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立春

欧阳修诗中反映立春时节的篇章主要有《春日词五首》和《春帖子词》二十首。

《春日词五首》 云:“宫坛青陌赛牛回,玉管东风逗晓来。不待岭梅传远信,剪刀先放彩花开。试粉东牕待晓回,共寻春柳傍香台。不惊树里禽初变,共喜钗头燕已来。红雾初开上晓霞,共惊风色变年华。香车遥认春雷响,庭雪先开玉树花。玉管吹灰夜色残,鸡鸣红日上仙盘。初惊百舌绵蛮语,已觉东风料峭寒。待晓铜荷剪蜡煤,绣帘春色犯寒来。画眉不待张京兆,自有新妆试落梅。” 《春帖子词》包括《皇帝阁六首》《皇后阁五首》《温成皇后阁四首》《夫人阁五首》。这些诗透示了立春风俗的许多典型事象。具体如下:

一、欧诗讲到与立春有关的古之浴蚕俗,《皇后阁五首》其二云:“蔼蔼珠帘日,溶溶碧瓦烟。漪涟采荇水,和暖浴蚕天。”

浴蚕,是古人用“浸、洗”法来选蚕种,使蚕籽优存劣汰,以便蚕出后生得旺相、结茧率高。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中“山南西道”条所谓:“土人浴蚕即倍有获。” 浸泡蚕种的方式各地不一,或雨露、雪水,或浴之川流,或草灰汁、花叶汁、牛溲,或盐水、淘米水,也还有烧鹊巢做灰汁的。 时间一般从腊月始以迄立春。《农桑辑要》卷四“养蚕”条云:“腊日取蚕种笼挂桑中,任霜露雨雪飘冻,至立春收,谓之‘天浴’。盖蚕蛾生子有实有妄者,经寒冻后不复狂生,唯实者生蚕,则强健有成也。” 元人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中“浴蚕连(蚕连,即承接蚕蛾产卵以留蚕种的纸)”条亦记:“腊月八日,以水浴之,遇雪水尤佳。岁除夜用五方草(即马齿菜也)同桃符木柤以水煎之,放冷,于元日五更浴之,辟诸恶厌魅,则宜蚕。”

浴蚕活动,诗歌中多有咏叙。《文苑英华》收刘孝威《妾薄命篇》云:“去年从越障,今岁没胡庭。严霜封碣石,惊沙暗井陉。玉簮久落鬓,罗衣长挂屏。浴蚕思洙水,挑桑忆郑垧。寄书朝鲜吏,留钏武安亭。勿言戎夏隔,但令心契冥。” 《万首唐人絶句》收王建《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孟浩然《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云:“浴蚕逢姹女,采艾值幽人。” 陈润《东都居寒食下作》:“江南寒食早,三月杜鹃鸣。日暖山初緑,春寒雨欲晴。浴蚕看社日,改火待清眀。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 宋王洋《春阴即事》:“春风虽轻扬,摧折犹有补。适当秾华时,明知不须雨。浴蚕待桑钱,插禾候阳土。妇子三时勤,亦欲少歌舞。百草仰膏腴,少俟亦无苦。如何屯寒云,专翳扶桑吐。事多不由人,十可八九数。不若姑置之,吾非拾翠侣。” 宋朱松《送沈昌时赴宁海令兼叙别二首》:“午潮平处落归帆,已觉离情两不堪。转手便成千日别,悲歌聊倚一杯酣。波翻别壑闻车水,青遍柔桑趁浴蚕。归路春深风日美,伴谁操笔赋幽探。” 宋范成大《衡阳道中二絶》:“桑下芜菁晚,髙花出短篱。茅檐少春事,惟记浴蚕时。” 明刘基《次韵和朱伯言自云门之天衣途中作》:“即看梅蕊发江南,渐见柔桑可浴蚕。日铸雨余峯似髻,云门烟合树如蓝。” 欧阳修亦有写及浴蚕古俗的诗歌,《昨日偶陪后骑同适近郊谨成七言四韵兼呈圣俞》:“堤柳才黄已落梅,寻芳弭盖共徘徊。桑城日暖蚕催浴,麦垄风和雉应媒。别浦人嬉遗翠羽,弋林春废鏁歌台。归鞍暮逼官街鼓,府吏应惊便面回。”

