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图书馆促进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思考

1 和谐社会的提出

中国社会在过去近 30 年的改革开放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伟大变革与和平崛起,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骄人成绩。但现代化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成就与问题并存。如何在新的时期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正视差距,解决问题,继续辉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考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并写进了“十一五”规划。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凝聚了东西方文明的精华,适应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2 和谐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基本内涵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所组成的。物质文化主要表明人在物质生产领域中认识、掌握和改造世界的创造力与发展程度。精神文化是物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的直接产物,如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政治、法律、道德、教育、文学、艺术、科学理论和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状况,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和科技制度等。

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在现实生活中,文化具有交叉性和矛盾性,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要强调和谐文化。和谐社会中的文化层面,体现在文化繁荣,道德风尚好,国民素质高,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和谐文化是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并能指导社会和谐发展的生产方式、社会制度、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为一体,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和谐文化是发展社会经济,维护社会秩序的促进因素。作为一种发展的软实力,文化对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与社会进步越来越重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和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营造文化环境上,大力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和谐文化体系,营造和谐文化氛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和塑造人,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谐文化的社会功能,就是通过进一步弘扬先进思想文化,建立全民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

3 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3.1 图书馆是社会文化信息的传播者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只有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传播者,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关系密切。图书馆是最集中汇集了大量文化与追求文化的人的场所。这个物化的建筑集中了中外各家的言论、思想和观点,同时来到图书馆的人也都是为了查找追寻一定的文化知识,人类的精神成就在这里得到汇聚、展示和延续。图书馆为社会提供丰富而优质的文化资源,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行为上更加与时代同步。

3.2 图书馆是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

在当今社会中知识在不断变化,新的信息资源层出不穷,图书馆作为教育机构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大学生们毕业之后,其在校所学的知识在逐年老化。“终身学习”已成为社会和个人共同的选择。图书馆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提供学习所需的知识信息服务以及问题解答等。尤其在网络环境下,许多图书馆都提供“学科导航”、“在线参考工具”、“电子邮件咨询”和“实时问答咨询”等服务,并且与数据库相结合,形成信息共享,更是直接面对读者的准教育模式,名副其实地成为了社会这个大学校的重要课堂。

3.3 图书馆发挥其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公平服务的作用

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信息的集散地,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着交流、共享和研究平台的功能。特别是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为图书馆提供了展现自我的时机。各种最新的学术信息,通过图书馆的筛选序化,以图书、报刊等形式源源不断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图书馆是任何商业性的信息提供者无法取代的。各个图书馆还可以通过自身的特色收藏,利用本身已建立起来的优势为读者提供某些方面最新、最全和最权威的知识信息。图书馆作为科学信息的传播者,通过服务于社会,提高读者的信息接受和整理能力,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和运用现代知识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创建和谐社会,应当实现社会成员公平地获得信息的权利和机会,公平地享有社会文化资源和文明成果。保障每个人的平等的读书权利和获得知识的机会,形成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3.4 图书馆对和谐文化建设的影响

图书馆作为广受公众欢迎的公共文化设施,具有很强的社会宣传教育功能,图书馆的教育不受时间、空间和年龄的限制,这是任何其他教育机构所不能相比的,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有积极作用,是多层次、多手段和多途径的。因此图书馆通过多种教育形式,为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创造了有效途径:拓宽教育领域,提高人的技能,建设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在传播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弘扬优秀文化和科学文化生活,提高公众素质,促进文化交流,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素质等方面,图书馆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4 图书馆为促进和谐社会文化建设服务的举措

4.1 创建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图书馆管理模式

现代管理中的以人为本,强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准则,实施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其核心思想是尊重关爱人、理解信任人和完善发展人。图书馆紧随社会进步,体现人文关怀,充分尊重人,各项工作就会更上一个台阶,并由此成为弘扬人文精神,展现和谐文化的亮丽窗口。

首先,以人为本要了解读者的需求。“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工作的主旋律,是工作人员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图书馆的服务要体现人文关怀,认真分析研究读者的信息需求,满足其文献借阅、参考咨询、网上信息导航等需求。以服务为中心,提升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拓宽服务方式,延长服务时间,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满足其合理要求,才能体现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和理念。

其次,要了解图书馆员的需求。馆员在读者服务与文献信息资源使用中处于一个重要的链接作用,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馆员业务能力的高低,事业心与责任感的强弱和精神面貌的好坏决定着图书馆的兴衰。图书馆要在内部营造团结友爱、相互尊重和共同竞争的和谐氛围,以增强凝聚力。应努力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为他们的职务晋升、业务进修打开渠道和提供方面,减少相互“扯皮”,使他们在图书馆安下心、扎下根,使人才进得来、用得上和留得住,从而实现图书馆人际关系的真正和谐。

