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认识的生成

认识必须依靠思维,思维的基本细胞是概念。概念作为人脑的统性事物的基本形式,统性事物的相对独立,尤其是在人脑中的高度相对独立,即概念的开显,是认识的生成的前提和条件。

著者研究系统问题时于《系统辩证论新议》 中提出:概念的本质是系统的统性事物。从系统科学角度研究认识问题,概念首先是一个存在物——与细胞、分子等组分事物具有同等地位,其次才是逻辑学中的概念(特定事物信息的反映)。概念是世界系统研究的一个基本对象(统性事物和组分事物是系统物质的唯一的两个基本对象),在系统科学中,概念本体是泛指的统性事物,包括一切的客观系统的统性事物和一切主观事物,称为广义概念。相对的,特指人脑系统中的统性事物及统性事物系统称为狭义的概念,或者称为主观概念,主要指一切主观事物(人脑系统的统性事物)。广义概念包括客观概念和主观概念,它们统一于思维概念,思维概念指的是实现“统性事物与统性事物”、“统性事物与组分事物”相互关系的过程的“统性事物”或“人脑组分事物与统性事物的系统”,思维概念使主观和客观得到统一,使组分事物和统性事物得到统一。概念是人脑系统中(生命系统中,甚至一般系统中)相对于组分事物的统性事物。认识的生成是概念在脑系统中活动的开显。认识的生成首先是概念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狭义概念的生成和显现,为认识的生成提供了前提和保证。在辩证思维中,概念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在哲学研究中,概念的发展历史是狭义概念的发展历史,它不具有与人脑系统中脑细胞同等高度地位的,它是次于组分事物存在的——仅仅是对于对象(客观事物)的反映,思维对其处理和制作的成果。从严格意义来说,动物的概念,相对于人脑的概念来说,还是广义概念,即一般统性事物的范畴。普遍概念的研究目的,归结起来就是为了人脑概念的研究——阐述人脑思维和认识的本质提供前提和资料。概念的发展,包括新概念的产生和旧概念的淘汰,即概念在思维中演化——体现为思维活动和认识活动。

认识的生成标志是概念在思维系统的高级演化,形成“判断——推理”的反复,表现为由概念到概念群再到概念系列的分化,这种使概念“自己构成自己”并趋于复杂的系统演化过程是对应人类实践活动发展的反映——认识生成。统性事物的概念携带的信息模式,来源于实践,实践中的新问题、新信息被人主动或被动的摄入到人脑系统,使统性事物的信息模式发展、新建或淘汰,这是人具有的能动认识。

(一)概念的开显

概念是人类理论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思维是认识的系统活动表现。在辩证思维中其最基本的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假说和理论,而这些对于认识来说,是已经形成的认识结果,在原始认识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即进一步的认识活动;或者说,认识已经获得原始显现的基础进行更多的更深入的认识活动。思维的概念和认识最初始的概念是不同的,但又是紧密联系的。思维的概念是认识深入开展和进行的工具。

“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或听到具体的人或物,而不是像透过了一个焦距没有对准的摄影机那样看到一团系统效用的世界,就是因为依靠了概念。” 罗素等分析哲学家认为,哲学的本质就是逻辑,哲学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逻辑分析。人类认识世界必须建立概念,必须借助概念,必须依靠概念。运用概念对事物的性质、状态、关系及规范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就是判断。当我们对有关事物能够做出正确、深刻的判断时,我们才能说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该事物。比如“存在就是被感知”即是对存在事物认识的一种表达。推理的方法很多,可分为形式逻辑的思维方法、辩证的思维方法和直觉的方法。对于逻辑的思想工夫,毛泽东说:“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 概念是任何哲学体系、思想观念的基本单元。概念是任何认识的基础。对于哲学和科学而言,概念是非常重要的。黑格尔说:“哲学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思维成为认识,成为把握对象的概念式的认识” ,尼采说:“正像蜜蜂一边筑造蜂房一边向里面灌密一样,科学也在概念的伟大骨灰陈列所即知觉的墓地忙个不停,不仅总是在修葺整理旧墓室和建造更高层次的墓地,而且还特别努力填充这一巍峨的构架,在其中安排整个经验世界也就是拟人世界。” 概念是以信息的模式在人脑中的显现——概念包含着两个部分,一是具有的信息,二是人脑功能或机能的承载。概念的显现是区别于人脑系统中的组分细胞的统性事物的显现——这是广义的。广义的概念携带人脑能够区别、识别、需要的信息才成为真正认识的基本单元,并以此为基础展开认识。所以,广义概念的显现使认识研究成为可能。