另外,宋人春帖子词亦多习惯于写到浴蚕。宋苏颂《皇太后阁六首》其三:“昼景添宫漏,慈闱念女功。常时浴蚕日,亲到濯龙宫。” 宋胡宿《皇后阁春帖子》:“东风初入长春殿,碧溜新融太液池。社远未当迎燕日,川晴先近浴蚕时。” 又其《夫人阁春帖子》:“浴种宜蚕事,修禖尽燕祠。资生迎木正,蕃衍纳春祺。” 宋真德秀《嘉定六年春帖子词皇后阁五首》:“玉梭织就兖龙衣,已奉君王泰畤祠。凖拟腰轝临茧馆,清明前后浴蚕时。”

画事中也有反映。宋楼钥《攻媿集》载《跋扬州伯父耕织图》:“伯父时为临安于潜令,笃意民事。慨念农夫蚕妇之作苦,究访始末为耕织二图。耕自浸种以至入仓,凡二十一事;织自浴蚕以至剪帛,凡二十四事。事为之图,系以五言诗一章,章八句,农桑之务,曲尽情状。虽四方习俗,间有不同,其大畧不外于此。” 《石渠宝笈》收陈枚画《耕织图》第二十四幅题云:“曽读豳风七月篇,迟迟日景丽光天。新蚕未起先宜浴,盆满明波人满川。” 下署:“浴蚕”二字。

又,欧诗“和暖浴蚕天”的“浴蚕天”已为古之习语。《石渠宝笈》记有宋刘松年《蚕织图》一卷,凡二十四段,每段署画月,并题五言诗句,第一段题《浴蚕诗》云:“农桑将有事,时节过禁烟。轻风归燕日,小雨浴蚕天。” 王士祯撰《居易録》记陈无咎《山居稿·百五节》有:“冷烟寒食月,小雨浴蚕天。”

二、古人以为春季的到来,或与斗柄的移指有关。欧诗《皇后阁五首》其四云:“莺寒未报宫花发,风暖还催腊雪销。欲识春来自何处,先从天上斗回杓。” 意谓“斗回杓”,即“春来”了。

此种观念极普遍。唐人张谓《夜同宴用人字》云:“北斗回新岁,东园值早春。竹风能醒酒,花月解留人。”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孝经纬周天玉衡六问》曰:‘大寒后十五日斗指艮,为立春。’”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八“时令立春”条记:“斗指东北维为立春。” 宋虞俦《和汉老弟立春》诗云:“吹葭六管候频频,眉寿先储酒十旬。鞭到土牛休袖手,斗回天驷已驰神。花梢彩胜翻新样,镜里朱颜只故人。生菜玉纎能细缕,大家醉赏满盘春。” 宋苏颂《口号》:“敦牂开岁斗回杓,共庆元正视朔朝。仗下法官陈禹会,宴开平乐奏虞韶。” 晏殊《奉和圣制元日》云:“人正肇届时多祜,凤历惟新景载阳。双阙布和云气郁,千门献寿玉声长。东风入律三边静,北斗回春万物芳。” 宋刘一止《元日得雪三日立春》:“斗柄御山晚直寅,夜闻笳鼓又迎春。尚欣穷臈酬三句,更见嘉蔬继五辛。” 清汪由敦《恭和御制新春试笔元韵》云:“红缕堆盘荐蓼芽,苍龙初御斗回车。蓂开扣砌聫三秀,草茁鳞塍拥六花。天藻含韶霏寳露,宫旛献节剪彤霞。分明绘出熙熙象,画鼓声中笑语哗。”

