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2 语用学的发展及定义

语用学的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到二十世纪 30 年代Morris,Carnap,Peirce等学者对语言符号的研究。在他们看来,语用学探讨符号与其使用者、理解者之间的关系,这其实隐含了一种广义的语用观,因为符号与其使用者、理解者之间的关系可通过不同方式体现。此后较长时间内,语用学一直被视为“废物箱”,解决语义学、句法学不能诠释的问题与现象。但自二十世纪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语用学的学科地位得到确认以来,其研究议题与范围不断扩大,为此出现了以不同议题为重心的语用学定义(Levinson,1983;冉永平,2005)。

那么何为语用学呢?正如何兆熊、俞东明,等(2000:6)所言:语用学就是一门科学地研究如何使用语言的学科。这个定义似乎是无懈可击的,但显示出了高度的概括和十分的抽象。对于语用学的定义远没有这么简单。以下是其他学者们对语用学所下的定义,我们将以年代的先后做一个回顾。

Stalnaker(1972:383)将语用学定义为“语用学是对语言行为以及实施这些行为的语境所作的研究。”

Leech (1983: x)将语用学定义为“对于语用学可以下这样的定义,它是对话语怎样在情景中获得意义的研究。”

Mey (1993:42)认为“语用学在本质上关注实际生活场景中语言的使用者及怎样使他们有效并得体地运用语言技能和资料的条件”。

Thomas(1995:22)给语用学定义为“对意义互动的研究”(meaning in interaction)。

Yule,G.(1996:3)所给的定义是:“语用学所关心的是说话人(或写作者)所传递的和听话人(或读者)所理解的意义”。给出定义后,Yule对语用学研究的范围作进一步的说明。他认为语用学所关注的四个领域分别是:①语用学是对说话人含义的研究。②语用学是对语境意义的研究。③语用学是对所获得的交际比所说的内容多多少的研究。④语用学是对(交际者)相对距离的表达的研究。

我国学者也对语用学下了不同的定义:

何自然(1997:1)认为“语用学(pragmatics)是语言学的一个较新的领域,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context)来理解和使用语言”。

胡壮麟、姜望琪(2002:443 ~ 444)认为“语用学就是这种集中于意义的学科”(The discipline which concentrates on this kind of meaning is called pragmatics.)接着他进一步解释道:既然这种意义部分来自于语境中语言的使用,所以语用学也可以定义为“对使用中语言的研究”(the study of language in use)。最后他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下此定义:“语用学=意义—语义学”(pragmatics = meaning-semantics)。

看来语用学的定义众说纷纭,难以定论。虽然以上学者对语用学的定义各持不同意见,但是他们共同关注了两大问题,即意义和语境。这也是语用学研究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

3.2.1 意义

什么是意义(meaning)?大家可能会问,语义学也是研究意义的。语用学与语义学是不是一样呢?在这里有必要对此稍作澄清。上文中我们曾经提到语用学曾被视为语义学研究的废纸篓,语义学家、句法学家将他们无法解释的现象都扔进了这个“废纸篓”。传统语义学关注的是句子所包含的语义命题的真实值,以及判断一个命题内容真实还是谬误所要满足的条件。比如:She arrived late and missed the train.这个句子由两个命题组成,命题p“She arrived late.”命题q“She missed the train.”两个命题由合取连词(and)连接。那么该句的命题为p & q,如果p为真并且q也为真,那么p & q为真,如果p或q不为真,那么p & q为假。

德国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现代数理逻辑的创始人Frege认为只有“思想”(thought)才可能具有真实值,也就是说只有“思想”才会有真实与否这个问题(Frege.G,1967:20,何兆熊、俞东明,等,2000:23)。从语言上来看,“思想”是和“句子”这个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思想”就是句子的“意义”。 Frege注意到并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表达了思想,有的句子不具有表达思想的那种意义,有些句子表达了比思想更多的内容,有些句子不足以表达思想,其中包括表达请求、命令、意愿、感叹的句子等。Frege将这三种类型的句子都扔到了语用学这个“废纸篓”。假设我们说“The classroom is cold.”,那么对于语义学家们来说,只有当这句话表达了可以判别其真实与否的思想,即“这个教室冷”时,它才具有研究的意义。但是我们知道,这句话在真实生活中不仅具有陈述事实的作用,更多情况下,具有暗示请求的作用,如:“教室冷,能不能打开空调?”或“教室冷,能不能换个地方?”……等含义。Thomas,J(1991)也指出“语用学是对使用中的意义,即语境意义的研究……而语法和语义学主要是对独立于语境的抽象语义(abstract meaning)的研究”(转引自俞东明,1997:33)。由此认为语用学所研究的意义更注重真实生活场景中言语的意义。

