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山东工商学院发展目标简史

张开祝

所谓目标,是指组织或个人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希望在一段时间内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所要达到的目的。目标决定动力,动力来自目标,目标与动力成正比。目标越大,动力越足;目标越低,动力越小。世界上,任何组织、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一所高等学校的发展目标包含很多方面,有近期发展目标、中期发展目标和长期发展目标;有办学目标、定位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有战略目标、战术目标等等。这些目标的确立,不仅是高校自身办学实力、办学性质等诸多要素作用的结果,也是全体师生员工思想认识统一的结果,更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所要实现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所在。没有明确的目标引领,师生员工就会迷失方向,丧失前进的动力。一所高校的发展目标具有四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激励性。发展目标要有拉动力和驱动力,要能激发师生员工为之奋斗的欲望,激励师生员工的斗志。唾手可得或缺乏激励,不叫发展目标。二是时限性。发展目标的实现要有一定的期限,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达到的。随时可取或永远无解,就失去了设定目标的意义。三是清晰性。发展目标是什么,指向性必须清晰,不能模糊;发展目标的标志有哪些,必须有确定的内涵,有可衡量的标准。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成为不了发展目标。四是简洁性。发展目标是对学校未来发展走向的总概括,要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因而要求语言简洁,能一语道来。绝大部分人记不住、只沉睡在文件里的发展目标,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对于一所高等学校来说,到底要把自己建成什么样子,各有各自的“奋斗理想”,或曰“一流大学”,或曰“知名大学”,或曰“高水平大学”等等。就山东工商学院而言,在其 25 年的不同成长历程中,都会根据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实力,提出相应的发展目标。

一、学校发展目标的萌芽阶段(1984 年~ 1997 年)

从 1984 年 12 月开始筹建,到 1997 年 11 月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通过,是学校发展目标的萌芽阶段。

最早的“奋斗理想”是 1984 年筹建时提出的“华东煤炭大学”,下设两个学院:煤炭经济学院和煤炭教育学院。煤炭经济学院为煤炭系统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煤炭教育学院为煤炭系统培养中小学师资。但因种种原因,“大学”这一“理想”未能付诸实践,随后便于 1985 年 12 月诞生了“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其实,这时候的“理想”还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的“奋斗理想”,仅仅可以称其为“建校理想”。

初步意义上的“奋斗理想”出现在 1994 年。为使学校发展走出低迷的困境,时任学校领导提出了“一年上轨道,三年见成效,五年争上游,十年创一流”的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1995 年 1 月,首届“双代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煤炭经济学院 1995 ~ 2005 年改革发展规划提要》,进一步提出:“一年上轨道,三年见成效,五年争上游,十年创一流。背靠行业,面向社会,建成全国煤矿经营人才培训基地、全国煤矿管理科学交流中心、全国煤矿两总师(总经济师和总会计师)业务和信息交流中心,同时积极向地方靠拢,努力为山东省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服务,使自己处于教育体制改革的有利地位。”这个“奋斗理想”,是在学校发展处于徘徊不前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但由于当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在全校上下达成共识,更没有引起师生员工的共鸣。

1997 年 11 月,学校顺利通过原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全校教职员工深受鼓舞,士气大振,从中也看到了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希望。之后,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办学实力的不断增强,全校上下便开始有意识地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发展目标问题。

二、学校发展目标的探索阶段(1998 年~ 2003 年)

从 1997 年 11 月顺利通过原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到2003 年 11 月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学校发展目标的探索阶段。

1998 年 10 月,经全校师生员工及教职工代表大会主席团讨论,党委研究通过了《中国煤炭经济学院 1998 ~ 2001 年发展规划》,其中提出:到 2001 年,把学校建成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类专业为主,兼有理、工、文、法专业,学科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方面具有较强实力,有配套的教学设备和条件,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在山东省同类院校中声誉良好、特色鲜明的普通本科院校。

2000 年 3 月,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 1999 年会通过了《中国煤炭经济学院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其中提出:争取在三年时间内,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2001 年 12 月,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十五”发展计划和 2010 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十五”末期,把学校建成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特色鲜明、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普通高等学校;在实现“十五”计划的基础上,再经过 5 年的努力,把学校建成特色更加鲜明、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国内同类高校中整体办学实力居于前列的综合性财经大学。

2002 年 12 月 21 日,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二次会议又号召全校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发展,为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财经类院校而努力奋斗。

这以后,“省内知名、国内有较大影响的普通高等学校”以及“有较大影响和知名度的山东省高水平财经类院校”等,时常出现在学校简介和有关报章之中。尽管如此,这时期的“奋斗理想”并没有形成一个“固定概念”,仍处于前后不一致状态,师生员工中也很少有人对此耳熟能详,信手拈来。

