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学生心理危机与自我成长研究

钱丽扬

摘 要: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原因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大学生自我成长也面临挑战。高校在建立被动危机防御机制的基础上,应重视激发大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正确认识心理危机对大学生塑造正确的自我意识和健康自我成长的积极意义,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力量对应对心理危机的内源作用,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本文分析了自我成长对大学生应对心理危机的影响,心理危机干预与大学生自我成长的联系,提出建立广泛、主动、预防性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观点。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危机、自我成长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大学生个体对危机的意识、危机自我干预的意识存在个性方面的差异,有的人敏锐而积极,有的人消极而被动。面对同样的应激事件,采取不同的方式,会使危机结果大相径庭。大学生应对心理危机方式和成功率的不同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尤其在中学阶段,学校主要以教学为主,学习成绩好就一切都好的思想根植于每一位老师和学生的心里,而高强度的学习压力掩盖了一切心理的不适,但有很多的心理症状是一个慢慢渐进的过程,在中学阶段就有了一个潜伏期。学校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引导,所以造成今天很多学生对心理危机没有一个充分的意识和准备。家庭教育缺失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危机意识不强,应对危机手段匮乏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很多家庭注重的就是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在家庭环境里大多数学生未曾接受过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从社会大环境来说,高校扩招增加了就业心理压力。很多学生为了增加将来就业竞争时的优势,平时忙于考证和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淡化或忽视了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努力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五级网络”和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并开始在高危心理问题学生的预防、辅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复杂的情况要求我们在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防御机制的同时,培养大学生自身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自我成长,提高情商,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心理危机困扰。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

危机理论和危机干预最早基于精神病学家Lindemann (1944)的一项工作。1942 年波士顿的一场大火夺取了近 500 条生命, Lindemann参与了对 101 位伤者及其亲属的心理评估和治疗。 Lindemann指出这些幸存者体验到的极度悲伤是对悲惨事件的通常反应,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理病症,对患者提供及时的帮助能显著地降低其最终转化成心理病症的可能性。 Capalan (1964)把危机定义为: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突发威胁生命的疾病、灾难等)时,个体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的方法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会陷入各种各样的危机,对危机中的人给予帮助便称为危机干预。广义的危机干预可以是全方位的帮助,而狭义的危机干预便是心理危机干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身心的不成熟性决定了大学生是处于心理危机的高危群体。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

1.突发性。心理危机常常是出人意料的,而且具有不可控性。

2.应激性。心理危机的出现如同急性疾病的爆发,它需要人马上紧急应对,而不管大学生主观上是否愿意或是否有能力承受。

3.痛苦性。心理危机给人带来的体验是非常痛苦的,会让大学生无所适从、痛不欲生,甚至选择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4.危险性。心理危机中的危险可能危及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人际交往等,严重的还可能危及学生本人或他人的生命安全。

5.机遇性。“危机”中危险与机遇并存,如果能够成功地把握危机情境或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大学生能够度过心理难关、恢复心理平衡,并促进其心理的成熟和发展,这就是机遇。

6.时限性。危机的急性期通常在 6 周左右,如果未得到及时解决,可能导致精神疾病或出现自杀、攻击他人等适应不良行为。

(三)正常应对心理危机三阶段

一般的正常应对过程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立即反应阶段,此阶段当事者表现麻木、否认或不相信;第二阶段是完全反应阶段,当事者感到激动、焦虑、痛苦和愤怒,也可有罪恶感、退缩或抑郁;第三阶段是消除阶段,当事者接受事实并为将来做好计划。心理危机持续不会太久,如亲人突然死亡的反应一般在 6 个月内消失,否则应视为病态。

二、大学生自我成长

“认识你自己”,这是镌刻在古希腊宗教中心戴尔菲阿波罗神庙墙上的一句箴言;也是古希腊哲学里最重要的一个命题。人不仅能意识到周围世界客观事物的存在,而且也能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变化,并产生行为价值取向,把自己的意念和认识反馈给自己,从而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判断,调节自己的行动、控制和完善自己。人类社会发展改造实践和人的成长历程表明,人是能够认识自己的。

詹姆斯于 1890 年首次提出自我概念并将其引入心理学,开辟了心理学领域对自我的研究探索。詹姆斯还将自我分为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和社会自我,物质自我是指与周围客体相伴随的躯体自我,社会自我是别人对自己看法的意识,而精神自我是指监控内在思想与情感的自我。自我在心理研究中占据中心地位,个体只有在了解自我的背景下才能理解所有的心理过程。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观点:自我,即自我意识,可界定为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体验与控制,也是作为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觉察。自我意识的形成开始于幼儿时期,形成于青春期,发展于青年期,完善于成年期。诸多研究和事实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不断升级,其大多与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不高有关。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一个人走向成年的标志,是建立自信的基础,是建立良好的情绪状态的重要因素,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出发点,也是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保证。

然而,认识自己并非易事,人的自我意识是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的。一方面,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自主研究性学习仍只是一个正在高校实践的理念。因此,高校大学生仍不善于认识自己。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群体意识,“从上”、“从众”等思维与行为方式影响至深,这些思想仍深刻地影响着高校大学生,以至于许多大学生觉得“自主”这两个字是那么陌生和遥远。因此,自我成长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是应对危机的基础。

