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评估相关标准与规范

一、数字图书馆建设标准框架图

中国自1995年开始跟踪国际数字图书馆发展以来,一直在技术和标准化两个方面进行努力,而标准规范的发展逐步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所以数字图书馆的健康发展取决于标准规范的执行好坏 [98] 。标准化是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基本保障,数字图书馆的本质就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只有采取统一的格式、标准和规范,才能保证信息表达、存储、检索、传输的顺利进行,避免不必要的转换和重复,避免浪费。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从技术到内容、从工具到环境,都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数字图书馆,需要多个标准之间的联系和协调,需要建立相关的标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资源的共建共享、管理的井然有序;才能将各单位开发出来的信息资源按统一的格式组织起来,既能与国际网络接轨,更能为各单位所共享,形成国家的整体信息资源;才能用统一的检索标准建立起分布式的存储和检索系统,使全国的信息资源能为广大用户方便利用;才能克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多头领导、各自为政 [99] 。下图为数字图书馆建设标准框架图(图4-1):

图4-1 数字图书馆建设标准框架图 [99]

二、NISO与ISO相关标准与规范简介

(一)美国国家信息标准协会(NISO)与国际标准组织(ISO)简介

美国国家信息标准协会 [100] (National Information Standards Organization,简称NISO),NISO成立于1939年,1983年合并为非赢利的教育协会,1984年改为现名。NISO最早是ANSI的Z39技术委员会,是唯一被ANSI认可的制定、维护和出版用于信息服务、图书馆、出版社和其他与信息产生、存储、保存、共享、存取和分发有关业务的标准的组织。NISO的活动范围是作为标准制定者,制定与信息系统、产品(包括硬件、软件)和出版商、图书馆、书目和信息服务所使用的业务有关的自愿一致性标准。NISO的标准可应用于与信息有关的所有范围内的传统和新技术,包括检索、存储、元数据和保存等。NISO通过网站全面介绍其标准化活动和所制定的标准信息。其网站提供的查询功能包括正在制定中的标准、试用标准、正式出版的标准和作废标准的信息。标准全文可以免费阅览和下载,但使用者必须为个人使用,不得用于商业目的。网站:http://www.niso.org。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ISO)这一组织于1947年2月23日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ISO的任务是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标准化及其有关活动,以利于国际间产品与服务的交流,以及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中发展国际间的相互合作。它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活动。许多国家的标准化组织像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NSI)等都参与到ISO的标准建立过程。其组织机构包括全体大会、主要官员、成员团体、通信成员、捐助成员、政策发展委员会、理事会、ISO中央秘书处、特别咨询组、技术管理局、标样委员会、技术咨询组、技术委员会等。网站:http://www.iso.org/iso/home.htm。

(二)NISO与ISO相关标准

NISO一共有34个标准,从进行数字图书馆一期研究计划开始计算,1994年以来,共计修改和新增了31个标准和3个试用标准。ISO/TC46已经发布的有效标准目前共有90项,正在发展中的标准共有25项。其中与数字图书馆相关的大约有27项 [99]

正式发布的标准中与数字图书馆密切相关的有Z39.50、Z39.84、Z39.85、Z39.86、Z39.87、Z39.88、Z39.89以及试用的3项草案标准Z39.91、Z39.92、Z39.93。其他的如Z39.2、ANSI/NISO/ISO 12083、Z39.7、Z39.56、Z39.76、Z39.83也有一定关系。

NISO相关性标准如下:

ANSI/NISO Z39.50-Information Retrieval:Application Service Definition&Protocol Specification-2003

ANSI/NISO Z39.84-Syntax for the 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2005

ANSI/NISO Z39.85-The Dublin Core Metadata Element Set-2007

ANSI/NISO Z39.86-Specifications for the Digital Talking Book-2005

ANSI/NISO Z39.87-Data Dictionary-Technical Metadata for Digital Still Images-2006

