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一

我国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当时的北京经济学院)劳动经济学院是最早投入这一研究和教学的院系之一。1987年10月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ILO)亚洲促进就业小组(ARTEP)在泰国首都曼谷举办了第一届亚洲人力资源开发和促进就业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泰国、韩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会议期间由联合国聘请的专家阿姆扎德(RASHID AMJAD)等人作了专题演讲,各国代表共同研究了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介绍了本国在教育、职业培训、就业、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与会的代表由劳动部的官员和北京经济学院、北京物资学院的教师组成。会后,由北京经济学院劳动经济系组织翻译和编写了会议的有关著作和文章。这些文献资料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原北京经济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唯一的一所研究劳动经济和劳动管理的大专院校。最初为国家劳动部直接管理的劳动学院。迄今为止,该学院从事劳动经济和企业劳动管理的研究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此背景下,由学院众多学者结合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系和较强的师资队伍。无论从理论探讨、科研成果和企业管理实践等方面在我国都有了较高的学术地位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HRM)是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是我国MBA教育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的特点是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它教授的对象也多为企业管理者,而很少为理论研究者。从学科来源上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前身是劳动和人事管理,原本与企业中的生产、财务、销售、物资等管理同为基本管理职能之一,其重要性和管理地位与其他职能难分伯仲。自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随着科技的进步,受教育人口的迅速增长,白领比重的增加,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致使企业对员工的创造性、主动性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行政性、程序性的劳动和人事管理显然已不能应对。如何激励员工的创造性,如何调动和鼓励员工的主动性和参与精神成为企业管理的重心。为此,人力资源管理就应运而生。但是,不论从哲学理念、基本观点、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上都与传统的人事和劳动管理不可同日而语。它不再是无专业、无技术和执行性的一般职能。从学术上讲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融入现代管理理念、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的崭新学科。就目前我国大专院校的人力资源教学和企业管理状况来看实践和应用问题是该课程的关键所在这本书通过翔实的调查、实践和缜密的思考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方法,希望对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和管理的工作者能有所裨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河清 DozbVoWQMQjGAyogCMRVCV9gpnsu9nZPkpFjAFNgGz/eJcfXHgNV0WZ9ijnYpZE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