三、大学生自我成长与心理危机应对

(一)心理危机对大学生自我成长的意义

心理危机的干预机制与自我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人能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很多心理危机就会迎刃而解。心理危机是个人成长的伴生物,人的成长就是在心理危机中一次次的自我突破与自我提升,是一次次超越挫折与失败的阻碍达到自我发展与成长的过程,更是一步步深入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因此,正确认知心理危机,以心理危机为契机,就可能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顺势而为实现自我成长。实践表明,心理危机最初都来源于恐惧,而恐惧是与生俱来的。弗洛伊德和兰克都认为,生命始于“出生创伤”的恐惧的体验,伍德认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最初体验很可能是充满恐惧的”。也许,我们与母体脱离之后的第一种情绪就是恐惧,第一个反应就是躲避。因此,自出生之日起,个体就开始了一个在恐惧环境中成长的过程。成长是痛苦的,成长意味着必须离开舒适之所,走出去直面恐惧与真实挑战,由此往往使人失去安全感。但正是在这个时候,在才能成长。凯根说,人生活在平衡与失衡的循环状态里,是失衡(而不是平衡)使人成长。每一个失衡都是一个危机,这危机既给人提供逃避的理由,又是促人成长的契机。一个人在这个时候做出选择,他选择什么,就会成为什么。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因此,从自我成长的角度对高校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不仅必要,而且也是可能,其主要途径就是引导高校学生直面成长过程中的恐惧和挑战。

实践表明,人成长的障碍主要来自于个体内心:一是自我认识存在问题,其集中体现在自我形象偏低,不能接纳、爱与欣赏自己。比如有的学生认为:我不够聪明、不能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因此不能受到大家的喜欢,这就是自我形象偏低的一种表现。二是将自己固化在社会他人的评价方框内。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将社会他人的评价固化地接受为社会评价,最常用的情形是“我就这个样”,“既然大家这样认为我,我就这个样”。三是个体自我成长动力源的彼此斗争。个体在成长中总有两股力量并存,一是安于现状的力量,害怕离开熟悉的环境,从而被挑战;另一是内心自我成长的动力又驱使个体要求自我实现,希望自我实现真正成长。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视角看,引导高校学生在心理危机中多维的认识自我,将心理危机转化为成长过程中的催化剂,从而有可能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自我成长

Everly (1999)认为在危机干预中提供的心理服务主要有 3 个目标:一是减少急性的、剧烈的心理危机和创伤的风险;二是稳定和减少危机或创伤情境的直接严重的后果;三是促进个体从危机和创伤事件中恢复或康复。目前国外常用的危机干预模式有三种类型: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心理转变模式。这三种模式为许多不同的危机干预策略和方法提供了基础。平衡模式通过帮助入门重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而实现干预。认知模式通过提供改变思维方式,特别是改变非理性的认知和自我否定,帮助心理危机者获得对危机的自我控制。心理社会转变模式引导人们从心理、社会和环境三个范畴来寻找危机干预的策略。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传统机制是反应性危机干预,即当处于危机中的个体危机信息背获取后,高校迅速采取行动,启动危机干预系统。对危机个体进行帮助,使其尽快恢复到危机前的平衡状态,这是一种“重治疗、重事后干预”的干预模式。这种反应是被动的,且干预目标多是消除当前症状,不涉及人格矫治等深层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避免危机的再次引发。一种新的思路是,心理危机干预的理想目标是增强个体抵御危机的能力,培养健全的心理机能,促进其成长和发展。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基础之一成长学说认为心理危机将导致一种高度的紧张和焦虑。从健康出发,人不能总是生活在失衡的状态中,心理危机尽管是暂时的,也必须找到解决的办法。新的平衡有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也有助于解决个人的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危机是一种生活的变迁或转折,这种变化对个体适应和应付未来的心理危机具有深刻的意义。实践表明,人的内心都充满着成长的动力,尤其是处于成长期的高校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校园活动中无不经历过失败,而实际就是在经历成长。人的成长动力源于内心,它是由内至外的引发的,并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但却需要外界来促动。

(三)促进大学生自我成长,应对心理危机

帮助大学生将心理危机经历转化成自我成长的良机,帮助大学生从心理危机中认识自己,重新评价自己,进而发展自己,将心理危机转化为自我成长的力量,探索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自我成长机制是解决这一课题的关键。自我认识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危机自我成长的前提。人的内心都充满着成长的动力,成长的动力源于人的内心,但成长的动力需要外界环境或群体来促动,而心理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这个“推手”角色。大学生从危机中完善自我的前提条件是,个体唯有一个较健康的自我形象,认识到自己内心是有潜质的,个体才会逐步实现自我成长。高校应实施预防性危机干预与反应性危机干预相配合的干预机制,并认为预防性危机干预的对象是全体大学生,而并不仅限于危机中的个体,是一种“重事前预防、重教育与辅导”的干预机制,其基本目标在于防患于未然,把有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遏制在萌芽状态。

总之,人的成长离不开挫折与危机,心理危机正如成长的催化剂一样,促使着高校大学生们更加多维的认识自我,更加理性地看待他人,更加全面的认识社会。高校大学生内心成长的动力源不仅是构建高校大学生在心理危机中自我成长的基点,也应转变应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理念,将应对、预防心理危机与增强心理危机者自我成长能力相结合,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中自我成长干预机制的理论基础。我校开始重视高校预防性危机干预与反应性危机干预相配合的干预新模式,在新生人格健康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正确选择危机干预技术、建立危机预警机制的基础上,开设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挥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的成长指导作用;心理委员、心理守护员“朋辈辅导”在同学间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为学生创造更加完善的心理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陈香,贾巨才.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预警干预机制研究[J].教育探索,2005 (6):58~ 60.

[2]卓高生.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源考察及干预研究[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12).

[3] B.E.Gilliland & R.K.James.肖水源等译.危机干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4]何元庆,姚本先.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初探[J].教育与职业 2005 (5):27~ 28. SHxnVx7xwqi8mbAN8m/PJyNMaxz0B0uWUJKXKSqbdFCHJk23CREW91U35o6MdM7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