系统科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新的科学资料。系统科学的生命系统的生成论、超循环理论的提出促进对认识的发展。德国生物物理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根于 1970 年在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超循环思想,1979 年他与舒斯特出版了《超循环:一个自然的自组织原理》,以论述细胞起源为目标而建立的自组织理论。艾根认为,从哲学上看,生命起源问题常常归结为因果问题。难题在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艾根指出,这个难题是由于把因果界限绝对化的机械论造成的。从演化的观点看,苗东升认为:世界原来既无鸡、也无蛋,因而也就没有鸡下蛋、蛋孵鸡的循环。演化的本质奥妙在于老子所谓的“有生与无”。系统科学认为,系统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也是遵循超循环理论的,也就是说,世界是符合超循环理论规律的生成的。

在感觉思维中,时间和空间可以得到相对有效的独立。研究假定世界是有一个开始的(这个开始的能是宇宙大爆炸,这已获得一些证据),假定在这个开始处具有理想的纯存在,称其为存在元(事实上,我并不认为世界有开始,超循环理论在最极限处,应当揭示宇宙的演变和发展是一个特殊的闭合圆——向外表现闭合圆,向内表现螺旋式上升,没有开始点,也没有结束点。在宇宙中,人类有开始点和结束点,人类认识事物展现出了相对的开始点有结束点,以此来推论并强加到整个系统世界,这是人类思维的某种局限,并不一定符合世界本原),假定纯存在的“存在元”——就如磁场的磁力线一样,可以作为研究工具。同时,我们也假定宇宙大爆炸点是宇宙超循环过程的开始点,是循环闭合圆的开始点,也是循环闭合圆的结束点——该结束点作为下一个螺旋式循环的开始,是不同于前一个开始的开始,它的下一个圆的过程轨迹(超循环过程)也不同于前一个循环过程——但这个两过程“投影”形成一个抽象的圆轨迹——事实上超循环是个螺旋上升,投影是一个封闭圆轨迹。

系统科学开拓了物质存在的新形式,即认为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任何时候的宇宙事物,包括宇宙都是系统的。从存在元,演变到一般存在物,这个过程极端复杂。在生成过程中,在高度关联的系统组织中,经过不同层次因果的反馈循环、自我选择和组织,自催化与交叉催化嵌套起来,突变组织成为多重循环逐步地强化自我稳定。在新的稳定系统中,其整体功能不断完善,信息不断积累,并层层转换传送,最终使系统整体得以稳定生长,实现向高度有序的宏观组织进化。这一过程,主要反映于生命系统的高级系统。李曙华认为,从生成角度看,机制可分三个过程:

一是,自选择过程:即具有进化优势的突变体作为偶然涨落而出现,并通过自复制实现自我选择。这种自复制机制相当于“正反馈”放大作用。通过自复制,信息选择质料,功能相似的突变体越生越多,它们逐渐聚集起来,使进化信息得以积累。

二是,自组织过程:经选择生成的突变体通过自组织进行功能整合。选择出来众多突变体经相互竞争、相互协同,功能慢慢耦合起来,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负反馈机制,最终生成总体稳定的封闭环。这样,突变体通过自组织成为一个整体,从而作为更大循环功能整合的单元进入更高层次的进化过程。

三是,自稳定过程:在高度关联的组织中,经过不同层次因果的反馈循环、自我选择和组织,自催化与交叉催化嵌套起来,突变组织成的多重循环逐步地强化自我稳定。在新的稳定序中,系统的整体功能不断完善,信息不断积累,并层层转换传送,最终使系统整体得以稳定生长,实现向高度有序的宏观组织进化。

世界开始的存在元,即世界系统演化和发展的生成元。在系统的一般自组织中,系统中生成元的命运有两种:一种是生成元在偶然涨落的情况出现,在非偶然涨落的情况下或生成元生存条件消失,将使生成元的存在情况发生逆反或其他倒退——通俗的说,也就是消亡的过程;另一种是生成元在偶然涨落的情况出现后,且这种偶然涨落情况发展为有利条件,或者系统本身的偶然涨落的情况成为一种规律或者反复出现,生成元在不断的自选择条件下,数量增多,同时逐步增多的生成元开始有效的影响原来系统——自身组成一个逐步增多的系统,生成元作为系统的新组分或变化的组分,在系统定聚性和变聚性的作用下,使其在系统中与它在组分事物进行定在和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协同和进行功能耦合。自选择,作为生成元的瞬间状态描述,自选择一旦产生,进入自组织。自组织,首先有一个自我复制或它在复制的意义,使生成元的数量逐步增多,在系统科学中相当于“正反馈”,但事实上,它比正反馈复杂得多。在这里,信息具有巨大作用。生成元通过自复制或它复制,增多,且具有信息选择质料,并使进化信息积累的本性。信息是系统中的统性事物,在系统中存在,束缚着组分事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具有选择组分事物的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形成“信息选择质料”。组分事物同时携带统性事物,生成元的增多,携带的统性事物增多,信息得到积累,反过来,促进组分事物的“信息选择质料”,这个过程又建立“负反馈”机制。在这个过程中,也是进行不断的自组织的,通过生成元的相互之间的竞争、协同和相互耦合,生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新系统——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新生成元,作为更大循环功能整合的单元进入更高层次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不断地延伸和扩大,适合于整个世界的演化过程。

