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文献分类与检索语言,图书馆分类法是将文献按照一定的本质属性作为分类原理,将学科内容性质相同或具有某种属性特征的文献聚集在一起,进行系统排列,并以表示类目的数字、字母等符号(分类号)作为文献的主题标识,组织和揭示文献信息资源,以便于人们编排和检索利用。当今世界流行的图书馆分类法主要是《杜威十进分类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DDC)、《国际十进分类法》(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UDC)、《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LCC)、和《冒号分类法》(Colon Classification,CC)。本文通过回顾这四大分类法的创制和发展,试图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的修改发展趋势作一些分析。
世界上的文献分类法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各国的文献分类法都是在分类实践和不断修订过程中逐步完善的。1876 年DDC的问世是个里程碑,标志着文献分类法新时期的来到。之后各种文献分类法相继推出,并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2.1 《杜威十进分类法》(DDC)
《杜威十进分类法》(DDC)为美国的M·杜威创制,1876 年首次出版。1989年出第 20 版,1993 年开发和出版了CD-ROM形式的“电子杜威”,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自动化的交互式分类法系统。1996 年第 21 版DDC分印刷版和光盘版两个版本(ED21),并推出“视窗杜威”(DFW,Dewey for Windows)。1997 年DDC建立了自己的专业网站,设用户反馈。2000 年发布DFW在MARC、OCLC和LIN等联机书目服务系统中得到应用。2003 年 9 月DDC第 22 版出版,网络版至今已出版了 10 个版本。在英、加和澳等一些国家书目系统中,DDC作为浏览书目的工具,首先是用于图书馆编目,其次是在因特网信息资源的揭示与组织上。DDC是当今世界上通行分类法中历史最悠久、流行最广的一部分类法,被翻译成 30多种语言文字,有 135 个国家的图书馆使用。DDC因首创以阿拉伯数字十进(小数)制号码代表类目——相关排列法而著称;类目详细、层次清楚,类目注释的类型多而完善,标记制度采用小数层累制,初步应用了组配编号法(仿分、复分);体系结构完整、严谨,包罗了所有的知识领域。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内,对各种图书分类法的编制和发展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2.2 《国际十进分类法》(UDC)
《国际十进分类法》(UDC)是 1895 年由目录学家P.M.G.奥特勒特和H.M.拉封丹在比利时政府的资助下编制的一个包括全人类所有知识内容的分类法。当时DDC已出版第五版。在DDC基础上,1905 年UDC出版第一版,即通用国际第四版;1940 年修订法文版,通称第五版;1951 年,日本将其译成日文,通称第六版;1955 年西班牙将其翻译成西班牙文,通称第七版。目前UDC已有39 种语言版本,并被 10 多万个图书情报单位使用,是西方国家应用最广的图书分类法之一。UDC以“提案通告”形式进行修订。
UDC有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的分类体系,结构采用列举——组配混合式,为体系组配式分类法。UDC是世界上第一部半分面分类法,较早地应用了概念的分析与综合的原理。其特点是:①主题领域广泛,能详尽地概括人类全部的知识,类目详尽,有 67 万多个类目,是世界上现有各种分类法中类目最多和明细度最高的分类法;②沿用了DDC的体系结构,标记制度灵活,其核心部分是发展了附表复分和运用了多种辅助符号来代表各种范畴的主题概念,并采用了组配轮排等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多主题,从而为读者提供多种检索途径;③UDC比其他综合性图书分类法更适用于计算机,被视为世界图书情报分类的国际交流语言。
UDC最初是基于DDC编制的,其目标是用于标引印刷型的文献和书目款目整序,类目结构允许采用复合分类代码,为一篇文献的主题内容给出复杂而详尽的描述。其优异的结构特点被广泛用于标引和提供计算机书目检索系统利用,定期得以修订。UDC的发展与管理由UDC董事会负责,修订工作多集中在航空、语言、哲学、医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发展较快的学科。同时,UDC还计划进行词表自动匹配研究,增强因特网服务系统间的互操作性。
2.3 《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LCC)
《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LCC)由美国会图书馆编目部主编,1901 年首版,1985 年出版到 36 分册,是世界上最大型的综合性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其特点是:①根据“文献保证原则”编制,因而实用性强;②类目详细,适用综合性图书馆,也适合专业性图书馆;③采用顺序制,放弃层累制,类号简明,便于扩充;④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经常性的修改工作。
