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系统效应认识新议

系统效应认识新议,是在系统科学和唯物辩证法基础上,从新的角度思考系统及其效应的相关研究。

(一)系统观新议

在以下的分析中,提出了与传统的组分事物具有同等地位的统性事物,统性事物就是系统中的系统效应事物,只有统性事物的存在与开显才能产生有效的系统效应。

通常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统一整体” ,该定义中的“系统要素”是传统科学中的研究事物,而“结构功能”被认为是次于事物地位的非事物研究对象——尽管结构功能在系统研究中被重视,但本质上没有脱离传统科学的认识局限——这种本质认识是指“在研究对象上”系统科学和传统科学没有本质区别,其本质没能突破机械论还原论的束缚,其与当前系统科学相区别于传统科学的研究地位极不相称,表现出不彻底的系统思想——对系统研究是一种局限。人们发现,系统常常表现出作为一个整体所特有的某种特点,这种整体性特点不会因为某个个体被取代或是消亡而改变,也不可能简单地还原为各个组分的性质。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一个由螺丝、螺丝帽和空气组成的系统中,对该系统的内部事物能否进行组分还原的问题进行讨论:

系统中,螺丝和螺丝帽紧紧相拧接触的部分,相互挤压、互为你我;也有它们与空气接触互为你我的部分,生锈或者不生锈(质变或者不质变);可见,系统总存在若干个“两个事物互为你我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些互为你我的部分,是属于螺丝的,螺丝帽的,还是空气的呢?

显然,纯粹认为其完全属于任一事物都是不科学的;如果这个“互为你我的部分”演化为“锈”,锈作为一个区别螺丝、螺帽和空气的事物,问题出现了:系统由三个事物(螺丝、螺丝帽和空气)变为了四个事物(螺丝、螺丝帽、空气、锈),按传统认识,系统是由三个“传统科学研究事物”加上“结构”组成的,锈可以还原为铁和空气中的氧,紧紧相拧的螺丝帽和螺丝的互为你我的部分可以还原为螺丝和螺丝帽;其原因在于:把系统中传统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互为你我的部分(这个部分是系统特有的)都还原到构成系统前的“组分”中去了,这是典型的在研究对象上坚持还原论。全面深入地解决这个问题,对于系统科学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分析发现,事物在系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管接触与否,总存在互为你我的部分——这个部分既是属于你的,又是属于我的,但是又不能都完全属于任何一方,也不合适把它完全绝对的分解还原给你我;这就是区别传统事物的表现系统特征性质的特殊研究事物——其是构成系统的结构、层次、功能和系统自组织的变化发展的内在参数携带事物。把这一表现系统特征性质的特殊事物作为系统科学的一个基本研究概念提出来,对系统科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在研究对象上,系统科学包含传统科学的研究对象事物,另外还有一个基本研究事物——系统特征性事物(系统特有的事物)。在系统研究条件下,传统事物称为“组分事物”,系统特征性事物称为“统性事物”。组分事物是指可相对独立的进出系统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组成系统,也可以从系统中分离出来;统性事物是与系统瞬时同步产生的,是组分事物在构成系统的同时,产生的互为你我的部分(包括互为你我的物质、时空、结构、功能等部分),它是体现系统特有性质的另一个基本研究事物。

系统是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之一,没有不在系统的物质。在传统科学研究中,统性事物被机械论还原论所束缚,于是,在传统科学中,系统被认为是机械的、单一的、线形的、孤立的。在科学的发展和革命中,在批判还原论和机械论的过程中,随着系统科学诞生,统性事物的研究重要性凸显出来——把统性事物提升到作为客观存在的要素事物的高度、提升到作为与组分事物同等地位的层面来认识和研究,是一种必然,是对系统科学研究对象确立的一种完善。

1.统性事物是系统中客观存在的,其与组分事物具有同等地位。统性事物来源于系统是客观存在的,与系统是瞬时同步产生的,是有效反应系统机能的一种基本客观事物。表面看来,统性事物是系统形成后产生的,是组分事物进入系统之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表现,其实不然。首先,系统和事物是同时出现的;系统不在此事物,就在彼事物;事物不在此系统,就在彼系统;任何事物都必定属于某个、某些甚至无穷的系统,没有不属于系统的事物,不管这个系统是单一系统还是复杂系统。其次,事物是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而普遍联系相互作用是统性事物的一种标识;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并不是在事物出现后或者系统存在以后才具有的,而是与事物存在同等的;而在系统研究中,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互为你我部分表现为统性事物。再次,统性事物在系统特征性的基础上,具有和组分事物相统一的一般事物特性。

组分事物与统性事物是统一于物质的,但统性事物和组分事物统一于物质是相对区别的。其关系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相互区别层面的关系。组分事物是相对系统独立存在的,统性事物是在系统内相对独立存在的。它们在系统中相互区别的关系可以用力学中牛顿力学和量子力学的关系类比,在宏观牛顿力学中,量子力学可忽略,在微观研究中,量子力学是不可忽略的;在系统科学研究中,组分事物和统性事物是同等重要的,传统科学中统性事物可忽略,系统科学中统性事物必须作为一个基本研究概念。二是组分事物与统性事物相互统一的层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用还原论来认识它们的统一关系,统性事物来源于不同的组分事物,在某种程度上其被还原为组分事物得到统一。另一方面,两类事物作为系统的两大要素,在系统中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其核心是统一。

2.统性事物在系统中的基本存在方式。统性事物是相对传统科学、适应系统科学研究需要提出的,它是系统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研究概念。它们统一于物质,可作如下简单区别:组分事物是“物质事物”,统性事物是系统中的“组分物质事物”或“准物质事物”或“物质性质事物”,或是它们的综合;为此,统性事物通常以四种基本方式在系统中客观存在:一、以“物质性质事物”的方式存在,即系统中任意两个组分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互为你我的“物质性质”部分——时空交叉部分、互为你我的事物属性交叉部分;比如,事物相互的时空、事物相互间的状态、颜色等感觉经验的物质属性。二、以“组分物质事物”的方式存在,即系统中任意两个组分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组分事物与组分事物互为你我(相互渗透)的物质事物部分(主要是指物理接触渗透部分)。比如,物质事物相互挤压接触互为你我的螺丝与螺帽紧拧相互为你我的部分,比如“锈”等。三、以“准物质事物”的方式存在,即把精神、思维、意识作为唯物世界观下的一种“准物质”,它们互为你我部分(比如,交流共识)。四、以“综合”方式存在,即系统中任意两组分事物互为你我相互渗透的事物部分和精神部分、互为你我的时空部分、互为你我的事物属性部分;包括物理渗透、主观关系渗透、客观关系渗透、主客观关系渗透(精神和物质关系渗透);比如,各种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事物关系等,总的来说,即是主客观内部或相互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互为你我的部分。

