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高校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2011年教育部有关部门继续以组织项目研究作为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的重要工作手段,不断加强和改进科研管理服务工作,组织引领高校专家学者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促进了高校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创新发展。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依托高校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等科研平台,围绕深入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各次全会精神,结合实践工作需要,在拓展研究深度、开阔研究视野、注重多学科融合的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体现了鲜明的研究特色。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注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研究。 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实质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并被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学习、普遍理解、普遍运用。广大高校专家学者普遍认识到,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在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同时,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对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方面的研究。有学者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理论结构和现实价值,并结合高校教学科研实际,提出要深入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通过改进完善相关机制,建立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有学者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究,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有学者深入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九十年来发展壮大的核心要素,系统梳理了学界对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研究成果。有学者总结了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全面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群众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经验,认为坚持群众路线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路径。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化探索,注重理论通俗化研究。 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需要以深厚的学术理论研究为基础,不断提高理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也需要针对不同社会群体,选择恰当的理论表达方式。有学者认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充分考虑到广大非理论专业的干部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思维习惯、理解能力、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实现理论传播的通俗化和艺术化。不少专家学者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化的基础上,以理论传播通俗化为主题,开展了深入研究。有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语言风格展开了讨论,认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途径,而且把握住了中国人民的语言思维和语言接受方式,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风格。有学者认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要把受众置于传播本位,切实尊重受众的心理诉求、接受方式和接受指向,进而建构契合受众生活境遇、认知能力和接受情感的话语体系。

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显性机制和隐性机制的研究。 一般来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两类机制:一类是显性机制,即直接显露出来的方式和方法,例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舆论正面宣传等;另一类是隐性机制,即间接隐含在内的方式、方法,例如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媒体传播、社会实践活动等。有学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显性机制具有学科体系完善、理论系统、说理透彻的优势,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隐性机制把目标隐藏在与之相关的环境和氛围中,引导受教育者去感知和体味,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化,因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同样不可或缺。有的学者提出要加强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使学生理论社团、校园媒体、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自发形成的社会交往网络等成为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注重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社会思潮引领作用的研究。 当前,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有学者认为,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需要采取多种方式:一是“优势”引领,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始终处于“高势位”;二是“传播”引领,即通过传播媒介阵地,大力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实现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三是“整合”引领,即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思潮采取开放的姿态、理性的态度,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以最大限度地增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四是“价值”引领,也是最高层次的引领,即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精神内核。有学者高度关注网络信息技术革命给马克思主义发挥引领社会思潮作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为互联网已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领网络舆情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发挥引领社会思潮作用的重要手段。

2011年教育部社科基金继续设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下简称高校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教育部社科中心)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在以往工作基础上,教育部社科中心更加注重项目的顶层设计,坚持“与时俱进、精益求精”的理念,根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特别突出开展“马克思主义‘三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研究,精心设计课题指南,进一步改进完善课题申报和评审立项的办法,项目的整体创新性显著提高。

一是理论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 开展好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关键是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建设一支功底扎实、勇于创新、科学严谨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教育部社科中心参与中央六部委举办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相关工作。该研修班2011年共举办了6期,培训学员660人。通过研修,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领会和把握,提高了对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为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教育部社科中心2011年继续举办了“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能力专题研讨培训班”,进一步推动实施“走出去”战略,有计划地组织海外学习研修。同时,为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力度,发现一批有培养前途的学术新人,教育部社科中心每年举办一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受到广泛好评,也有效地提高了高校理论队伍的素质,提高了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的质量。

二是学术交流研讨进一步扩大。 学术交流研讨是高校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开拓视野、启迪思维的重要渠道。2011年,教育部社科中心以召开理论研讨会、座谈会、论坛为主要形式,进一步搭建交流研讨的平台,进一步完善长效工作机制,为加强高校理论研究队伍和实践工作队伍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创造更多机会,受到二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教育部社科中心以深入学习、研究、宣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主要任务,组织召开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文化建设”、“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理论研讨会”,持续开展对相关问题的研讨和成果交流;以阶段性系统总结高校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实施情况为主要目的,组织召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以“交叉学科视野下的高校德育”为主题,组织召开了第三届“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论坛”,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出谋献策。

三是研究成果形式进一步多样。 广大高校专家学者不仅在核心期刊发表大量理论文章,出版多部专著,撰写多篇研究报告,还结合高校教学科研实际,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出版理论宣传音像制品,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宣传网站。围绕纪念建党90周年这一主题,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加强选题策划,约请专家撰写“理论中心”署名文章,在《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主要报刊发表。为加强党史教育教学工作,教育部社科中心组织开展高校党史教学和科研状况专题调研,撰写了简报、调研报告等研究材料,供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单位参考;与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制作播出了《党史故事》系列电视节目,为高校组织党史教育教学开辟了有效渠道,提供了鲜活素材。

理论创新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实质上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时代特征、人民需求结合起来,使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并且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也是进一步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的努力方向。

一要强化问题意识。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只有抓住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才能把握理论研究的着力点,才能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提供强大动力。针对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继承、轻创新的现象,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广大高校理论工作者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深入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从顺应改革大潮、把握发展大势、维护稳定大局的高度出发,努力强化问题意识,找准理论研究的切入点,不断推出富有生机活力的创新成果。

二要加强整体研究。 马克思主义“三化”本身是一个整体发展的过程,把“三化”作为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辩证统一有机整体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建设研究的基本方法。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个方面,弱化某一方面的研究,都会对其它两方面的研究造成不良影响。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整体性研究,应该在进一步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及其发展建设的内在规律,从整体上理解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基本内涵,把握马克思主义“三化”的逻辑关系等方面下功夫,以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创新发展。

三要深化学理研究。 当前,马克思主义“三化”已经成为广大高校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并且取得了大量卓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然而也有不少研究还流于平面化和形式化,缺乏学术理论深度。因而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学理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今后,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研修、课题资助等工作中,有必要为广大高校专家学者特别是中青年理论骨干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三化”学理研究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引导和帮助他们围绕马克思主义“三化”的思想认识基础、精神实质、基本内涵、“三化”之间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加强学习、深入研究,以进一步夯实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的基础。

四要推进信息化建设。 目前,各地各高校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的办法和手段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仍然停留在比较低的技术水平,人工劳动比重普遍较大,工作质量和效率受到影响。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必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支撑和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丰富和创新工作手段,以应对不断增大的工作量和信息量,提高工作应变能力,提高工作效能。各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部门和各地各高校可考虑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科研创新与信息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综合分析技术,支持包括马克思主义“三化”在内的综合性、前瞻性、战略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分步有序开展社会调查、统计分析、基础文献、案例集成等专题数据库建设,积极推进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术网站建设,加强与现有信息服务机构的衔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为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做出积极贡献。 h3SpiJghSrAbVabZ46e1uQBGykDU0NniFvas4Ui1UxthQDfraIVYqRw8OIIKMR8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