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都市报的创新思维

尽管都市报崛起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方面是:都市报的先行者和实践者们在创办和领导都市报发展的过程中,对传统的办报理论进行了大胆创新,并随着实践的深入,建构了一套科学的都市报新闻理论。这套理论对于指导都市报的新闻传播活动,推动都市报的崛起、发展、壮大、繁荣,以及“都市报时代”的形成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纵观都市报发展的历史,其办报的创新思维主要体现为确立“以人为本”的传播观、讲究整体策划和本土化运作三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的传播观

所谓“以人为本”的传播观就是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把受众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还受众于主体位置,尊重受众、了解受众、服务受众、引导受众。

“以人为本”是新闻媒介应有的品质。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新闻媒介的功能被定位于宣传,新闻媒介成为管理和控制社会的工具,传者与受众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传者自以为是地根据受众的需要进行传播,而受众对此根本不感兴趣;受众希望传者的传播能满足自己的某些需要,而传者却不闻不问、不理不睬。这种“没有对象的传播”最终只能导致受众离新闻媒介越来越远。作为一张面向市场、自负盈亏的报纸,如果没有读者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都市报要想发展,要想获得读者认可,就必须“想市民所想、急市民所急”,树立“以人为本”的传播观。

结合都市报发展实践,“以人为本”的传播观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报纸定位——市民生活报

都市报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市民认可,成为中国报业的一支劲旅,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定位策划的成功。都市报的创始人席文举曾说过:“定位是什么?就是看你对面坐的是谁,你旁边坐的是谁,你坐在什么地方。” 这就很通俗地表达了定位的意义。《华西都市报》第一个提出了“市民生活报”的定位,并提出了“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宗旨。所谓“市民生活报,就是以市民为读者对象,紧紧围绕市民生活做文章,新闻报道要为市民所喜闻乐见,讲究实际、实用、实在、实惠、实效;把报纸落实在实用价值上,满足市民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社会、娱乐等各方面的信息需求;从而实现新闻传播与市民生活状态及市民阅读习惯的对接,实现新闻与市场的成功对接。” 在《华西都市报》的成功示范下,几乎全国的都市报都将自己定位于“市民生活报”,把“为市民服务”作为办报宗旨。如,1996 年 1 月创刊的《燕赵都市报》定位是“以市民为主要读者的新型综合类报纸”;办报宗旨是“为市井人家办报,让平民百姓爱读”。1997 年 1 月 1 日《楚天都市报》创刊,在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发刊词中写着:“《楚天都市报》是一张市民生活报。现代都市的灵魂是现代市民。我们办报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朋友们提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方面的信息服务。”1997 年创刊的《海峡都市报》定位为“综合性市民生活报”,其办报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此外,还有定位于“城市报、市民报、生活报”的《贵州都市报》,定位于“综合性市民生活报”的《三秦都市报》、《三湘都市报》,以及提出“采缤纷天下事,入寻常百姓家”的《大河报》等等,它们无一不是指向市民家庭,全方位地服务市民生活。

(二)普通市民成为报道的主要对象

机关报无法贴近普通民众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只有“英雄”才能上报纸,而且这些“英雄”的思想言行又常常脱离现实,与普通民众的生活相距太远。与机关报报道对象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在都市报中那些并不引人注目的“小人物”成为报道的主体,写的是凡人俗事;报道他们,不是为了树立典型、学习先进,而是对平民生活方式的展现以及对平民立场的认同。这种以普通人为主角的新闻,往往因贴近市民生活,而体现出浓浓的人情味。比如,2006 年 9 月 7 日的《南京晨报》A19 版“独家视角”的《外来的哥的南京扎根梦》,将三句概括性的话置于大标题上方:

他们辛苦地赚取养家糊口的钱,也攒下了一身的毛病

他们在这个城市东奔西跑,辛苦着也快乐着

他们有梦想并为此付出了努力,现在仍在努力

大标题下方是一幅宽达 4 栏的资料图片:饭后小憩的出租车司机,一位的哥在车内眯着眼打盹。那几句饱含着关爱、理解、同情的话语,流露出对城市劳动者们的肯定和鼓励,整篇报道充满了人情味。

把普通市民、社会弱势群体当做主人公来写,正体现了都市报的平民立场,最能表现报纸的人文关怀。如 2010 年 7 月 7 日的《三湘都市报》都市·社区A11 版的报道《“为了女儿好起来,我要活着”》,把视线投向城市乞丐这一弱势群体。记者写道:

湘雅二医院大门口,一位 40 岁左右的中年男人每天跪在路边行乞。他低垂着头,眼里充满了哀伤和疲惫。他的身旁,坐着一名约五六岁左右的小女孩,那是他的女儿。当行人向他们面前的盆子里捐钱时,小女孩会眨巴着眼睛,学着父亲的样子向行人道一声“谢谢”。

这个女孩叫周小琼,今年 6 岁,被诊断患“地中海贫血症”已近 5 年。他的父亲叫周传林,41岁,他们来自株洲攸县的农村。5 年前,这位中年男人的妻子因不堪命运坎坷和生活压力而选择了自杀……

图 2 -1 《三湘都市报》“都市·社区”版面

不久后,周传林发现自己身体开始出现不适。他呼吸费力,爬楼气喘不停,更无法做重体力活。后经医院诊断,周传林患上了“矽肺病”……

2009 年 12 月,周传林领着 6 岁的小琼来到湘雅二医院治疗,医生说,小琼的病需骨髓移植。然而,对周家来说,20 多万的手术费是令人心灰意冷的梦……

周传林带着小琼路边行乞,引起了好心市民周女士的注意。当她得知小琼的故事后,周女士泪流满面。她当即在天涯发帖,向市民寻求帮助。周女士还把小琼带回家,让她跟自己 4 岁的女儿一块儿玩。有一天,当周女士给小琼穿上新裙子时,她无意中听到小琼冲着她喊了句“妈妈”,那一刹那,周女士的泪水夺眶而出。“小琼从小就没得到过母爱……”

周传林说,他再苦也不会放弃小琼,他会竭尽全力为女儿筹钱治病,“即便有一天女儿的病实在治不好了,她就是死,我也要她死在我的怀里,我会跟她在一起……”

在这些报道里,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表达人物普普通通的愿望的真心话。它们既表现了百姓生活的辛劳和艰难,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憧憬,这样的报道不但能使读者动容,更能让那些处在相似的现实境遇中的读者获得生活的希望和勇气,而都市报的这种关注民生的情怀同样使人敬佩。

(三)传者与读者的互动

传统的传播模式往往立足于传者本位,把受众当做“靶子”,传受关系必定是冷淡生硬,因而不会取得好的传播效果。都市报“以人为主”的传播观,重视受众的需求,经常倾听受众的心声,让读者参与传播过程。为了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报宗旨,体现“平视”读者的报道视角,都市报非常看重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请读者直接参与传播过程。如开辟 24 小时新闻热线,从热线中获得大量的新闻线索的同时,倾听市民的心声,了解读者的想法、愿望,听取读者对于报纸内容、形式、印刷、发行等方面的评价和意见。《华西都市报》就设有专门热线倾听读者意见,并且每天都把所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加以整理,挂在该报内部“黑马雄风”网页上,供员工参考、改进工作,促使采编和印刷、发行质量不断提高。

为了加强传受互动,有的都市报在报道一些重大事件、重要活动时,还通过新闻热线请读者“点题”,采取“你点题,我报道”的方式,真正实现“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理念。比如,2003 年五六月份三峡工程水库蓄水,《楚天都市报》在报道这一“高峡出平湖”的历史事件时,就采用了“市民点题”的方式。

2003 年 5 月 25 日,《楚天都市报》以三峡工程开始预蓄水为由头,在一版发出消息,并开通热线电话:“读者朋友,在中华民族即将圆梦‘高峡出平湖’的时刻,您最想了解三峡的什么?您对三峡工程报道有何建议?本报将就您所关心的问题,组织采访报道。”随后,带题采访的记者,除了及时从一线发回工地动态消息外,报道的重点之一就是放在三峡工程与湖北的关联上,即三峡工程对湖北的影响、对市民生活的改变上,推出了《三峡电,湖北近水楼台先得月》、《三峡工程,剑指荆楚心腹之患》、《大坝催生迷人新景,也留下永久遗憾》、《三峡工程没有悬念》等透视性稿件。针对部分读者对三峡工程的诸多疑惑,该报还推出“释疑解惑说三峡”专题系列报道,如《大坝蓄水会诱发地震吗?》、《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后,船舶如何过坝?》、《图解三峡大坝》等,系统地回答了市民的担忧和疑惑。这些报道都是市民想要了解的内容,直接回答了读者们最关心的问题。