超循环的作用,不仅是选择,也有对系统功能的整合。系统在远离平衡条件下,从稳定到不稳定,又到重新的整体稳定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是系统自学习、自适应的过程。当从粒子演变到分子,地球发展来的研究表明出现了两种走向,一为无机存在,一为有机存在——就地球而言,我们都承认这两种走向(至于世界而言,在遥远地球之外,是否存在不同于无机物也不同于有机物的第三种甚至更多种“类似演化级别”的走向,目前尚未得知)。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分化,在本质上也是生成元生成过程中的系统自组织的结果;但是,它们的特点在于,其分化,使系统研究上升到一个层次,作为了系统研究对象划分层次的一个标志——从系统的组分事物和统性事物相互混沌(宏观上)到为系统的组分事物和统性事物相对“显性——显示特性”独立分化的开始提供原始的载体环境——生命(包括原始植物生命和动物生命)作为里程碑的标志——使组分事物和统性事物相对“显性”独立分化。达尔文的进化论说明了:生物存在体作为一个在世界演化进程中较高级、较完整、能被人直观感觉相化和印象化的系统,它们从已经存在向不同生物系统层次之间的“宏观”相互转化和演变的关系——适者生存,并向高级的演化发展,即进化的理论。动物出现,实现了“相对独立显性”分化,即实现了两个相对独立(组分事物和统性事物,比如思维细胞体和思维信息)及其有机的统一。人脑的出现,组分事物和统性事物于人脑中得到高度的相对独立,使人脑认识条件下,主观和客观得到相对的区分,这使认识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分化,分别代表着组分事物和统性事物的相对显性独立的分化的开始。有机物之所以称为有机物,是因为,其统性事物相对显性独立体现,但是,在其体现极其微弱时候,其和无机物是接近的,组分事物和统性事物胶合于混沌状态;即使,其是有机物,但没有成有机系统时候,其统性事物性质还是不能很好地显现出来——这个显现过程就是相对独立过程,通俗的说,就是有机物在没有构成生命系统时候,它的统性事物性质还是没能有效显示出来的。但是,有机物的产生为统性事物的性质相对独立显示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有机物的进一步发展,生命的出现,统性事物的性质相对独立显示,无机物是相对于有机物的概念,其为组分事物的性质相对独立显示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在系统辩证中,我们认为系统应当由两类事物共同组成,一类为组分事物,一类为统性事物;对于无机物和有机物的两个走向——它们充分体现了以组分事物为主要方向或侧重点的走向,和以统性事物为主要方向或侧重点的走向——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分类作为了系统科学组分事物和统性事物区分的重要证明,反过来,该证明,也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分化研究提供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为更高级的生命系统研究提供原始的基础理论依据。

概念的生成,即一般统性事物的显现。这个“生成”的实质是自然生命体的“统性事物存在”的体现——一般统性事物在人脑中相对独立显现,“统性事物”在人脑系统下的机能的相对独立“显现”。这个“显现”包括无意识和有意识、理性和感性、感知和非感知的活动。从无显现到有显现是一个“生成”过程。广义概念是泛指统性事物,其包括两个方面,一为客观概念,一为主观概念。客观概念,其来源于客观统性事物,并被认识化或作为思维一般相对固定的工具的概念(与客观统性事物一一对应),称为客观概念——人脑所认识的、所拥有的概念都不是绝对的客观概念,因为它具有主观性质、不能完全绝对的与客观统性事物一一对应,因而是相对的客观概念——因为其来源和性质侧重是客观事物(实际认识到的是客观统性事物——我们所有认识到的事物,都是事物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幻像——本质是统性事物),所以相对来源主观或较纯粹主观加工的统性事物(主观概念)而言,也可称为客观概念。

概念的显现,从科学角度来说,应当是概念的科学发现。概念作为一种客观存在,隶属于物质的客观存在,一直未被人类发现(这里的概念指的是统性事物),传统的观念把概念与物质对立起来,并把概念作为人脑的机能,但是概念的本质以及概念是如何从物质中获得相对独立的,并没有从科学角度给予回答。概念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早就有了,但是,在这里,概念的地位变化了,也是客观存在的,与狭义的物质具有同等的地位——这就是概念的科学发现。