LCC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分类法之一。LCC以分册形式出版各大类,各分册的编制和修订由各专业人员负责和进行。各大册可单独为专业或研究类图书馆使用。1993 年起,LCC将其庞大的 46 卷分类表转换为机读形式。1995 年LCC成功应用在USMARC或MARCXML分类数据格式中,与其他书目数据和著者文档结合起来,为利用DDC和LCC而设计,但也允许连接其他分类表如UDC,分类号能直接与LCSH或MESH的主题词或叙词连接起来使用。
2.4 《冒号分类法》(CC)
《冒号分类法》(CC)由印度S.R.阮冈纳赞创编的一部综合性分面组配式分类法。因 1933 年首次出版时用冒号作为组配符号而得名。CC最显著的特点是创制分析综合分类法,即分面组配法,用象征分布连接的冒号“:”作为分面符号。阮冈纳赞后来从概念、语词和标记符号三个层面对分类法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对其进行多次重大修改。1950 年第 3 版广泛采用了“焦点”、“组面”和“相”等概念。1952 年第 4 版提出本体、物质、动力、空间和时间(分别用P、M、E、S、T为标记)5 个基本范畴和 5 种分面指示符。自 1957 年第 5 版起,同时出版基本分类表(综合分类表)和深度分类表(专业分类表)两种版本,后者现已出版 200 多种。1960 年第 6 版对类表及标记符号作了全面修改。1963 年出第 6版的修订重印本。
CC虽然在印度的实际使用不多,但它在分类理论上的见解和标记方法上的特点,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跟传统的列举式分类法形成对比,CC的分面组配思想,尤其是阮冈纳赞“多维和动态的”知识发展论点,对世界各国分类法的编制和修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中图法》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简称。在其产生之前,学者们就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努力。从西汉刘歆、刘向父子的《七略》算起,中国的文献分类虽然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中国严格意义的图书馆分类法却是伴随着近代革新思想而出现的。尤其是 1910 年目录版本学家孙毓修首先把DDC介绍到中国之后,许多学者借鉴DDC编撰了一些有中国特点的图书馆分类法,仅在 20~30 年代就有几十种。百年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创制和发展彰显了图书馆人无畏艰难、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康有为、梁启超、沈祖荣、刘国钧、杜定友、皮高品和钱亚新等等一代代学人在文献分类学的编制和研究等方面功不可没。白国应、侯汉清、刘湘生、俞君立、张琪玉和张德芳等等文献分类专家,发扬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文献分类学研究、编制和发展奉献才智。
《中图法》第一版于 1975 年 10 月出版。早在 1971 年,在北京图书馆的倡议下,全国 36 个图书馆和情报单位组成了《中图法》编委会,当年就编出了初稿,1974 年刊出试行本。《中图法》是我国图书情报界的专家学者在总结前人,包括国内国外编制图书分类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按照思想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三性”原则编制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
《中图法》第二版于 1980 年 6 月出版。1979 年 8 月,《中图法》成立编委会,负责修改和补充。修订后的第二版,增加新类目 1173 个,删除类目 870 个,改动类目 577 个。除此之外,对某些类目注释,复分表也作了一定的修改。由于较好地适应了当时中国图书馆分类图书的需要,因此在全国得到了迅速推广使用。
《中图法》第三版于 1990 年 2 月正式出版。1983 年《中图法》编委会决定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第三版的刊行,前后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逐类检查和综合编制。《中图法》第三版主要是对二版的类目、类号、注释和复分表等进行了增、删、改。据统计,新增类目 6000 多个,共 30625 个类目,涉及增、删、改的类目达 10300 多个,其中增、改注释 1053 个,订正类名,扩大内容范围的有 880类,增、改交替类的有 343 类。《中图法》修订第三版的优点主要是:1)较好地体现了“三性”原则;2)充分反映了新学科和新技术;3)采用了新的编制技术,增强了分类法的灵活性;4)扩大使用了交替类目,缓解了体系分类法固有的集中与分散的矛盾;5)采用了多重列类法,对具有共性的类目,尽量采用复分和仿分的办法;6)妥善安排了类目组织中的一般问题与个别问题,列表注重规格化;7)采用了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使标记符号清楚、易记;8)编制了详略不同而体系同一的版本,适应了各级各类图书情报单位的使用。