此外,请读者当评论员,定期或不定期请各个方面、各个阶层的读者代表举行座谈会,听取读者对于报道内容、报纸质量和办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也是都市报加强传受互动的一项常规手段。新疆《都市消费晨报》定期推出《我与晨报》专版,刊登一些读者的反馈意见,为市民读者搭建了一个表达心声的平台。同时,这些读者稿件因为本身与广大市民贴近,也构成了“软新闻”。

二、整体策划思维

诞生于市场机制下的都市报一开始就面临着各种各样地挑战,因而报纸如何定位、刊载什么样的内容、采取什么样的报道形式、怎样实现新闻与读者互动等问题,成为都市报从业人员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一大难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探索中,“新闻策划”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都市报之父”席文举曾这样说过:“好的策划产生的效应和能量不是算术级的,也不是几何级的,而应该是原子裂变级的。成功的报纸来源于成功的策划。”

所谓策划,就是筹划、谋划、研究对策的意思。传统的观点认为“新闻策划”就是“关于新闻报道的策划和谋划”,“是新闻主体在传播过程中按照一定的目的和守则,对宣传客体的报道思想、报道程序、报道手段、报道角度、报道时机等活动作出全面、细致、周密、合理地计划和安排,最大限度地反映新闻的社会价值,揭示其思想内涵和本质特征,推出受众所喜欢的新闻精品。”

那么,新兴的都市报又是如何理解“新闻策划”的呢?1997 年,席文举总编在“市场经济与都市报发展研讨会”上指出,“(新闻策划)首先是定位和办报思路策划,这是宏观策划……其次便是中观策划,即版面的设立、内容、风格的确立。……在微观策划方面,我们重点抓了新闻报道策划和公益活动策划。” 由此可见,都市报的“新闻策划”是一种“整体策划”。它不仅仅是“新闻报道策划”,而是既包括报纸生存发展的整体战略性规划,又包括对报纸的受众定位、经营方针、报纸设计、制作与营销、广告经营、员工构成、内部管理、资产奖金、技术设备等操作性规划,以及报纸的其他各类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等运筹规划。

由于都市报极大地扩大了“新闻策划”的内涵与外延,因而我们借用席文举的分类法,从宏观策划、中观策划和微观策划三个层面对都市报的“整体策划”进行分析:

(一)宏观策划是传媒的战略决策,它关系到传媒生存和发展的具有决定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决策

对于报纸而言,宏观策划的根本内容就是定位策划。都市报定位为“市民生活报”,选择全体市民为读者对象,将市民关注的生活作为主要报道内容,是都市报宏观策划中最成功的一步。首先,这是因为都市报是一张立足于城市的报纸,而城市的主要构成者就是市民。在都市报诞生之前,占我国报业统治地位的是机关报和行业报,其读者主要是各级各类机关工作人员,其创办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工作。作为机关报“拾遗补缺”的传统晚报,虽然注重通俗化、趣味性,但缺少对市民物质方面地关怀,而偏重于精神文化地追求。最终的结局就是普通市民被报纸“边缘化”。其次,这些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经济独占鳌头,而城市中人数最多的消费者——市民,乃是推动市场经济的最活跃的因素。吸引住以市民为主体的读者群,也就意味着报纸占领了广告市场。都市报的快速崛起恰恰是找准了位子,填补了我国报业市场的空缺,将读者定位于普通市民,内容设置取决于市民的需求,既拥有了一个庞大而稳定的读者群,又争取到了一个潜力无穷的广告市场。

(二)中观策划是对宏观策划的贯彻落实,具体而言就是要根据受众定位和内容定位安排版面、确定报道内容

首先是报道内容。市民生活是都市报报道的主要内容:“要闻版”以市民生活为第一版块,头条多为重大生活新闻;社会新闻版反映普通市民的喜怒哀乐,以社会热点、人物命运为突破口,拓宽报道领域,挖掘报道深度;专刊版走通俗化、生活化、都市化的路子,全方位推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观念;经济新闻改生产报道为消费报道,服务市民的理财活动,引导市民的消费理念。其次对版面而言。几乎所有的都市报都有过根据读者需要和竞争形势不断改版、扩版的经历。先是从四开改为对开,然后接着扩版,出厚报、彩报。每一次版面变化,都给都市报带来新的发展空间。至今,都市报已基本形成自己独特的版面风格:“粗眉短题多版块,钢筋结构大窗户”,即文短题大、字号多变;版面以模块结构为主,栏与栏之间用粗线条相隔;强调视觉新闻,使用大图片和图表。这种版式风格的优点之一,就是便于读者阅读。