(二)脑的进化

概念是指统性事物的高级状态下的相对独立在人脑中的显现。它使思维具有了对象,使思维的运作成为可能,并随着人脑的不断发展和发达,思维能够作为一种专门的认识工具而在意识的控制下相对独立出来。在人脑的机能中,其概念指的统性事物,是相对较纯粹统性事物——是指人类脑的神经细胞为主的组分事物携带的统性事物,其包括组分事物的时空、信息、能量以及相关物质的属性的综合。概念的活动形成思维,思维的活动是概念的系统活动(演化或发展变化)。研究人类认识的生成,首先要考察人类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考察概念存在和生成的生理基础——概念显现的器官(脑)的形成和发展,即脑的进化。

人之所以有意识能思维,从其生理基础来看,是因为有了一个发达的大脑——因为,发达的大脑才能使统性事物相对独立并于大脑中识别显现出来。一般无机世界中,我们能知道事物的一般性质及事物的时间和空间性质,对事物内部的能量和信息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少(或者说对事物内部的自组织情况研究较少,这种较少是指宏观的。在微观上也有一些研究,比如基本粒子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都继承了事物时间空间和一些基本性质研究的传统,没有彻底的转换到系统思想上,没有对系统的能量和信息进行有效的研究)。而一般有机世界中,侧重研究“机能”——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系统的功能,其中主要研究的是事物的信息和能量,及其相关的系统参数及其实现的系统功能;它的侧重点略区别于一般无机事物,但是它的基础还是无机事物(系统的组分事物)。人是作为一般有机事物系统中的最高级系统,它必须单独的进行专门研究。

恩格斯曾经指出:“由于达尔文进化论的建立,有机体‘从少数简单形态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形态一直到人类为止的发展系列,基本上是确定了;因此,不仅有了可能来说明有机自然产物中的现存者,而且也提供了基础,来追溯人类精神的史前时代,追溯人类精神从简单的、无构造的、但偶刺激感应的最低级有机体的原生质起到能够思维的人脑为止的各个发展阶段。如果没有这个史前时代,那么能够思维的人脑的存在就仍然是一个奇迹。’” 恩格斯的科学论断,为思维学的探讨指明了方向,也为概念生成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大脑的形成,有其自然进化史的基础和前提,依属于大脑的概念的生成也相应地具有伴随着大脑自然进化史的基础和前提。首先考察概念生成的主体器官、思维的器官和思维能力(概念系统活动的能力)的史前史——动物的神经生理系统和大脑及其智力的产生、发展过程。统性事物在动物中的相对独立显现的过程——促使神经生理系统发展和脑的结构变化,反过来又促使统性事物相对独立显现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一个循环的发展——这个发展使人脑不断的发达,同时概念成系统的相对独立显现不断的高级,能力不断增强;概念生成的主体器官、思维的器官和思维能力(概念系统活动的能力)是同时产生和同步发展的。

人脑不是自然界有目的的设计的,而是自然界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其经过了一系列漫长的进化事件,从没有脑到产生脑,从动物脑到人脑,中间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也是概念从统性事物与组分事物混沌一体到显性相对独立,从有机物的显性相对独立,到脑形成的相对显示独立出现、发展;从脑的初步简单系统的统性事物到发展的高级的成复杂系统的统性事物显现(高级思维)的过程。大量的科学事实说明,脑这种结构特别复杂而又十分精细的物质,是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发展而来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凡是有原生质和有生命的蛋白质存在和起反映……的地方,这种有计划的行为,就已经以萌芽的形式存在着。这种反应甚至在还没有细胞(更不用说什么神经细胞)的地方,就已经存在着。” 在细胞生物有机体没有之前,细胞能显示的“计划的行为,就已经以萌芽的形式存在着”,这种萌芽的形式是有机物物——有机物开始对统性事物的性质显示独立;不过,有机物的统性事物的性质独立显现的开始还很简单很原始的,随着其不断地发展,到细胞生物体达到高级——使这种“计划的行为”显示——统性事物的性质独立显示达到高级阶段,即“计划的行为”的统性事物性质显示的高级阶段。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对外界,只有一些简单的反应,是因为,在原始的单细胞动物生物体中,统性事物在这个生物体系统中显示了其性质,但这种性质的独立显示还很原始、很简单。统性事物在系统中对组分事物有束缚和控制作用,在单细胞生物体时候,这种束缚和控制系统(主要表现为控制系统组分事物)的能力还很原始、很简单;具体表现就是“对来自外界的刺激,原始单细胞生物体只有一些简单的反映”,例如,当某一物体触及到变形虫时,它不管这个对象能不能吃,都立即伸出伪足把它捉住。