宋人写春帖子也表述有“斗回”之象。宋祁《皇帝阁春帖子词》:“东郊迎气罢,暖信入严辰。暂遣星杓转,令知天下春。” 宋许纶《太上皇后阁春帖子》讲:“寿拟南山祝,春从北斗回。物华欣向泰,厚徳发生来。” 又其《皇帝阁春帖子》云:“协风初转斗杓旋,即是流虹纪瑞年。甲子一周天启运,威仪重见汉中天。” 宋洪咨夔《端平三年春帖子词皇帝阁五言三首》云:“龡鳯东风转,携龙北斗回。人间遒振铎,天上兽樽开。” 宋沈与求《次韵曾守立春席上七絶句》道:“日应东风转,春随北斗回。不须邹子律,余暖到寒荄。晓卜农祥正,遥知岁事丰。小桃如有意,欲吐故时红。” 厉鹗《宋诗纪事》载梁君贶《春帖》云:“东方和气斗回杓,龙角声中转紫霄。圣主问安天未晓,求衣亲护玉宸朝。”

三、欧诗还涉及迎春东郊礼俗。《皇帝阁六首》其四云:“东郊风至晓先迎。”《春日词五首》之一的“宫坛青陌赛牛回”,亦含立春郊祭义。

迎春东郊乃上古遗俗。 《礼记·月令》:“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大夫以迎春于东郊。” 后世民间沿袭此制。《旧唐书》:“开元二十五年…冬十月制,自今年,每年立春日迎春于东郊。”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记:“定毎歳各省府州县官豫造芒神、土牛于东郊外,立春日各官朝服迎春于东郊。” 大概因为所祭神灵为东方青帝句芒,故祀事在东郊。宫梦仁《读书纪数略》,“天部岁时·迎春东郊”条:“立春祭青帝句芒,车服皆青,歌青阳”。

由于迎春东郊是立春节令的要典,所以许多立春诗及春帖子词都叙说到它。唐王绰《迎春东郊》诗云:“玉管潜移律,东郊始报春。銮舆应宝运,天仗出佳辰。” 张濯《迎春东郊》:“颛顼时初谢,句芒令复陈。飞灰将应节,宾日已知春。” 沈佺期《奉和立春游苑迎春》:“东郊暂转迎春仗,上苑初飞行庆杯。风射蛟冰千片断,气冲鱼钥九关开。” 皇甫冉《东郊迎春诗》:“晓见苍龙驾,东郊春已迎。彩云天仗合,玄象太阶平。” 宋李复《和孙俣朝奉立春》:“闰余随腊报迎春,便觉勾芒令有神。流转光阴频着物,峥嵘岁序苦惊人。” 宋胡寅《和周尉立春二首》:“筮易欣逢天地交,送残寒晷石光敲。化工造物初施手,天仗迎春已在郊。” 宋虞俦《和汉老弟久雨》:“可是蓱号工洒道,东郊准备要迎春。” 宋李洪《扈跸玉津园》:“丽日祥云覆苑墙,柳丝驰道曲尘黄。山呼万岁迎春仗,花覆千官献玉觞。” 宋叶适《元夕立春喜晴》云:“十夜茅檐宿冻云,商量送腊又迎春。并将束苇熏天焰,回得阳和捧日轮。” 宋廖刚《丙申春贴子八首》之一云:“北斗寅初建,东郊气乍迎。土牛敦岁事,彩燕动春情。” 夏竦《御阁春帖子》:“天人道洽真游降,禅祀功髙帝业昌。迎气东郊风乍暖,受厘中禁日初长。”

四、按宋代风习,立春日,宫廷要求文士词臣写“春帖子”呈进,以表贺祥颂吉之诚。 宋周密《武林旧事》巻二“立春”条:“学士院撰进春帖子,帝后贵妃夫人诸阁,各有定式,绛罗金缕,华粲可观。” 查慎行《苏诗补注》巻四十六《春帖子词》“春帖子”条云:“本集,元日立春诗。公自注云:立春日,翰林学士供诗帖子。” 周紫芝《再赋立春效王建三絶》:“苍龙阙角晓光明,日近彤庭瑞雾温。殿下百官犹未入,阁门催引谢春幡。御沟冰暖欲生涡,律管灰飞气自和。已进玉堂春帖子,六宫无事笑声多。圣明天子见升平,二纪颁春下禁庭。今岁御前争进表,明年七十贺慈宁。” 宋胡宿《皇后阁春帖子》:“中禁千祥集,东方万象新。彩幡迎喜气,寳字镂宜春。”