3.统性事物在系统之外的存在情况。统性事物存在于系统中,在研究系统之外,以统性事物性质相应的当量被组分事物携带,当且仅当组分事物构成系统时,统性事物才能相对独立出现。组分事物可以相对独立进出系统,而统性事物是不能相对独立进出系统的。统性事物在系统中,称为统性事物,在非系统研究中,其将还原为组分事物部分同时转化为被组分事物携带的统性当量——统性当量是指组分事物在形成相应的系统时,所具有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能力和能量的大小。统性事物脱离系统时,必须还原为组分事物携带一定的统性当量,或者转变为新的组分事物携带一定的统性当量(当量有“正”“负”之分,其决定系统“大于”或“小于”各组分事物部分和),当再进入系统时,只能以新的组分事物部分及其相应的当量形式进入,并与系统的其他组分事物的准统性事物部分进行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新的统性事物。

4.统性事物的形成情况。统性事物由物质决定,其形成产生与系统中组分事物(统性当量的携带者的质)有关,与事物携带的统性事物当量有关,也与系统中组分事物与统性事物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有关。比如,系统中的“组织领导统性事物”,其需要组分事物(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组分事物需要携带统性当量(领导能力),需要组分事物与统性事物的相互作用关系(领导能力的实践)。统性当量具有不同匹配类型的,不是万能的,但不同类型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比如,组织统性当量大的人,能很好地组织社会系统,但是未必能很好的组织技术系统——未必是个精通的技术工;但技工和领导者可以相互改学。在同等条件下,统性当量的大小决定系统中统性事物的功能。比如,同样条件下,业务生疏的工人(统性当量小)和熟练的工人(统性当量大),它们在系统中组织业务情况是不一样的(当量大者质量效益高)。在社会系统中,系统关系的复杂程度,主要是由组分事物之间携带的“多种”统性当量匹配情况决定。比如,一个人对金钱统性当量为A,对爱情统性当量为B,某时候,如果出现金钱统性当量的匹配(金钱刺激),可能表现出拜金主义;如果爱情统性当量匹配,可能出现“情痴”——这些匹配过程都伴随着统性当量的大小变化。统性事物的产生,不仅仅要在组分事物中具有一定的统性当量,而且,要具有相应组分事物匹配的系统性条件,统性事物才能按照规则产生或者按需要产生,以达到需要的系统功能。如果相应组分事物不出现或者不匹配出现,则统性事物性将仍以当量的形式被组分事物携带,或者以“另种统性事物”出现。理论上,甲爱乙,乙爱甲,但在系统中,有一方不出现,或者出现的时候并不按照匹配的规律出现,他们没有找到匹配的途径或方式来使系统性事物当量达成有效统性事物(人类侧重的系统研究都是有效的,而非绝对的),将无法产生它们相爱的统性事物。

另外,统性事物可以是系统宏观的统性事物,比如蝴蝶效应,在巴西一只蝴蝶拍打翅膀时,会在美国德克萨斯产生一个龙卷风,介于这两个事物之间的抽象统性事物就是系统宏观统性事物,既包含着巨大的内部统性事物,又包含着巨大的内部组分事物,但是整体上在系统中呈现为统性事物,组分事物与统性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任一确定的系统,其必定只有唯一的组分事物集合、唯一的统性事物集合和唯一的联系作用体系与其相对应。因此,系统定义可完善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组分要素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组分事物要素和统性事物要素的对立统一体。这个定义分三部分:一是系统的特定功能牵引;二是系统的要素,由原来的传统事物,发展为组分事物(传统事物)与统性事物;三是要素的关系,以前认识系统的要素关系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现在明确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基础上的“对立统一关系”。系统新观点中前一个“组分要素”和后一个“组分事物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又是相对区别的,甚至是对立的,这使还原论和批判还原论之间的斗争得到了辩证的统一。

(二)系统效应研究新议

钱学森把系统思想应用于学科体系研究中,并提出了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其中系统学是属于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也是系统效应认识的基础理论。但是,“至今我们希望确立的有一定中国特色的成套系统理论还没有做到。” 钱学森系统科学体系思想的巨大指导作用,至今尚未充分发挥出来。虽然在钱学森系统科学体系思想指导下,中国系统科学的发展方向已经指明,但其体系中关键的系统学至今尚未建立起来。在这个方向上,结合系统统性事物的系统观的提出,进行相关探讨。

1.系统学基本研究对象新议

目前,在系统学研究的方向上,已有相当的材料和内容(特别是非线性动力学和自组织理论),在此基础上,研究系统学逻辑连贯的理论框架是一个重点。朱照宣认为系统学已“处于其幼年状态” ,系统学的部分理论已成雏形,“涌现”作为逻辑连贯系统学的思想已经提出,但系统学独特基本研究对象还没有真正确立。

(1)涌现不是“构建”系统学独特基本研究对象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涌现是系统学的最普遍的基本概念之一,但是,它不是“构建”系统学的独特的最基本“研究对象”概念。

从钱学森的系统科学框架来看,系统学要划清两个界限,向上与系统论界限划清,向下与技术科学层次的系统理论界限划清。划清这两个界限,就确定了系统学的研究层次和对象。苗东升曾给出一个界定:“系统学是描述一般系统,特别是复杂巨大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和演化的普遍规律以及设计、控制的一般原则的概念体系和方法论框架,是一切系统研究的基础理论。” 但是,对该定义,苗东升也认为“没有体现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区别,未能突出系统学的主要特征”。“系统科学的开创者贝特朗菲把系统科学界定为关于整体或整体性的科学,获得普遍认可。他最先在系统科学中引进涌现概念,在这种导向下,把系统学界定为关于整体涌现性的基础理论,能够体现系统学的根本特征。” 但是,涌现是系统演化的一种现象,是系统的一种“机能”现象,而不是直接的基础研究对象,在系统学界定中,仍有偏于功能和设计方面的倾向。理论的展开需要独特的最普遍、最基础范畴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和逻辑起点。涌现作为系统的一种机能现象,其原理可以表述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 。涌现虽然能够把系统科学体系中的基础科学层次的系统学与技术科学层次的系统理论鲜明地区别开来,能够初步实现系统学逻辑连贯,能够成为系统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但,其并不满足系统学独特的最普遍的、最基础的研究对象的要求,它作为机能现象,必定是基础研究对象的一种机能。在系统条件下,涌现从逻辑上考虑作为被呈现的机能状态现象,它必须有一个能够承载这种机能的最普遍的平台——系统,还必须要有系统的演化,只有这样,涌现作为一种机能才能显现。

