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本课题选择的动机与依据

最早的想法只是想从个人英语学习和教学经历出发,谈谈语用失误对我们外语教学的启示。那是 2001 年春季学期,笔者第一次听到由中国语用学学者何自然教授培养的中国第一位语用学博士刘绍忠先生的课时,开始多多少少明白一点语用学是怎么回事。课后刘绍忠教授给了我们很多课程论文的题目,印象最深的就是“什么什么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这种范式的题目最多。在听刘教授的课之前笔者在中学教了 10 多年的基础英语,如今一边听课一边回忆,总觉得刘绍忠教授所谈到的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这种现象平时给学生上课我们时常可见,就是不知道叫做语用失误。后来笔者的课程论文写的是《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对比研究》。题目相当大,虽然写了八九页总是觉得谈不清楚,实在遗憾。由于当时笔者的研究方向是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交了作业后就不了了之。

2005 年 8 月底笔者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间有机会听到了何自然、冉永平等学者有关语用学方面的讲座,于是开始喜欢上了《语用学》。2006 年初回桂林后也试着写了两篇相关的小文章,一篇是《也论中国多科性专业院校英文校名问题——与何自然教授商榷》,另一篇是《酷语模因的社会语用探析》,但考虑到个人研究方向问题,一直不敢给编辑部。有幸的是,2007 年 7 ~ 8 月笔者参加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一次博士课程学习——《语用学》,下课之余和《语用学》课程的俞东明老师谈及“语用失误”这一话题,他说这完全可以做一篇博士论文,于是本人就带着这种念头去做了一些调查和学习,结果发现国内外都还没有人专门以“语用失误”这一语言现象为标题来作博士论文研究的课题(具体研究与发现过程参见 2.2.1),于是笔者萌发了进行语用失误实证研究的想法,以弥补多年前留下的遗憾,并决定把上述两篇有关语用学的论文发出去。后来分别发表在《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 年第 5 期和《社会科学家》2008 年第 6 期。从此笔者便在这一领域遨游和耕耘,并把所学的语用学知识运用到个人的大学英语教学当中,从而确定了研究方向。 VdegvudgbxQwz6XhuczR36KpmZq7UiiWpuWWWWhLWeXsmXUpY7CuDeZXqP9z5bt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