(三)微观策划,即新闻报道策划

即使同是“新闻报道策划”,都市报的做法也不同于以往的机关报。都市报的“新闻报道策划”不是被动地、静态地等新闻,而是以敏感的触角,感应都市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然后抓住契机,组织活动,利用传媒的高渗透力、大影响力,对活动进行全方位地追踪报道,从而引发千万市民的强烈共鸣,开拓出一条新颖的“活动与报道互动,在互动中获得最大轰动效应”的办报方式,即触动参与式。关于都市报在“新闻报道策划”中的具体措施和经验,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做详细介绍。

三、本土化运作

所谓“本土化运作”,就是报纸为满足当地读者的实际需求,以地方新闻报道为主,展示地域化特征的一种新闻运作策略。对于报纸尤其是地方报纸来说,本土化运作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报纸拉近与读者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美国学者罗伯特·G·皮卡德曾指出:“报纸生来就是地方性产品,它通过传送与特定的地理区域有关的新闻和广告打成一片”。 《纽约时报》的总编辑法兰克则从报纸经营角度分析了本土化策略的重要性:“我们一定要回到纽约地区,因为这是主要广告所在地,也是我们的根据地,我们必须扎根这个地盘。”

都市报作为城市的产物,它的主要读者是城市居民,新闻素材取材于本地,报道的主要内容是本地居民所需求的,发行途径是城市放射型的,支撑报纸经济基础的广告收入是城市消费型的。因此,都市报要发展,就必须立足本土新闻,仔细研究自己城市的优势和特点,形成有自己特色和风格的办报思想。对此,都市报有着清晰而明确地认识。自诞生之日起,都市报就把“强化本地新闻,彰显地方特色”作为报纸的主要卖点。以成都地区的《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为例:1997年 4 月 2 日,《华西都市报》共刊发了 165 条新闻和服务性报道,其中本地新闻占 120 条,约占总数的 73%;而《成都商报》的 6 个成都新闻版组中,有 5 个以“街头”、“社区”、“市民”、“城市热线”、“社会”命名,“其新闻‘镜头’专门瞄准大街小巷的凡人小事,瞄准城市广场和小区院落,报道市民之间的街坊关系、家长里短,报道市场的供求情况、物价水平,报道城市的市政建设、流行时尚……”。 可以说,都市报创办之初,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受到读者青睐,迅速占领本地报业市场,原因之一就是得益于本土化运作。

本世纪初,伴随着发行量地骤增,各地都市报逐渐成为本地区颇具影响的“经济巨人”,它们纷纷打出“迈向主流化”的大旗,开始大量增加时政新闻、深度报道。然而就是在都市报纷纷迈向“主流化道路”的同时,一些有影响的都市大报也没有忘记加强地方特色建设。2002年 4 月《南方都市报》改版,改版后的《南方都市报》一个最大变化就是突出“本土化”:将A叠分为A1 和A2 叠,其中A1 叠主要报道时政和社会新阐,增添D叠城市专刊(分为广州杂志、深圳杂志、东莞杂志、佛山杂志和珠海杂志)。

图 2 -2 《南方都市报》“城市专刊”版面

即便是今天,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严重冲击着都市报的发展时,都市报人寻找突围的主要策略依然是本土化运作。2009 年 3 月 23 日,《成都晚报》改版,提出“以本土新闻的最大化满足读者需求为此次改版第一目标”,声称“将重心凝聚于成都本地,做最快、最深、最全的成都新闻报道,对主城区进行新闻全覆盖,每天为市民奉献成都本地各个层面最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同一时间,《重庆商报》也完成了改版工作,增设了“今日独报”、“记者博客”、“重庆人物”版面,重点打造本土的原创内容。《长江商报》则增加如“咵天”、“邻家有女”等新栏目,并将原B叠的“武汉新闻”并入到A叠中,增加了新版面,其努力打造本土新闻的方向明显。《珠江商报》更是每日推出 4 个版的“今日顺德”板块,以“扎根本土,服务万家”为宗旨,分别从时政、都市、民生等方面,对发生在顺德的新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报道。

那么都市报为何要追求“本土化”呢?

