。报告和讨论中注意联系实际,提高了干部的思想认识,促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第三阶段,从 4 月初至 5 月中旬。以学习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文件为主,结合中央宣传部下发的总路线学习和宣传提纲第五部分进行学习。县委结合学习初步进行了党委制的检查。第四阶段,5 月中旬至 6 月中旬。对总路线和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情况进行复习测验。

总路线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党内迅速统一了认识,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总路线成为峄县人民共同前进的灯塔。广大干部群众经过总路线学习,对中国革命两个革命性质不同的历史时期比从前明确了,知道了如何改变所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理,明确了过渡时期的任务和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关系,提高了思想觉悟,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认识到小农经济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必须经过长期的艰巨的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才能逐步的改造小农经济为集体经济,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同时,对工农联盟、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工业的重要、工业化的重要的认识明确了。通过对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文件的学习,对增强党的团结的重大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个人主义和骄傲自满情绪得到改正。在学习提高的基础上,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少同志结合部门间、同志之间不团结给工作带来损失的实例,加深了对党的团结重要性的认识。

11 月 27 日,峄县县委、县政府就学习、贯彻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发出紧急指示。指出:为了深入贯彻党的总路线,要开好积极分子大会,把各级党员、团员、干部和广大农民的思想都要纳入党的总路线的轨道上来,把各项工作做好。并且在全县开展一次系统的学习党的总路线的活动。

通过系统学习,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需要有一个大约 15 年的过渡时期,纠正了许多干部中原来存在的一些错误观点,树立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信心。同时,还认识到只有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免受二茬罪;必须巩固工农联盟,积极支援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认识上的提高,增强了广大干部向群众宣传和贯彻总路线的自觉性。

在党员干部先学一步的基础上,总路线的宣传教育工作在群众中全面铺开。11 月,县委在布置冬季工作中还组织宣传队深入到大街、小巷和广大农村,深入宣传,以快板、说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进行宣传,广大青年、妇女和老年人都喜欢参加。县委还组织形势报告会,派出宣传员到各区去宣讲。各区委分别于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5 日,召开了乡、村骨干会议。各区的乡、村骨干,通过学习、讨论、回忆对比等形式,加深了对总路线精神的理解,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明确了过渡时期的任务和社会主义方向。

12 月 25 日,县委召开了区委书记、区长会议,明确规定了在群众中宣传和贯彻总路线的要求、方法、步骤。一是在前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使总路线的教育普及到全县每一个角落,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通过总结工作,肯定成绩,表扬好人好事,力求在提高思想觉悟的基础上,达到教育群众的目的。三是在教育方法上,应针对群众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区别不同对象,重点进行说服教育。四是认真办好冬学,把冬学作为进行总路线宣传教育的有力阵地。

会后,各区委分别召开了区人民代表会、先进分子会议、互助组组长会。之后,各乡又以村为单位,召开了群众会议,进行了总路线的学习宣传。同时,还积极利用互助合作组织,采取小型座谈会、炕头会、妇女会、老头会、个别交谈等形式进行宣传。全县很快兴起了一个学习宣传党的总路线精神的热潮。

第二节
“一五”计划时期峄县的建设与发展

1951 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 年—1957 年)编制工作开始启动,历时四年几次修改,到 1955 年 2 月正式审议通过。可是,根据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从 1953 年已经开始实行。1953 年 4 月 4 日,峄县县委向第三届五次会议提出建议,指出:今年是全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比赛夺丰收是关系到全国的经济建设。为此,峄县当前的主要工作是以春耕春种为中心,以抗美援朝、爱国增产竞赛为动力,以办好合作社为基础,结合完成各项工作。在峄县第三届五次会议上,王善林主席作了工作报告,吕少奇书记传达了县委、县政府关于今后工作的建议,与会代表认真审议了两个报告,并通过了 1953 年农业生产计划草案和大会决议。

1955 年 11 月,山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山东省第一个五年经济计划的纲要》,并下发各地市县。

按照上级要求,峄县各部门、各企业的计划管理机构相继成立,按照国家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方针政策、基本任务和控制指标,编制了 1953 年至 1957 年每一年度的国民经济计划,并按照计划要求,有步骤地开展了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运动,积极推进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围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在工业、农业、交通、文教卫生等各方面开展了大规模、有计划地建设。

