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帷幕的开启预示着我国即将全面腾飞的发令枪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静悄悄的性革命时代也伴随而来,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诸如:国内影视节目煽情性的表演、性感美女在平面媒体的独领风骚、情爱歌曲的流行、卡拉OK娱乐厅遍布城镇、成人用品商店的张扬、帅男靓女的街头紧抱狂吻、婚前性行为日益增多、未婚同居屡见不鲜、婚外恋、一夜情成为两性生活中的热门话题,等等。另外,同性恋网站和酒吧不仅浮出水面,而且与日俱增,成为同性恋联系、交往和沟通的重要途径。

同性恋、异性恋和双性恋被视为是不同类型的“性倾向”,其定义是:“持久的对某一特定性别成员在性爱、感情或幻觉上的吸引”;因此,同性恋指的是“对自身性别基本的或绝对的吸引”。同性恋之间除了双方不是异性外,其他任何生活方式都与异性恋没有什么两样,他们(她们)也有别人花前月下或酒吧K歌房的浪漫时刻,也有喜新厌旧的;也有为情所困寻死觅活者;也有以色骗取对方钱财的。

同性恋现象是少数人的一种行为模式,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但囿于传统的偏见和正统人士对性爱问题的排斥,不少人士视有关材料为琐言猥谈而略去不载;加之同性恋群体的私生活都比较隐蔽,所以一般容易被人忽略,许多人并不了解这个隐秘世界。然而,社会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紧扣时代脉搏、探讨当代人的情感构筑了新的平台。笔者通过研读、观察和访谈,捕捉当代多元文化生活特点的点点滴滴,将浩瀚无垠的资料和信息进行梳理、加工和升华,力争运用穿越历史时空的感悟和具有前瞻性的理念,秉承文学源于生活、提炼生活、反哺生活的宗旨,特撰写了《亚文化现象——关于“同性恋”的学术探讨》。

本书由上篇、中篇和下篇三部分组成。上篇首先概括介绍了同性恋的中外简史,进而铺叙了同性恋的概念、称呼的源流和当代圈内逐渐流行、且具有正面积极历史参照意义的“同志”称谓的演变,同时还诠释了同性恋的分类、扮演角色和聚集场所,并解析了其形成原因等;另外还敲击键盘,追寻名人,宛如用长焦镜头,把亘古具存的诸多宫廷爆料拉到读者眼前。

中篇是以囊括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的同性恋者为主人公,以同性恋因冲击到我国经过漫长历史积淀的厚重传统文化底蕴所折射出的种种现象为背景,跨进同性恋群体世界,聆听他们的心底告白,揭秘他们不为人知的隐私生活,讲述他们的同性之爱,抒写他们在主流文化驱使下,亲身经历的悲与喜、爱与恨等苦辣酸甜之感受。另外,还剖析了他们中许多人是惯于人云亦云和模仿,对待社会舆论、压力和风浪没有足够的坚韧而返航,如本来是同性恋者,但还要随潮流违心地结婚生子,传宗接代;也有一些尚未拿定主意的犹豫者,或前行后退都由不得自己的人;同时也刻画了其中的勇者、犟者和桀骜不驯者,他们既对别人的安排不甘心,也不避讳社会舆论,始终驾驭冲破习俗羁绊的生活小船,按既定的航线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迫于笔者的恻隐、怜悯之心所驱使,本篇凸显了同性恋群体突破坚冰禁锢的精神桎梏的艰辛,长年累月地在夹缝中过着颠沛流离的感情生活。他们中许多人不得不躲躲闪闪、遮遮掩掩,生怕被人察觉,招致误解甚至“普天同恨”。

下篇首先回顾了我国对控制人口过快发展的认识过程和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得到联合国的充分肯定及世界媒体的广泛赞扬,并分析了现存的超生和人为多胎现象等问题。而后论述了婚姻的主导动机缘于传承生命,使人丁兴旺成为达到更高生活水准的必要保障。随着人类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口的增长与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必须相匹配,否则就会导致人口失衡,并指出,从历史和跨文化的研究看,凡是人口增长压力较大的国家,对同志现象一般都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如西方已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将同性婚姻或同性伴侣关系合法化,以此寓意同性恋有其积极的一面。同时还凸显了中国政府修改后的婚姻法规,虽然重申“不会效法一些西方国家允许同性恋者之间结婚”,但对待同性恋现象选择的是“顺其自然”的策略,既不刻意阻挠,也不有意提倡。因此,同志网站、同志会所、同志酒吧、同志浴池等渐出水面,公开“民办”或秘密的同性婚姻也时有报道。

本篇强调了大千世界包罗万象,同志在不违反法规、不妨碍他人和社会公德的前提下,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同志圈内,作为“钢杆同志”,他们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商业养老保险为补充,加之不用考虑子女的抚养和教育等问题,通常情况下会家底殷实,“比较小资”。所以养老问题不难解决。因此,人们应该通过冷峻思考,用开放的心态对待一切,学会友善、尊重和包容。当今国内外的大环境已经传达了强烈信号:同性恋群体的未来“一切都会更好”。

本书是在我国社会高速发展变化中对多元文化快速融合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感而成,与百姓绚丽多彩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内容健康,语言质朴、幽默,史料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此书如果能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同性恋,尊重和理解他们对性倾向的选择意愿,包容而不歧视他们,进而对我国正在着力建设的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笔者将倍感欣慰。

在撰写我的处女作——《亚文化现象——关于“同性恋”的学术探讨》的过程中,阅读了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的有关著作,并得到许多朋友、同仁和被访谈者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本人的水平所限,不妥乃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张栓林
2012 年 8 月 QPfF3j/WzWJwVhz1GNtxvVtG5Qje+rKF7Nu0uXCTh+sCYCV1G0NgarTLLuQzimT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