2003 年 11 月,学校在山东省高校率先接受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这标明学校已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发展目标的确立也就应时而生。

三、学校发展目标的确立阶段(2004 年至今)

自 2004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山东工商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到 2010 年 6 月中国共产党山东工商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是学校发展目标的确立阶段。在这个阶段,学校根据形势的变化,先后提出了“山东高水平财经大学”和“有特色开放式工商大学”两个发展目标。

(一)“山东高水平财经大学”

1.“ 山东高水平财经大学 的确立

2004 年 1 月 12 日,学校党委召开了全校干部会议,号召全体师生员工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学校各项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山东高水平财经大学奠定坚实基础。“山东高水平财经大学”作为一种“特定概念”或一种“奋斗理想”,首次被提了出来。

2004 年 2 月 15 日和 3 月 20 日,《山东工商学院报》刊登的原党委书记毕宪顺撰写的《正确处理十大关系推动山东工商学院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论主导山东工商学院事业发展的若干根本性问题》两篇文章,都使用了“山东高水平财经大学”这一概念。还是在 3 月 20 日,他在全校学生干部大会上,号召全校学生和教师一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把山东工商学院建设成山东高水平财经大学做出应有的贡献。他强调,“山东高水平财经大学”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不能多一字,也不能少一字。

2004 年 7 月 3 日~ 4 日,中国共产党山东工商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原党委书记毕宪顺代表党委所作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建设山东高水平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建设山东高水平财经大学”的目标,被确定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奋斗理想”,也成为学校历史上具有真正意义的发展目标。

此后,在学校召开的各种会议上、领导讲话中和文件报章里,“山东高水平财经大学”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

2.“ 山东高水平财经大学 的含义

所谓“山东高水平财经大学”,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词面”含义,要点有四:第一,是“山东”高水平财经大学,而不是“全国”高水平财经大学,更不是“世界”高水平财经大学,这是空间定位;第二,是山东“高水平”财经大学,而不是山东“知名”财经大学,更不是山东“一流”财经大学,这是水平定位;第三,是山东高水平“财经”大学,而不是山东高水平“理工”大学,更不是山东高水平“综合”大学,这是学科定位;第四,是山东高水平财经“大学”,而不是山东高水平财经“院校”,更不是山东高水平财经“学院”,这是层次定位。所以,“山东高水平财经大学”是一个由这四个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融合着学校的空间定位、水平定位、学科定位和层次定位。另一方面是“发展阶段”含义,要点有三:第一,仅是学校近期所要实现的“奋斗理想”,即到 2010 年,在校生规模达到 2 万人,部分学科达到省内一流水平,拥有 30 名以上省内知名、全国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拥有 10 个以上硕士学科点,把学校建设成为山东高水平财经大学;第二,又是学校中期所要实现的“奋斗理想”的起点,即从2010 年起到2020 年,在校生规模适度发展,部分学科在省内处于一流水平、在全国有较大影响,涌现出若干名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把学校建设成为山东一流财经大学;第三,更是学校远期所要实现的“奋斗理想”的基础,即在实现近期、中期“奋斗理想”的基础上,从 2020 年起,向全国高水平财经大学迈进。由此可见,“山东高水平财经大学”,既是学校近期的“奋斗理想”,又是长远发展的基础。就是说,建不成“山东高水平财经大学”,就建不成“山东一流财经大学”,也迈不进“全国高水平财经大学”。

3.“ 山东高水平财经大学 的标志

所谓“山东高水平财经大学”,其标志主要包括高水平的师资、高水平的学科、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高水平的管理、高水平的人才、先进的办学思想、鲜明的办学特色、良好的社会服务功能等因素,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在校生 2 万人,意味着学校规模达到全国财经类院校中列,同时拥有与此规模相应的办学条件和相当的综合实力。

第二,部分学科达到省内一流水平,就是说学校的省校两级重点学科,一部分要达到省内一流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一部分要建成省内高水平学科,具有明显优势。这些学科都要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个别学科要具备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条件并能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第三,拥有 30 名以上省内知名、全国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有了这 30 人,也就有了 10 个以上硕士学科点。

第四,学校的类型定位为教学型,构建以本科教育为主,兼有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国际合作办学、成人继续教育、短期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

第五,在学科类型上,以经济、管理类为主,兼有法、文、理、工等 6 大学科门类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普通高等学校。