北宋至和元年,欧阳修在京任翰林学士,就写有《春帖子词》二十首。

值得注意的是欧阳修《春帖子词》中有《温成皇后阁》四首,其一云:“璅窻珠户暖生烟,不觉新春换故年。众卉争妍竞时态,却寻遗迹独依然。”其二云:“寳奁香歇掩铅华,旧阁春归老监嗟。画栋重来当日燕,玉栏犹发去年花。”其三云:“椒壁轻寒转晓晖,珠帘不动暖风微。可怜春色来依旧,惟有余香散不归。”其四云:“内助从来上所嘉,新春不忍见新花。君王念旧怜遗族,常使无权保厥家。” 此时温成皇后已薨,而欧氏仍进帖子词,显然,帖子可贴于温成皇后故阁,以示敬奉如故也。

五、立春,标志一年的春天开始,也每与元日相续,故元日的献椒酒之俗多出现在“春帖子”词中,如宋苏颂《春帖子·太皇太后阁》六首其三:“宝历书推律,春觞颂献椒。年年似今日,三万八千朝。” 《春帖子·皇太后阁》六首其一:“九扈方司启,潜阳已发春。瑶觞进椒栢,眉寿祝灵椿。” 欧诗亦不例外,其《皇后阁五首》其五云:“三辰明润琁玑运,四气均调玉烛光。共喜新年献椒酒,惟将万寿祝君王。” 《御定渊鉴类函》中“木部”引崔寔《四民月令》曰:“正月之旦,进酒降神毕,室家无大小次坐先祖之前,子孙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称‘举白’。”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时令·椒酒”条记:“《岁时记》:元日进椒栢酒。椒为玉衡星之精,服之令人身轻;栢是仙药。进酒次第,以年少者为先。”

六、古时立春后要占岁,欧诗《夫人阁五首》其二道:“元会千官集,新春万物同。测圭知日永,占岁喜时丰。”

古之占岁之法尤其繁多,有望夜、测影、观云气、视草木、看沙石、察古树等等。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三《杂说第三十》:“《物理论》曰:正月望夜占阴阳,阳长即旱,阴长即水。立表以测其长短,审其水旱。……又曰:正月朔旦,四面有黄气,其岁大丰……有青气杂黄,有螟虫;赤气,大旱;黒气,大水。正朔占岁,星上有青气,宜桑;赤气,宜豆;黄气,宜稻。” 宋朱胜非《绀珠集》“草占岁”条:“《大戴礼》师旷曰:岁欲丰,甘草先生,谓荠也;岁欲歉,苦草先生,谓葶苈也;岁恶则恶草先生,恶草谓水藻,恶谓涝也;岁旱则旱草先生,谓蒺藜也;皆以孟春占之。”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黄龙”条:“黄龙洲,在延平府城东。每春水后,视此洲沙多寡占岁丰歉。” 《渊鉴类函》“渔钓”条:“《演繁露》曰:辽俗钓牛鱼,以其得否占岁好恶。近世周茂振使金,金主赐之鱼曰‘手所亲钓’者,亦用辽制也。” 宫梦仁《读书纪数略》“草七占(《齐民要术》师旷以正月占之)”条:“岁欲丰甘草先生,谓荠;岁欲苦苦草先生,谓葶苈;岁欲恶恶草先生,谓水藻;岁欲旱旱草先生,谓蒺藜;岁欲雨雨草先生,谓藕;岁欲疫病草先生,谓艾,可治病也;岁欲流流草先生,谓蓬,类飘薄也。” 无名氏《东南纪闻》卷三:“桃溪有石,如龟,在水之涘。乡人以之占岁,没则丰,见则凶,更数百年罔有弗验。” 欧诗所言占岁,亦无非上述诸法。

