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neth wieand(2008)研究了一个综合海洋监测系统对海洋捕捞业的作用。他建立了一个贝叶斯随机概率效应模型。该模型以墨西哥的海洋捕捞业为例,研究了不同的信息类型会对捕捞数量产生什么影响。研究证明,建立一个有效的综合海洋信息系统对于海洋产业是具有明显改善作用的。这体现了科技知识对海洋产业的支撑作用。Howard Peters和Julie P. Hawkins(2009)则探讨了海洋公园的管理和资金支持问题。海洋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给海洋环境带来了很多的挑战,而海洋公园自身又缺乏资金对环境加以治理和保护,作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即对海洋公园的游客实施会员制,从而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环境保护和治理。Nancy Ruth Fox(1994)建立了一个远洋班轮运输的寡头垄断模型,在该模型中,两大寡头集团同时决定价格水平,然后再选择服务质量,以寻求利润最大化,结果显示,当企业数量增加时,服务价格也会增加,同时服务质量也会得到改善。这个研究意味着产业内的企业数量对产业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影响。这个理论推导的结果还有待实证研究来验证,但是理论推导的结果对产业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U. Thara Srinivasan·WilliamW. L. Cheung Reg Watson·U. Rashid Sumaila(2010)利用1950年至2004年的海洋捕捞和水产品价格数据,探讨了过度捕捞导致的损失问题,文章指出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最有利于食品安全的。这篇文献从资源约束的角度反映了一个产业发展的支撑条件问题。
关于产业间的关系问题,国外的文献并不多见。一般都讨论关系比较密切的产业间的竞争与整合,比如Schittone(2001)分析了佛罗里达西部海域海洋旅游业的扩张和海洋捕捞业的收缩,认为政府行为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Herrera和Hoagland(2006)则探讨了商业捕鲸业与海洋旅游业、国际贸易等产业的关系。P. J. S. Jones(2008)以英格兰西南海域为对象,分析了海洋保护区设置与海洋渔业发展的关系,保护区的设置直接降低了捕捞业的产量,但是这个政策却降低了海洋渔业加工的一些潜在的不确定性,从而刺激了海洋渔业加工业的发展。另外一些文献间接涉及海洋产业之间的关系,即关于海洋产业的产业结构文献,刘曙光(2007)对海洋产业经济的国际研究状况做了一个综述,值得参考,此处不再赘述。
Courtney Carothers,Daniel K. Lewb,Jennifer Sepez(2010)分析了阿拉斯加大比目鱼捕鱼权的设置对当地社区的影响。他们研究了1995年至1999年的数据,认为捕捞权的再分配对一些小社区的居民产生了负面影响,这是实施配额制度时意想不到的后果。这意味着在实施产业政策时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评估。P. J. S. Jones(2008)以英格兰西南海域为对象,分析了海洋保护区设置与海洋渔业发展的关系,保护区的设置直接降低了捕捞业的产量,刺激了海洋渔业加工业的发展,同时,海洋环境的保持具有许多综合利益,给区域发展奠定了更好的海洋资源环境基础。Karyn Morrissey,Cathal O Donoghue(2012)探讨了爱尔兰的海洋经济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从海洋产业产值、就业、生产率等各个角度分析了海洋经济对爱尔兰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