《中图法》第四版于 1999 年修订出版。其重点是:1)确定了重点修订大类,如F、TN和TP类;2)区分类分图书用类目和类分资料用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3)调整类目体系,扩充加细类目,增改类目注释;4)增设指示性类目;5)增加沿革注释;6)修改或规范类目名称;7)规范注释用语和注释引用次序;8)扩大采用编列交替分类体系的列类法。为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2001 年 6 月出版了《中图法》(第四版)电子版,并编辑出版了《中图法》的不同版本和有关的辅助工具书。由《中图法》编委会主持,以《中图法》和《汉语主题词表》为基础编制的分类检索语言和主题检索语言兼容互换工具——《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简称《中分表》)1994 年出版初版,2005 年 9 月出版第二版和电子版。目前,《中图法》网络版和第五版正在研究开发中。
《中图法》适合于各种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图书情报单位类分文献,编制分类检索工具,组织文献分类排架和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使用。国内主要大型书目、检索刊物、机读数据库和《中国国家标准书号》等都著录《中图法》分类号。全国目前 98%以上的图书馆都采用了《中图法》。其优越性表现在:①类目详细,注释较多,编有不同类型的系列版本,可满足各类图书馆情报部门文献信息管理的需要。②编制技术较完善,在等级列举的基础上广泛采用类目仿分复分,有限采用主类号直接组配等技术,提高分类法的组配能力。同时,设置交替类目,采用多重列类法等,以适应在计算机条件下多主题要素标引、多途径检索的需要。③号码配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适应类目设置的需要,采用了八分法、双位制和借号法等配号方法。④将用于类分图书的类号与类分资料的类号兼容于一表,同时满足用户多种需要。⑤编有较详细的类目索引及使用说明(手册)等。
《中图法》也有自身的局限性:①《中图法》是等级列举式的分类法,直线型列举式的“树状”结构不能恰当地反映现代学科的交叉发展,特别是那些学科分界较模糊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②修订周期较长,不能及时反映迅猛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③缺乏易用性,其分类体系是以学科分类和逻辑划分为基础的严格而缜密的体系结构,隐含的联系和限定,类目本身的含义和类目的逻辑联系,大多数用户无法理解和掌握等。
当今世界流行的四大图书馆分类法的编制和发展进程,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加以修改和完善。作为一部相对较年轻的文献分类法,《中图法》需要放眼世界,借鉴国外分类法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教训,并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不断地加以吸收。面对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文献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大众化的网络环境,笔者认为《中图法》的修改发展有以下几方面的趋势:
4.1 检索语言向“分类——主题”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文献语言与主题语言是反映文献内容的两种方法,两者既有联系又各有特点。分类语言能满足族性检索的需要,系统性较强;主题语言能满足特性检索的需要,具有专指性、直接性和灵活性。但分类语言体系复杂,不利于用户掌握使用;主题语言虽方便快捷,却夹杂着大量的无关信息,影响查准率。检索语言“分类——主题”一体化,将分类和主题检索语言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兼具两种检索语言功能的新型检索语言,既具有系统性和灵活性,提高了检全率和检准率,又相互取长补短,克服两种语言不足的局限。图书馆分类法“分类——主题”一体化的思想可追溯到杜威编制的十进分类法。不少国家对DDC、UDC、LC和CC等对分类与主题的结合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分面叙词表》是典型的尝试。DDC电子版与《国会图书馆主题词表》进行链接,比如分类号和第一主题标目统计量进行链接,减少了分类号码;主题词表中主题词的相关参照链接,扩展了DDC相关索引的检索能力。这是图书馆分类法的一个发展趋势。