宋人诗歌中也有些描述占岁的篇章。如宋秦观《和程给事赠虞道判》六首之一云:“刀圭云母具晨飡,门对三层歩斗坛。夜考鹤经分七九,晓占岁气辨黅丹。” 宋李复《和朱公掞祷雨五龙庙》云:“太师占岁验律管,气来姑洗声犹短。野人告病三月余,公堂严斋五日满。” 《佩文韵府》中“占岁”引陆游诗云:“买犊躬耕空自力,灼龟占岁又成非。” 梅尧臣《桫椤树》:“莎椤古树常占岁,在昔曾看北海碑。今日四方俱大稔,不知荣悴向何枝。” 这是欧诗叙及占岁的诗史基础。

七、欧阳修《春日词》中还谈到古之“吹灰”之俗,词云:“玉管吹灰夜色残,鸡鸣红日上仙盘。初惊百舌绵蛮语,已觉东风料峭寒。” “吹灰”即通过律管验候节气、以观测节候的到来。其方法是,在律管之中置葭莩灰,春阳气至,灰飞出。《月令解》:“大蔟者,月建寅之律也。律候气之管,以铜为之,实以葭灰,以罗縠覆之,置缇缦室中,孟春气至,则大蔟之律应而吹灰中者,气与律相当也。” 《山堂肆考》“候阳气”条有云:“杨泉论,立春日取弘农宜阳金门山竹为管,河内葭草为灰,以候阳气。《续汉书》以葭莩灰实律之端,气至则灰飞。” 王应麟《玉海》云:“候气之法,为室三重,闭户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髙,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葭莩出河内),案历而候之。一气至者,灰去。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为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 《太平御览》“竹部”(一)记:“梅子曰:弘农宜阳县金门山竹为律管,河内葭莩以为灰,可以候气。取灰实管端,置之深宫,覆以缇幕,勿令见风。日长至,则灰飞管通矣。”

宋以后,候气吹灰之法仍演绎沿用。吴之振《梦粱录》卷一“立春”条:“太史局例于禁中殿陛下,奏律管吹灰,应阳春之象。” 《骈字类编》卷二十“灰吹”条:“《宋史·乐志·律》:管灰吹,黄钟动,阳来复,景长时。” 《日下旧闻考》记:“原:顺天府治后东北隅有候气室。冬至日,以葭管吹灰候之。申时行有《重修候气室记》(《燕都游览志》)补:顺天府中有候气室,在东夹道迤北。立春日,钦天监官于堂下掘地为坎深数尺,以竹管八实灰其中,照方位布列坎内,以土覆之。至冬至日启视,以占八方之丰歉。若管灰全浮出者为丰,不浮者为歉;即《汉书》‘葭莩灰实律管’之法也。《挑灯集异》。” 《江西通志》,“山川·瑞州府”(二)“春洞”条记:“春洞,在府城后碧落山。每遇立春日,阳气吹灰出外,以鸡鹅羽贮其中,輙轩舞而出。谚云:‘袁州更鼓瑞州春’,指此。”