关于系统学的构建,首先必须寻求自己独特的最基本研究对象,但涌现不是。涌现是贯穿系统学研究和构建的一个最普遍的基本概念,它在系统学的构建中起指导和统筹作用。系统学需要结合现有研究,确定自己独特的最基本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用“涌现”来实现一切能够上升到系统学的理论的逻辑连贯,进而完善成为系统学理论框架。

(2)秩——系统学独特的最基本研究对象

在进行理论思维的时候,只要一撇开具体问题的研究,首先需要确定的是理论的逻辑出发点,其次才是理论的具体展开。系统学作为系统科学体系的基础层次的理论,不管其具体理论内容如何千差万别,都必须有一个共同的逻辑基石和出发点——而且“这个”必须是系统学自己相对独立的、特有的。从目前系统学研究的科学角度来看,还没有获得系统学独特的最基本研究对象。涌现,并不是这个基石和出发点。它是实现系统学的具体内容逻辑连贯的东西,它是系统学的“神”。“神”必须要有具体的形和物。虽然普遍承认“涌现”能够作为实现系统学整体的逻辑连贯,但目前“涌现”并未能有效实现对系统学的逻辑连贯。归根结底,“涌现”这个“精髓”没有从系统学的根源(独特的最基本研究对象)展开,以获得其应该具有的最高逻辑连贯地位,实现对系统学的统筹。

涌现作为一种机能现象,其产生的条件,必须以“系统”为平台,同时系统必须是“演化”的。“涌现”是系统学的精髓,那么产生涌现的整体平台——“系统及其演化”应当是系统学独特的最基本研究对象。系统学需要充分阐述系统学最基本研究对象与系统学“精髓”之间的融合,即系统学最基本研究对象的开显和展开研究,能够获得以“涌现”为系统学精髓的核心;反过来,以“涌现”为系统学的精髓能够逻辑连贯系统学整个理论框架。

为了方便研究展开,把普遍的“系统及其演化”定义为“秩”。

秩,是系统学独特的最基本研究对象——系统学的归根结底的最基本研究对象一定是“系统”,而在此基础上系统学“独特”的最基本研究对象是“秩”。“秩”的定义,作为系统学的独特的研究对象,它包括了对象实体、运动和关系,完全符合“科学”的研究标准,重要的是:它把科学研究的实体、运动和关系,作为一个囫囵的整体研究对象——显示了坚决而彻底的系统精神,这在任何科学中都尚未出现。但这恰恰是系统学需要创新而独树的根本特点——它是与“涌现”的精髓相符合的需要。

(3)秩的研究

秩概念的定义——“系统及其演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系统及其生成,是指“从无到有生成系统的过程及系统”的统一的普遍的研究对象抽象概念;二是指系统已经存在,系统及其演化进程统一的普遍的研究对象抽象概念。这两个方面并不矛盾,是相统一的,两方面综合起来,秩的定义可以直接是描述普遍的“系统及其演化”统称的抽象范畴。秩,作为抽象范畴,在科学研究中,又必须是具体,可以直接作为系统学的独特的最基本研究对象。

秩作为系统学的独特研究对象,它的研究和展开可以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秩的分解研究,二是秩的整体研究。

在开展研究之前,确立秩研究的相关概念如下:

秩体:秩中的系统主体,即系统实体。

秩点:秩体中的实体组分,即系统的实体组分(元素)。

秩态:秩体呈现的状态,即系统演化过程中所处的状态。

秩网:秩体中的秩点构成的及其动态的网络结构,即系统的结构及其动态结构。

秩轨:秩体运动演化的轨迹,即系统变化、演化发展的轨迹。

秩规:秩体运动变化的规律和原理,即系统存在及运动变化的一般原理。

秩能:秩体的动能和势能、显能和隐能、“还原能”和“统能”的统称,通俗的说,即系统的功能。

秩变:秩体的质变和量变呈现的秩涌现的统称,即系统的变化。

秩向:秩体运动、演化和发展的方向趋势,即系统变化方向。

……

系统学研究,是要获得一切系统研究的基础理论。秩的研究,集中起来就是为了获得秩规——获得系统学原理。

①秩的分解研究

秩的第一分解是两部分,秩体和秩轨。其中秩体即系统实体,系统实体的研究是重要的。一个秩体是由秩点构成的,秩点的来由可以是生成的,因此,秩体也可以是生成的。秩体的运动变化和演化形成的轨迹,称为秩轨。对一个秩而言,没有秩体的轨迹是不存在的,没有轨迹的秩体也是不可能的。秩的分解研究,核心是秩点的研究。

秩点是隶属于秩体的组分部分,即是系统的元素。秩点,在研究中,具有元素组分的能量、状态、运动、和功能等等,即具有秩点能、秩点态、秩点向和秩点轴等等。秩点态是秩点的状态,分显现状态和隐性状态。秩点向是秩点当下的变化方向和趋势,包括显现的方向和隐性的方向。秩点轴的秩点运动变化的轨迹,包括显现的轨迹和秩点内部成分变化未显现的轨迹。秩点能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秩点显能、秩点隐能、秩点联能。秩点显能,是指秩点显示的能量、功能或机能;秩点隐能是指秩点隐藏具有的能量、功能或机能;秩点联能是指秩点与其他秩点相互联合、相互作用、相互统一趋势的联合控制能量描述。

在独立秩点研究(机械论还原论的组分特性)的基础上,秩点联能的研究是极其重要的。联能是系统秩点独有的。联能是互供互联的能力和能量,任何绝对独立的秩点(元素)都不能具有显现的联能,但一定具有隐性的联能。任何不绝对独立的秩点(元素或组分事物)都必须展现联能,也是通过联能被认识和作用的,即任何事物都是通过联能而使事物自己获得存在和开显的。

