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心声》杂志社旧址

在全国新文化运动不断深入的影响下,开封思想界逐步活跃。1918年4月,在《新青年》的影响下,进步知识分子稽文甫、冯友兰等在开封创办了《心声》杂志。1918年学校暑假后,《心声》杂志社成立,冯友兰任主编,社址在青云街。他们倡导鼓荡学风,浚发思想,致力于反对旧文化,宣传新文化的运动。

五四运动以后,《心声》杂志社逐渐向传播新思想转变。1919年8月,该社在开封出版的《九州日报》上,发表公开启事,介绍《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和《星期评论》等国内影响较大的进步刊物。

《心声》杂志社旧址——青云街

是年,《新青年》第六卷五号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心声杂志社积极推销,并号召“凡系青年学生,均宜人手一编”。

1920年1月,《心声》杂志社宣布改组,改组声明中提出办刊的方针,“第一件就是很想多介绍一点科学的方针;第二件就是很想把欧洲文学、科学、哲学的略史,多介绍一点。”于是,在《心声》第二卷一号上,他们转载的《格拉佛女子解决问题》一文中说“现在社会所谓改革进步,全是虚文;至于改革本身的定义,是万不能对于现实社会的组织毫不破坏就能够成功的。”文章还尖锐地指出,“去改良某一部分”的做法,是一种“卑下的维新”,“这决不能发生效力的。因为资本家的权力,霎时间就可以寻出法子去阻碍他的进行”。文章明确指出要改良现实社会。这与流行于开封的改良主义思潮相比,显然是思想和认识上的一大进步。

《心声》杂志创刊号

相关链接:

嵇文甫 (1895—1963),原名嵇明,字文甫,以字行。河南省汲县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当代著名教育家、史学家与哲学家。1933年到1956年任教于河南大学,其中从1950年到1956年,任河南大学(后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校长。

1915年,嵇文甫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被河南省第一师范聘为国文教员,并在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河南大学前身)兼课。在课堂上,嵇文甫积极宣传新文化理论,提倡白话文,与思想陈旧的教师展开论战,给古城开封的学术界注入了新的活力。1927年1月至次年3月,他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同时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女子师大等校兼课。在此期间,嵇文甫积极参与当时学术界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论战,并运用历史唯物论进行教学与研究。

1933年,嵇文甫回到开封,就任于河南大学,先后出任文史学系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河南大学校长,在校长达20余年。其间经历了从省立到国立河南大学及院系调整后的河南师范学院等三个重要的发展转型期,堪称河南大学早期发展转型的重要见证者。作为爱国志士,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嵇文甫时刻关注着国家与民族的命运,通过各种方式向广大师生宣传革命思想与爱国精神。抗战期间,嵇文甫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他与姚雪垠、郑若谷等人先后创办了《风雨》、《大时代》等刊物,刊载爱国救亡文章,及时报道前线军队的英勇事迹。还与陈梓北、嵇振民等人共同谱写了《河南大学校歌》、《抗战到底》等爱国歌曲。1937年,嵇文甫与范文澜等进步教授组建了“河南大学抗敌工作训练班”,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与游击战术,使党的抗战思想深入到敌后,这些努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与创业精神。1948年开封解放,嵇文甫、李俊甫等280名师生奔赴解放区,成为革命大学——中原大学的积极筹备与组织者。1949年,被中共河南省委任命为河大副校长、次年出任校长,直到1956年调任郑州大学校长。

作为近现代知名学者,嵇文甫在中国哲学史及古代思想史等领域成就卓著,突出表现在对阳明学说与船山思想的研究。嵇文甫还是我国较早运用马列主义与唯物史观从事研究的学者之一。时至今日,斯人已逝,而余韵长存,嵇文甫的《晚明思想史论》被学界公认为研究晚明思想史的开山之作,该著提要与胡适、冯友兰等近代著名学术大师的论著提要一起,被收入到由学林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中国学术名著精华》一书。另外,在由著名学者胡道静编撰的《国学大师论国学》一书中,嵇先生的宏文《漫谈学术中国化问题》也赫然在列,同时在列的有章太炎、胡适、梁启超、王国维等大家的文章。这些都足以体现嵇文甫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的地位。

冯友兰 (1895—1990),字芝生,汉族,河南省唐河县人,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1923年至1925年任中州大学(河南大学前身)文科主任(即文学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教授。

冯友兰出生于书香之家,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门(系)。1919年赴美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读研究生,192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18年,冯友兰北大毕业后,回到河南开封,在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河南大学前身)和省立师范学校教国文和修身。与嵇文甫、韩席卿一起创办《心声》杂志,宣传新文化,传播进步思想。1919年赴美国留学,1923年冯友兰学成归国,回到中州大学,担任文科主任(即文学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校评议会成员和图书馆委员会委员,是河南大学哲学系的创始人之一。在任文科主任3年里,冯友兰有志于“办个像样的大学”,受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的启示,他提出“三合一”的办学构想,认为像样的大学应该有像样的本科、研究部和编辑部,充分表现了冯友兰的教育管理天赋和关于现代大学教育的思想。在他的主持下,文史、哲学和英文3个系科得到很大发展。他延揽学术名家,瞄准国际前沿,注重学术研究,聚集了一批学者。其间,引进的教授有郭绍虞、嵇文甫、董作宾、李燕亭等。1924年增设教育系,学科设置日益合理。在教学上,他讲课深刻、自然,广征博引,贯通古今中外,受到同学们的欢迎,还亲自指导学生进行英译汉的翻译练习,以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他积极开展学术活动,专门为《心声》杂志复刊撰稿,任中州大学文艺研究会的名誉会长,为研究会办的刊物《文艺》撰写发刊词,并发表关于哲学史方面的学术论文,也为其今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冯友兰致力于文科体系改革,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奠定了河南大学百年来文科的优势地位。他广揽人才、传道授业解惑的事迹成为河南大学办学历史的优秀传统。

冯友兰离开河南后仍关心着河南大学的发展。1945年,冯友兰来到在南阳荆紫关流亡办学的河南大学讲授“中国哲学的特点”,历时半月,场场座无虚席。新中国成立前夕,河大南迁苏州,师资缺乏,他应邀到校作学术报告。

冯友兰是近代以来中国能够建立自身学术体系的少数几个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在中国现代史上占重要地位,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他在中国哲学史方面的研究,形成了富有思辨性的独特思想体系。主要代表作有《中国哲学史》(两卷本)、“贞元六书”(《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中国哲学简史》和《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卷本)。 cEcypR3ache22weRWXX06pSMhfoe5yDUkY+EtAON//AcvFNG3cqTYyVanXkvFhW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