唐宋至清文人立春诗、春帖子及有关春之节候的诗中都有对吹灰候气的描写。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忆昨夹锺之吕初吹灰,上公礼罢元侯回。”有注:“《月令》,仲春之月,律中夹锺,二月之吕也。《续汉书》以莩灰实律之端,按历而侯之。其月气至,则灰飞而律通。” 薛季宣《立春》诗:“谁得东君信,风生十万家。土牛占谷麦,灰律动蒹葮。” 宋祁《皇帝阁春帖子词》:“葭管灰飞尽,金胥漏刻长。” 吕夷简《江南立春》:“灰律何时应,江春昨夜来。细风先动柳,残雪不藏梅。” 洪适《皇帝阁春帖子六首》:“嶰律春灰动,青阳奏雅音。” 夏竦《内阁春帖子》:“东郊候气廽青辂,北阙迎祥辟紫闱。” 宋强至《何大宰生日》:“河岳灵神拥瑞来,劎川一夜起云雷。祥风破腊吹灰管,和气先春报砌槐。” 司马光《次韵和韩子华寒食休沐,与诸公同会赵令园,暮归,马上偶成》:“冠盖连翩陌上来,风光烂漫拥楼台。玉巵贮酒随宜饮,绮席寻花触处开。小雨前宵先拨火,季春明日又吹灰。” 元刘仁本《至日西楼宴客》:“律转黄锺玉烛调,初阳纔动觉阴消。谁能候气如葭管,客有可人吹洞箫。” 毛奇龄《客中至日翻辏杜甫小至诗遣兴》:“至日将添线,中冬且放桮。山云时覆岸,葭管又吹灰。柳弱春相刺,天寒腊欲催。六阳生意动,不待异乡来。”后附何道安诗:“天意吹阳动,山中臈欲梅。殊乡异生事,至日且添桮。柳岸容人放,葭灰教管催。寒冬飞不待,相刺又春来。”

八、古之立春,有剪彩之俗。欧阳修《春日词五首》写道:“……不待岭梅传远信,剪刀先放彩花开。试粉东牕待晓回,共寻春柳傍香台。不惊树里禽初变,共喜钗头燕已来。” 《春帖子词·皇后阁五首》其三云:“初欣彩胜迎春早,已觉鸡人报漏迟。风色结寒犹料峭,天光煦物已融怡。”《夫人阁》五首其五云:“玉殿籖声玉漏催,彩花金胜巧先裁 。宿云容与朝晖丽,共喜春随曙色来。” 这里,“剪刀先放彩花开”、“彩胜迎春早”、“彩花金胜巧先裁”,都是立春剪彩风俗的具体点饰。

立春剪彩戴饰,宋时颇流行。《山堂肆考》记:“士大夫家剪彩为小幡,谓之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或剪为春蝶、春钱、春胜,以为戏。东坡立春日亦簪幡胜过子由,诸子侄笑指云:伯伯老人亦簪花胜耶。”

在宋以后的春日母题诗史上,谈及剪彩簪戴极多。曹庭栋《宋百家诗存》收施枢《芸隠诗集·立春》云:“采胜飘春上鬓蓬,倚栏一笑问东风。青青柳眼梅花面,纔染阳和便不同。” 姚镛《雪篷诗藳·立春》云:“蓼滴辛盘色斗鲜,巳将春到酒尊前。金幡不用吴娃祝,自唱新词插鬓边。” 胡文学《甬上耆旧诗》收陆釴《立春登台》云:“泽国春生早,阳台岂故丘。携壶聊引望,秉烛几同游。山色晴催柳,江声暖泛鸥。汉宫传彩胜,无复殿东头。” 宋曹勋《德寿春帖子》:“腊余七日换年华,玉砌青萱半吐芽。竹色松声清侣玉,未须剪彩作春花。” 宋胡宿《皇帝阁春帖子》:“三元凤歴当春始,万寿龙巵进御前。彩胜朱旛宜此日,金枝玉叶庆新年。苍玉新旗祀木神,今朝太皥始司春。农躔渐觉星辰正,寿歴长随日月新。翦彩房中新胜出,披香殿里早春回。” 宋许纶《立春前一日喜雪》:“双胜迎春犹卜夜,六花殿腊已书年。”

九、宋时立春,仍按古俗 ,行祭土制的春牛,以五彩鞭鞭之,以示春事开始。土牛或打烂,人取碎土涂之牛角,谓可驱牛瘟,或撒在田中,相信可助丰收。 欧阳修《春日词五首》写到此俗:“宫坛青陌赛牛回,玉管东风逗晓来。” 《春帖子词·夫人阁五首》中也有:“太史颁时令,农家候土牛。青林自花发,黄屋为民忧。” “赛牛”即举行祭礼以酬牛神(《史记·封禅书》中“冬赛祷祠”索隐:“赛谓报神福也。”),“颁时令”即以出土牛劝示农人春耕的节候到了,苏辙《土牛》诗所谓“生无负重力,死作初耕候。”