联能,在秩点中是双向相互的;研究中,可以忽略一方,出现单向的研究。联能有大小、方向和主客体之分。秩点在确定的秩体中,同时与其他一切的秩点(来自不同方向、不同种类的秩点)具有联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是联能普遍存在的经典现象。因此,在分解研究中,解决秩点与秩点的联能问题,是秩体内秩点研究的核心问题。

秩点具有自己的独立事物还原论特性,也具有秩体中(系统条件)的联能特性。前者,更多作为还原论的研究范畴——这里不多作阐述。秩点之间的联能是相互的,具有互动性。对于两个不同的秩点(A)和秩点(B),它们之间具有联控互动能量,具有联能互动方向,具有联能互动的联点(在秩体中称为统能体),并将显现联能互动的效力和效果。秩点受不同的联能的作用,当然也具有“可还原的独立的事物”具有的作用,需要结合起来考虑和研究;往往还原论和机械论中,把联能的作用忽略了;而系统科学研究中,恰恰发现了这种现象并以其为独特研究对象而确立并发展起来。

②秩的整体研究

秩整体的研究是非常复杂的。秩点的研究,其核心是秩点联能的研究;而对于秩整体来说,核心是秩统能的研究。所谓秩统能是一切秩体内的秩点联能的总合的统称。秩统能包括两类,即显统能(涌现机能现象显现对应的统能)和隐统能(涌现尚未显现对应的统能)。统能是在“还原能”(秩点独立可还原事物的能力和特性的总称)的基础上显现的系统特有的能量(但是它不是目前科学的一般意义的能量)。秩整体的研究,主要是秩的规律和原理的研究,其核心是“涌现”的研究。

秩统能和秩点能的关系。一方面,涌现的秩点能(秩点还原能和联能)可以主导秩统能。统能是秩体内秩点联能的总合,某一秩点能的涌现,可决定整个联能的态势和发展方向,从而主导统能。另一方面,秩统能可以使秩点能(包括还原能和联能)由显能状态转入隐能状态,也可以使秩点能(包括还原能和联能)由隐能状态转入显能状态,甚至使秩点发生质变。

秩统能与秩网的关系。秩网,包括系统实体的网络结构,也包括系统动态的网络结构。秩统能,静态中,它由秩体的秩点联能构成,并形成秩网,即系统实体结构;动态中,可以通过使秩点联能变化而改变秩网(改变系统结构),甚至进而作用于秩点,使秩点改变——大大地改变秩网(系统结构)。静态的秩网呈现一个秩的基本的秩统能,即具体系统实体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系统结构,系统结构决定一个系统的基本的秩统能。秩网决定秩统能情况,相同数目和种类的秩点,在不同的秩网条件下,其秩统能是不一样的——直接导致秩功能是不一样的。

秩统能与秩变的关系。在这里,秩统能要区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的秩统能,另一种是通俗的秩统能(包括纯粹秩统能和秩点还原能),这里的研究通常取后者。秩变,也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秩体的变化,另一个是秩整体的变化。秩体的变化是指秩内部的系统的变化;秩整体的变化是指“秩体(系统)及演化”的整体的变化。秩体的变化,其内部主要是在秩统能的作用下,秩体内的秩点将受此作用而改变自己的状态——整体呈现统一的方向或者符合秩统能的方向变化,这称为“系统的组织”。在系统组织中,在秩体内秩点的运动中,呈现的秩网的有序情况——称为“系统的秩序”。秩整体的变化,是“秩体(系统)及演化”的整体的变化,秩体整体的变化,向外体现为系统的“行为和功能”——秩体由于受秩统能的作用,作为一个整体将对它的环境作出适当的变化。这种变化,不同于还原性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机械作用和变化。

③秩和涌现的关系

涌现和秩,对于系统学来说,是“神”和“形”的统一。

秩是“系统及其过程”的统称,是系统学独特的研究对象。“涌现”是“整体不等于部分和”的表述,是构成系统的同时,系统的机能的表述。乍一看,它们不相干,其实它们是统一的。可以说,涌现是秩基础上的普遍的机能原理。

涌现是秩研究中以“秩统能为核心的机能”的研究表述。在系统科学研究中,可得到一个基本结论:若干事物按照某种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系统,就会产生它的组分及组分总和所没有的新性质,即系统质或整体质。这种新性质只能在系统整体中表现出来,一旦把整体还原为它的组成部分便不复存在。这部分及其总和没有而系统整体具有的性质,叫做整体涌现性。

在秩这个研究对象中,整体涌现性,是秩体的秩点联能组成的秩统能的体现。在系统科学中,系统的整体特性既包括定性方面,即系统质;也包括定量方面,即系统量,如单个分子聚集起来形成热力系统涌现出温度和压强等整体特征量。在系统科学中,系统量在组分层次上是无法理解的,甚至不可能发现,但它们可以描述系统的整体性质和运行演变过程。秩的秩体中,秩点包括了独立秩点可还原能的研究和秩点联能的研究,可还原能的研究,就是系统科学中的组分层次的用机械论和还原可理解可研究的实体组分研究。而“不可理解的系统量”是指秩体的秩点的联能“聚集”起来的秩统能的显现。

在系统科学研究中,组分层次上的所谓不可理解的、甚至不可发现的“特征量”,在秩的研究中,必须是完全可以研究的。不管是在组分层次,还是在“聚集”层次,都必须是可研究的,并且是连贯一体的。简单地说,就是秩点联能“聚集”到秩统能的体系研究。涌现不仅仅要研究系统量,也要研究系统质,也就是说,秩点不仅要研究秩点的联能和秩体的统能,还要研究秩体中秩点的可还原能量和性质特征。

涌现是秩变机能表述。涌现虽然也可以作为独立研究对象,尽管对系统学具有支柱、统筹作用,但作为系统学的最基本的独特研究对象是不妥的。秩是以系统为平台的,涌现应当是以秩为平台的。整个系统科学体系是以系统为最基本研究对象的,系统学是以系统基础上的秩为自己独特的最基本研究对象的,涌现只是秩研究中获得的普遍的机能现象和原理——它是由研究对象展开而获得的,并不是“最直接的”就是研究对象。