一、工业生产的发展

经过建国后三年的经济恢复,到 1952 年,峄县的工业生产基础仍十分薄弱,中兴煤矿公司所辖的枣庄、陶庄两煤矿已处于停产状态。为了发展煤炭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初期,党和政府就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对老矿井和新煤田进行恢复和建设。“一五”期间,枣庄、陶庄两煤矿在完成公私合营的基础上,先后恢复生产。另外,从 1953 年开始,各级投入大量资金,对枣庄、陶庄煤田进行了大规模的勘探工作。当年,华东煤炭管理局地质队开始对甘霖煤井勘探。1954 年 2 月,又对田屯煤矿进行勘探。1954 年,枣陶煤矿勘探队成立,继之改编为华东煤田地质局 123 勘探队,在扩充了人员和设备以后,于当年开始对陶枣煤田全面施工,同时开始对山家林煤田进行勘探。1956 年又对韩台煤田进行勘探。这时期的煤田勘探工作,为“一五”期间新矿建设,特别是以后的煤炭开采奠定了基础。

1956 年,枣庄煤矿东井、北井年生产能力达到 60 万吨;同年,陶庄煤矿北井建成投产,年产量达 62 万吨;1954 年破土动工的山家林煤矿,于“一五”末建成投产;1955 年 11 月,邹坞井动工兴建(该矿 1958 年开始简易投产);1955 年,甘霖煤矿破土动工(该矿 1958 年 8 月建成投产,年产量为 50 万吨);“一五”末,朱子埠煤矿施工建井(该矿 1959 年 10 月投入生产)。

1956 年 2 月,省煤炭管理局批准成立枣庄矿务局,辖枣庄、陶庄、田屯、临沂 4 个生产矿,并负责邹坞、甘霖、山家林的三对新井建设,对煤炭生产负责统一管理,加快了本地煤炭工业的发展。到“一五”末,枣庄矿务局原煤产量达到了 117. 58 万吨,比 1952 年增长 163. 04%(不包括地方煤矿煤产量)。

由于发电原料丰富和煤炭生产的需要,峄县的电力工业在“一五”期间得到长足发展。1954 年,中兴煤炭电务处改为枣庄电厂并恢复发电。1955 年,该厂新上 2 号机组并开始发电。1956 年 7 月,扩建了 4 号机组。1954 年,济南铁路局决定恢复薛城车站电力照明设备,并从徐州、济南等地调来技术人员和工人,对原薛城车站发电所进行了恢复改造,安装了 2 台小发电机并投入生产。除上述火力发电外,一批小水力发电站也相继建成。1956 年,北庄利用闸坝建起了峄县第一座土法上马的小水电站,使山区初次亮起了电灯。“一五”末全市发电量为 5410万千瓦,比 1952 年增长 33. 45 倍。

1954 年,随着电厂恢复和新建,峄县电网开始出现。在枣庄电厂恢复的过程中,从贾汪至枣庄的 35 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开始施工建设,全长 54. 7 公里,于 1954 年 1 月投入运行。枣陶 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同时兴建,全长 20 公里,于 1955 年 7 月投入运行。同时兴建的还有:枣庄电厂到洪村变电所 35 千伏线路、陶庄到洪村 35 千伏线路、韩庄到陶庄 35 千伏线路等一批输电线路,为峄县电网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峄县的冶炼工业历史较为久远,以生铁冶炼和炼焦业为主。建国初期,峄县地区乡村中有许多私营炼铁炉和铁匠铺。峄县有“窑转庄 48 炉”的说法,指的就是枣庄煤窑周围村庄中有 48 座炼铁炉。“一五”期间,个体铁匠得到保护,生铁冶炼得到发展。1955 年,南石乡的几位手工业者成立了镰刀社,专门炼镰刀用铁,后该厂扩建为枣庄机械厂。

由于峄县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炼焦工业在建国初期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一五”期间,炼焦业得到扶持和发展。1953 年,由峄县总工会创办的陶庄炼焦厂迁到薛城,更名为薛城炼焦厂。1955 年建成两座炼焦池。1956 年,政府又投资兴建了薛城生建焦化厂,年产能力 10 万吨。1957 年,峄县焦炭产量达到 12. 37万吨,比 1952 年增长了 290%。

根据省里地方国营工业主要是满足当地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的要求,峄县轻工业发展较快。陶瓷原料较为丰富,建国后陶瓷工业得到发展。1953 年,缸、盆、瓦窑生产企业已发展到 20 多家。1955 年,峄县手工业联社组织成立了齐村远大陶瓷业生产合作社。1956 年,20 多家私营和公私合营的窑厂加入远大陶瓷业生产合作社。

“一五”期间,印刷业发展较快。1954 年,从事石版印刷的台儿庄新华印刷局改名为新中国印刷局,并购置圆盘机和少量铅字开始铅板印刷。同年,枣庄天泰印刷文具店、瑞泰和印刷文具店、大新印刷文具店合并成立了枣庄联合印刷厂。