变形虫的这个“反应”的过程,可从概念生成过程作如下分析。变形虫是一个生物体系统,在该系统中有组分事物和统性事物,组分事物是一般的变形虫的物质分子或肌体,统性事物是与这些组分事物同等高度的伴随着系统组分事物的系统事物。在该系统中,统性事物一方面必须依托组分事物显示,它受控制和受局限于组分事物;另一方面统性事物对系统具有束缚和控制作用,这个束缚和控制作用又主要体现在对系统的组分事物的控制和束缚上。统性事物的性质的相对独立显示,主要是有机物或有机体中,统性事物对部分组分事物或整个有机系统的束缚和控制作用(当然,表现为一些反应)——这些作用或反应,不同于一般传统科学的机械论和还原论的作用和反应;因为,在一般传统科学的机械论和还原论中,主要侧重研究组分事物及其性质,把统性事物及其性质的影响忽略,或者在不能忽略的情况下,把统性事物的及其性质作为组分事物携带的附属的性质来定性,这都导致了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受局限。系统科学打破了这种局限,根据系统理论,变形虫作为一个系统体,在接触到外界刺激时(这种刺激主要表现为组分事物的刺激,当然在高级的脑系统中,刺激也可以为外界的统性事物的刺激,如:外界的混沌的气息),刺激的直接作用是对变形虫生物体的组分事物产生的,它使受作用的变形虫的部分组分事物发生变化,组分事物的变化导致统性事物的变化(统性事物依托组分事物显示,它受控制和受局限于组分事物);进而使整个统性事物体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显示和表现,即对变形虫整个组分事物体系进行控制和束缚——因为,变形虫是原始的单细胞生物体,统性事物的发展很简单,其性质的表现也很简单,只是一种动作——伸出伪足把东西捉住。单细胞动物和多细胞动物,都是以整个机体来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反应的,它们的这种反应仍是简单的、“被动的”。被动的反应中,我们认为是还没有形成概念的,它只是统性事物性质的高级显示;只有当这种反应变为“主动”——原始的概念才开始形成——也就是说统性事物开始相对独立显示。

扁形动物具有专门对某一刺激特别敏感的特化神经细胞群,相当于最初的“感觉器官”。扁形动物中的涡虫,还具有“中央神经索”,它能够将神经冲动传送到产生反应的关键点去,而不是不加区分的送到全身;扁形虫是最先出现“中央神经系统”的动物,它的感觉器官——眼点,位于它的头部背面,这与它在移动时头部最先与环境相遇是相适应的,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它的神经索发展特别好,膨大呈球状——科学家们认为,由进化发展而来的这一球状突出物(神经节),便是脑的开端。到了蚯蚓那样的环节动物,神经细胞开始集中,不仅形成了神经节,而且组成了神经链,其中要数头部的神经节最大,并具有方向性。到了像螃蟹、蜜蜂和蚂蚁一类的节肢动物,神经链进一步集中,形成了三个神经节:脑神经节、足神经节和腹神经节。其中脑神经节特别大,它已经开始有能力“领导”全身的行为了。就这样,在逐步演化出来的那些结构较复杂的动物门类中,不断增加着新的特征。这些新的动物的感觉器官的数目不断增多,敏感性也逐步提高;中央神经索及分支变得更加精致,而且出现了更为广泛的系统,其中有把外部信息带到神经索的传入神经细胞,也有把内部信息传送到反应器官的传出神经细胞,在头部聚会点的神经细胞节变得越来越复杂。神经纤维变粗并演变成各种形态,传递信息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到了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相比,膨大的球状神经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产生了脑。脊椎动物的脑由前脑、中脑和后脑三部分构成。此外,在脊椎和后脑连接处,有一个称为延髓的组织,它脑的最原始部分,与无脊椎动物的神经节相似。在这一区域的前列,还有突出部分,称为小脑,在此前是中脑;在低级脊椎动物中,中脑主要与视觉有关,具有一对视叶;前脑主要与嗅觉和味觉有关,它可细分为“嗅脑”、“大脑”、“丘脑”和“下丘脑”。脑的所有这些构成部分,都被头颅包围和保护起来,成为一个单独的明显的器官——这个器官是动物躯体中最为复杂、最为重要的接受、加工和传递信息的智能器官。