ANSI/NISO Z39.88-The Open URL Framework for Context-Sensitive Services-2004

ANSI/NISO Z39.89-The U. S. National Z39.50Profile for Library Applications-2003

Z39.91-Collection Description Specification

Z39.92-Information Retrieval Service Description Specification

Z39.93-The Standardized Usage Statistics Harvesting Initiative(SUSHI)Protocol

NISO正在开发的标准:

(1)Meta search Initiative-Access Management,Collection Description,and Search/Retrieve

Meta search Initiative-Task Group 1-Access Management(Committee BA)

Meta search Initiative-Task Group 2-Collection Description(Committee BB)

Meta search Initiative-Task Group 3-Search/Retrieve(Committee BC)

(2)Exchange of Serial Subscription Information Serials JWP(NISO and EDItEUR)

(3)Framework of Guidance for Building Good Digital Collections(3rd edition)

(4)License Expression

(5)RFID for Library Applications

(6)Shared E-Resource Understanding(SERU)

(7)Standardized Usage Statistics Harvesting Initiative(SUSHI)

(8)Versions of Journal Articles(NISO/ALPSP)

ISO标准一部分是与图书馆相关的TC46发布的标准;另一部分是ISO其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与数字图书馆相关的标准。

(1)字符编码:ISO/IEC 10646∶2003;

(2)数据格式:ISO/IEC 10918-1(JPEG);ISO/IEC 15444(JPEG-2000);ISO/IEC 11544(JBIG-1);ISO/IEC 14492(JBIG-2);ISO/IEC 11172(MPEG-1);ISO/IEC 13818(MPEG-2);ISO/IEC 14496(MPEG-4);ISO 15930(PDF/X);ISO 19005-1(PDF/A)……;

(3)长期保存:ISO 14721∶2003;

(4)RFID相关:ISO/IEC 18000;ISO/IEC 15963;ISO/IEC 14443 ISO与NISO的比较主要集中在ISO/TC46发布的标准上,而ISO其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数字图书馆相关标准基本上不在NISO范围之内,如OAIS、数据格式、字符编码及RFID相关(RFID在图书馆应用方面的标准ISO/TC46有)。

ISO/TC46与NISO标准有部分是等同的(NISO标准中有标注),但在数字图书馆相关标准中,等同的不多,如:ISO2709(Z39.2);ISO12083,另外涉及相同方面的还有:ISO 23950与Z39.50;ISO 10160/ISO10161∶1997(馆际互借)与Z39.83(Circulation Interchange);ISO/CD 26324(Digital object identifer system)与Z39.84(Syntax for the 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ISO15836与Z39.85(DC);RFID方面,ISO/NP 28560(Data model for use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er(RFID)in libraries),而NISO关于“RFID for Library Applications”也在发展中。

ISO有而NISO没有的数字图书馆相关标准,主要方面有:

ISO 14721∶2003(OAIS)长期保存;

ISO 21127∶2006(A reference ontology for the interchange of cultural heritage information)本体交换;

ISO 23081-1∶2006(Records management processes—Metadata for records—Part 1:Principles);

ISO/PRF TS 23081-2(Records management processes—Metadata for records—Part 2:Conceptual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ISO/DIS 25577(Marc X change);

ISO/NP 26102(Requirements for long-term preservation of electronic records);

ISO/NP 28500(WARC file format)。

另外,ISO还有很多其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数字图书馆相关标准NISO没有,如数据格式、字符编码。

ISO没有而NISO有的数字图书馆相关标准,主要有:

Z39.87(Data Dictionary-Technical Metadata for Digital Still Images);

Z39.88(The OpenURL Framework for Context-Sensitive Services);Z39.91(Collection Description Specification);

Z39.92(Information Retrieval Service Description Specification);

Z39.93(The Standardized Usage Statistics Harvesting Initiative(SUSHI)Protocol)。

三、我国数字图书馆相关标准与规范

(一)中国国家标准相关标准

中国国家标准汇编GB/TC4(归口单位: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44个标准,与数字图书馆相关的很少只有3个 [101] 。它们是:

GB/T 2901-1992书目信息交换用磁带格式,可用于数据交换;