首先,都市报作为综合性城市日报,其核心受众群基本都定位于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不同层次的市民,受众的地域性特征十分突出。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人们具有相同的地域特征,其信息沟通和交流的方式也会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地域概念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普通受众对于新闻价值的选择标准,除了重要性和时效性及普遍价值要素之外,地域的贴近性应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其次,在全球化时代,网络等新媒体不断涌现,使信息采集不再被垄断,相对应的是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及时,都市报不论从规模还是时效上都难以与之抗衡。而本地新闻的报道却有着无可替代的原创性、唯一性与及时性。

另外,从国外媒体的发展趋势来看,许多媒体也都在努力增加本土新闻,并已取得较好成效。这为都市报的本土化运作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经验。

都市报的“本土化”策略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操作:

(一)扩大本地新闻数量,增加本地新闻版块

作为一份城市报,与同城各类报纸最主要的竞争利器就是充分利用本地新闻资源,在版面上全面出击,立体、全方位地做好本地新闻的全覆盖,为市民构建一座“信息超市”。我们仍以《成都晚报》为例,该报“以本土新闻的最大化满足读者需求为此次改版第一目标”,重大如政府各项重大民生举措,细节如社区新闻、家庭故事、个人情感诉求,只要是为广大读者所关注的,都被视为最主要的新闻题材。而家庭故事、个人情感诉求等以前典型的副刊内容,如今也被纳入了新闻报道的范围。再如《半岛都市报》,“它平均每天拿出 20 多个版面报道本地新闻,基本上涵盖青岛市所有的新闻信息,以平民化的视角,与市民的生活和性格融为一体,让读者轻松、全面、客观地了解新闻信息。” 内容的本土化成为其最具特色的办报理念。位居西安报业市场前列的《华商报》,本地新闻所占比例高达 58.6%,在其一个星期的头版中有四条是本地新闻。 这些报纸正是以大量的本地新闻赢得了市民的认可,真正成为“市民的第一选择”。

(二)利用地域特色资源,做好本地新闻的深加工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更多的读者不仅希望了解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更渴望了解其来龙去脉,探求新闻的实质意义。因而都市报在扩大本地新闻数量和版面的同时,还加强了对本地新闻资源的深度和力度开发,把本地市民特别关注的热点、焦点新闻做大、做透,靠对地方新闻信息资源的科学整合打造报纸的权威性和品牌形象。例如《华商报》在报道西安某医院医生收受回扣事件后,又先后推出了如何看待医生收“红包”?如何治理医疗商业贿赂?而且还利用整版刊登深度报道“破解药价虚高”,像这样的报道方式不仅告知了人们周围发生了什么,还说明了为什么发生,围绕一个主题或者一件事情,从多个角度进行报道,从而使读者对某一个问题有深入且全面地了解,弥补了普通新闻报道“短浅”之不足,真正做到“释疑解惑”,在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同时,提升了该报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另外,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本地的新闻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但是以地域为主体的特色资源却是丰厚的。自然风光、历史人物、人情世故、风物特产、人文古迹之类,是一个地区得天独厚的资源,它不仅在读者身边,而且与读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市报的专副刊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打造特色版面,也可以用新闻的形式进行全新的阐释,形成特色栏目。如《大河报》的“厚重河南”,《东方今报》的“地理河南”,都是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形成的品牌栏目。再如,2003 年 9 月 10 日《南方都市报》 D叠 80 版“广州地理”上刊载了《报馆街》。《报馆街》是“广州地理”的大型策划——“即将消逝的行业”中的专题之一。广州是中国近代新闻史的重镇,许多早期著名报刊均创刊于此。“报馆街”是广州当时报馆最集中的地段,曾经扮演着推动广州报业发展的重要角色。而如今“报馆街”作为一条消逝了的街道,前尘旧事已随时间远去,为了让它能够留在现代广州人的记忆中,“广州地理”在追述往事的同时,赋予历史以崭新的现代意义。该专题通过历史回忆、掌故追寻、老报人访谈、现代言论等几部分内容,以系统介绍报馆街的昔日盛况为主,挖掘出一些有趣的逸闻旧事,探讨广州报馆街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社会条件,并以当代人的视角审思广州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褒扬昔日报人的开拓精神,从而阐明其对于现代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与深远影响。这些充满浓郁地方色彩的报道,不仅增强了读者对报纸的亲近感,让读者对报纸产生了强烈地归属感,也让报纸与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度沟通,从而深深植根于这个地方的丰厚土壤里。