宋人写立春亦常选择土牛为视点。厉鹗《宋诗纪事》引侯彭老《立春》云:“朝来煮菜往鞭牛,已觉江边雪意休。习习东风收雨脚,暄暄晓日绽云头。” 吕本中《辛酉立春》:“刺忍雪寒君莫病,土牛花胜已迎春。” 苏轼《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云:“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晁冲之《立春》诗道:“自惭白发嘲吾老,不上谯门看打春。” 晁以道《十二月十六日立春》云:“今年立春常年殊,要乗生气复旧都。铁骑一成再渡河,青帝宁不行天诛。……天子当阳朝万国,土牛击罢歌乌乌。青青原野无横敛,四民安乐祖宗初。” 许景衡《和赵承之春日》云:“土牛唤起打春人,休向东郊更探春。未说风光十分好,且看节物一番新。” 葛胜仲《次韵道祖赋立春》描述:“棠华鞾韡绮筵开,何用三行粉面回。金鸭香残知漏永,土牛色重喜春来。” 王之道《和陈勉仲春日偶成二首》讲:“帷幄何人正坐筹,匈奴轻汉索懐柔。回銮未覩迎天驷,劝穑还惊出土牛。” 洪皓《立春有感》云:“强拟登台豁旅愁,五行今日到金囚。土牛始正农祥候,彩胜初衔鬼隐谋。” 王庭珪《始知今日立春》:“东风来从几万里,雪拥江梅未放花。忽见土牛惊换岁,始知春色到天涯。” 紫芝《立春三絶句》:“地下青风欲到时,土牛何得觧先知。墙边雪里梅花树,巳借清香入旧枝。” 史浩《喜迁莺·立春》:“谯门残月,正画角晓寒,梅花吹彻。瑞日烘云,和风解冻,青帝乍临东阙暖。响土牛、箫皷夹路,珠帘髙掲,最好是,看彩幡金胜,钗头双结。” 宋廖刚《丙申春贴子八首》:“北斗寅初建,东郊气乍迎。土牛敦岁事,彩燕动春情。” 李石《杨徳彝立春日携诗远访次韵》:“鞭笞土牛子鼔舞,勾芒神初开一岁钥。已有五日陈胡为,松桂老强逐桃李。” 陈棣《立春日有感》:“剪彩漫添懐抱恶,簪花空映鬓毛秋。流年旧事陈刍狗,佳节新春报土牛。里社浮沉贫可忍,身名坎禀老宜休。天髙难问平生意,已矣冥心任去留。” 虞俦《立春》:“土牛迟重小加鞭,无限春风入管弦。好事东君真敏捷,也能雪里散红莲。”

上古“出土牛”,偏重于季冬“送寒”,而非“示春劝农”;清晰意义的借土牛示农耕,当在汉唐以还。《礼记·月令》记:“季冬之月,……命有司大难(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 [1] 可知,土牛原用于冬季大傩、磔攘之仪。《礼记义疏》亦云:“命有司大难(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正义》郑氏康成曰:此难(傩)阴气也……作土牛者,丑为牛,牛可牵止也;送,犹毕也(孔疏:寒实未毕,意欲毕之)。髙氏诱曰:大难(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前一日击鼔驱疫谓之逐除是也;旁磔犬羊于四方、出土牛,今乡县立春节出劝耕、送土牛于东门外是也。孔氏颖达曰……其时月建丑,土能克水,故特作土牛以毕送寒气。……方氏悫曰:牛土畜,又以土为之,水方用事,欲胜水,必以土也;迎为入,送为出,故以出言。‘通论’陈氏祥道曰:季冬大难旁磔,然后出土牛,驱除之终事也;出土牛,乃告民出五种、计耦耕,又耕农之始事也。‘余论’张氏虙曰:东汉《志》,季冬立土牛六头于国都郡县城外丑地‘以送大寒’,又于立春之日立青旛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后世唯存立春之制而无季冬之制矣。” 这之中,张虙所言甚是,出土牛最早为傩仪驱寒气,后方连带演绎成示春劝农,故《钦定协纪辨方书》“岁时纪事·迎春”条,讲立春日“用彩仗鞭春牛”乃是“出土牛送寒气之遗意” ,是对的。