④秩和信息的关系

秩表征的统能称为信息,秩的统能没有脱离秩时候,称为潜信息,当统能从被表征对象脱离,并栖息于载体的时候,它将成为信息。

按照秩研究的理念,秩的秩点联能和秩统能就是信息。秩统能其核心的一点是:具有表征事物的特性。我们所有的事物都是相互作用的,所有的作用,都是统能的,它们将构成一种系统条件下的新的事物体——统性事物 [6] 。这种相互作用将表征事物或对象的组分、结构、环境、状态、行为、功能、属性、未来走向等等,但是这种统能并是事物或对象本身,也不是能量(统能和一般科学中的能量是区别的,统能直接产生的是系统条件下的新的事物体“统性事物”),正如维纳在 1948 年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信息是秩统能在系统条件下产生的新的事物体——统性事物。在《系统辩证论新议》我认为信息,即统性事物,在物质定义和条件改变下是可以归属为物质的。

统能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其相对独立出来,在研究中被称为“信息”。在秩研究中,统能体的相对独立,是指统能体与“产生此事物或对象”分离——它分离后必须栖息于别的事物或对象(信息载体),它对被栖息事物的统能体是有影响的(影响大小不同,有的可忽略,有的甚至对被栖息事物都有重大影响)。统能体,虽然不是直接的事物,但能表征事物。事物虽然消亡,但记忆犹存。由于它的相对独立性,使人类在研究事物的时候,不接触事物,而能够获取事物的信息,可以不改变事物自身而对它进行信息的采集、变换、加工、存取、利用,统能体作为信息在栖息事物(载体)的处理是复杂的。但是,统能体,不能脱离栖息事物而独立存在,也就是说,作为非物质的信息不能离开物质而单独存在,客观世界和人脑中都不存在同物质相分离的“裸信息”。对于确定的统能体,是由确定的研究事物产生的,它相对独立栖息别的事物之后,主要受载体的控制,可生可灭,也可以复制,可以为人们共享。

2.系统学基本模型新议

系统学是系统科学的基础学科。作为钱学森系统科学框架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系统学代表了中国系统研究科学的一个重要方向的核心。虽然,世界系统科学的研究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以复杂性为核心的研究阶段,但作为系统科学基础支撑的系统学理论仍是个薄弱环节。因为,目前系统科学从各个不同的具体领域展开研究,但都带有各自领域的气息和成分,尚未完成系统学提炼。要在众多的理论中提炼出系统学理论,使其作为基础理论要能够把其他一切系统科学理论囊括进来,就要剔除各个具体系统科学理论中来自具体学科领域的东西(比如物理气息、生物成分等)。而从当前一般系统科学理论的堆积中提炼系统学内容,应当建立一个能够进行有效提炼的平台。模型方法是系统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每一个具体的系统科学理论都有自己的模型,但各个模型之间并不能有效融合或通用,这是一个问题。因此,研究建立一个通用的、基础的模型作为系统学进行理论提炼的平台,是系统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础内容。

由于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是研究系统效应的,其基本的基础模型,只有能够有效地显现系统效应事物,只有能够把统性事物合理有效的表现,才能成为系统科学的系统基础模型。

(1)系统科学研究模型的现状

近代科学创造了模型方法,并突出了模型方法的重要性。系统科学进一步把模型方法提升为基本方法。 系统科学虽然重视模型方法,但是其还没有确立自己通用的基础模型。根据苗东升的《系统科学大学讲稿》归纳系统科学研究模型现状的分类如下:

①系统的框图模型

在二维的载体上,用一个个封闭的小框图代表系统的各个组分或子系统,在框图内或框图边注明组分或子系统的名称,按照系统的结构模式把它们排列安置于适当位置,用无向线段或有向线段把这些小框图连接起来,以表示系统的基本结构框架,再用无向线段或有向线段表示系统与环境的联系,这样形成的图形就叫做系统的框图模型。框图模型在具体的系统研究中,具有积极意义,比如人文社会系统和经济生活系统中常用框图模型来展开研究。最简单的框图模型是输入——输出模型如下:

最简单的框图模型可以是系统的通用模型,但过于粗糙,不利于系统科学展开深入研究。

②系统的数学模型

一切以数学语言表示出来的关系,包括最简单的表格、曲线(图)等,都是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对真实系统的某些特性用数学的方法进行描述,并揭示相关的数学关系,从而对系统进行有效认识和研究的模型。数学提供的各种描述手段,如函数、方程、矩阵、几何图形等,以及抽象代数的群、环、格、坡等,都可以用作真实系统的数学模型。最常用的数学模型是解析模型,即原型系统的变量、常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解析表达式,主要是各种方程,特别是代数方程、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比如著名的逻辑斯蒂差分方程,在生态科学、经济科学和认知科学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数学是系统科学研究的必备工具和手段,但数学模型不是充分具备系统意义的基础模型。

③系统的网络模型

网络模型,更一般的说是图论模型。图论是数学的重要分支。基于图论建立的数学模型,特别是网络模型,是描述系统的有力工具。以点代表系统的组分,称为节点或顶点,节点之间的联系用一条线段表示,称为边,全部节点和边的集合就是系统的图论模型。图论应用的一个著名例子是哥斯尼堡七桥问题。适宜用图作模型的系统往往涉及流动问题,有物质、能量、资金、人力、信息等从图中的某一点流向另一点。图论刻画的是系统的拓扑特性,它反映的是节点(对象)之间的连接性质,至于点之间的相对位置,连线的曲直长短,并不重要。这种不在乎点的相对位置、线的曲直长短的连接性质,就是拓扑特性,具有重要的系统意义。赋予系统意义的图论模型是研究的重点,因为系统学的基础模型要具备本质的系统意义。

④系统的计算机程序模型

在计算机科学发展条件下,系统科学研究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模型,就是系统的计算机程序模型。依托计算机科学,把系统内部的组分的关联方式提炼为若干规则,以“若……则……”形式的程序语言表达出来,以便通过计算机的数值计算模拟对象系统的运行演化,观察构件如何通过执行这些简单规则而涌现出系统的整体特性,预测系统的未来走向,主要用于大型复杂计算或数值实验。以计算机程序来定义的基于计算机的系统模型正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系统的计算机程序模型,很显然是应用模型,不能是系统学基础模型。

