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青年学会旧址

青年学会是1919年底,由河南省第二中学(四年制,地址今大纸坊街)学生曹靖华等人创办的进步社团组织。会员多数为本校学生,也有个别外校学生,如芜湖安徽五中学生蒋侠生(蒋光慈)、开封女师学生宋若瑜等。青年学会是“五四”以后开封出现的一个较有影响的中学生进步社团,青年学会会员的思想演变,是“五四”以后河南新文化运动深入的一个缩影。

青年学会旧址——今开封五中

1919年冬,河南省立第二中学的一小部分学生,尤其是毕业班的几个站在爱国运动前列的进步学生,被曹靖华组织起来。年轻的学子满腔热血,从微薄的生活费中挤出钱来,每人交1元会费,组成“青年学会”并出版《青年》半月刊(《青年》半月刊1920年1月1日创刊,是一种4开4版铅印的报纸型刊物,在北京印刷,每期发行四五千份,行销省内外)。青年学会的宗旨是:发展个性的本能,研究真实的学问,养成青年的真精神。(即“奋斗、诚实、宏毅、勤俭”)。青年学会的活动比较广泛,不仅反日救国、反封建,还介绍新思想、传播新文化。他们愤世嫉俗,满怀愤慨,向一切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展开猛烈抨击。他们举起离经叛道的大旗,反对家长制,反对纲常名教,反对奴隶教育,反对社会上一切不自由、不平等现象。他们要求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反对读死书,主张工读互助、劳工神圣,痛恶社会上一切不劳而获的寄生虫生活。

青年学会会员思想的飞跃,反应在《青年》半月刊上,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他们开始面向社会,注意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青年》第5期上登载的《农家诗》中写道:“春奉梁,秋纳漕,为什么做官的拿着我们的钱去开销?一年360天—天天不能闲,为什么财主不做也吃穿?”对于深受资本家压迫剥削的城市工人,他们也寄予无限的同情,呼吁“组织劳工同盟会,倘若那吃人肉的官僚于那喝人血的资本家虐待我们,我们全体罢工,与他做最后的血战。”二是表现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向往。在《青年》第3期《强盗杀人》一文中,他们大声疾呼:“破除不平等的阶级!作公产阶级先锋队!为20世纪的世界史开个实行公产的新纪元。”“呵,列宁……我盼你把你的种子赶快散布到大地球上!去扑灭那横暴的强盗!”

相关链接:

曹靖华 (1897—1987),原名曹联亚。河南省卢氏县人。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散文家。童年在家乡随父亲曹培元读书,初步接触了反清革新思想。五四运动前后,在开封河南省立二中读书。1920年作为河南代表,去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1924年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派往莫斯科,在东方大学学习。翌年回国,参加鲁迅主持的未名社。1926至1927年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革命失败后再去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彼得格勒东方语言学校任教。1933年秋回国,先后在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东北大学、中国大学等校任教。1939年去重庆,任中苏文化协会常务理事,主编《苏联文学丛书》。1948年应聘赴北平清华大学任教。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顾问,中国苏联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顾问等职。1959年~ 1964年,任《世界文学》主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后担任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鲁迅博物馆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中国外国文学会顾问、中国苏联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1987年获苏联彼得格勒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同年8月获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各国人民友谊勋章。 skBzj6uYwMI0CKEL19uEoiWuIF1Ea7S97iQUkuRUDBTqWdy6AmhvbMIRa0ysYCw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