4.2 图书馆要努力创设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

图书馆是一个社会公益性文化设施,其本身环境是图书馆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高雅、干净、温馨、美观的外部形态和氛围可以有效地影响读者的心情与态度,同时也是吸引人们去图书馆的直接因素。图书馆的造型、布局都要体现人文精神,代表一种文化观念和文化内涵。现代图书馆在结构布局方面已广泛采用“模数式”设计,全开放、大开间和软隔断,极大地方便了馆内布局。同时“借阅一体化”及全开架“超市式”管理模式,营造了图书馆和谐完整的形象,使读者借阅、学习和休闲倍感温馨与亲切。

在社会信息化的 21 世纪,特别是电脑和网络的应用,传统图书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供更现代化与多样性的专业服务,图书馆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网站的建立,多媒体信息的采集与提供,更灵活与方便的规章制度,更人性化的设计,都是图书馆提高自身,在新时期保持活力的必需,也是更好地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前提。

4.3 维护公平公正——营造图书馆和谐文化氛围

确立公共服务理念。图书馆是非营利性公共服务机构,其提供的服务是公益性的。确立公共服务理念,对图书馆及其管理者十分重要。图书馆要完成国家及其相应机关规定的公共任务,实现公众权利;也要发扬馆员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己任。

维护读者权利。首先要维护读者学习求知的权利和作为公民所享有宪法赋予接受教育的权利。公民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已普遍被现代各国确定为一种社会权、受益权和受教育权。其次要维护读者的知情权、信息使用权、隐私权和消费权等。

公平公正的服务形象。公平,即各得其所,不论读者的文化程度、年龄和性别等是否相同,都能得到图书馆提供的优质服务;公正,则是为实现公平的方式。比如取消对读者过多限制,遵守道德规范,改进工作方式,将闭架借阅转为开架借阅,双休日和节假日要正常开放等。

4.4 不断创新个性化服务方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提出的现代图书馆“五条法则”中的四条与人有关,即:“书是供所有人使用的”,“书是供使用的”,“为每一本书寻找它的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以读者为根本,开展个性化服务体现和谐社会下的人文关怀。随着知识需求的变化,知识服务正在向“个性化”方向发展。个性化是针对每一位读者独特的信息需求提供的有针对性的服务。一是个性化推送服务或定制服务;二是个性化推荐服务,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三是个性化知识决策服务。对信息内容进行深加工,向读者提供能够用于决策支持、智能查询、科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图书馆个性化服务要以知识和信息作为桥梁和纽带,以创新服务为手段,发挥显形和隐性知识的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最终达到图书馆知识创新,知识传播与利用的目标,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4.5 开展多种读书文化活动,让图书馆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休闲生活

在和谐社会文化建设中图书馆还应从多种途径开展读书文化活动。比如图书馆与各种社会社团的合作。社团群体作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第三方力量,在培育良好的社会文化中拥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和职能。图书馆与其联合,利用自身在信息采集、分类方面的优势,提供信息、咨询、设备和场地等,会产生良好的互动与双赢的结果。其次,图书馆与社会文化事业的合作。与书店、出版社、美术馆和博物馆等社会文化单位合作,是推进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其三,图书馆自身开展的文化活动。自身的不断进步是事物发展的最终动力与源泉。图书馆也必须依照自身的特点独立地开展各种活动,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文化的需求。如“读书文化月”,培养大家爱书、爱读书的兴趣;开展知识竞赛,请名家开讲座;对优秀读者进行评选;征文活动等,都是很好的文化活动。

休闲生活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不仅反映了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将成为衡量文明程度的标尺之一。作为人类知识宝库的图书馆以其丰富的藏书,深厚的精神内涵和安静幽雅的环境,可以让不同层次,不同品位和兴趣的读者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身口味的书籍;或通过更新自身知识,找到与不断进步的外界社会相适应的切入点;或通过广泛阅读达到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休闲时间到图书馆读书,将是新时代社会生活的重要走向,同时也是良好的文化休闲活动。

5 结束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深刻关注其文化意义,不断丰富其文化内涵,是和谐社会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图书馆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重要的基础文化设施,图书馆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担负着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的重任。同时图书馆也是一个国民终身教育和社会文化活动的场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序地起着独特的作用和影响。有着辉煌历史的图书馆,通过融入和谐文化建设,积极地采取相应的举措,一定会创造出同样光明的未来,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蒋永福:《知识权利与图书馆制度》,载《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 年第 1 期。

[2]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人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 2003 年版。

[3]江金权:《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4]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5]人民出版社编辑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问答》,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6]王惠君、荀昌荣:《图书馆文化论》,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7]程焕文等:《图书馆精神》,图书馆 2005 年版。

[8]何少红:《图书馆与人文精神》,载《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 年第 4 期。

[9]杨丽:《构建和谐社会对和谐文化建设的诉求》,载《社会科学论坛》,2006 年第 5 期。

[本文原载深圳:《深图通讯》,2007(1)] byIYrNJ1V1+Ngy02zwRR+43a+fIiKsqiNNggn32KZIgiKSVxiJavdw3UoUr0Mz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