(2)系统学的秩边流模型

①秩边流模型的提出

通过研究系统科学模型情况,初步认为:系统学基础模型,应以系统原型为根本,以最简单的框图模型和图论模型为基础,突出框图模型的通用性,突出图论模型的拓扑性以及可以充分赋予的本质系统意义,结合系统概念研究,构建系统科学基础模型。

苗东升认为:“两个以上事物或对象相互关联而形成的统一体,叫做系统。” 如果把相互关联而被包含在系统中的那些事物或对象叫做组分,则任何一个原型系统,除了组分,就是“组分之间”——包括组分之间的空间、组分之间的逻辑、组分之间的关系、组分之间的信息、组分之间的能量以及组分之间的其他一切。系统与环境是通过边界分隔开来的,系统内部的组分与组分之间也是通过边界使组分与组分得到区分的。很显然,对于任意一个原型系统来说,“组分”、“边界”、“组分之间”是必不可少的。系统科学的本质体现于两点:一是把传统科学中忽视或弱化研究的“组分之间”的部分提升到同“组分”同等的研究高度;二是把“组分之间”对于“组分”整合形成统一体带来的“涌现”作为研究核心。

遵循充分体现系统意义的思路,著者把动态演化的系统称为秩 (因为动态演化的系统才能产生涌现);把动态演化系统的内部组分称为秩点;把系统的环境边界和内部组分边界统称为“边”;把“组分之间”称为“流”(因为“组分之间”作为被传统科学忽视的事物,恰恰是最具有系统意义的根本性事物)。在最简单框图模型和图论模型的基础上,探讨并提出系统学“秩边流模型”如下:

秩边流模型有秩点参数、流参数、边参数三个基本参数,表现如下:一方面,“秩点”囊括了一切组分的研究信息,展开可获得组分、元素、要素、子系统、部分等;另一方面,“边”是系统与环境的分隔,也是秩点与秩点的分隔,它展开可以获得边界的实体性、渗透性、通道性、承载性等一切边界具有的属性和信息;再一方面,“流”定义为秩点与秩点的相互关联的存在,包括了流的内质(比如介质实体),也包括了秩点之间的信息、能量、结构、层次、关系、序度、熵,等等。

②秩边流模型中几个需要明晰的概念

一是“秩”。秩在《集合学》中有这个概念,但秩边流模型中的秩,是系统学的独特基本研究对象概念。著者将“动态演化的系统”定义为“秩”,并对秩及秩点的研究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具体参见《秩论》一文)。

二是“边”。秩边流模型的边,要同系统科学的边界联系起来,同时要同网络模型中的边区别开来。网络模型中的边,指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联系用线段表示。系统学认为,把系统与它的外部环境分隔开来的,称为系统的边界;把系统内部秩点组分与秩点组分分隔开来的,称为秩点的边界,它们统称为“边”。“边”一身二任,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把系统内部与外部分隔开来,同时又把系统内部与外部联系起来,其重要特点是:边界不管以何维度、何质存在,边界上总有各种各样的、显在的或者隐性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口岸”、“毛孔”、“间隙”、“通道”等使系统内外的物质、信息、能量通连起来,具有通道性和渗透性。一个系统处于环境中,环境中其他系统变化,引起环境变化,环境变化通过边进而影响系统,使系统与环境具有互动性。另一方面,系统内部秩点的边,把系统内部的不同秩点分隔开来,其重要特点是:秩的边,把系统内部的秩点和流分隔开来,同时又把它们联系起来,并且直接决定了“流”的形成;内部“边”不仅具有渗透特性和互动特性,而且这类特性异常的紧密和高效——使它们能够向外部呈现为一个整体,而以系统的形式来进行研究。

边是客观存在的。系统的客观性和环境的客观性,决定了把二者分隔开来的“边”具有客观性。凡系统原则上都有“边”。有些系统“边”是可以直接观测的,特别是有些地理的或物理的空间中划分出边界的系统。有些系统不能直接观察到边界,但不同等于它没有边界。一书作为系统,物理空间边界是封皮和书厚,但思想边界是其表达的一定范围的思想的东西。环境不是空集,则表明系统存在范围的限制;有限制就有边界,可从几何上、直观上、思想上、物质上、信息上、能量上等区分。系统边包括系统环境边和系统秩点组分边,包括物质边、能量边和信息边,可划分为隐性边界和显性边界、硬边界和软边界,而隐性边、信息边、软边等是系统科学边研究的重点。科学研究都涉及边界问题,但没有任何一门学科把边界问题作为自己学科一个基础范畴来研究,只有系统科学要把边问题作为基础性研究之一。因为边是系统的守护者。

三是“流”。我们在系统内部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会发现一些介质、空间、结构、关系等显在的间隙,也会发现一些我们不直接感觉到的东西,比如信息、能量、隐性结构、隐性关系和逻辑等充斥在系统内部事物之间。这些是系统内部把秩点与秩点分隔开来的边与边(包括硬边、软边、能量边、信息边、物质边、逻辑边等)之间的存在,统称为“流”。事物与事物通过边界得到区分和划分,但是在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间隙(包括介质间隙、时空间隙、能量间隙、信息间隙和逻辑间隙等),它们之间既不是等同直接连接的,也不是真空的,间隙是边与边之间的存在。传统科学对此研究是忽视的,要么把事物之间的部分作为真空(如果事物之间介质不明显的情况下)来研究,要么把事物之间的部分作为介质(介质明显的情况下)来研究,这是传统科学认识的机械论、还原论观点产生的原因。

系统科学,打破机械论和还原论束缚,把系统内秩点组分与秩点组分之间的间隙存在称为流。流,就是统性事物,并把统性事物提升到与组分事物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研究高度。 秩点和流,是通过边分隔开来的,同时在系统中存在于边的两侧,它们的地位在传统科学中和系统科学中截然不同:传统科学中,秩点组分事物受到重视,流被忽视;而系统科学赋予它们同等重要的地位。在系统研究模型中,流之所以称为流,是因为非边闭合包裹体的流相对于系统内部的边闭合包裹体稳定的秩点而言,具有更多的相对运动特性,尤为呈现流态特性,故称为流。在系统中,秩点被流的海洋包围着。流和秩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秩,就没有流;没有流,秩也无从生存。

