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现代汉字的范围和特点

【提要】 现代汉字的范围和特点,是现代汉字学研究的基础,只有明确了特定的研究对象,才能更深入地开展学科研究,对于现代汉字的研究尤为如此。在现在汉字的范围和特点上,我们还存在很多争议。本文从隶楷阶段后的汉字分析开始,对于哪些字可归为现代汉字,哪些字需排除在现代汉字之外,做了比较明确的说明。同时针对汉字的特点的分析,进一步印证这个范围和界限的合理性。

【关键字】 现代汉字 范围 特点

汉字的形体既然经历了很多阶段的演变,依据时代标准,可以划分成四系:(l)殷系文字,以甲骨文为代表;(2)两周系文字,以金文为代表;(3)秦系文字,以小篆为代表;(4)隶楷文字,由秦至今。四系文字可分成两个大的阶段,即古文字阶段和隶楷阶段。前一阶段起于商代,终于秦代,后一阶段自秦末一直延续到现代。

1 现代汉字的范围

古文字阶段的汉字当然不属于现代汉字,隶楷阶段的汉字也不完全是现代汉字。由秦至今,文字形体上虽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在结构、意义以及记录汉语的方式上却发生了显著变化。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里,汉字又可分成两个阶段,即近代汉字和现代汉字。

1.1 首先,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分界点——1919 年的“五四运动”为这种阶段的划分提供了可能和依据。大量白话文的出现使得用字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当数量的古汉语用字成了死字,代之以新字的不断产生,在常用字数量上,“五四”前后截然不同。古汉语“之乎者也”的频度非常高,而到了现代汉语则不然。据《三千高频度汉字字表》统计,百字中“之”的频度是 0.2467,“乎”为 0.0203.“者”为 0.1259,“也”为 0.3174,而现代汉语中的“的”则高达 4.0855,占第一位。记录古汉语的字和记录现代汉语的字可以以此为分水岭。

1.2 其次,从汉字和汉语的关系看,古汉语单音节占优势,一字一词,一词一字,字义即词义,汉字基本上对应语言中的词。现代汉语中多音词(双音词)数量增加,至少可以与单音词平分秋色,一个词往往用两个或多个汉字来书写,词义一般不是字义的简单相加,汉字和汉语的适应程度已有所变化。此外汉字的读音和意义古今差别也很大,比如“暗”从“音”声,“涤”从“条”声,“答”从“合”声等。再如“好”,本义为“貌美”,《史记·滑稽列传》中有“呼河伯来,视其好丑”的句子,现在“好”指“优点多、使人满意”,跟“坏”相对。又如“骄”,从马乔声,古义为“六尺高的马”,今义与古义完全不同。

1.3 另外,字形越来越丧失其理据性也是古今汉字的一大差别。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简化汉字成为正体字,汉字的符号化进一步加强。例如“鸡”,如果在近代汉字阶段还可把“鸡”分析为形声字的话,到了现代汉字只能算半个形声字了。

有人认为古代汉字与现代汉字的区别在于是否以形声字占多数为标准,即以“形声”划代。认为:“古汉字大多属于象形、指事、会意字”,“现代汉字大都属于形声字”。其实这是欠考虑的。因为早在周代,特别是春秋战国时代,形声字增加的速度就超过了表意字,形声字的数量也就占了多数。小篆更是如此。《说文》所收 9353 个小篆中,形声字的数量就占了 80%还多。据清代朱骏声《六书爻列》统计,形声字约占 82%强,如果把所谓“兼形声”的象形、指事、会意字也算在内,比率便可提高到86%。南宋郑樵对两万多个汉字的结构做过分析,认为当时的形声字比重已超过 90%。据此,如果一定拿形声作为依据,也只能区分春秋时代用字与春秋以前的用字。此外作为汉字造字方式的一种,形声不宜作为划代的根据。如果以造字方式区分的话,也应该综合起来考虑。比如以简化字的省略、改形、代替、新造与传统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相比较,把现代汉字中的简化正体字与古汉字或近代汉字区别开来。从造字方法上看,近代汉字、现代汉字没有太大差异,区别在于音义两方面。现代汉字是记录现代汉语的一套符号系统,它的字音和字义是由书写的词音(语素音)和词义(语素义)决定的,一个字从结构、形体上看,可以是古今同一的,但从音义上看,往往有一定的差异,现代汉字的字音反映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音系,字义反映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义系统。

1.4 以上我们以时代为标准为汉字做了分类,划定了阶段,厘定出了现代汉字,那么以“现代”作为切口,从横的方面看,它又包括哪些类别呢?从形体结构上说,现代汉字多源于古代汉字,因此古今通用字是构成现代汉字的主体,再加上后起的新造字如“氕、铵、铀、氦、硅”等和简化字如“实、宝、义、军、态”等就构成了它的全部。