经过不断地演化,脑在地球上终于诞生了。脑作为一种“智能”器官,其智能的核心来源是“统性事物”,也就是概念。脑的诞生并不是概念的诞生;概念的诞生是进化中无脊椎动物的“神经节”的诞生为标志的。概念诞生的标准是统性事物在生物体内进行的占系统机能主导地位的“主动的”协调机体的反应。从系统科学角度来看,变形虫的神经节,于变形虫系统中,是一种进化演变而来的特殊的组分事物——该组分事物的最主要、最大机能是对统性事物进行高效的束缚、控制和演化,这些统性事物在神经组分事物的支撑下,构成统性事物系统,进而对整个机体进行主动地控制——这个控制包括专项的反应控制、系统协调控制以及整体反应控制。如果把蚯蚓一切为二,有头部神经节的前一半身子能向前移动,这个神经节中有相对独立的统性事物(概念)——这个相对独立的统性事物负责专项的控制前进等主动反应,因而可继续前进;而没有神经节的后一半身子,它的统性事物没有相对独立出来进行主动的机体控制,原来受前面身子的神经节控制,现在突然被切断,变成被动的反应(它仅显示的是统性事物的性质),只能是整个机体的无明确方向的混乱运动。另外,蚯蚓没有视觉和听觉,但触觉很好,可以根据叶子的形状,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拖拉它,对窄叶子,它会抓其柄部;对宽叶子,它会抓其顶端,这样容易把叶子拖进洞。这充分说明,概念,作为统性事物,在蚯蚓机体中主动的控制机体进行的反应。在节肢动物中,蚂蚁通过神经节的协调作用,可以背起比自己重 50~60 倍的食物;蜜蜂在神经控制下,行为复杂,建造的六边形蜂房十分精致。概念依托神经链,生成为一个系统,该系统可以相对独立显现在系统中(这个系统是神经链和统性事物的系统),但不能在系统之外独立显现,因而是相对的显现。概念对机体的控制,是以神经链为载体,通过神经链来主动实施的——当然,这里包括了信息(信息是概念的形式之一,概念的本体是统性事物)的接受、加工和传递控制——这个过程也是概念的产生和演变发展过程(受控制的)。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有趣实验:将螃蟹的脑神经节和腹神经节的联系切断,结果动了这种手术的螃蟹,便一个劲地吃摆在它面前的事物,最后竟会吃得把胃胀破,而被活活“撑”死;没有动手术的螃蟹不会有这种“自取灭亡”的行为;因为,螃蟹的神经链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了主神经节,即主要的核心的统性事物束缚和控制处理中心,对其他神经节的控制;也包括了其他神经节对主神经节的反馈;于螃蟹而言,脑神经节,控制着腹神经节(这个控制包括脑神经节和腹神经节的相互控制和反馈),也控制着“吃”的主动行为;当做了两神经节的切断手术后,脑神经节继续控制“吃”的主动行为,而腹神经节不能被控制,更重要的是腹神经节对小腹的组分事物的信息无法通过神经链“反馈”到脑神经节;导致脑神经节无法做出根据生理需要做出控制“吃”的行为,致使“吃”的主动行为一直在进行,吃的结果即是把小腹胀破而“不知道”。到了脊椎动物,神经链划分更加精细,分工更加明确,主要神经节集中在一个区域,即脑,其被头颅包围保护着。脑的最主要的功能是对统性事物进行高度的有效的、合理的释放和控制——这种有效和合理的释放和控制可使无穷的概念及概念体系诞生。

脑的产生,是生物进化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随着动物的进化,动物的脑也逐步发展起来,心理反应机能逐渐丰富,脑的调节机能也日益完善。最初形成的低级的脊椎动物的脑很小、很原始,虽然现在无法找到、无法确定第一个形成的脑,但根据现在的鱼脑和原始鱼类头骨化石可以进行相当准确的推论:原始鱼脑很小,大概只占全身重量的 1 /300,甚至更小些。鱼类没有大脑皮层,大脑很不发达,但其智能已经达到能够形成条件反射的水平;比如,通过训练,在敲鱼缸壁时,鱼会游向给食物的地方,而比它低级的动物中是做不到的。到了四亿年前的泥盆纪,出现了智力高于鱼类的两栖类动物。两栖类动物仍没有大脑皮层,但两栖类的听觉、嗅觉和视觉器官都比较发达,行为也复杂得多。视觉和运动配合得非常协调,例如,青蛙,它的舌头可以一下子伸出来把从它面前飞过的昆虫捉住。大约从三亿五千万年前的石炭纪起,地球上出现了爬行动物。它们的神经系统进一步完善,出现了大脑皮层的萌芽(即具有了一层薄薄神经细胞的聚集)。这使得大脑皮质下中枢神经系统退居次要地位,即使原有的脑(小脑、间脑和前脑)与感觉器官的直接联系,变成了间接联系,原有的脑组织只有在调节更为基本的机能时,才发生作用。如果我们去掉这类动物的大脑皮层,它就丧失了独立进食的能力,难以生存,而对做了同样手术的青蛙,却仍可以在水中游泳、捕食和躲避敌害。有的心理学家用乌龟做实验,证明爬行类动物的条件反射活动已经相当发达,发达到能对刺激物的多种属性,从多角度进行整体性反映的知觉水平。中生代侏罗纪,鸟类出现了,其出现了发达的大脑两半球。

