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如何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深刻变革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紧迫性,如何更加全面地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如何更加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进程,是当代中国发展所面对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从国际舆论形势变化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围绕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的争论时起时伏,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尖锐复杂,世界文化软实力竞争更趋激烈。
按照约瑟夫·奈的观点,软实力和硬实力是相对而言的,它是一个国家通过吸引而得到自己所期望的结果的能力,是通过说服其他国家追随或使它们赞同来产生自己所期望的行为和制度的能力。归根结底,软实力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同化力与规制力。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越来越多的西方理论家以史为鉴,强调文化的控制是“21世纪世界争夺权力的焦点”。在约瑟夫·奈看来,软实力主要适用于国际关系领域,是一个与国际影响力或外交影响力近乎等同的概念。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文化再也不是以前人们所认为的是个静止不变的、封闭的、固定不变的集装箱。文化实际上变成了通过媒体和国际因特网在全球进行交流的跨越分界的创造。”
当代世界深刻变革中文化软实力竞争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国内政治层面,公民不仅可以随时了解国家的政策动向,而且还可以与不同社会层面的人士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更加广泛和便捷的信息交流。互联网使选民参与并影响政治决策过程的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互联网也对国家文化主权和国家文化安全构成了极大的挑战。由于网络以无形的方式渗入各主权国家之中,网络化在拓展了人们的组织和整合能力的同时,也颠覆了传统的“从2000多年前被希腊哲学家阐述之后,便一直由个人认同的意识形态支撑” 的关于主权与安全的观念。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意识形态的较量由有形的现实世界扩展到无形的虚拟电子空间。无所不在的网络与现存的资本主义相结合,不但拓宽了市场的有效范围,而且使一些大跨国公司成为网络化生产的雇佣者、广告客户,并且正逐渐成为教育者。它们不仅引导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更重要的是控制着一个由社会再生产所涉及的各种制度组成的大的网络 。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社会里,国与国之间在经济上的较量实质上是文化价值体系之间的整体较量,是东西方文化价值的冲突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展现。
2.文化传媒成为推广西方价值理念以攫取商业利益最大化的工具。法国传播学家马特拉把西方尤其是美国传媒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全球化的大肆渲染统统称之为“全球化意识形态” ,即主张一种后冷战时代的市场经济万能论——市场自由化、世界性扩张、经济全球化、人的自由等,这一西方主流话语背后所掩盖的实质是文化权力的不平等。目前,互联网上的英语内容约占90%,美国等西方国家垄断了世界各地约90%的新闻传播。这些大众传媒以爆炸的方式倾销其文化产品,通过文化传媒把自身的价值观、政治意识和政治认知编码在整个文化机器中,强制性地灌输给第三世界。一方面,伴随着自由市场理论的扩张,市场这种“软权力”不仅制约着国家的主要经济政策和行为,还引导着公民的社会心理和文化消费,规范着人们的生活福利和行为方式。另一方面,在市场化的网络空间中,知识和信息的商品化将进一步导致文化的商品化,正是在文化和思想等公共领域逐渐被商品化所侵蚀和封杀的过程中,“被歪曲、被借喻的,正是雄霸今日跨国资本主义的整个世界系统。”与传统帝国主义直接干涉他国内政、占领他国领土不同。“这个整体性网络的线路和系统更透过叙述作巧妙和繁复的安排而进一步跟一些既独立存在又互相勾连、互相斗争的讯息媒介机构挂上联系” ,在进行经济扩张和金融垄断的同时,美国借助其全球最庞大、先进的传媒体系,积极推进全球信息自由流通,输送美国的政治价值理念,追求其商业利益的最大化。
3.实行“文化暴力”的知识——权力话语霸权以谋求“影响和引导”世界未来方向。加尔顿提出,“文化暴力”是西方在后现代时期代替对第三世界经济和政治直接控制的新的统治形式。文化是一系列的象征领域,它包括宗教、艺术、经验科学和形式科学(逻辑学、数学)等,这些都是为直接暴力和结构性暴力进行辩护、使之合理化的方面。 随着冷战的结束,西方国家利用自己在“国际商业和信息网络”中的优势地位,谋求“影响和引导”世界未来方向,就成为当代西方文化软实力在全球扩张的重要特点。
“文化暴力”是媒体借助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技术领先优势,建立在强制基础上的一种符号强暴,旨在把自己的见解强加于人,其特点则是把与特定历史经验相联系的特殊需要概括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而全面推广。正如美国《纽约时报》评论所说:“WTO的资格不仅是经济问题,而是关系到全球一体化,迫使中国根据西方的贸易法律行事。它将使市场极大开放,从而使得更多的中国人能够接受外国思想的影响。”
4.实行全球贸易的文化“配售”,将其政治价值、政治意识强行移植进发展中国家。以某种文化产品的形式出现并进入流通市场,成为社会贸易活动的一部分,是冷战及以后西方进行文化软实力扩张的又一新特点。马歇尔计划、世界银行组织、国际货币组织等,事实上都是美国及西方国家推行其政治价值、政治文化的重要手段与工具。因为它们不仅有助于西方国家利用经济援助来达到影响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目的,而且有助于以经济为诱饵来威逼发展中国家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最终使之程度不同地依附、受制于它们。如世界银行主要解决成员国发展建设的长期资金需要,进行贷款及投资的金融活动,与此同时将发展政策、发展规划、管理培训和技术培训等也纳入了世界银行的研究范围。“9. 11事件”后,美国提出了“改造中东”的战略构想,把促进中东民主化、推广美国式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作为中东政策的基本目标。例如,美国推出《中东伙伴关系倡议》,将政治文化渗透与经济教育等领域的交流紧密缠结,使其产生认同西方民主政治的一套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力求实现反恐与谋取霸权双赢。无数的经济援助中蕴涵的种种苛刻的非经济要求充分表明,一定的文化和政治诉求必然附属于一定的经济基础。西方贸易全球化的本质与核心,是想方设法把他们的民主模式和自由主义价值观,通过资本输出、经济援助、技术引进等方式移植进发展中国家,服务于他们强权政治的总目标。
因此,当代经济全球化、网络化语境下的文化软实力不仅仅是一个学术话语,它还体现为正在启动的、加速向世界渗透、蔓延的经济较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国与国之间在经济上的较量实际上是文化价值体系之间的整体较量。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使命。