专门的古汉语用字不能算作现代汉字,但它们可以进入现代汉字体系。现代汉字体系指书写现代汉语的所有字的总和。比如用现代汉语写成的古文字论文、历史剧、考古文献等中都要用到大量古汉字,但这些专门的古汉语用字决不属于现代汉字。

外族语言用字也不能算是现代汉字。因为现代汉字要具备三个条件:以形声为主要造字方式、以楷书为通用印刷体、基本采取语素一音节原则记录现代汉语。外族语用字显然不符合这些条件。进入外族语言的汉字只是形体相似,读音已进入该民族音系,不可能是形声字,也不可能采用语素一音节原则记录该民族语言。退一步说,即使如此,它所记录的也不是现代汉语。拿日文来说,日文属于音节文字,每个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文字符号,文字是表示语言中音节的。而汉语体系的语素一音节文字不同,从文字体系来说,还处于传统文字学所说的表意阶段(字词对应),文字所记录的音节只是语素的音节,是以语素为记录单位的。一个音节可以用多个文字符号记录。比如“ shi”,可以有“是、士、仕、视、事、侍、世”等不同个汉字。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字体系,不能混淆。

2 现代汉字的特点

现代汉字的特点一方面指它区别于别种文字的不同之点,另一方面指它区别于古汉字、近代汉字的不同之点。后一方面我们在上文已有论述,这里着重谈第一方面。

2.1 汉字是二维度平面构形的文字

拼音文字绝大多数是线性的,即在单维空间上延展它的长度。个别也有呈方块形的,如朝鲜的谚文,但汉字与谚文不同,谚文方块里面是拼音的字母,而汉字方块里面是笔画和笔画组合(字素)。方块体汉字的特点决定了汉字是二维的,它不是沿直线平面展开,而是在立体空间里向四个方向展开。字符可以左右方向排列,也可以上下方向排列。例如:“暂时”两个字,“暂”是字符“斩”和“日”上下组合而成,“时”是字符“日”“寸”左右组合而成。如果进一步分析,“斩”又由字符“车”“斤”左右组合而成。这种二维度空间的构形方式,为汉字字符的组合提供了多种互相区别的因素。不同的字符可以构成不同的汉字,这是最普通的区别方式,除此之外,相同的字符也可以构成不同的汉字。

2.2 现代汉字具有一定的表意性

表意性可以从两方面理解:1.字形与字义相联系。从图画文字发展过来的古汉字,有不少保留了明显的图画意味,经过隶变和楷化,尤其发展到现代汉字阶段,图画意味消失了。不过仍有大量的字能说出构字道理,尤以形声字的形旁为代表,其本身的意义与字义在不同程度上保持着一定联系。如“手”部字,一部分表示与手有关的名称,如指、掌、拳;多数表示与手有关的动作,如“推、拉、拿、抓、握、揉、拽、搂”等。有些会意字形义统一也很明显,如小土为“尘”,三人为“众”,两手分物为“掰”,日月为“明”。从学习和使用的角度说,形义比较明显的字自然方便,形义联系不明显或者说不清的字只能靠死记,为了减轻记忆负担,有人人为地设想了一些联系,即所谓的“俗文字学”。比如“裕”,《说文》中说:“衣绕物也,从衣谷声”。“裕”的现代常用义是“丰富、宽绰”,为了教学方便,有人把它分析为从衣从谷,又把谷看作五谷,讲成丰衣足食,这种讲法带有很大任意性,容易产生流弊。

近年来,不断有人强调汉字的联想功能,说“汉字是发展联想的积木、七巧板、万花筒,是开发智力的魔方”。事实上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识汉字的人也许认为“笑”的字形就像眉开眼笑,“哭”的字形就像眼泪汪汪的样子,而一个不识汉字的人根本就不会有这样的联想。可以说这种联想是字义与所代表事物之间的一种条件反射,它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常常因人而异。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是辅助汉语进行交际的工具,联想不是汉字固有的属性和职能,更不是汉字的特点。

2.字义与语素义相联系。现代汉字中大多数字所记录的语言单位是语素,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因此大多数汉字被认为有意义。汉字的字义与词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有时则是完全一致的),汉语词义中包容着字义的内容,所以认知字义后很容易明白词义,有时可根据字义推知词义,无需翻阅辞书。从这一点上说,汉字的字义控制了汉语词汇量的扩增。

近年来讨论的“汉字字量算不算大”的问题,直接与汉字的这个特点有关系。按照传统,我们说汉字的字数多,结构复杂,难学、难记、难认。不过也有人持相反的观点,认为“汉字字数不算多”,“(汉语)常用词(应该说成常用字,笔者注)约 2400 个,其出现次数占总次数的 99%,如果一个人认识了这 2400 字,一般白话文的书报刊物上的字他认得 99%。英文《牛津大字典》有 60 万个词……汉语中常用词有人估计为 4 万条,那就比英语词汇少得多了”。其实这段话的意思是:认识了大部分汉字之后,就容易掌握汉语词汇,而汉语词汇比英文少得多,所以 2400 个汉字相对于 60 万个词(其实常用词远没有这么多)来说是个小数。如果真是这样,我们的汉字便用不着改革和简化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记忆 2400 个字形包括意义以及 4 万多词条所花费的精力远比学拼音文字的人要大。那是因为文字的不同特点决定的,汉字的字形与字义是约定俗成的关系,明确了语言中的声音并不能据音求形,如果拿 2400 个汉字与英文 26 个字母来比的话,我们要先学会 2400 个字(尽管它与语素义、词义相联系,但联系毕竟不是等同),再去拼词;而英文只要拿 26 个字母直接去拼就可以了,何况英语是音素文字,多数可以因声而求形。单说这 2400 比 26,这是多大的差距呀!