哺乳动物出现在中生代早期,这类动物的神经系统,尤其是脑,有了高度的发展,脑的不同部位有了明确的分工:延髓调节消化、循环、呼吸;中脑协调身体的姿势;小脑控制运动;间脑实现高级植物性机能和某些复杂的无条件反射。该动物的大脑皮层已经出现了沟回,可以对从身体外部或内部来的刺激进行改造,形成条件反射,并能使知觉对象留下记忆痕迹,达到了认知心理学的表象水平。猫、鼠、狗等动物对外界的分析综合能力即最基本的思维能力,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比如,狗能按照主人的指令去执行,一看见主人就“摇头摆尾”,向主人讨好。马戏团的各种动物的表演,更显示了它们惊人的模仿和“学习”能力。到了高级哺乳动物猿类,就与人很相似了。猿脑和人脑在脑量上比较接近,而且结构上也十分相似;它们不仅具有感觉、知觉、表象、记忆等多层次高水平的认识反映能力,而且能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即达到了具有初级思维能力的知性水平。科学家们指出,哺乳动物的聪明程度,常常与它们的大脑皮层的大小和复杂性成正比。

人脑及它的机能(思维)是生物长期进化、特别是社会运动的产物。初生婴儿的大脑已经进化具备复杂的生理结构,存在着发展为思维器官的内在根据,但它毕竟还不是能够直接的进行思维和认识的人脑。婴儿的大脑只有在社会的影响和熏陶下,才能够进一步地成熟和完善起来,成为一个能思维的人脑。脱离了社会生活这个决定性条件的“狼孩”,他的大脑就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就没有强大的意识机能。“狼孩”即使回到社会,重新过人的生活以后,由于错过了大脑完善发育的时机,也只能成为一个低能儿。

(三)认识的生成

众所周知,人脑是从猿脑进化而来。从猿脑到人脑,是脑进化历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人脑的产生为认识的生成提供了生理基础。前面简述了,从原始单细胞动物的刺激反应能力——动物神经系统的萌芽,到猿类大脑的进化过程。从古人类学、考古学和古神经生理学研究中获得的大量资料证明,促进猿脑变为人脑的原因首先是劳动,其次是语言。正如恩格斯所说:“首先是劳动,其次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人的脑髓”。

劳动是推动古猿转变成人的动力,也是推动猿脑变成人脑的动力。古人类学家认为,由于气候的变化所引起的森林面积的减缩和林木的稀疏,人类的远祖古猿,不得不走出它们长期栖息的原始森林,改为地面生活。到地面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食物不容易找到,还经常遭到猛兽的袭击。为了找寻新的食物来源和抵御天敌,促使人类祖先学会了直立行走,并开始频繁地使用天然工具采集食物,驱赶猛兽。由于人类采取了直立姿势,从事劳动,使人的头部产生了一系列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变化,进而推动了思维认识能力和自觉能动性的发展。直立的姿势,使猿人的脊柱托住头部,从而扩大了视野,促进了头部各种感官的发展;猿的头骨下颌突出,额部扁平,脑部只占头部的三分之一;而人的头骨则是下颌部后缩,前额高耸,头部向上发展,脑占了整个头部的三分之二;人脑的重量三倍于猿脑。事实证明,人的思维认识能力要比猿人强多了。

同时,人类祖先由于额叶的进化,并且由于开始直立行走,这就解放了前肢,逐渐形成了手。我们的祖先古猿在经常使用天然工具进行“劳动”的过程中,手要做各种各样复杂而精确的动作。手在操作物体时,不但是劳动的器官,而且日益成为认识物体属性的器官。它一方面向大脑输送越来越多的信息,另一方面又向大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调节手的更加复杂而精确的动作。由此可见,劳动(或“前劳动”)不仅促进了人类远祖的感觉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他们的知觉的发展。正是在这种“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的推动下,手逐渐地变得灵巧自如,脑慢慢地变得更加完善。

人类在劳动过程中接触到的种种外界信息,不断地反映到头脑里来,需要用脑思考的机会越来越多;在共同的劳动中,他们需要互相帮助,共同协作,这样就产生了彼此说话的需要。正是这种彼此之间有什么非说不可的迫切需要,促进了人类发音器官的变化。发音器官给脑髓的动觉刺激,经过很长的历史时期,才形成了言语运动分析器,并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言语听觉区,从而产生了人类特有的语言,人们就能广泛交流经验,进行抽象思维,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人脑的发展和完善,使人脑无论在量的方面(脑量),还是在质的方面(结构和功能),都远远超过了猿脑。