从根本意义上讲,一个国家文化的灵魂是核心价值观及其价值体系,它以理想的形态引导、塑造着这个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社会风尚、精神风貌、行为规范为一体,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新文化观 ,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恒在的、坚实的精神基础,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着引领和主导作用,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价值依托。
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面对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化的现实,树立共同的价值追求尤为重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能够有效凝聚社会各层面的智慧和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果没有共同思想基础,就会缺乏民族凝聚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会成为空中楼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是维系民族团结、形成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是维护国家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能够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形成共同理想信念,为社会和谐、民族振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思想资源。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深地融入到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法宝。因此,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兼收其他国家文化瑰宝精华,创造出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价值的民族性、包容性和时代性,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的精神家园。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它以广泛的涵盖性、包容性和适用性,引导人们明是非、辨善恶;以极强的整合力、亲和力和感召力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因此,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确立价值取向、做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形成了共同规范,是提升境界、醒豁精神、培育文明风尚的思想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具有重大战略思想意义的。我们要以创新精神通过有效路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各种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的整合引领能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路径一——抢占文化制高点,引领社会思潮。占据文化制高点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更需要先进文化的创新和引领意识。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影响和整合各种社会思潮,引导人们增强高举一面旗帜、坚持一条道路和一个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坚定性。历史经验表明,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因此,维护文化安全,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是保持先进文化的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理论上的先进性,每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党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导新的实践,倡导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不断保持先进性的根本经验。
路径二——拓展全球视野,树立共同发展的时代思维。审视和处理国家关系,首先,要积极地向世界倡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蕴涵的“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和谐世界”理念,向世界展示中国理性大国、责任大国、和谐大国的形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不仅意味着中国越来越“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而且意味着中国越来越“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充分表达社会主义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其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也是世界人民的精神营养,为世界人民所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经验”的文化因素,是新世纪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致力于改革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的有效文化力量。因此,要大力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球性价值,以开放的心态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积极融入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之中,既要有坚定的文化安全观念,又要有积极的世界参与意识。既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事务的管理和国际文化规则的制定,努力促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文化新秩序,又要以宽广的心胸气度积极汲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学习借鉴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路径三——坚持核心价值体系导向,唱响和谐文化主旋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价值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核心价值导向,唱响和谐文化主旋律,要树立“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价值理念。首先,和谐价值理念的确立,需要通过有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导的基础上,使社会和谐理念“润物无声”地化为社会群体的自觉意识,以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规范。其二,注重实践养成,把社会和谐的要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转化为社会群体的共同价值追求。社会群体自觉有序地学习参与和诚实守信意识的增强,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