2.3 同音字、多音字数量大

普通话有 1200 多个音节,现代汉语通用字为 7000 个,那么平均每个音节有 5.8 个汉字。当然,同音字的分布并不是这样均匀,但同音字的数量可想而知,单“yi”这个字节的拥字量就达 135 个之多。

多音字与同音字就像一对孪生子,据统计,《新华字典》(1971 年)有 734 个多音字,占总字数的 10%左右。《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 3500个常用字,多音字占 405 个,占总字数的 11.6%。《辞海》(1979 年)有2641 个,占总字数 11834 的 22%。

同音字、多音字数量大的特点是由汉语的点决定的,因为汉语语素的数量远远大于音节的数量,这样就只能在同一个音节分布不同的语素,这就造成了同音字。反过来说,如果区分不同的语素义,用不同的音节来代表,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这样就势必造成多音字的增加,例如“调”字有两个音,一个音读diào,表示“调动”“分派”“访查”“曲调、语调”等意义,另一个读音为tiáo,用于“使(配合得)均匀、和谐”“调整”等意义。

同音字、多音字数量大的特点,决定了学习汉语和汉字的难度,尤其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常常会感觉负担比较重。很多字都读同一个音,而在书写上又完全不同,同一字在此处读一个音,在彼处读另外一个音,要时时刻刻区分清楚。

2.4 字符中的记号成分在增多

有人对 2500 个常用汉字的结构做过分析,得出结论:记号意音字占0.2%,记号意符字占 11.44%,记号音符字占 5.24%,记号字占 21.44%,含有记号的字占 38.32%。苏培成从构字法的角度把现代汉字分为 7 类。(1)独体表意字。(2)会意字。(3)形声字。(4)半意符半记号字。(5)半音符半记号字。(6)独体记号字。(7)合体记号字。从中可以看出,含有记号成分的汉字有 4 类之多,占了总类别的一半还多。

现代汉字由于字形已经楷化,失去了原来图画性、象形性的特征。例如“日”“月”“人”等等字,原来是象形字,现在完全看不出其形与义之间的任何联系了。一个明显的证明就是,让一个从来没接触过汉字的人,猜测一下甲骨文的“日”和“月”,大概 30%以上的人能够猜测出来,而现在的字形则完全猜不出来。所以这类字明显成了一种一种记号,这也符合文字发展的根本特点。另外就是形声字中的形旁和声旁有些失去了其表义和表音的特征,也会变成记号。

汉字的其他特点,现代汉字仍然具备,例如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结构复杂、具有书法的审美特质等等,这里就不详述了。

汉字的特点既包含了其优点也包含了其缺点。汉字的优点与缺点同在,使它对汉语和汉语社会既有适应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的一面。汉字的适应性表现在:1.方块汉字与带声调的音节基本对应,很适合汉语孤立语的特点。具体来说,方块汉字表音功能差,而汉语音节恰好没有内部屈折;方块汉字标音手段抽象笼统,而汉语音节并不黏着多变的别义附件。2.汉字结构变化多、数量多,具有较强的再生力,可以基本适应汉语词汇的发展。3.汉字可以分化多义音节。汉语音节数少,语素数多,所以汉语音节往往是多义的,不同意义的音节用不同的汉字书写,汉字便起了分化多义音节的作用。与此同时汉字也有不适应的一面,表现在汉字表音率的下降,偏旁标义作用的减弱或消失,标音写义功能的衰弱等。对于现代科技的发展,汉字也出现了不适应,比如言语工程学的语音合成,电讯设备汉字编码效率低等。

我们认为,对文字持高低优劣论观点是错误的,对于语言和社会,任何文字制度都有适应和不适应两个方面,非汉字独然。

参考文献:

[l]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裘锡圭.汉字的性质[J].中国语文.1985 (1).

[3]费锦昌.汉字研究中的两个术语[J].语文建设.1989 (5).

[4]胡双宝.关于汉字的性质和特点[A].汉字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

[5]王伯熙.汉字特性和文字改革[A].汉字问题学术讨论论文集[C].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 7yPyBTdYjkg3sSXce+BmIqDwJfgvcdEWvVujKfkIyjx6GoLISSZjFY3MHyQr6YQ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