图 2 -3 《大河报》“厚重河南”、《东方今报》“地理河南”专版

(三)国内、国际新闻的本土化视角

虽然本地新闻是都市报的优势资源,但如果仅报道地方新闻显然是无法满足读者需要的,国内和国际重大新闻的报道对于一份报纸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都市报要在对国内和国际新闻的报道中做到与众不同、吸引更多的读者,就必须将本土化与国内、国际新闻视角相结合,使地方特色融入非本地新闻。如,2009 年 2 月 14 日《重庆商报》刊出了《力帆居摩托出口额榜首》、《苏伊士启动重庆三北地区供水项目》。前条是报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 2008 年前 10 家摩托车企业出口额排名,重庆市摩托车巨头力帆集团以出口金额 4.99 亿美元位居榜首,而隆鑫工业以 4.04 亿美元位列其后;下一条是讲世界 500 强苏伊士环境集团审议通过了重庆三北(江北、渝北、北部新区)悦来水厂的饮用水服务特许经营合约。这些报道虽属于国际新闻,具有广阔地视野,但与本地民生之间有着紧密联系,报纸在挖掘读者兴趣的同时,提升了信息价值。再如南非世界杯期间,昆明的《都市时报》开辟“世界杯特刊”(T版)16 个版面。在这 16 个版面中,1 ~ 2 版是对世界杯战况的报道和综述各大报纸的评论,而 3 ~ 16 版都是关于昆明球迷夜场看球的报道,以及该报主办的“蒙眼踢点球”活动和与可口可乐公司联办的“足球宝贝”活动的战况报道,通过这些报道,使读者与南非世界杯实现了“零距离”。

(四)语言的本土化

语言的本土化就是运用口语、俗语、本地方言,拉近与读者之间的感情距离。

我们以成都地区的两家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2005 年 10 月 1 日至 12 月 1 日的新闻为例,看一看标题中口语和方言使用情况:

1.标题中使用口语词的现象

(1)《千里走单骑 老谋子回来了》(《华西都市报》2005 年11 月8 日)

(2)《老萨不玩了 庭审乏味了》(《华西都市报》2005 年12 月8 日)

(3)《快出超女自己的专辑嘛》(《成都商报》2005 年 11 月 17 日)

(4)《郁闷哦 姚明输球挨黑拳》(《华西都市报》2005 年11 月7 日)

第(1)例里的“老谋子”由“前缀+词根+后缀”构成,它所表达出的亲切感是显而易见的;第(2)例里“老萨”是典型的口语词,用在这里不乏调侃意味;第(3)(4)例简直就是“大白话”,使用了语气词“嘛”、“哦”,其中例(3)直接引用新闻报道中人物的原话。

2.标题中使用方言词的现象

(5)《挤不怕 80 万成都人出城耍》(玩《华西都市报》2005 年10 月 3 日)

(6)《打击歪职介不力 局长检讨》(非法《成都商报》2005 年 11月 17 日)

(7)《审计逗硬 4 官员遭查处问责》(动真格《成都商报》2005年 11 月 24 日)

(8)《查官煤 兴文县正副书记都挨起》(被查办《成都商报》2005 年 11 月 29 日)

(9)《花炮厂炸死人 厂方竟想捂倒》(隐瞒真相《华西都市报》2005 年 10 月 6 日)

(10)《“绿肺”遭屠戮 2000 棵树只剩桩桩》(树桩《华西都市报》2005 年 10 月 24 日)

(11)《米面抽查 四成质量有点“水”》(差《华西都市报》2005年 10 月 25 日)

(12)《忆初次受贿 县长悔青肠子》(追悔莫及《华西都市报》2005 年 11 月 4 日)

(13)《乱伸“咸猪手” 今起法律要严管》(性骚扰者《华西都市报》2005 年 12 月 1 日)

这些标题中出现的方言词语,主要是四川的,也有其他方言区的。并且报道内容几乎都是本地新闻。可以看出,其中主要是动词(“耍”、“逗硬”、“挨起”、“捂倒”),也有形容词(“歪”)和名词(“桩桩”),还有名词活用为形容词(“水”),有俗语(“悔青肠子”、“咸猪手”)。这些极具地方色彩的口语在悄无声息中拉近了报纸与读者的关系,传播效果自然也就增强了。

至于都市报新闻正文中的口语、俗语和方言词汇则不胜枚举,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p1A5GUJZ8i76YW6Au17Ar3XHVnJkDaKx95ZLJdhQ7QKf4wAlv8hF4VWv52KGRc3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