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都市报产生的原因

都市报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出现在中国绝非偶然,应该说,它与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环境的宽松以及广大新闻工作者的顽强探索是紧密相连的。具体而言,都市报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一、内因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都市报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长期以来,我国把新闻事业的属性定位于上层建筑,认为新闻事业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报纸长期作为党的政策、方针、路线的宣传工具,抹杀了其另外一个属性——信息产业。1992 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以及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我国市场经济进程全面铺开。经济体制的变革必然影响甚至决定新闻媒介的发展,新闻媒介的信息产业属性在变革中进一步凸现出来。面对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旧有的报纸体制明显地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以办报人为中心办报”的旧有观念受到严峻挑战,报社作为事业单位的身份越来越轻,而作为企业单位的身份越来越重,谋求报纸的企业化运作成为新闻界的共识。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新闻媒介的改革也从酝酿步入实践阶段。于是一种新的办报思路——以市场需要为导向,把满足市民对新闻的需求作为报纸的编辑方针、风格、内容分布等整体策划的出发点和归宿,最终形成并被付之于实践,从而出现了把满足市民需要作为首要任务的新型报纸——都市报。可见,市场化改革直接催生了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经济独立的都市报。实践证明,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都市报正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壮大。

(二)政府控制行为的相对弱化是都市报产生的前提

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末至今的两次报业市场化进程表明,政府是我国报业市场化改革的宏观发动者、决策者、组织者和监督调控者,政府行为是报业市场化进程的决定性因素、主导性力量。

我国报业长期作为政府部门的一个附属机构和事业单位存在于政府的行政系统之中,处于党和政府从宏观到微观的严密控制下,成为阶级斗争和宣传的工具。这一现象直到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我国的政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媒介环境逐渐宽松才有所转变。1987 年,国家成立新闻出版署,作为国务院对报纸进行行政管理的专门机构,并先后颁布了《报纸管理暂行规定》、《出版管理条例》等条例、规定共 40 件,报纸出版逐步做到了依法行政。1988 年,新闻出版署又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颁发了《关于期刊社、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为报社开展多种经营放宽了政策。1992 年,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报业走向市场化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1993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把报刊经营管理正式列入第三产业。这一切无疑从政治上为都市报的产生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同一时期,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法律角度保障了媒体的舆论监督环境。

(三)社会对信息量的需求激增,催生了都市报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社会总体上处于“单位制”,绝大多数人是“单位人”,他们从工作安排、经济收入、生活福利、医疗保健、子女教育、退休养老到百年送终等,几乎都由单位包办了。因而,那时的人们无需为个人的日常生活和事业发展寻求良好的信息服务。

20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我国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重组,使中国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变。这一时期,人们的铁饭碗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人随时面临着下岗、失业的危险,自谋职业、自求发展成为普遍现象;住房、医疗、养老以及子女入学等方面也不再有人代为包办。尽管他们曾经惶惑和茫然,尽管他们对于市场经济还很陌生,但生存的本能驱使他们义无反顾地投入市场经济的大海。这时,信息对于他们就成了无价之宝,媒介成了他们探测社会的雷达。凭借信息和媒介,他们视野开阔了,盲目性减少了,成功的机会增加了。正是这一现实而普遍的需求,催生了以市民为服务对象的都市报。

二、外因

(一)市民队伍的壮大为都市报培育了一个广阔的读者市场

报纸要发展,就需要一定数量的读者群。都市报号称“市民生活报”,其读者定位是现代都市里的市民。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前,中国社会总体上还处于计划体制和“单位制”笼罩之下,市民队伍非常弱小。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随着政治环境逐渐宽松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编制外人员,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大中城市的积聚效应所吸引,不断涌进大中城市。尤其是进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到 20 世纪 90 年代更发展成一浪高过一浪的民工潮。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表明,2003年年底,中国农村人口为7.68 亿,城市人口已达5.237 亿。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这种趋势有增无减,一个数量庞大市民阶层正在快速而稳健地形成。据悉,“中国城市化的终极目标,是最终中国农村只留下 1 亿人口,其他全部都要转入城市中去。专家们认为,未来20 至 30 年左右的时间,中国至少还要有 5 至 6 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以年计,每年达 2000 万~ 3000 万”。 可以想见,城市化浪潮在源源不断地为中国市民队伍注入大量新鲜血液的同时,也正在为都市报培育着一个潜在的后备读者市场。