流是复杂的,包括了具有介质(实体事物)的流,也包括了纯粹统性事物的信息的、能量的、结构关系的非实体的流,更多的是也包括了它们的综合体。流整体对系统中的秩点(组分、元素等)具有整合作用、约束作用、组织和控制作用。流的研究,包括流道、流边界、流介质、流动力等问题的研究,核心的是流动力、流效益和流涌现的研究。目前系统科学研究中的系统动力学把“流”作为三个核心概念之一 ,虽然系统动力学的“流”与秩边流模型的“流”在实际研究中会有一些相通之处,但它们是相互区别的。流,是系统内的非自身闭合稳定的统性事物,它是系统内的血液和神经。因此,系统学动力学应在秩边流模型基础上,立足系统学本质有一个全新的研究。

(三)系统效应辩证认识新议

1.系统矛盾网络论

系统的矛盾网络论是系统辩证法的主要理论,是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立足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律核心,在系统中,对矛盾网络采取维度划分的方法进行矛盾网络的辩证法研究:1.系统辩证法的纵向维度分析,即一分为二分析;2.系统辩证法的横向维度分析,即一分为多分析;3.系统辩证法的立体维度分析,即对系统的结构功能耦合辩证分析(层次论和功能耦合论)。

一分为二。一分为二是矛盾的经典分析,也是核心分析。其两个对立面是相互统一的、互转化的;矛盾的一个对立面支配或主导矛盾的发展,决定矛盾或事物统一的状态;这一理论对组分事物适合,对系统适合,对统性事物也适合,只是需要通过对组分事物的研究来间接反映。矛盾网络在系统宏观的一分为二,强调一个“多”字——多个事物的一分为二,即,把事物进行纵向切面分析,把系统所有的单个事物一分为二,这样,系统分成两个相互对立的切面集合——这两个抽象的集合形成系统的矛盾网络的抽象的一分为二分析。

一分为多。在一分为二的基础上,强调系统中不同组分事物的差异,对不同的组分事物在系统功能下进行划分,实施一种横向切面划分,形成“多类”或“多个”事物,称为一分为多。这种切面并不像一分为二,对事物核心进行切割,而是对组分事物整体差异的区分切割,重点是差异的区分;这种切割,一方面使系统内部事物的不同层次区分出来,另一方面使处于同一层次的不同事物区分出来;这是一分为多辩证方法的根本意义。一分为多是系统辩证法特有的,其从不同的层次、从同一层次不同组分事物和不同统性事物的差异(这些差异本身是统一的)出发,在系统功能的指引下或者在系统自组织下,决定系统的某个或某些主要矛盾——主要差异事物(差异也是一种辩证矛盾)支配或决定着系统某一个发展时期或某个阶段的状态和演化。

结构功能耦合辩证法,也叫立体辩证法,是在系统所有的组分事物的一分为二分析、一分为多分析基础上,结合系统辩证律的立体综合辩证法;它是一个立体层面的划分,主要包括系统层次论和耦合论。矛盾网络的一分为二在系统宏观上是抽象的,在微观上是具体的、单一的;一分为多指明了系统的层次,以及系统同一层次不同事物的差异,能够分析系统的主要矛盾,但是没有深入到层次之间的耦合关系,它侧重于组分事物的辩证研究。根据系统辩证律要求,在系统一分为二、一分为多的基础上,建立侧重系统功能的结构功能耦合辩证法,是非常必然的;它的特点在于分析揭示系统的基本矛盾,这个矛盾是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与系统共存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他矛盾的发展,是系统发展演化的基本推动力。

2.系统自身独特的基本辩证特性

系统是由两大类要素组成,一部分要素是组分事物要素,一部分要素是统性事物要素,除了这两大类事物要素,系统不含其他任何事物要素。组分事物与统性事物两大要素的构成不是简单的、一般的构成,是对立统一的辩证组合。任何一个系统,就如同传统事物具有独特性一样,都有自己的系统特征关系要素(统性事物),绝对相同的系统是没有的,如同绝对相同的两个事物是没有的;具有相同统性要素事物(主要指结构功能部分)的系统,在具有不同的组分事物要素情况下,构成的系统是不同;具有相同组分事物要素的系统,在具有不同的统性要素情况下,构成的系统也是不同的。

我们称“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统一整体”,系统的特性在于: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性,通常认为凡是具备上述特征的事物,可以把它们称之为系统。从系统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把组成系统的事物称为要素,系统的首要前提和基础是“若干事物(要素)”的“聚合”,其次是这个“聚合”具有“规定性”,即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整体性的特定功能;同时这个“聚合”是变化的,即具有变化性、发展性、演化性等动态特性。显然,从辩证法来看,系统是既固定又变化的聚合体,可把其特性概括为两个部分:一为系统“聚合”的“规定性”,即定聚性;一为系统“聚合”的“变化性”,即变聚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定聚性”和“变聚性”统一于系统自身一体,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

系统是由两大类完全要素组成的,研究发现,它们的关系符合对立统一律。组分事物要素具有保持事物本身性质(事物本身的质、量、运动状态性质等)的趋势;统性事物要素具有保持系统特征关系的性质——束缚或者有规律的束缚事物要素符合系统特征关系,并保持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相对稳定的趋势;统性事物要素要控制组分事物要素的变化和发展(按照系统的相互关系形式来控制组分事物要素的存在和发展变化),而组分事物自身却需要挣脱,并且保持按照组分事物本性来进行存在和发展变化,这两者是对立的;同时,这两者又是相互统一为系统这个整体的。可见,系统的组分事物要素和统性事物要素构成系统自身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系统辩证律。

阐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它们的关系集中起来可以是一点:定聚性和变聚性的对立统一性。所谓定聚性,是指任何多个事物,都具有将相互之间关系、相互之间作用的构成固定的或规定的特性(这种固定性一旦具有符合要求的有整体性的特定功能的规定性时,称为我们通常研究的“系统”),这种特性使多个事物的构成方向指向“整体性”——使系统组合的层次、结构、功能等相对固定属性方面得到揭示;所谓变聚性,是指系统内所有事物,都有运动(保持自己事物本身特性的运动或变化)的性质,它们共同构成改变系统“构成固定”的特性,变聚性的方向指向新的构成固定——使系统组合的变化、演化和发展等动态属性方面得到揭示;定聚性和变聚性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统一的,可在对立统一中相互转化和共同发展;系统自组织理论,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系统自组织理论是系统的定聚性与变聚性的对立统一性体现的一个揭示,它体现了定聚性向变聚性的转化,变聚性向定聚性的转化,以及他们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共同发展。