3.2.2 语境

语用学研究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就是语境(context)。所谓语境,简单地说就是使用和理解语言的环境。人类对于语境的研究是与其对于意义的探索伴随始终的。语用学与传统语义学的一个重要差别就是是否将语境纳入研究之中。下面我们对语境的发展做一下概述。

语境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诸如语用学,人类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认知及互动社会学,认知科学等等。总的来说,对于语境的发展人们将其分为传统的静态语境观和动态语境观。传统的语境观强调语境对交际的制约作用而忽视交际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动态语境观动态地研究语境,重视交际主体的能动性。语境因素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

3.2.2.1 传统的静态语境观

一般认为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是提出语境概念的第一人。他在调查新几内亚东部的特罗布兰德群岛当地民族的原始文化时,注意到了语言与社会和文化的关系。马林诺夫斯基(1923)在《原始语言中的意义问题》一文中,区别了两种语言使用情景。其中一种被称为“有魔力的”情景,似乎一个词或一句话可以直接使外部世界发生变化,即话语的含义就是当时当地正在发生的人的活动。用于人类典型的日常活动的语言,其意义直接来自这些活动,并提出如果“没有情景语境,话语就没有意义”的结论(Malinowski,1923:307)。这就是他所说的“情景环境”(context of situation)的重要性。在 1935 年出版的《珊瑚园及其魔力》一书中,马林诺夫斯基进一步指出“我认为,即使在人类思维和语言运用的最抽象,最理论性的各方面,真正理解词的意义,归根结底是取决与亲身经历现实中的这些方面……归根结底,一切词的意义都来自于亲身经历”。他还区分了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即说话者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他认为语言基本上植根于说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不参照这些广泛的语境便难以正确理解语言。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情景语境”和“意义是语境中的功能”这两个概念为后世对语境的研究给予了理论支持。

马林诺夫斯基的学生,伦敦学派的代表人物费斯(Firth,J.R,1957)扩展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语言环境概念。他认为进行言语交流的语言环境使下列范畴之间呈现一定的关系:

A.参加者的有关特征:是哪些人,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有关特征

a.参加者的言语行为

b.参加者的言语外的行为

B.有关的事物和非言语性,非人格性的事件

C.言语行为的效果

费斯曾经说过“……在一定意义上,语境环境涉及到一个人的全部经历和文化历史,在语言环境中,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融合在一起”(转引自刘润清,1995:288)。由此可见,在费斯的语境观里,语境扩展到整个社会环境,文化,信仰,参加者的特征,关系等等。但是,费斯则指语言活动所采用的媒介或渠道。它可能是口头的,也可是书面的,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他认为,语言环境的这三个组成部分中每一部分的改变都可以产生新的语境。之后,弗斯的学生韩礼德(M.A.K Halliday,1975)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他的语境理论,并提出了著名的语域理论(Register Theory)。

与此同时,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J.Lyons,1977:572)在《语义学》一书中,指出交际双方都必须共同拥有的语言知识,构成语境的六个方面。

(1)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自己在整个言语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

(2)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言语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3)每个参与者必须能够辨别言语活动情景的正式程度。

(4)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对于这一情景来说,什么是合适的交际媒介。

(5)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如何使自己的话语与言语活动的主题相适合,以及主题对选择方言或语言(在多语社团中)的重要性。

(6)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如何使自己的话语与言语活动的情景所属的领域和范围相适合。

Lyons,J.认为语境是“一种理论构建。语言学家,在其理论构建过程中,从现实情景抽离出所有因素确立为语境因素,这些语境因素,凭借其对语言事件参与者的影响,系统地决定着话语的形式、适切性和意义”。

