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从1995 年元旦第一份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创刊至今,都市报已经走过了 18 年的历程。18 年,无论是对于一份报纸还是一个报种来说,历史不算漫长。然而,这 18 年来都市报迈出的每一步,都在中国报坛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它一举打破了被传统机关报垄断多年的报业格局,以绝对优势成为中国报业市场份额的最大占有者;它还原了报纸作为新闻媒介的主要功能——以传播新闻为第一要义,恢复了通俗报纸的本来面目;它以新闻特别是实用新闻作为自己的发展基点,使新闻真正介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了解世界变动的有效参考;它的市场化运作手段,使“读者中心论”得到了真正落实。不仅如此,都市报的重要价值还在于:它的新闻传播理念不是对传统新闻传播学中的某个方面或局部进行补充,也不是采、写、编、评等分支学问的延伸发展,而是开创性地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实现了办报理念的革命性变革和经营模式的深刻转型,并且独树一帜,开一代报风。正如原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所言:“以 1995 年 1 月《华西都市报》在四川成都创刊为标志,都市报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登上中国报业的广阔舞台,成为中国报业市场竞争中的一支咄咄逼人的劲旅……这些新兴的报纸以惊人的发展势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清新可喜的文风、灵活创新的经营机制等鲜明的特征,受到广大读者的由衷欢迎和赞赏,也引起新闻界的密切关注。”

伴随着都市类报纸的发展壮大,无论新闻学界还是业界,也都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对都市报产生了强烈关注,对都市报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地研究。1997 年 12 月,由中国记者协会主办的“市场经济与都市报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新闻界第一次对走向市场的都市报进行研究。1998 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新闻年鉴》第一次有了关于都市报的记载。1999 年 8月 17 日至 18 日,由中国青年报刊协会经营管理委员会、华北地区报纸自办发行协会和北京青年报社发起的“城市报刊发行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之后,全国主要都市报之间几乎每年都会召开年会,探讨都市报的发展趋势,交流办报经验和经营心得。新闻学者的论述也在逐年增加。由此对都市报的研究成为“都市报现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以当代都市报为研究对象,具体分为八章。第一章阐述了都市报产生、发展的过程,重点分析了都市报崛起的原因;第二章分析了都市报的创新思维及其基本特征;第三章分析了都市报的新闻运作,重点探讨了各类新闻版面的传播特征、新闻文体特征、新闻报道策划的创新、时评版特色及“特别报道”版的由来和特点;第四章分析了都市报专刊的界定、分类及其特征,重点分析了都市报专刊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第五章分析、探讨了都市报的版面策略;第六章分析了都市报的发行与广告经营策略;第七章简述了都市报“同质化”、“媚俗化”、“主流化”现象,探析了它们的成因及其危害;第八章分析了都市报自身的危机和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之上对都市报的发展做出了探测。

本书的立场、框架以及理论工具的使用,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撰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论著,在此深表感谢。本书的写作目的是试图整合都市报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的操作性、实用性研究,总结、阐述都市报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揭示都市报新闻学的基本规律,为进一步探索都市报新闻理论、掌握都市报新闻业务提供系统的基础知识。

由于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希望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s37DYq5wL08ehq49WW8wU5jEO+eCR+FKkGB2Spbff/YHga4AF2fs3sMhZr7uyYd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