系统基本辩证特性的内容:

(1)揭示系统内部辩证关系——系统内部所有要素或事物,相互间一定构成固定或相对固定的存在模式,这种固定主要体现在系统的层次性、结构性、整体功能性等方面;同时,系统内部事物由于自身具有的绝对运动特性,因而会改变这个相对固定的共同存在模式,它主要体现在系统的运动、演化、发展、自组织等动态性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的,又相互统一的,形成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揭示系统整体与系统外部辩证关系——系统和系统外的事物,相互之间一定构成固定或相对固定的存在模式,这种固定主要体现在,系统和系统外事物构成“新的更大”系统(其并不一定符合严格的系统定义,泛指既固定又变化的若干事物的聚合体;下同)的层次性、结构性、整体功能性等方面上;同时,由于系统自身的运动和其他事物的运动,决定了,其一定在改变这个“新的更大系统”的相对固定的共同存在模式,主要体现为系统的动态特性;从这两方面来说,两者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统一的,形成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3)揭示系统内部、系统整体与系统外部的辩证关系(即开放系统辩证关系)——系统内部、系统(系统边界)和系统外部(环境),三者相互之间一定构成一个相对固定的存在模式,在一个更广义的系统中反映着系统的聚合性;同时,由于系统内外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不断相互交换,使这种相对固定存在模式一定在发生改变,反映着一个更广义系统的聚合的变化性;可见,系统聚合的固定性和系统改变的变聚性,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统一的,形成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系统辩证律的核心即是一般辩证法核心——对立统一;但系统辩证律和一般辩证律略有区别的;在辩证对立的内容上,一般辩证内容是在事物本质的“是我”与“非我”的内在对立;系统辩证律内容,明确为系统的组分事物与统性事物的内在对立;一般辩证法统一于“事物”本身,而系统辩证法统一于“系统”本身。系统辩证律是一般辩证律的特殊化,这种特殊化是由系统特征决定的;但是,它和一般辩证法在系统宏观上的对立统一分析不同,它的对立是系统内在本身的对立统一;而一般辩证法在系统宏观对立统一,是一般辩证法对系统所有事物抽象为两个对立面集合的宏观的一般辩证揭示。依据系统基本辩证特性的内容,对在理想状态下独立系统的研究、理想状态下两个系统的研究和多系统的研究进行相关辩证分析:

(1)理想独立系统的研究分析。理想状态下,任一独立系统都是若干事物的定聚性和变聚性的对立统一体。理想条件下,独立研究系统与外界完全没有任何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情况下,系统的“定聚性”以维持其内部层次性、结构性和整体功能性等属性不变为根本;系统的“变聚性”以改变系统结构、层次、功能特性,从而维持系统变化、演化和发展的动态属性为根本;它们是“合二为一”的对立统一,该对立统一性揭示了系统的存在。

(2)理想条件的两个系统的研究分析。理想状态下,研究系统和系统环境中任一事物组成一个“新的更大”系统;假定研究系统为甲和系统环境的一个事物为乙(乙也作为一个系统);首先,系统甲和系统乙各自具有作为理想状态下独立系统的自身的系统基本辩证特性;其次,系统甲和系统乙之间具有相互的系统基本辩证特性,“新”产生三类:一、系统甲和系统乙在普遍联系作用下(组合)构成了“广义的一个新的更大系统”时候,系统甲和系统乙各自的定聚性组合成新的系统的定聚性,系统甲和系统乙各自的变聚性组合成新的系统的变聚性,它们之间在新系统中(研究系统甲和事物乙构成的系统)是对立统一关系。二、系统甲和系统乙,在普遍联系作用中,它们的各自系统的“定聚性”由于定聚的能力不一样,构成(或合成)“新定聚性”时产生矛盾,形成对立统一关系。三、系统甲和系统乙,在普遍联系作用中,它们的各自系统的“变聚性”由于变聚的能力不一样,构成(或合成)“新变聚性”时产生矛盾,形成对立统一关系。

(3)多个系统或开放系统的研究分析。研究系统和系统环境之间的系统辩证特性分析。研究系统在不同的条件和不同的环境呈现不同的系统状态,环境中的研究系统事物,一方面具有在理想状态下独立研究系统的辩证特性,另一方面具有环境中包括研究系统在内的多事物构成的新的更大系统的辩证特性,该两方面也是辩证统一的。研究系统与环境中任何一个事物(系统)的关系,构成理想的两事物系统的研究分析;随着研究系统与环境中事物的关系增多,构成复杂开放系统的辩证研究分析。

研究系统,不仅要注重组分事物和统性事物的研究,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是对它们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进行研究。复杂性科学的研究集中体现在这——体现在系统的动态性、相对稳定性和复杂性上。以系统特定功能为研究的基本参照,在系统的统性事物关系要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主要由系统组分事物来决定其功能;在系统组分事物相对不变的情况,主要由系统统性事物的关系要素来决定其功能;复杂性科学研究,是指复杂的系统组分事物和系统统性事物的相互微妙关系下,对它们辩证的对立性和统一性影响系统功能的研究,其主要集中在系统两类事物对立的尖锐程度的研究上。系统的自组织,是系统组分事物要素和系统统性事物要素对立统一的必然结果,任何一个开放系统,存在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情况下,系统内部的对立作用结果必然朝统一性方向演化,要么组分事物要素被改变屈从统性事物要素(完全改变则组分事物发生质变),要么统性事物要素被一定程度的改变屈从于组分事物要素(完全改变则系统将产生质变),就如同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的,是不可能绝对平衡的,它们相互转化,必定出现某些事物要素主导事物的发展,形成某种合理的对立面的统一——系统的自组织是事物的对立统一的发展变化在系统的延伸和具体表现。系统辩证律是在普遍对立统一律基础上,对系统的特殊性研究,如果系统统性事物要素处于对立的弱势,并且达到极限,则系统将崩溃,并产生系统质变;同样,如果系统的组分事物处于绝对弱势,则组分事物将被绝对按照系统功能要求执行,被分割、被束缚作用或者被排挤出系统等——使组分事物的原来的“质”产生巨大甚至根本性的改变。所以,系统的自组织是系统辩证律的必然结果。 MH4BR+pn2A6ohi+pl5aWDR0kih8yKKPPB1H2b/ZXgQ+36rGVXJJcfGWyBytUykD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