如果市民社会和市民阶层的形成仅仅表现在数量上,而不是独立人格和自主精神的形成和增强的话,那么这些“城市居民”依旧不会成为都市报忠实的读者,因为他们没有太强的实用性目的和迫切需要,读报只是为了娱乐消遣、开阔眼界和增长见识,报纸自然也就没有太大的市场。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市民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小市民”,他们是受过良好教育,有着一定文化素养和较强民主、法制意识,奉行自由、平等、竞争、开放、理性原则的现代市民。他们不仅不断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质量,更重视高质量的精神生活,他们需要获得更好、更加高效快捷的信息服务,以便了解社会变动的状况,协调自己和他人、集体、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关系,希望对公共事务有更多的知晓权、发言权、参与权和支配权,于是他们越来越借重并依赖于大众传媒,而报纸以其特点和优势成为人们的首选。这就在客观上为都市报创造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读者群。

另外,伴随着经济收入的迅速增长,市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不断改善,人们的文化消费明显增长,经常性购阅一份或多份报纸逐渐成为市民们的生活习惯。再加上都市报内容丰富,既提供信息又能娱乐消闲,而且售价极其低廉,真可谓是物美价廉,这就使得许多市民在购阅都市报时显得格外“大气”。

(二)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经济繁荣保证了都市报的新闻采集、发行和广告市场的形成

首先,城市化为都市报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新闻“富矿”。

都市报是以“内容为主”的特殊产业,因而拥有充足而优质的新闻资源,是都市报产生和发展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之一。现代都市作为人口大量集中和高度流动的区域,自然成为信息的集散中心。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证明,城市历来都是大众传媒的催生、培育、发展、竞争之地,是各类媒体的市场中心。改革开放之前,我国设市城市 200 多个,但具有现代都市特征的城市屈指可数。改革开放后,新城市涌现和老城市都市化波澜互助,同生共长。据 2001 年中国市长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提供的材料,2000 年全国设市城市共计 663 个,其中特大城市 37 个,大城市 51 个,中等城市 216 个,小城市 359 个……当中许多特大城市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大都市。在这些现代大都市里,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日益丰富、多姿多彩,新奇事件、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流行现象此消彼长。另外,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增长,市民的收入来源多元化了。工资不再是唯一的收入。基金、股票、债券、房产、彩票等等,财路多多。因而股市、油价、利息的涨落,彩票、债券的发行,楼市行情的变化等经济信息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人们对经济信息关注的视野开阔多了。这一切为都市报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产资源”,尤其是为都市报的社会新闻、财经新闻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其次,繁荣的城市经济为都市报提供了经济支持。

都市报是一张完全走向市场的报纸,决定其生存、发展的最根本因素是广告。城市人口集聚,使第三产业在城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相应地,第三产业的广告量自然地多了起来。城市中的第三产业基本都是直接服务于市民,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商们在选择媒体发布广告时,立足于城市、面向市民的都市报无疑成为首选。还有,城市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市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准的提高,与此相关的是,城市市民的消费热度也在不断升高,从改革初期的追逐手表、自行车、收录机,到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彩电热、音响热、空调热,到眼下的电脑热、汽车热,以及房地产热、保健热、美容热、教育热、旅游热等等,它们在占据报纸的大量版面的同时,也成为都市报生存与发展的强大经济支柱。

再者,城市人口的集聚也给都市报的发行带来了便利,使都市报能够依靠自己的发行队伍,在每天早上,市民上班前将报纸送到城市中的各个售报亭或订户家中。

综上而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市报是城市的产物。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向前推进,城市经济深入发展,市民队伍日益壮大,都市报的市场将会越来越广阔。 J5E6/9Bs3QKaFnlqCgk25k7X+lhtMKCis+OkRKtfL9c2X92CUZaiAOOk3FCIMJ+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