不过这种“送寒”意义的出土牛,古人亦还提到。鲍照《发长松遇雪》云:“土牛既送寒,奠陵方浃驰。振风摇地局,封雪满空枝。” 宋魏齐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收崔徳符《祭勾芒神祝文》:“日穷于次,岁事肇兴。爰卜土牛,以送寒气。” 宋欧阳守道《谢春牛》:“土牛以送寒气,喜花县之先春。” 宋方岳《立春谢司法有诗次韵》:“明日琼幡绕鬓飞,土牛纔出草痕肥。送寒正不关渠事,雪不来时未肯归。” 宋张扩《宰执贺正唘》:“岁时谨令送寒气于土牛,风俗从宜,介眉寿以春酒。” 史简编《鄱阳五家集》收元人叶兰《寓庵诗集·戊辰元旦后三日写懐》云:“土牛送腊经三日,野老逢春又一年。” 元黄玠《观打春》:“土牛送寒赤于火,乌衣芒儿立牛左。大府尊官五色鞭,置酒高台打春破。” 元蒲道源《春勾芒神祝文》:“天连循环,时维立春。盛徳在木,发生之仁。乃出土牛,送故即新。” 元吴师道《国学策问四十道》云:“天人相感之际,亦学者所当究也。彼土牛送寒、鑚燧改火之类,推此一端,足以通之。” 元王恽《立春日》:“立春节物最风流,钗燕蔬盘斗献酬。暖律潜回交泰管,香尘飞散送寒牛。” 此外,立春日还有咬春、食生菜等俗,都具有风俗史的意义。

[1] 王文锦. 《礼记译解》[M] .北京:中华书局,2001. 234 ~ 235.明徐勃《徐氏笔精》卷二“土牛”条:“《月令》季冬之月出土牛以送寒气,非立春日也。《成都记》:太平兴国二年,县司以土牛呈知府就午门前,荐以香灯酒果。知府程给事曰:芒儿耕垦之人,不宜上 ,无祭先农之事也。今有司迎春,造土牛芒神。至日,于门外酒果朝服以祭,祭毕击而碎之;谓祭先农似太简,谓祭牛与芒儿似太过,谓劝耕不应反碎之以伤牛,谓为勾芒,不应策牛以慢神;失不自今,相袭之误也。”《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八:“问:春牛事未见出处,但《月令》载‘出土牛以送寒气’,不知其原;果出于此否?或又云以示劝耕之意,未详孰是。某尝见(阙)云:处士立于县庭土牛之南,恐古者每岁为一牛,至春日别以新易旧而送之也。”(朱子原文缺)明丘浚《大学衍义补》卷四十七:“‘季冬之月命有司出土牛以送寒气’,孔颖逹曰:其时月建丑,又土能克水,持水之阴气,故特作土牛以毕送寒气也。方悫曰:牛土畜,又以土为之,水用事之极,欲胜水者必以土;故出是以送寒气。东汉《志》,是月也,立土牛六头于国都郡县城外丑域,以送大寒。刘昭曰:是月之会建丑,丑为牛,寒将极,故出其物类形象以示送逹之,且以升阳。”明丘浚《大学衍义补》卷四十八:“《宋志》立春前五日并造土牛耕夫犁具于大门之外。是日黎明,有司为坛以祭先农。官吏各具彩杖环击牛者三,所以示劝耕之意……今制每岁立春日,内而京兆、外而藩府州县,先期造土牛芒人,前一日出东郊,具鼓乐迎入所司,至日,行鞭春礼,众官各执彩鞭环牛者三,众共击碎之。” 7x+tQfKZSDfKyEsc9yJHcmCOuCwHv40yvpMVC8ITlaNGIzECrgrkR4aBmFkB7B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