我国《中图法》与《汉语主题词表》的结合而编制的《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即《中分表》),是分类检索语言和主题检索语言兼容互换的工具。也是一次文献分类法与主题法走向一体化的成功尝试。2005 年出版《中分表》第二版和电子版出版后,但仍有不少理论、技术和方法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但《中图法》“分类——主题”一体化,为机助标引、自动标引提供条件,降低标引难度,提高检索效率以及标引的一致性和工作效率,实现分类号与主题词之间的相互转换,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4.2 分类标引向“体系——组配型”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分类标引是对文献的主题内容和其他检索特征进行分析和描述,并用分类号记录下来,作为存贮和查询依据的文献处理过程。随着现代科技和文化的加速发展,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整体化的趋势,综合学科的出现,交叉学科的增加,分支学科的产生,传统的建立在概念划分和概括原理基础上的列举式分类法面临着革新。现代文献分类法向“体系——组配型”方面发展,吸收了CC分面分类法的灵活性,又保持了体系分类法的严谨性和标记制度的简明性,表现为分类理论从静态向动态发展,分面组配的原理得到推广和接受。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的各种图书分类法的编制和发展,尤其是DDC、UDC、LC和CC等文献分类法体系结构和标记制度的设置和完善,是相互影响并互有借鉴的。分类标引向“体系——组配型”方向发展,即分类法由传统的等级列举式向分面组配式发展,或者是等级列举式与分面组配式相结合,不仅符合分类理论中对自身体系完整和科学化的要求,同时也适合科学发展的需要。分面分类法的容量相当大,其特性更适合计算机处理,分面分类号与深度类名词汇互相连接,在分类检索途径和主题检索途径都能更有效地利用。《中图法》为了提高标引能力,增强聚类的灵活性,在保持等级体系的前提下,分类标引需要向“体系——组配型”方向发展。比如,通过组配标引反映学科交叉、综合的多维关系,提高分类的专指度和号码的容纳性和灵活性。同时,类目间增加了仿照复分、专类复分、通用复分以及学科间交叉组配复分等内容,充分反映错综复杂的学科新体系,使分类法更趋合理。
4.3 版本向“纸质印刷——电子网络”版结合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图书馆文献分类思想对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建立有着基本的指导作用。例如DDC的“实际效用原则”、UDC的“多面性原则”和CC的“分面分析理论”等观点,是实现网上分类法的理论基础。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分类法除了作为立类标引和排架依据外,将起着联机浏览检索工具,组织非文本信息,管理超文本系统,浏览和组织网络信息资源等功能,发挥过滤和评价网络信息,使之有序化的作用。国外主要的图书馆分类法一直都重视开发和出版电子网络版。LCC从 1993 年开始将类目数据转换成USMARC格式,至 1996 年完成,同年开发出“分类法加”(Classification Plus)产品。1996 年DDC第 21 版分印刷版和光盘版两个版本,2000 年DDC发布“视窗杜威”。目前LCC和DDC正研究应用于因特网上的一些数据库,搜寻引擎和电子出版物当中。这样将有利于编辑和更新分类表,有利于类目的检索比较,有利于自动分类和网上传输,还可以和其他信息组织工具如主题词表等链接起来,扩展对知识的描述,体现类目体系多维化、类目分级层次简明化和类目排列规律化等特点。
《中图法》在修订和完善过程中,已加快了电子网络化步伐。2001 年 6 月《中图法》第四版出版了电子版。2005 年 9 月出版《中分表》第二版和电子版。目前正在研发和修订之中的《中图法》网络版。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利用网络环境,增加编辑内部的联系以及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与其他分类法之间的联系和协作。要建立网络版修订发布机制,如“修订快讯”,定期进行修订发布,以便迅速加以查检。在网站上开辟专门区域,如“网络修订”,相互进行专业问题讨论,促进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了解。
4.4 时间上向“缩短周期——实时更新”方向发展
国外许多文献分类法的修订周期都不是很长,缩短周期,才有利于及时反映新学科和新事物的发展。CC新版的修订周期为 5 ~ 6 年。DDC新版的修订时间平均为 5.7 年。DDC在修改周期方面采取长期和短期更新相结合的做法,不断缩短修改周期。在1996 年到2001 年期间,DDC网页每月公布修订更新内容,每年通过年度报告出版增订本和注释,对一些流行的或最新的知识内容在新版中有反映。LCC由于有机读版,更新周期大大缩短了。依靠美国图书馆的力量,其Classification Web按周更新,超过了DDC、UDC的更新速度,用户可及时使用最新的文本。自从转换为电子版以来,一些大类作了修改,有的甚至是修改过 2 次。网络环境的交互性方便了与用户的及时交流,同时,对表格和日期的排列、补充和更新,类目名称使用说明和注释等,都有及时的反映。UDC修订或补充工作以“提案通告”形式送交各使用国分类法小组,4 月内无异议就通过,发表于每半年出版一次,第三年汇编一次的补充表内作为定本。
