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必将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必将引起社会生活的新变化,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创造型人才。因此,当今国际上许多人把 21 世纪的教育称为“创造教育的世纪”。

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学校教育,在新知识成倍增长、新信息不断涌现的条件下,正面临着新的挑战。现代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要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对学生进行创造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教育是必要的途径。

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我国目前 95%以上的大学生的创造力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他们在毕业后的较长一段时期都难以进行各种创造活动,在工作中很难做出突出的成绩。由此可见,当前教育的某些缺陷极大地延误或限制了他们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的发挥,他们不但很难适应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且更难参与国际间的激烈竞争。为此,尽快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已成为至关重要的大事。

创造学在国外已经成为很多高等学校的必修课程。在美国,几乎所有大学都开设了创造性训练课程,有的专门讲授各种创造技法,有的则同专业课相结合,采用创造力训练方法改造原有的课程。有的学校还建立了创造学研究专业,培养各级创造学研究生。其次是日本,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的废墟中腾飞,除了其他原因之外,重视创造性的教育是根本的原因。他们不仅在大学里开设创造学课程,还在中小学普遍开展创造学教育,并利用多种形式向全民灌输创造学思想和知识。

除美国、日本外,据最新统计,开展创造学教育的还有德国、法国、希腊、荷兰、印度、意大利、朝鲜、罗马尼亚、西班牙、泰国、瑞士、墨西哥、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进行创造学教育由于种种原因起步较晚。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已经认识到创造教育的极端重要性。目前国内已经有近百所大学及百余家大中型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创造学课程;有的高等学校已经把创造学课程正式列为全校所有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有的学校招收了创造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有的学校还招收了国内第一个本科创造工程专业(方向)。国内一些大中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就十分注重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由此可见,创造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已逐步为我国教育机构和社会所重视。

自从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于 1912 年首次提出“创新理论”以来,经过近70 年的发展,创新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已经被人们广泛认识和接受。20世纪 70 年代以来,以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台湾”的新竹等为代表的创新科技对国家、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所起到的重大推动作用,对发展科技创新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创新能力被公认为衡量国家、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活力的重要指标。

进入 16 世纪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上科学技术先后出现了几次重大突破,给社会带来了重大变革。例如:

第一次重大突破是在 17 到 18 世纪。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并在纺织、采矿、冶金和机器等制造业中广泛使用,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产业革命。

第二次重大突破即三大发现:细胞学的建立、达尔文的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能量转换定律。这三大发现为后来的医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第三次重大突破是以 19 世纪的法拉第、爱迪生关于电磁现象的研究和电磁感应定律的建立为标准。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等一系列的重大发明创造。使生产力产生了新的飞跃,给人类带来了电器时代,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四次重大突破是电磁波的发现和电磁波理论的建立。从 1887 年法国科学家赫兹建立了电磁波理论到 1896 年俄国科学家波立夫实现了短距离的无线电传播。一直发展到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话、电报、广播和电视等通讯设施。

第五次重大突破是 20 世纪初的三大发现:相对论、量子力学、核物理。使人对自然界的研究从宏观转向微观。1942 年第一座原子反应堆的建立催生了原子工业,人类进入原子时代,号称第三次技术革命。

第六次重大突破是 20 世纪 40 年代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的基础理论的建立,开拓了人类从过去利用天然材料转到利用人工合成材料的新时代。

第七次重大突破是 20 世纪 40 年代,即 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到微型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的信息时代,即被称为新技术革命时代。

第八次重大突破是 1953 年发现了核糖核酸。这是决定遗传的基本物质,也称遗传基因,为遗传学、生物学和生物工程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第九次重大突破是从 1957 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 1969 年美国发射载人宇宙飞船,1975 年我国发射的卫星按计划返回地面,1981 年美国发射航天飞机等开辟了航天事业,加深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开辟向其他星球探索的新天地。

随着时代的发展,创造发明事业与经济发展水平、乃至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命运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纵观近 200 年来的国际发展演化的规律,几乎每一个国家强盛都与该国的发明创新事业的发展密不可分。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以瓦特、史蒂芬孙、法拉第为代表的一批英籍发明家、实验科学家,首先举起了发明创造的大旗,率先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他们所发明的一系列成果奠定了大英帝国的发展壮大的基础。

到 19 世纪中后期,以西门子、拜尔、奥托、本茨、戴姆勒为代表的一批发明家在德意志的土地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发明创造活动,成为当时世界霸主地位最有力的挑战者。到了 19 世纪中后期,以爱迪生、贝尔、西屋、特斯拉为代表的美国发明家更是后来居上,使美洲大陆成为当时最具创新活力的热土。历经几十年的奋斗,美利坚这个当时建国还不足两百年的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凭借着轰轰烈烈的发明创新运动,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