利奇(G.N.Leech,1983)在《语用学原则》一书中界定了语用学研究的言语环境:

a.addressers or addressees speakers,writers /hearers,readers

b.the context of an utterance

c.the goal(s)of an utterance

d.the utterance as a form of act or activity:a speech act

e.the utterance as a product of a verbal act

胡壮麟(2002:162 ~ 164)曾指出:语境尚无确切定义,也很难定义,因为不同学科、不同理论对语境有不同认识。再者,定义不一,研究途径也会不一样。不过他还是结合语篇分析把语境划分为四类:一元化语境,即语言语境;二元化语境,即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情景语境);三元化语境,即时空和物理情景,语言语境以及背景、常识、百科知识、社会文化知识、现实世界知识等;多元化语境,即Lyons(1977),Brown and Yule(1983),Harris(1988),Scollon and Scollon(1995:22 ~ 23)等人所提出的各种语境知识。详见他对Lyons,Brown and Yule,Harris,Scollon and Scollon的语境观所做的对比,从中可见一斑。

Table 2 Lyons,Brown and Yule,Harris,Scollon and Scollon的语境观

关于这种传统语境观的不足,从上可知:①传统的语境概念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范畴,涉及到语言的知识,上下文,交际的时间、地点、话题、说话方式,交际者的地位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的了解程度,人的世界知识,交际的文化,社会政治背景等等。这使得传统语境观的语境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②传统语境观通常假设语境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事先推测出来的;③传统语境观的分类存在着重复交叉现象,术语称谓过于繁杂;④传统语境观一般将交际双方视为被动的参与者。李更春(2006:99 ~ 100)也持有类似的看法。

3.2.2.2 动态语境观

丹麦语用学家Mey(1993)首先正式提出“动态语境”(dynamic context)这一术语。Mey认为语境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动态语境是交际过程中持续变化的场景,只有如此,交际才能不断地进行,话语才能被理解。当交际双方进入一个新话论时,交际双方都将面临新的情况,交际双方使用的言语及非言语的交际手段成为交际双方继续交际的新的语境因素。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会利用各种言语及非言语手段为以下的言语交际创造一个适当的环境,以便更有效地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

Sperber和Wilson(2001:86)的关联理论的语境观也是一种动态的语境观。关联理论的语境用者头脑中对客观外部世界概括化,结构化的语用系统知识,因此也被称为认知语境。关联理论将认知语境分为三类①逻辑信息(logical information),由一组演绎规则组成。②百科信息(encyclopaedic information),包括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如信仰,态度等。③词汇信息(lexical information),包含自然语言中用以表达某概念的词汇信息。这些信息以假设的形式存在于大脑中,作为潜在资源随时参于话语的理解。

认知语境的另一特点是语境被假设为组织化的,并且其组织形式影响到在某一情景中获得语境信息的难易度。信息获得度与所耗费的努力之间有一种相互关系,这种关系是以最佳关联为指导的。正如熊学亮(1999:115)所指出:认知语境是人对语言使用的有关知识,是与语言使用有关的、已经概念化或图式化了的知识结构状态。认知语境包括语言使用涉及的情景知识(具体场合)、语言上下文知识(工作记忆)和背景知识(知识结构)三个语用范畴。

关联理论把关联定义为“命题和一系列语境之间的关系”,(转引自何兆熊、俞东明,等,2000:203)。我们可以把语境作为“这一理论体系内诸多变元的终极参照和整个理论构架的基本支撑点”(吕公礼,1996:10)。因此语境在关联理论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言语交际就是明示和不断寻找关联的推理过程,这一过程必然涉及到语境的参与。在明示推理模式中,为了获得有效的非论证性结论,一般要经历两个阶段:命题的形成(hypothesis formation)和命题论证(hypothesis confirmation)。但是在非论证性的推理过程中,前提的命题是不完整的,因此往往需要补足前提,所补足的前提被称为隐含前提,为了获得隐含前提,听者要对语境进行补足。此外由于话语的不完整性,交际意图的潜意识差异性,必然会要求我们对认知语境加以处理和选择,并在交际者现有认知语境中添加能够使话语具有关联性的假设。Sperber & Wilson同时指出,补足前提不具有必然性,因而,同一个语言信息未必能推导出相同的结果,这是因为个体之间的认知结构存在差异,即同一个人在相同的情况下,可能形成不同的前提。Sperber & Wilson举过如下例子:

【案例 2】 Peter:Would you drive a Mercedes?

Mary:I wouldn.t drive any expensive car.

Mary的言语的明说前提为话语本身。其隐含前提是“Mercedes is an expensive car.”因此Peter为了推导Mary的答语需要对语境进行补足。其推导过程如下:

Mercedes is an expensive car.(implicated premise)

Mary will not drive any expensive car.(explicated premise)

She will not drive a Mercedes.(implicated conclusion)(转引自何兆熊、俞东明,等,2000:205)

与语境的补足相关的是语境的选择。听者所调用的语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最佳关联为导向的。语境的选择必定会导致语境的扩大。这进一步证明了语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听者为了对话语做出具有关联性的理解就要在现有语境中加入能够使话语具有关联性的假设。听者的认知语境的补充通常有三种情况:首先是听者将所需的百科知识加入到现有的认知语境中从而扩展自己的认知语境。

【案例 3】 Peter:I.m tired.

