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根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具有的反变关系,可以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概念的限制和概括是两种相反的思维过程,是明确概念的重要方法。

一、概念的限制

所谓概念的限制,就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其外延的逻辑方法。或者说是由一个属概念过渡到它的种概念的逻辑方法。例如:

①我们学校是高等学校,是高等理工学校。

②我们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这两个例子中,由“学校”到“高等学校”再到“高等理工学校”由“市场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外延逐步缩小的限制过程,也是从属概念推演到种概念的过程,每次限制都加深了概念的内涵,使表达的思想更加明确。

在思维中,使用概念限制的方法可以限定思考和议论的范围,也可以使我们的认识从一般转向特殊,由抽象转向具体,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特殊性,把一般概念具体化,使表达的概念更明确。例如,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曾经对“战争”这一概念作过这样的限制:

“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革命战争——革命的阶级战争和革命的民族战争,在一般战争的情形和性质之外,有它的特殊的情形和性质……

中国革命战争——不论是国内战争或民族战争,是在中国的特殊环境之内进行的,比较一般的战争,一般的革命战争,又有它的特殊的情形和特殊的性质。”

在此,毛泽东把“战争”这个外延较广的概念依次限制为“革命战争”和“中国革命战争”,逐步增加其内涵从而缩小其外延,使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更加深入和具体化。

概念的限制必须遵守如下两条规则:

第一,限制必须由属概念推演到种概念。

限制是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的逻辑方法,所以,限制只能在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间的进行,即限制必须由属概念推演到种概念,不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不能进行限制。如,“学校”缩小到“系”就不属于限制,二者不是属种关系,而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第二,单独概念不能进行限制。

概念的限制是有限度的。限制有一次限制和连续限制,对一个外延较大的概念是否需要进行限制以及限制到什么程度,必须根据实际思维的需要。需要连续限制时,也只能限制到单独概念,单独概念是外延最小的概念,是限制的极限。例如,从“医生”限制到一个单独对象“白求恩”就不能再限制了。

概念的限制在语言表达中,一般表现为在名词前面加定语,在动词和形容词前面加状语或在后面加补语。例如,在“历史”前面加“近代”、在“走”前面加“快”、在“美丽”前面加“很”、在“写”后面加“得好”等。但也有加定语并不起限制作用,仅起修饰或强调作用,如在“商品”前面加“劳动创造的”、在“坏事”前面加“不得人心”,都没有起到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外延的作用。因此,是不是概念的限制要看概念的内涵是否增加、外延是否缩小,而不取决于是否增加定语或状语成分。

对概念没有进行正确限制的逻辑错误有:“缺少限制(外延过宽)”、“多余限制”、“限制不当”等。例如:

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②他又想起过去的那件往事。

③院领导应该解决学生提出的一切问题。

例①是缺少限制,“标准”的外延过宽,没有排斥实践之外的其他“标准”。例②是多余限制,“过去”和“往”两个限制词只能保留一个,同时使用就重复了。例③是限制不当,应将限制词“一切”改为“合理”就准确了。

二、概念的概括

所谓概念的概括,就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其外延的逻辑方法。或者说是由一个种概念过渡到它的属概念的逻辑方法。例如:

①文科大学生——大学生——学生

②赵州桥——石拱桥——桥

上述两个例子都是连续概括。每次概括,内涵都减少了一层,外延则同时扩大了一层范围,也都是种概念推演到属概念的过程。

在思维中,使用概念概括的方法可以扩大思考和议论的范围,帮助我们的认识由特殊转向一般,从具体转向抽象,掌握事物的共性和规律,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当我们需要把具体问题上升到原则高度来认识时,常常用概括的方法。例如,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写道: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毛泽东将白求恩的精神连续概括为“国际主义的精神”、“共产主义的精神”,使人们对白求恩精神的认识由特殊上升到一般。

概念的概括必须遵守如下两条规则:

第一,概括必须由种概念推演到属概念。概括的方法也只能在具有种属关系的概念中进行。通过概念的概括,只能从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不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间不能进行概括。例如,从“美国”到“联合国”、从“车间”到“工厂”,前者是由个体到集合体,后者是由部分到整体,都不属于概括。

第二,基本范畴不能概括。概括的极限是相对一定科学体系而言的基本范畴,在一定范围内这些基本范畴是外延最广的概念,再没有更高层次的属概念。所以,它们就成了概括的极限。例如,“物质”、“意识”、“运动”等哲学范畴,都是外延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概念,没有比这些哲学范畴外延更大的属概念,无法再对他们进行概括,因此,称哲学范畴为概括的极限。

使用概括的方法要注意概括适度,即概括一定要恰当。概括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实际思维的需要,既不能概括不够,也不能概括过度。

在语言表达上,概括表现为去掉起限制作用的词语,或将表达种概念的词语直接换成表达属概念的语词。如把“大学生”概括为“学生”、把“学生”概括为“人”。

对概念没有进行正确的概括出现的逻辑错误有:“缺少概括”或“概括不当”。例如:

①今年虽然遭到大旱,但春薯秧的成活率超过了任何一年。

②我国的江、河、湖泽盛产鱼、虾、盐、碱等水产。

在例①中,“任何一年”缺少限制是不明确的,它既可以指是“以往的”、也可以是“将来的”,因此,应根据题意限制为“以往的任何一年”。在例②中,“盐、碱”不属于水产,因此,是概括不当。 bFmk690tsUF5VZACh7EXUGQIDTVForIduSxJLGDEwNNUhnLFYO1mcEWFUtQfY9d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