这些都给我们以重大的启示。

提起创造教育,人们就想到发明创造。然而,发明是创造,但创造不仅仅是发明。创造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为创造学家,创造学普及也不是把全民培养成发明家,而是要使他们成为各方面的具有创造性的劳动者和创造性的工作者。因为各学科的发展,各行业的进步,都离不开创造。

创造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创造学是研究人们的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创造活动,探索创造的过程、特点、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目前,人们对创造学的性质有着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创造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根据是创造学本身必然要涉及哲学、逻辑学、教育学、管理科学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各个自然学科的分支,并且是在这些学科发展的基础上来揭示人类的创造活动规律;另一种观点认为,创造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或者称为边缘性学科;还有一种观点就是把创造学称为一种“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通过中国矿业大学庄寿强教授对创造学的研究,认为创造学的性质应该是一门横断(性)学科,这是比较确切的。因为横断学科并不以客观世界中的某一物质系统或者其运动形态为研究对象,而是以许多不同的物质系统或其运动形态的某一共同的方面为研究对象,如系统论、控制论等,这与创造学的研究对象较为吻合。我们知道,创造学虽然与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要发生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它毕竟不以众多门类学科的本身为研究对象,也不以众多学科中的具体知识或研究方法为研究对象,它的研究对象只是众多学科中的有关创造的部分。可以这样认为:现在的所有学科,不管它是属于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只要它还在发展,就必须突破原有的知识范畴,产生新的知识。而要突破原有的知识范畴,产生新的知识,就必须进入有关的创造活动,最后产生创造成果。简言之,无论哪一门学科,只要它在发展,就必然要有意或无意地涉及到创造与创造学,离开了创造与创造活动,任何一门科学与技术都不能发展。

对创造学的横断性质的探讨与在其基础上所创立的某些学科的初步成功,从理论上和实践中都表明了创造学与各门类学科相结合的必要性。这是创造学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现在有人已把创造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组成了教育创造学;与管理科学结合组成了管理创造学。根据创造学的横断性,创造学可以而且应该与所有学科相结合;今后也完全可能会出现诸如生物创造学、医学创造学、天文创造学、建筑创造学等等一系列的交叉性学科。根据创造学的横断性特征,可以预计,创造学必将与其他学科一起,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和科学文化的进步,这也为创造学的发展和普及提供了广阔空间。

为了普及和宣传创造学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为了对高等学校学生进行创造学的教育,作者结合多年来进行创造学的研究,充分汲取国内外创造学者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编写了这本《简明创造学教程》,并在作者所在学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中作为教材。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过反复修改,从形式到内容,逐步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和风格,在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教育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介绍了创造发明的基础知识和作为发明家所具有的基本素质,以及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造才能。下编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创造学家在进行创造发明的过程中所总结的各种创造发明的方法和经验,为进行创造发明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资料。

在上编里,从创造学的角度,简要地阐明了一个人创造力的来源、培养的过程、提高的方法、应用的途径;强调一个人的创造能力是其智力、能力和其他诸多因素的综合。在下编里,从应用的角度,用了较大的篇幅,在介绍各种创造发明方法的来源、特征的同时,着重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具体规则、程序、类型、途径或方法,并把这些方法研究作为创造性思维训练研究的一个方面。

本书采用了“方法”而不是采用“技法”一词,是因为技法比较注重训练且讲究技巧,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并应用性极强的领域,而方法具有广泛的意义。本书还对每一种创造发明方法都加以“创新”二字,意在划定这种方法的使用范围,因为这些方法的名称在字义上看来,还可在其他方面使用,冠以“创新”二字,就赋予了它特定的含义。此外,创新较发明、创造等名词词义广泛,用之较为合适。将“创新”一词用于创造学方法的名称中,在以前各种书中亦有采用,本书现以统一形式冠之,准确与否,有待与创造学者们商榷。

我国的创造学研究,也可以说正是从实际应用和普及推广国际上已有技法开始的。据不完全统计,国外有名目的创造技法多达数百种,常用或影响较大的也有二三十种。我国一些学者在推广实施中,也试图结合我国实际对一些技法做过合理改进,在名称上也多有变化,尝试总结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的技法或方法,这对于推动和发展我国创造学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本书则是在多年研究基础上,收集整理国内外众多创造学者的研究成果,以普及创造性思维和推进创造素质教育为宗旨的一本创造学的教学参考书或普及读物,对于各类学校的创造学教育和国民的创造素质的普及教育,都有着一定的使用价值和参考价值。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采纳了众多相关书、刊作者的学术观点、理论研究成果,在书中不便一一注明,在此一并表示衷心地感谢。

作者 dT4ZeZo4WnW9/leTmm3cUIGHUMtuh2k2Vf8+RO9adWywLLMA33e+yuH4/iUwGwI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