人脑出现以后,并没有到此止步,而是以更加惊人的速度在发展,这是人脑进化不同于动物脑进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有的科学家认为,石器的发明和连续制造,是人的脑量和头颅容积迅速增长的根本原因。美国人类学家D.匹尔比姆也认为:“工具的制造一旦被确立了,很可能初步的有声语言也随之同时产生了。从此以后,人科类变成了对其周围环境具有任意的影响能力的和有文化的动物。随着文化的更加复杂化,更丰富的感觉输入量也增大了。从而也促使脑发展成为更为有效的接收和加工这些感觉输入的器官。脑在这一缓慢地改组和扩大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的进步,最终达到了智人的完善而又相当大的脑”。 人脑的进化和发展,还表现在脑内结构的进一步复杂和完善上,尤其表现在新功能区的出现和特化对后天获得的非遗传信息的依赖越来越大。地球上绝大多数动物的信息来源,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先天遗传,对后天的非遗传信息依赖较小。对于人类来说,情况恰恰相反。“狼孩”的发现和研究,就是很好的证明。历史上已经知道的在野外丛林山洞里长大的小孩有 30 多个,其中以1920 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米得纳普尔地方发现的“狼孩”卡玛拉最为著名,智力极低,已有 7、8 岁,却只懂得一般六个月婴儿所懂的事情,回到人类生活了九年,也仅仅学会了不完整的 45 个单词,智力只有三、四岁;其根本原因是:人的一生中,儿童时期的发育十分重要,尤其对脑;而“狼孩”卡玛拉在这段大脑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却是在动物中度过的;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的影响,也就是得不到后天非遗传信息的刺激,因此她的脑和智力的发展受到阻碍。这从反面充分说明,人脑的高度发展,与后天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密切相关的。

人脑的形成和相应的认识的生成,可以侧重两个部分的研究:一是从原始人脑向现代人脑的形成,二是儿童脑向成人脑的形成。脑的形成主要是生理器官的形成,脑作为一个系统,由原始人脑向现代人脑的形成,实际上脑系统的进化生成的研究,主要从进化论角度来揭示,主要表现为在系统中的组分事物的进化而带来脑系统的整体的进化——当然,其中也包含着统性事物的变化。儿童脑向成人脑的形成,则主要是从系统生成论的角度来揭示,主要侧重表现系统中在组分事物基础上的统性事物的生成发展给脑系统整体带来的生长变化——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以组分事物为基础的发展变化。儿童时期的发育是非常重要的,对人类来说,主要体现为后天的非遗传信息的刺激,从系统科学来看,脑系统从出生开始,不断地与外界(包括人外界和人体的脑外界)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种交换,在系统自组织条件下,脑系统的统性事物和组分事物变化很快,尤其是统性事物,为生成人脑概念及思维活动奠定了基础。

对于人生命体来说,主观概念的相对独立是具有认识论决定意义的。主观概念,其来源可以是客观统性事物,或者是脑系统的低级统性事物,被脑系统受控的自组织加工,其与客观统性事物部分对应或大部分不对应甚至近乎不能具备对应的概念,称为主观概念。例如,创新的事物在实践之前的主观形成的概念,与当时的客观统性事物是部分对应的;而“上帝”概念与客观统性事物“近乎”完全不具备对应,“近乎”不等于绝对,它与人脑本身客观存在系统的部分统性事物具有紧密关系——这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的现象,“上帝”概念的产生脱离不了思维,而其本质就是统性事物。

显然,绝对客观概念在人脑系统中是不能出现的,出现的都是相对客观概念。而,人的主观概念是相对于相对客观概念而言的,它是人脑机能的集中体现,它作为工具不断的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它能不断的使人类提高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客观世界中,组分事物被称为传统物质,统性事物是广义物质的范畴;为了方便研究区别,客观概念,通常可以用客观统性事物来进行研究;在客观世界中,客观统性事物,很显然,在系统科学中得到了很大的研究认同。人脑的机能,最根本的是,能把客观统性事物,通过认识的方式,使其在人脑中得到认识和反映,并能进一步进行受控的自组织加工,形成人脑系统中特定的统性事物群体——它们都具有主观的特性,从而形成特定的概念群,称为主观概念。狭义概念的生成,第一个问题是,要弄清楚概念是统性事物,是什么样的统性事物?它在人脑系统中是如何存在,如何生成的?人脑系统中的统性事物和一般系统中的统性事物不同,因为,一般系统中能很明显的区分组分事物,而人脑的统性事物对应的组分事物就是人脑——思维和认识不能脱离主体本身,这构成了人脑对人脑研究的特别之处。 bVuSzZJq7BU0QSTOW3RNQoY+LcaYmUQKakr+xIZS0vgf3aniUq27Do9RWeWXkFC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