此后,峄县城、枣庄、临城的三个酱菜加工厂相继建起酿酒班,年生产地瓜干白酒 30 多吨。1957 年,全县生产饮料 903吨,比 1952 年增长了 97%。服装加工业也于“一五”期间得到一定发展。1955 年,峄县城、枣庄、陶庄、临城等地先后建立了 5 个集体服装生产合作社,共有生产工人 348 名。同时,在枣庄、台儿庄、临城、陶庄新上了 5 个鞋业生产合作社,1956 年生产布鞋 21 万双。

二、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五”期间,峄县各级党组织始终把农业作为经济建设的基础,通过发展互助合作,开展生产竞赛活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革耕作制度等,使农业生产获得较快发展。特别是通过贯彻落实党的农业合作化政策,动员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个体经营的小农经济转变为集体经营的合作经济,农民的积极性得到发挥,同时注意改革耕作制度,峄县先后进行了农作物间套复种的技术推广,如大豆和玉米间作、小麦套种玉米、粮油间作、粮棉间作、粮菜间作等。农作物种植方式从一年一作向二年三作、一年二作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耕作习惯,使农业获得好收成,农民收入增加。1955 年,峄县粮食总产比 1952 年增长近 5000 万公斤,大牲畜存养量由互助组初期的 10 万多头发展到 21. 8 万头,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

“一五”时期峄县的林业生产有了较快发展。建国初期,全县森林面积为 6. 33 万亩,森林覆盖率不足 2%。“一五”期间,峄县地区比较重视林业生产,各级政府开展了林业资源调查,划山分界,落实山林权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山区农民在分到的荒山上实行变工互助,开展植树造林,并由林业互助组向林业合作社发展,实行山地林木折价入股,或以劳力入股,收益按股分红。1953 年,峄县有林业合作社 12 处,1955 年发展到 55 处,并先后恢复兴建了坛山、抱犊崮、山亭等国有和集体林厂,办起了峄县苗圃。1953 年,全县育苗面积 352 亩。1956 年,全县集体育苗面积发展到 1811 亩。在此基础上,还大力开展植树造林。1953 年,峄县以乡为单位建立了封山护林委员会,组织群众划清边界,实行联护联防。山区群众以山为家,封山育林,到1955 年,峄县的封山育林面积达 35 万亩,占荒山面积的 70%以上。到 1957 年,全县林地面积达 4. 2 万亩,比 1952 年翻了一番。

“一五”期间,峄县掀起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各级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兴修和建设以蓄水防洪为主的水利工程。1956年冬,县里组织民工 800 人兴建了青檀寺水库;组织民工 1000名,兴建了娘娘坟水库。1956 年至 1957 年,对伊家河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施工,沿原河道加深加宽、裁弯取直,沟通了微山湖至江苏的航道。还先后对峄县大沙河、陶沟河、薛城大沙河、新薛河等河流进行了开挖治理,疏通河道。各项水利工程对于缓流拦淤、减少水土流失、发展灌溉起到了很大作用,农业生产抗旱防涝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一五”期间,峄县县委非常重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交通运输能力明显提高。建国后,党和政府拨出专款,组织人力进行了公路的恢复和建设。1952 年,利用铁路石子铺筑枣庄至峄城碎石路面 7 公里。1957年,枣庄至侯桥路基拓宽为 25 米,侯桥至峄城路基拓宽为 12米。同时将峄城至台儿庄已废弃的铁路路基和封锁沟定线,尔后整修了路基。1954 年,枣庄至薛城路段建桥涵 4 座,线路基本畅通,1957 年,薛城至夏镇公路修筑通车。兰陵至薛城的公路建国后经过修整,牛马车辆勉强通行。“一五”期间,政府组织人力,就地取沙石,用来改善路面,使道路基本畅通。“一五”期间,主要修复了薛枣铁路。建国后,因煤炭外运的需要,由枣庄煤矿进行修复,同时修复重建了枣庄、邹坞、山家林车站。1956 年 9 月修复工程竣工。1956 年,又修建了山家林煤矿、甘霖煤矿、枣庄煤矿北井铁路专用线。铁路运输基本保证了煤炭等物资运输的需要。

在运输业的发展上,建国后峄县成立了枣庄搬运工会,下设三个搬运队和一个装卸队。1956 年,枣庄搬运工会组建了集体所有制性质的马车高级社,有职工 287 人、马车 55 辆、牲畜125 头。1957 年,他们自费购置了一辆半旧的五吨载货汽车投入运营,后发展为枣庄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建国初期,峄县枣庄的长途客运由济宁、徐州、临沂运输公司承担。1950 年,峄县城、枣庄、台儿庄、临城组建联运站,经营客车运行业务。1953 年,4 个站共有客车 8 辆,运营 4 条主要线路,日发客量为 1700 余人。“一五”末,全县年货运量达到 159 万吨、客运量达 8. 2 万人,分别比 1952 年增长 144%和 28%。

