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4 一个简短的述评

早期的文献经常就金融的某一项功能对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加以认识和考察。其结果当然是这些研究对现代经济增长中出现的新的金融现象和金融经济关系无法提供有效系统而全面的解释。随后,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理论产生很大影响,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是因为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因此主张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深化,促进经济增长。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对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并且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即金融发展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对于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相关文献主要从银行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增长、银行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银行体系的改革与实体经济的增长三个方面展开。大量文献对两者的关系作了详尽地实证分析,且检验结果大都认为一国(地区)银行体系的发展促进了其经济的增长。在实证检验中,大部分文献往往以银行体系规模的大小或融通资金的数量对一国(地区)银行体系的发展情况进行度量。

关于银行体系的脆弱性、结构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的文献也比较多。一般都从银行体系的脆弱性、银行体系结构两个方面展开探讨。相当多的文献应用多种计量方法研究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测度、脆弱性的形成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研究文献。2002 年后,国内学者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较多,测度指标选择视角广泛,影响因素研究多种多样。随着研究的深入,构建科学合理的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指数,细致地刻画我国银行体系脆弱程度,研究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形成机制,已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

以往文献分别从金融发展、金融体系、银行体系结构、银行的脆弱性等角度对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分析,运用的方法既有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也有系统科学的方法。从文献综述中可看出,国外学者在理论研究上已为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系列的局部均衡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在实证研究上,检验二者之间关系的不仅有基于横截面数据、面板数据、时间序列数据的跨国研究,也有针对某个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跨城市、跨州(省)研究。从已有的国外文献来看,对金融体系、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较多,而单独对银行体系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不过,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经济学者和管理者的重视。

相比之下,从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比西方学者晚许多,但也取得了不少成果。(1)国内学术界对银行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体系结构和银行体系脆弱性及其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上面,大多数文献均认为,中国银行体系具有寡头垄断的特征。这些文献的一个突出贡献在于,在研究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影响上,指明了研究的路径,比如本文所提到的银行体系结构、银行体系脆弱性和银行体系的发展。(2)近年来,特别是近四、五年,关于二者之间实证分析的中文文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不仅表明我国银行体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表明了我国理论界开始重视这一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文献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并建立了一些值得思考的模型。这些研究方法和模型,无疑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参考。(3)在我国,现有文献也得出了一些结论,比如,竞争性的银行体系结构在银行效率、对经济增长及稳定等方面优于垄断性的银行体系,而且,银行体系较高的集中度只有存在于一个以大企业为主的市场经济中时,才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促进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此外,许多文献也主张发展适合中国市场结构的银行体系,加大非国有银行的发展力度。

尽管如此,目前国内外关于银行体系与经济增长研究也存在不少缺陷与不足:第一,尽管国内外文献对在金融体系、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上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也建立起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对于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关系,国内外的文献并不多,而且,这些文献均不系统,也比较散乱,绝大多数只是选取银行体系的某个方面,或者某个角度,选用不同的模型,来探讨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说,关于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仍只停留在对策研究层次上,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系统性研究。

第二,从国外文献来看,无论是跨国实证研究还是针对某个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跨城市、跨州(省)实证研究,都基本上以诸如美国、意大利、 OECD成员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或地区为样本国,而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少之又少。而从国内文献来看,国内外文献对银行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体系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关系上,借用产业组织理论的集中度等指标分析银行体系的竞争力和垄断程度,将银行体系与经济增长、实体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的研究较少,仅有的几篇也是从国家层面来论述我国银行体系对全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在改革开放的程度和市场化程度方面均有差异,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省因要素禀赋的不同,采取的不同的发展路径形成了今天各个地区金融业(包括银行业)不同的竞争格局。银行业市场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是否匹配,深刻影响着银行功能是否正常发挥,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人认为有必要将银行体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推进到地区层面,选取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相关研究。因此本人选取江西银行体系进行分析,希望得到所欠缺的银行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结论。

第三,以往的模型,都仅探讨银行体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途径,而经济增长对银行体系的影响机制和途径却未有涉及,事实上银行体系与经济增长可能是相互影响并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比如,在短期里,银行集中会大大促进经济增长,但在长期里则会出现反向的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将倾向于降低银行体系的集中度,从而使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不断加强。此外,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银行体系必然朝着竞争程度较高的方向演进,但银行的经营方式有别于其他企业,并不是银行竞争越激烈,银行的效率越高,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这就需提高银行结构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显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银行的不同属性、不同的行业或部门、不同的企业规模、市场化程度不同以及政府干预程度高低,均会对银行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提高银行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将会促进银行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四,更重要的是,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银行体系一直在改革中。在对我国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加以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调整和优化我国银行业体系以使其与经济增长相互适应这一问题做出进一步研究颇有必要。而且,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与非线形关系一般都与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有关,这意味着国内外学者不仅可从经济计量的角度进行实证检验,也可从历史比较的角度来分析银行业结构的形成、调整、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而以往的文献在这一方面,显然是存在缺陷的。

本书将立足于以往文献取得的成果,并在以往文献不足及其缺陷的基础上,提出本书的思路和观点。 W/+2i1tLGCd6RCRRx0Ss2xK62yA551EW8Q3R69DydGmpqZ+Awf1POudPly1YI6m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