《中图法》从二版到三版,花了 10 年时间,从第三版到第四版用了 8 年时间,从第四至今快 10 年了,第五版仍未正式出版。《中图法》需要把握一个适度的修订周期。相对国外来说,修订周期较长,如果控制修订时间在 6 ~ 7 年为一周期,则比较合适。《中图法》的修改周期应当是一个不断缩短时期向实时更新方向发展的过程。任何一部文献分类法,如果要成为一个广泛使用的知识组织工具,就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的进步要求,对过时的和陈旧的内容要作适时的修订和完善,并在具体的类目和结构上不断更新。
4.5 类表结构向“类目——类表”优化结合的方向发展
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图书馆分类法在类目体系上灵活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结合,不断地优化类目体系和类表结构,处理好综合性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设置。DDC对于综合性类目的处理,有的集中在总论类,有的分散在各类。对于明显跨越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类目,增设并归入综合科学大类,亦可归入某一类的综合性类目,用类目注释的方法加以注明,或采用综合类号和专科类号组配。这样可供有关单位根据馆藏特点选择使用。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今后的修改和完善过程中,《中图法》需要借鉴国外分类法中综合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优化“类目——类表”结合,既体现了图书分类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原则,又给予图书用户更大的方便与选择权。同时《中图法》在新版本类目体系的增、删、改等修改幅度上不宜过大,新版的迅速使用,不宜大量改动类目和类号。
类表结构方面,现代文献分类法修订的基本方向是不断提高类目概念描述文献特征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提高分类法容纳文献和描述复杂文献的功能。因而各国文献分类法无不重视附表的修订、充实和更新。《中图法》需要借鉴国外经验,不断完善复分表以适应类目体系的要求,在规律性、规范性和简明性上多作努力,进一步处理好通用复分表与专类复分表,一般性问题与类目仿分等问题。《中图法》第四版的复分表有:总论复分表、世界地区表、中国地区表、国际时代表、中国时代表、世界种族与民族表、中国民族表、通用时间地点表和专用仿分表或仿分类目九种。这些复分表的编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正文等级体系类目的不足,但仍需在许多方面加以改进。比如,时间顺序表达的修改,时间主题概念的引进,改进文学作品题材表,建立读者对象表,规范辅助符号次序以提高标引质量等方面。总之,《中图法》今后要在主题和类目上适时补充,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同时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
4.6 管理机制向“编辑小组——咨询委员会”结合的方向发展
各国文献分类法修订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都经历了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但它们都注重编辑小组与咨询委员会结合的管理架构,由编辑小组负责常规修订和日常管理,咨询委员会则反映专家和用户意见,提供编辑方面的建议。在日常修订管理中,DDC和LCC重视以文献分类实践为基础,将其与文献编目中心结合,同时注重相关修订问题的研究和专业人员作用的发挥,提高修订的有效性。1916 年DDC成立咨询委员会,听取专家和用户对分类法修改意见的渠道。1923 年DDC将编辑办公室移到美国国会图书馆。1930 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成立十进分类法小组,专门负责DDC修订。之后DDC主要采取日常维护和定期再版等形式,1996 年以后,DDC修订更新通过网络按月发布,视窗按季度更新。如今DDC已由一部普通的个人编纂的文献分类法发展成一部被世界 135个国家的 20 余万个图书馆使用的分类工具。LCC主要依托美国国会图书馆,下设办公室负责修订维护。UDC的修订在上世纪 90 年代后,管理权移交各国出版者组建的UDC集团,按年度更新,并由主编和多国组成的咨询组对修订提出建议。
《中图法》以成立编委会的机制来进行编制、研究、修订和管理。这与国外的架构基本类似,运转也是较为成功的。《中图法》编委会始建于 1971 年 2 月,最初称编辑组,由原北京图书馆和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等 36 个单位组成。1979 年 6 月正式成立第一届编委会。1984 年、1989 年、1992 年、1996 年、2000年、2005 年分别成立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编委会。2000 年形成了《中图法》编委会“章程”。《中图法》编委会第七届开始,由文化部社图司改属国家图书馆领导,办公室设在国家图书馆,是编委会的常设办事机构,其职责是:负责《中图法》及各系列版本的日常管理工作;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中图法》网页的维护;编辑工作简报及信息通报;开展《中图法》及检索语言的理论研究;组织《中图法》的推广应用和调研活动;对《中图法》的修订、使用和管理提出建议。《中图法》编委会要在日常修订维护方面进一步加强类表修订管理与实践的结合,发挥国家图书馆的优势,在整体管理的同时,编委会兼有咨询委员会的职能,需要将分类法的发展规划、编辑修订方针作为关注的重点,组织涉及整体性、趋势性变化的修订调整。