四、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五”期间,峄县地区各级党委、政府投入大量精力,在恢复和改造原有学校的基础上,加大设施建设,加强师资力量培养,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建国后,台枣乡村师范学校改称为山东省立峄县师范学校,招收三年制初师学生,为峄县的小学教育培养了师资。1953 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峄县地区先后成立了峄县中学(后为枣庄一中)、兰陵中学(后为枣庄二中)、薛城中学(后为枣庄八中)、峄县三中(后为枣庄三中)。此时,全县中学已达 7 处,在校学生达 4000 人。

在小学教育方面,建国后,峄县根据地委提出的《恢复、发展和初步改革小学教育的意见》,为基层配备教育干部,充实师资力量,维修小学校舍,恢复小学教育,改全部民办小学为公办。1953 年,就读于初级小学的儿童已达 8 万余人次。与此同时,公办完全小学的建设也加快了速度。1956 年,峄县地区有完全小学 225 处,学生 2. 8 万人,比 1952 年增加了 3 倍,各级政府还加强了农民和职工的文化技术教育。1953 年初,部分冬学转为常年民校,将学习速成识字班脱盲的学员与初小毕业生组成高级文化班。当年峄县开办 3 处高级文化班,学员百余人。尔后,每年冬季均开办业余高小文化班,以巩固扫盲成果。1954年,民办高级文化班有 2670 人参加。为纠正单纯学文化的偏向,民校中还开设了政治学习班。峄县办政治班 112 个,学员 4160人。1956 年,为适应农业合作化的需要,使业余高小有较大的发展,峄县组织学员 3915 人参加学习,并改称业余小学。职工的文化技术教育主要由各业工会组织。临城、兰陵工会均建起了职工业余文化补习学校,1956 年,全县有 1 万余名职工参加了业余文化补习,占职工总数的 58%。

“一五”期间,峄县地区的文化事业得到了健康发展。建国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扶植下,先后建立了一批艺术表演团体。1953 年,峄县群众剧社改为峄县柳琴剧团。峄县豫剧班改为峄县豫剧团。1956 年,建立了峄县曲艺协会。陆续改建、新建了一批文化设施。先后对峄县地区的 20 余处戏楼、戏园、舞台等进行了维修。1954 年,在峄县新建了峄城人民剧院。1957 年,在枣庄市中心新建了枣庄剧院,总面积为 3000 平方米。峄县建国初建立的文化馆,“一五”期间进行了扩建,增加了人员。1956 年峄县电影放映中队建立,下设了 3 个小队。1956 年,峄县建立了有线广播,峄县广播站,为配合经济建设和宣传教育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五”期间,各级党委、政府针对当时地方病较多,人民的健康状况较差,医疗水平较低的状况,采取各种措施改善医疗条件,培养医务人员,努力发展卫生医疗事业。1953 年 9 月,峄县建立了妇幼保健站。1954 年,陶庄煤矿医务所经扩建改为陶庄煤矿医院。1956 年 10 月,峄县设立了卫生防疫站,后发展为枣庄市防疫站。1957 年,峄县地区有卫生医疗单位 39 处,医疗卫生人员 430 人。建国初,峄县地区有私立中西医药堂、药铺、诊所共 300 余家。1955 年,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其实行了公私合营,相继建立了联合诊所或公私合营的医疗组织。1955 年始,中医药人员被吸收进国家医院工作,社会地位得到提高,业务技术得到发挥。同时,峄县地区普遍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1956 年,全县普遍开展了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峄县参加这一活动的突击队有 7665 个,队员有 36 万。同时,各地区组织人员清扫街道,铲除杂草,清理垃圾污物,填平坑洼地,使环境卫生得到很大改善。

“一五”期间,峄县人民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贯彻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957 年,峄县地区工农业总产值达 1. 4 亿元,比1949 年翻了一番。国民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57 年与 1952 年相比,工业在总产值中的比重由 15. 88%增加到34. 94%;重工业产值完成 3752 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的26. 81%,比 1952 年增加 16 个百分点。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人数增加到 2. 9 万人,年人均工资增加到 556 元。这些成就是在社会深刻变革中,在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一五”计划目标而所作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 5mYkWns7vKhoDiOBEgT/c1t9M6/84mj/5vtmo/yIdLPpXP4f1NZXC3HeiuJdPDh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