GB/T 19688-2005系列“信息与文献书目数据元目录”(GB/T 19688.1:互借应用;GB/T 19688.2:采访应用;GB/T 19688.3:情报检索;GB/T 19688.4:流通应用);

GB/T 19689-2005信息与文献交互式文本检索命令集。

(二)《数字图书馆标准研究成果使用指南》

2003年,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制定的数字图书馆相关标准(报批稿)以指南的形式编辑、出版 [102] 。该指南的出版满足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急需,确保信息表达、存储、检索、传输的顺利进行,避免不必要的转换和重复,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该书所涉及的标准内容体系包括数字化信息采集标准、数字化信息组织与存储标准、信息检索标准、网络和网络资源标准、信息的权限管理和安全、信息文献工作应用软件评价及其指标体系,以及文献信息系统质量管理和质量认证体系等。书中所选的国家标准遵循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规定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按《标准编写模板(TDS 1.0)》制定。该书包括文献著录规则:文献馆藏说明著录规则,电子资源著录规则;开放系统互连:馆际互借应用服务定义,馆际互借应用协议规则协议说明书和协议实施一致性声明(PICS)条文;书目数据元目录:互借应用,采访应用,情报检索;信息检索(Z39.50):应用服务定义和协议规范;文献管理及统计:图书馆绩效指标、图书、报纸、期刊和电子出版物的生产和发行统计。

(三)中国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建设(CDLS)项目

《中国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建设》(CDLS)项目 [103~105] 是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重点项目,是数字图书馆建设标准规范的长期框架的一部分。主要针对数字图书馆系统的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制定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发展战略与标准规范框架,制定数字图书馆核心标准规范体系,建立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开放建设与开放应用机制,促进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快速、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项目一期从2002年10月开始,到2005年9月结束。CDLS子项目有:总体框架与发展战略;开放建设机制;数字资源加工规范;基本元数据规范;专门元数据规范;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数字资源检索协议规范;元数据规范开放登记系统;资源集合元数据规范;高层元数据规范。已完成了10个重要领域的研究项目,100余份试验标准制定与实验。其中包括:数字图书馆标准的总体规划、数字图书馆标准发展战略、跨领域技术标准选择,文献信息数字化加工标准规范,数字化服务体系建设规范,数字化服务系统建设技术标准,数字化文献信息服务标准和规范,各类数字化信息组织的元数据标准及数字图书馆建设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等。项目二期从2006年开始。CDLS截至2007年10月21日,已经公布145个技术报告,所有技术报告可以在项目网站 [106] 下载。

(四)《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技术标准与规范》

由CALIS管理中心主编的《CADLIS技术标准与规范》包括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07]

一是CADLIS总体架构和基本技术标准与规范,包括CADLIS技术与管理总体框架、CADLIS门户建设规范、CALIS子项目参建馆本地系统建设技术规范、专用数字对象描述型元数据规范、CALIS基本标准与规范、CALIS基本接口规范。CALIS定义的接口规范,包括了OAI、METS、数字对象交换、统一检索协议ODL、OpenURL、CALIS-OID、统一认证、统一计费、日志与统计等内容。

二是各个子项目专用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包括全国高校分布式联合虚拟参考咨询系统、全国高校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系统、全国高校专题特色数据库本地系统、全国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系统本地系统、全国高校教学参考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等系统所需遵循的标准规范。

三是有关产品认证和项目管理封方面的内容,由CALIS体系产品兼容性认证文件和CALIS项目管理汇编而成,用于指导软件公司如何参加第三方软件认证以确保符合CALIS标准,指导各子项目如何进行软件委托开发招标工作、如何进行各子项目管理等内容。

CADLIS项目建设遵循国际成熟的标准以及CALIS制定的技术标准规范《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技术标准规范》。CADLIS应用系统遵循的国际相关标准主要包括:

OAI-PMH(The Oen Archives Initiative Protocol for Metadata Harvesting V2.0)元数据收割协议;METS(Mtetadata Encoding and Transmission Standard)元数据编码与交换标准;ANSI/NISO Z39.88 The OpenURL Framework for Context-Sensitive Services开放链接框架标准;ANSI/NISO Z39.50(Informatiion Retrieval:Application Service Definition&Protocol Specification);The Java Specification Request(JSR)168门户组件规范;SAML(Security Assertion Markup Language)标准,用于统一认证;OAIS(Reference Model for an Open Archival Information System)开放的资源仓储系统参考规范;MQ消息可靠传输规范;ISO1060/1061馆际互借标准;Web Services相关标准;MARC标准(包括CNMARC,USMARC等)以及其他标准等。

《CADLIS技术标准与规范》已经广泛应用于CALIS总体项目建设、各个子项目建设、各子项目软件开发公开招标、第三方软件认证测试等各个方面。《技术标准与规范》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用途:

(1)指导CALIS各子项目门户应用系统和本地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实施,确保CADLIS分布式服务体系中不同类型和不同层面的应用系统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彼此之间能够无缝集成,以保证各CALIS子项目建设成果能够成为CADLIS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指导CALIS各个子项目中的资源建设工作,确保由各个参建馆采用相同的加工规范来建设符合统一数据质量标准的资源,并确保这些资源能够自动聚合成一个大的全国范围内的数据仓库。

(3)作为CALIS参建馆参加CALIS子项目建设的依据和准则,同时也作为高校图书馆自身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指南。CALIS参建馆在参加CALIS子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选用符合CALIS标准与规范的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以确保这些系统本身能够与CALIS子项目门户和CALIS中心进行无缝集成。

(4)作为编制CALIS招标项目的招标书和相应招标技术规范的基础,确保中标公司所开发出来的CALIS应用系统符合CALIS标准规范,具有CALIS互操作应用接口,支持CALIS统一认证、统一计费和统一调度,能够与整个CADLIS服务体系有机集成。

(5)作为“CALIS体系产品兼容性认证”的基础,指导第三方应用软件商对自身的软件系统进行改造和完善,以确保这些软件能够无缝集成到CALIS子项目中。只有对那些通过CALIS体系产品兼容性认证的第三方软件产品,CALIS管理中心才能将其推荐为CALIS参建馆可选用的系统之一。

四、数字图书馆评估相关标准与项目

刘炜、楼向英、张春景 [24] 考察了数十个数字图书馆评估项目和相关标准,包括各类数字图书馆相关项目、系统和机构的评估,表一列出了与本研究相关度较高的八个标准或项目,进行了简要的比较,见表4-1:

表4-1 数字图书馆评估相关标准与项目 [24]

续表

续表

五、小结

数字图书馆研究建设,蓬勃开展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在这十多年的过程和产生的结果中,给我们以很多启示:数字图书馆要不变成信息孤岛的必由之路就是标准化和开放;数字图书馆要成为网络化的服务体系,就必须共享和合作;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理念,要建立在对用户行为的分析、针对性的服务组织、匹配性的资源组织的多样性上。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瓶颈之一是国家的信息标准化程度太低,中国数字图书馆的标准化制约着数字图书馆建设。刘炜 [100] 认为:我们在标准规范的制订过程中值得总结和学习的地方有很多,总结一下,可能有五个方面的“缺乏”:国家层面不作为,行业又缺乏领导力量;利益共同体之间不能有效合作(各搞一套甚至相互拆台);缺乏真正的专家,甚至照搬照抄都做不像;缺乏制度创新,迷信政府的权力(认为政府颁布就万事大吉);缺乏开放精神以及民主程序的保障。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急需标准与规范,一方面为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当前建设提供相对的标准与规范基础,保证各类数字资源的广泛可使用性,保障分布资源和系统的互操作,促进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分析建立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发展战略,探索和初步建立基于开发、联合、共享的标准规范建设、应用和管理机制,为继续发展和完善,提供必要的基础。

综上所述,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评估目前缺乏可以直接利用的标准与规范。围绕本课题既定的研究目标,本课题将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评估研究。 NkpRta4H0sysWuu+00EpttWX0wuSy3PSAvFPsAFfF6kY0W3vxVurTKeKBhA9sBe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