第六,在办学特色上,区别于一般高等学校,所设学科绝大部分为管理学科,因而以管理学科见长;区别于财经类高等学校,因原隶属煤炭部领导,又以煤炭经济与管理研究见强;区别于省内外高等学校,因地处沿海开放城市烟台,且是胶东半岛唯一的一所财经类高等学校,又以区域经济研究见优。

第七,在服务面向上,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基层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在“山东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引领下,学校的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教育教学工作成效显著,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科研实力不断增强,人才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合作交流逐步扩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党建工作全面加强,学校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有特色开放式工商大学”

1.“ 有特色开放式工商大学 的确立

2009 年 2 月 24 日,第三届山东省学位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会上,我校在 7 所申报院校中脱颖而出,通过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评审,学校的发展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期待,学校党政领导重新审视了学校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适应高等教育的变化态势,进一步充实办学内涵,进一步提升办学实力,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尽快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追求一种更加有特色、更加开放式的奋斗目标,成为全校师生员工新的愿望。

2010 年 6 月 21 日~ 22 日,中国共产党山东工商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党委书记魏金陵代表党委所作的《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为建设有特色开放式工商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尤其是山东省财经类高校布局的调整,号召全校师生员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用更开阔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更高的要求,努力推进“有特色开放式工商大学”建设。“有特色开放式工商大学”便成为学校发展历史上又一个新航标。

2.“ 有特色开放式工商大学 的含义

所谓“有特色开放式工商大学”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词面”含义,要点有四:第一,是“有特色”的开放式工商大学:具有自己独特的气派、风格和品质,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管理服务、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强。第二,是有特色“开放式”的工商大学:在地域上,既是山东烟台的,又是国内国际的;在领域上,既是高等教育的,又是经济社会的;在意域上,既是海纳百川的,又是气势磅礴的。要以开放作为办学理念的重要内容,以促进自身内涵发展为目的,以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为核心,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完善校内开放机制为基本内容,以广泛的合作与交流为重点,把开放意识贯穿于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各项工作。第三,是有特色开放式的“工商”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和管理学科为主,以理、工、文、法学科为强力支撑的多科性有特色财经类大学,而不是师范、理工、医学、农学等单科性大学,也不是包罗万象、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第四,是有特色开放式工商“大学”:是“大学”,而不是“院校”,也不是“学院”。所以,“有特色开放式工商大学”融合着学校的办学内涵、办学方式、办学属性和办学层次四个部分。另一方面是“发展阶段”含义,要点有三:第一,它承接着未来十五年学校发展所要实现的第一阶段目标,即从 2010年起,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任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第二,是未来十五年学校发展所要实现的第二阶段目标,即在实现第一阶段目标的基础上,再用四年左右的时间,到 2015 年建校 30 周年前后,更名为山东工商大学,建成有特色开放式工商大学;第三,是未来十五年学校发展所要实现的第三阶段目标的起点,即在实现第二阶段目标的基础上,再经过十年左右时间建设,到 2025 年建校 40 周年前后,力争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成更高水平的工商大学,跻身全国财经类院校前列。由此可见,“有特色开放式工商大学”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是未来十五年学校发展第一阶段目标的提升,又是未来十五年学校发展第三阶段目标的基础。就是说,成不了“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就建不成“有特色开放式工商大学”,也跻身不了全国财经类院校前列。

3.“ 有特色开放式工商大学 的标志

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山东省财经类院校的实际,回顾发展历史,定位客观现实,瞄准发展未来,“有特色开放式工商大学”的标志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学科定位。所要建设的有特色开放式工商大学,是以经济和管理学科为主,以理工文法等学科为强力支撑的多科性大学。

第二,类型定位。是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学科建设提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引导科研,科研促进教学,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大学。

第三,模式定位。是办学理念更开放、社会联系更密切、对外合作交流更广泛、国际化水平更高、外部资源支持更有力、内部资源共享程度更高,开放式人才培养、开放式科学研究和开放式管理经营有机统一的开放式大学。

第四,内涵定位。是教育教学质量较高、优势学科在全国知名、整体办学实力在同类高校中居于前列,有广泛影响和知名度的特色鲜明的大学。

第五,面向定位。是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煤炭行业建设的,具有更强的社会服务功能的山东省属大学。

总之,“有特色开放式工商大学”是一所有内涵、有特色、更开放、更和谐的创新型工商大学。

当前,全校上下正在“有特色开放式工商大学”发展目标的感召下,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全面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学科强校、人才名校”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努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学科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人才队伍建设明显加强、学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师生幸福感明显上升。

(本文发表于《山东工商学院报》2010 年 12 月 31 日第 451 期) VGQ8OmCqBtf/b0AGQj5iWBNqK9gKjWgEhY/eE48nwF1kLM9dJN9vBfczVdxMBLk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