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民利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懈追求

一、人民利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在人民群众中生根、开花、结果,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想无产阶级与人民大众之所想,忧无产阶级与人民大众之所忧。人民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取向,也是其不懈追求。

马克思主义不是对“彼岸世界”的一种论证,而是对“此岸世界”的现实关注。其中人民利益的实现,就是这种现实关注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在《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恩格斯就开宗明义地说到,“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中国人民选择、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能够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能够给人民群众带来实际的利益。马克思早就告诉我们:“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利益是思想的基础,利益决定思想,思想与利益密不可分,“思想”一旦离开了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显而易见,致力于消除人类历史上一切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不平等现象,致力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以最终建立起“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条件”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人民利益取向的价值诉求。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趣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立足于人,立足于人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需求,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入耳入脑入心,从而掌握群众,成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其诞生时就宣告“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并且将它作为制定其路线方针政策的宗旨,以此区别于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人同样将此作为自己一切行动的宗旨。人民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价值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高价值追求。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领导集体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反复强调这一价值追求。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邓小平在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同时,一再强调共同富裕。他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要求一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订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导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利益诉求;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些都深刻阐明了这样的道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把人民利益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徘徊于书斋里的学问,恰恰相反,作为一部无产阶级自身及全人类解放的学说,它在创立之初,就旗帜鲜明地宣告:“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马克思主义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大众化的目标,关键是看马克思主义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这个“根本”就是人,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能够真正体现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说人民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

二、人民利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竭动力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有动力支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是最重要的内在动力。离开人民利益,就没有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接受和高度认同,这样,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就无从展开,马克思主义也无法焕发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毛泽东早就告诉我们:“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求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又要求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对于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问题,一般说来,人们过多地在理论宣传的通俗化、组织形式的科学化以及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的运用上下工夫。这无疑是正确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仅仅停留于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注重关注人民的实际利益,着力解决人民的利益问题,人们才能真信、真学、真用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化”大众与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步伐。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从域外引入到中国,并不是为了单纯搞理论研究的,而是首先要使马克思主义掌握大众的。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代表了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他们打破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理论是为主体服务的,思想理论的生存依附于实践主体,主体对于理论的选择取决于理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主体的自身利益需求,程度越大,可取度越高。普通民众主要是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利益需要来对理论进行认同和接受。既然对理论的认同和接受来自实际的利益需求,那么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自然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深奥到通俗、由少数人理解到多数人理解的普及过程,而且也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由少数人运用到多数人运用的实践展开过程。人民群众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服务的。也就是说,人们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是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程度,是由人民群众这个实践主体决定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 人民群众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目的的实践主体,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实践活动,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能够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给他们带来现实的利益。人民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贴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理论大众化的程度,取决于其有效创新的程度,取决于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问题能从理论上得到解答的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大众需求的程度。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研究人民大众的现实需要,研究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性与人民大众实际需要的一致性,着力关注人民利益,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激发大众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活动的热情,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引导人民群众追求正当合理的需要,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提升人生境界。关注人民利益,满足群众需求,群众就会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认同,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溶化在群众的血液中,自觉落实在行动上。

三、关注人民利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实践方式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关注人民利益、解决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实践方式。相反,如果脱离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会举步维艰。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概括,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但是,这一思想武器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事物相联系,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也是不起作用的。所以,毛泽东指出:“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 只要关注人民利益,消除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感,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从而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步伐。无数史实证明,“我们党从来就是靠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而不是靠空洞的说教来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的。”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是从老百姓生存的根本利益——土地问题入手,着力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土地所有权问题,终于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的大力支持,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此后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中,我党一直注重关心群众生活,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极大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的实际,从关注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出发,成功地开展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指导地位,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了从未有过的主人翁地位,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空前提高,人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捍卫新生的人民政权,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了丰富的现实性与实效性。如果离开人民利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难以为继。按照邓小平的说法,“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不关注人民利益,只能是死路一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通过拨乱反正,端正了前进的方向。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进行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注重维护人民的现实利益,人民群众从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得到了实惠,马克思主义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比以往更加关注人民利益。如从农民的利益出发,取消农业税,结束两千多年农民种粮纳税的历史,不断加大对农民种粮直接补贴的力度;从城乡民众的利益出发,于2007年起在全国逐步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全免学杂费的政策;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住房问题,建立健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积极实施就业政策,基本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等。这些利民举措,使马克思主义在群众中的威信逐步得到提升。可以说,人民利益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实践方式。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把马克思主义这种严密而复杂的理论学说高度概括和提炼,使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容易接受的内容,才能建立起共产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精神纽带,消除广大人民群众与马克思主义的距离感,从而取得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 y4A5HX6wtcntz042+st+f1eTl7smieMlVTDOCW+t8+6VcaQPQXULmUQJRQRlOUn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