Mary:I.ll make the meal.

此时,Mary要理解Peter的话语就要扩展语境,不仅把Peter所提供的信息当作语境还要将他话语的隐含前提也当作语境。

即:Peter hopes Mary will make the meal.

假如Peter对Mary说:

Peter:I.m tired.

Mary:The dessert is ready.I.ll make the main course.

此时Peter的语境必须扩展,将相关的百科知识纳入进来,即:A meal consists of at least a main course and a dessert.从而推导出Mary的言语的语境含义:Mary will make the meal.

第二种情况是,听者从短期记忆中调用相关的信息,即上文所提供的信息来扩展认知语境。

【案例 4】 Mary:What I would like to eat tonight is an osso-bucco.I.m ravenous.I had a great day in court.How was your day?

Peter:Not so good.Too many patients,and the air conditioner was out of order.I.m tired.

Mary:I.m so sorry to hear that.OK,I.ll make it myself.

Peter为了弄懂Mary所说的“I.ll make it myself.”Peter需要调用对话开始时Mary所说的话:“What I would like to eat tonight is an osso-bucco.”Peter听到这句话时,自动的将其从演绎推理机制的记忆中转换到短期记忆中。然后从短期记忆中调用该信息来扩展自己的认知语境,从而推导出“it”的所指。

第三种情况是听者有时要从周围的有关情景中调用信息从而扩展自己的认知语境。

【案例 5】(It suddenly starts raining.)

What shall we do now?(转引自何兆熊、俞东明,等,2000:209)

此时,听者必须将“正在下雨”的情景因素加入到自己的认知语境中,从而推导出话语的含义,“What shall we do now that it is raining?”关联理论将语境研究重点放到交际主体理解话语时的心里运作过程中,凸现了交际者的主观能动性。但关联理论的语境观脱离了社会文化因素。

比利时的语用学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2000,2003)在《语用学诠释》(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提出了语境适应论。使用语言不仅是语言成分和语境因素相互适应的双向动态过程,而且也是语言使用者策略性的选择过程,交际双方在各自的社会心理机制作用下选择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从而能动地改变或创造语境,使之向有利于实际交际目的的方向发展,变化了的语境进一步激活语言使用者的背景知识促使其进行新一轮的选择。Verschueren认为语境包括信道(语言环境)和交际语境两部份,交际环境是由说话人,听话人,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组成的统一体。视线用以表明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三个世界的构成要素都会通过人的认知机制得以激活,协同作用影响语言的产出和理解。说话人和听话人位于语境关系框架的中心,既是联系信道和交际语境各个变量的纽带,又是三个世界的共同底座。由此可见在语境适应论中,语言使用者所具有的核心地位。语境适应论突显了语境的动态性和以人为本。该理论受到了达尔文进化论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思想的影响,反映了语境研究的一种新趋势。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在真实场景中的意义的,因此对于意义的判断离不开语境。Thornborrow和Wareing(1998:88)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案例 6】 Meet me here at the same time tomorrow with a stick this long.

这句话中人称指示词me,地点指示词here,时间指示词the same time,tomorrow,程度副词this等词语的字面意思一目了然,但听话人要真正明白这一句子的话语意义,就必须借助语境信息,了解这些指示词的真正所指,即通过参与者确定me指的是谁,通过发生的地点确定here的所在地,通过发生的时间确定the same time,tomorrow的具体时间,通过说话人的手势确定this long有多长。

关于语境理论的发展,综上可知一二。从“传统语境观”到“认知语境观”或称“动态语境观”,世人对于语境的研究已从表象深入到本质、从过去的简单归类到现在的动态解释,这使得语境理论的解释力有了明显提高,也更加符合理论发展的总体趋势。关联理论认知语境观以解释交际双方话语动态理解过程为主要目的,恰恰弥补了传统语境观的不足之处。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我们从宏观的和微观的、静态的和动态的角度去全面理解话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G2otHi5zRZt1NcmeMk3w0dLsyF4W81gENjGM94T1txYXbpQ+wA0ysfWwtclLCsb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