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知识是不断积累、更新和发展的,这种客观变化的本身就要求图书馆对记录知识的一切文献的分类法保持相应的变化。放眼当今世界流行的DDC、UDC、LCC和CC四种主要分类法的创制、发展与修改历程,尤其是在回顾了《中图法》的编制和发展进程,可以深深地感到,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编制、修订和完善是在向国内外不断学习、模仿、借鉴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分类法理论与方法体系。今天,面对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图法》处于信息时代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环境中,需要与时俱进,既要不断地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先进的编制技术和方法,也要不断探索自身的发展道路,把握修订完善的发展趋势,才能使《中图法》处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先进行列,永保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白国应:《中国文献分类学研究 50 年(1949~ 1999)》,载《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 年第 5 期。
[2]何小明:《浅谈中外图书分类法的比较》,载《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 年第 2 期。
[3]黄筱玲等:《对〈中图法〉未来发展走向的思考》,图书馆 2003 年版。
[4]候汉清等:《图书馆分类工作手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年版。
[5]李兵等:《借鉴国外分类法进一步完善〈中图法〉》,载《河南图书馆学刊》,1997 年第2 期。
[6]马张华:《国外文献分类法修订维护的发展及对〈中图法〉的启示》,载《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 年第 2 期。
[7]秦利群:《中国近现代图书分类法发展历程》,载《晋图学刊》,2007 年第 2 期。
[8]宋剑祥:《从国外分类法看〈中图法〉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载《图书与情报》,2004 年第 2 期。
[9]俞君立、陈树处:《文献分类》,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10]俞君立等:《1999~ 2000 年我国文献分类研究进展》,载《图书馆杂》,2001 年第8 期。
[11]席会芬:《〈中图法〉四版研究综述》,载《图书馆杂志》,2002 年第 6 期。
[12]杨凌云:《我国〈中图法〉的修订可以从国外分类法中得到哪些借鉴》,载《晋图学刊》,2000 年第 3 期。
[13]赵悦:《〈中图法〉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与发展》,新世纪图书馆 2004 年版。
[14]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年版。
[15]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年版。
[16]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年版。
[17]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使用手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 年版。
[18]周继良:《图书分类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19]CC冒号分类法,http://www.iskoi.org/doc/colon.htm(访问时间:2009 -2 -22)。
[20]DDC杜威十进分类法,http://www.oclc.org/dewey/overview/default.htm(访问时间:2009 -2 -22)。
[21]LC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http://www.loc.gov/aba/cataloging/classification/(访问时间:2009 -2 -22)。
[22]UDC国际十进分类法,http://www.udcc.org/about.htm(访问时间:2009 -2 -22)。
[本文原载于上海:《图书馆杂志》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