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判断,就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人们表达思想,评论事物,总是要对某一事物情况或问题有所断定。所谓有所断定,就是人们对思维对象的性质或关系有所肯定或者有所否定。例如:
①雷锋是共产主义战士。
②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③人不是上帝创造的。
例①断定了“雷锋”具有“共产主义战士”的属性。例②断定了“语言”具有“交流思想的工具”的属性。例③断定了“人”不具有“上帝创造的”的属性。这些都是判断,他们都对思维对象的情况作出了肯定或者否定的断定。
判断有两个逻辑特征:
1.判断必有所断定。所谓断定,就是指明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判断的内容多种多样,但都包含了对思维对象的断定。它或者指明对象具有某种属性,这是肯定;或者指明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这是否定;或者肯定事物之间具有某种关系或联系;或者否定事物之间具有某种关系或联系。因此,“有所断定”是构成判断的关键。
2.判断必有真假。判断要对事物情况进行断定,必然会有所作的断定是否符合实际的问题。如果一个判断所断定的内容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就是真判断;如果判断所断定的内容与客观实际不符合,就是假判断。实践是检验判断真假的唯一标准。
判断对应的语言形式是语句。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可以是图式、表格、特制的符号式,也可以是语句,其中主要的是语句。判断和语句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
判断和语句有着紧密的联系。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则是判断的物质外壳和语言表达形式。判断和语句在形式结构上存在着大体对应的关系:单句一般表达简单判断,复句大部分表达复合判断。
判断和语句又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
1.学科不同。判断和语句属于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属于思维科学,特别是逻辑学研究的对象。语句则是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的语言单位,是语言的基本形式,属于语言学和语法学研究的对象。
2.性质不同。判断作为思维形式,具有全人类的普遍性,即判断没有民族性和地域性,任何民族和地区的人们,只要对同一思维对象作出如实的断定,就会形成相同的判断。语言却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同一判断内容,由于民族和地域的不同,语句的表达形式也不相同。例如:
“这是一本书”,这是现代汉语表达,英语则表达为This is a book.
3.判断和语句并非一一对应。判断与语句之间只是大体上相对应,其不对应表现在:
(1)并非所有语句都表达判断。判断必须通过语句来表达,但是有的语句表达判断,有的语句不表达判断。一个语句是否表达判断,取决于该语句是否对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否定。在现代汉语中,把语句分为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四种类型。一般说来,陈述句表达判断,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等不表达或不直接表达判断。例如:
①杭州是美丽的城市。
②难道部分不是小于整体吗?
③啊!北京!
④祝你一路平安!
⑤为什么春、夏、秋、冬四季交替?
例①是陈述句,直接断定“杭州”具有“美丽的城市”的属性,表达判断。例②是疑问句中的反诘句,用问句形式肯定了部分小于整体,间接表达了判断。例③是感叹句,只抒发了感情。例④是祈使句,只表示祝愿。例⑤是疑问句,只提出了问题。后三句话都不包含对于思维对象的断定,都不表达判断。
还有一些陈述句加感叹词构成的感叹句和提出要求的祈使句也可以表达判断。例如:
①他的歌唱得真好。
②请不要在红灯时抢行。
例①是感叹句,断定了“歌唱得好”;例②是祈使句,提出了要求,断定了“红灯时不能抢行”,所以这两个句子都表达判断。
(2)同一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由于语言的丰富多彩,不同的语言往往可以表现相同的内容。因此,同一判断也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例如:
①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②没有事物是不运动的。
③难道事物是不运动的吗?
例①是肯定的表述,例②是双重否定的表述,例③是反问的表述。尽管所用语句不同,但三个句子对事物情况的断定是一样的,表达的是同一内容的判断。
(3)同一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由于语言形式具有多义性,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同一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例如:
①老王正在看病。
②他是位老教师。
例①在不同的语境中既可以表达为“老王正在给病人看病”,又可以表达为“医生正在给老王看病”。例②如果谈论的是年龄,表达的是“他是位年长的教师”。如果谈论的是从事某种工作或在某单位工作时间的长短,则表达的是“他是位工作多年的教师”,或“他是位在某单位工作多年的教师”。因此,一个语句究竟表达什么判断,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来确定。如果一个语句不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而是在同一个语言环境中,那么,它就只能表达某一个判断。否则,就会造成思维混乱。
总之,要准确地表达判断,就必须选择恰当的语句。
判断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有重要作用。
首先,判断是人们认识事物与事物、事物与属性之间联系的思维形式。要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哪怕是最简单的联系都需要做出断定。因此,判断是认识事物的工具。
其次,判断是联结概念,构成推理的中间环节。判断对思维对象做出任何断定都表现为概念的联结,有了判断,就能以若干反映事物多层次联系的判断而形成推理。因此,正确认识和运用各种判断,是正确认识和运用各种推理形式的必要条件。逻辑学要求人们运用判断时,要做到判断恰当。
判断是断定事物情况的,事物情况的多种多样,决定了判断也有不同的形式。按照不同的标准,判断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1)根据判断中是否包含有“必然”、“可能”这些模态词,将判断分为模态判断和非模态判断。
(2)对于模态判断,根据判断所断定的是事物的必然性还是可能性,分为必然判断和可能判断。
(3)对于非模态判断,根据判断的逻辑结构的简单或复杂以及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对于简单判断,根据判断所断定的是思维对象的性质还是对象间的关系,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对于复合判断,根据判断所包含逻辑联结项的不同,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负判断以及多重复合判断。
以上各种判断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为若干不同的种类。对判断的分类可列表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