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普遍的系统性表现在世界处处是系统。从宇宙初创开始,全部世界是一个完整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无机世界发展到人类社会,在诸多领域展开,进化为今天的复杂世界。世界是系统的世界,系统是相互作用的多个要素的整体;一切系统都是通过不同要素的相互作用与搭配组合而创新出具有整体性的系统,多个组分可以生成具有新特性的系统,相同组分不同联系可以生成不同特性的系统,结构调整也可以生成不同的系统特性和行为。整体性是系统科学的核心思想,可具体展开为整体性、组合性、联系性、层次性、结构性、动态性、自组织性等理念。
“系统”这个词在希腊语中即为部分组成整体的意思,在拉丁语表示群体、集合等的抽象名词,英文中具有体系、系统、体制、秩序、机构、组织等含义。中文中“系统”一词由系和统两个字组成,其中“系”的含义有二,一是指多,即系列,一个系统中必定包含不止一个对象,二是指联系,即绑、拴,系统中多个对象联系在一起;“统”是指统一、统合、统属等含义,系统意味着合多为一、一统领多。因此,系统可以理解为系多而成一统。
系统这个词由来已久,古代许多杰出人物已经很好的把握和运用了系统思维,德谟克利特就写过《大世界系统》和《小世界系统》,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经常用到系统概念,主要理解为集合体,比如恩格斯曾指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1932 年贝塔朗菲提出了开放系统理论,1937 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这个核心概念,系统开始作为一个科学概念进入科学领域。20 世纪 40 年代末,贝塔朗菲组织成立的国际一般系统协会,使系统思想运动遍及世界,系统思维开始从自发的经验性思维转变成自觉的科学思维。但由于科学家们从不同领域考察系统,因而系统概念的定义众说纷纭。贝塔朗菲在 1971 年认为,系统可定义为处于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有相互关系的诸要素的集合。韦氏大辞典把系统解释为“有组织的或被组织化的全体”。中国学者钱学森认为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苗东升在《系统科学大学讲稿》中总结认为,系统的众多定义中,从实际应用角度讲,最适宜的是钱学森的定义,从工程和技术层次,考虑应用,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和功能性的本质特征,但作为系统科学基础理论的系统定义贝塔朗菲的定义是普适的。钱学森的观点用功能来定义系统,普适性不足,因为功能是系统概念的子概念,贝塔朗菲把系统的组分确定为元素,要求多元性和关联性之外没有其他限定,具有普适性。苗东升以贝塔朗菲的系统说法为基础,提出系统的基本定义:两个以上事物或对象相互关联而形成的统一体;因相互关联而被包含在系统中的那些事物或对象,叫做系统的组成部分,简称组分。其中,事物、对象、统一体是不加定义的元概念。
系统是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系统,一个电脑,一架飞机,一个家庭,一个学校,一个城市,都是系统。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到处都可碰到系统。从基本粒子到细胞,到生命体到国家,都是系统的存在方式。例如,细胞是一个由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以一定结构组成的,具有新陈代谢、分裂、生长、分化等功能的系统;对于一个成年人系统来说,它是一个由几十万亿个细胞组成的大系统。其中细胞结合起来构成组织,组织结合起来构成器官,而能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器官的总体被称为生理系统,比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撇开各种具体系统的形态和性质,可以发现一个系统必须具备这样几个条件:一是要有两个以上的要素,单个要素不能构成系统;二是各要素之间具有某种关联,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三是系统赖以存在的环境。系统也具有一些基本特性:一、多元性或多组分性。一个系统至少要有两个以上组分,只有一个组分的事物,或者说不能划分为不同组分的事物是非系统。通常系统包含多个组分,有些系统理论上存在包含无穷多个组分。二、相关性。多组分是系统存在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多个组分必定相互关联才能形成系统。如果一个系统存在一个跟别的组分没有联系的组分,即孤立元,它就不是系统,即非系统。三、整体性。多元性是系统的必要条件,相关性是整体系统的充分条件,它们造就了系统的一体性。诸多对象一旦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成为系统,它作为一个统一体与其他事物发生关系,它对外环境体现为“一”。系统必定整体的存在、运行和演化发展,也必定跟其他事物整体的关联,因此,贝塔朗菲把系统科学界定为关于整体性的学说。
系统科学承认系统是事物普遍的存在方式,又承认世界上也存在非系统。这是辩证的,非系统与系统是相比较而区分的,人们需要在与非系统的比较中认识系统。非系统包括两类,一是没有组分的囫囵整体,二是组分之间没有关联性的多元集合。但是,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非系统。认识事物,从一个角度看不是系统,从别的角度看可以把它看作系统,因为没有绝对不存在组分的事物,也没有绝对不相互作用的组分,可做适可而止的处理:相对于系统的组分性明显、组分关联性明显的,组分性微弱的甚至可以忽略的“囫囵整体”和组分关联性微弱甚至可以忽略的“堆”,我们称之为非系统。
系统观念源远流长,成形于 20 世纪,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经过了孕育、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系统思想经历了从经验到哲学到科学、从思辨到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
古代人民在对宇宙的直观认识中就表现出朴素的系统思想,在古代中国、古希腊等文明古国的文化中尤其明显。在我国古代,在哲学、科学技术、军事、医学、工程、天文历法等各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中都表现出了十分明显的系统观念。《易经》曾试图用阴阳八卦来说明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和统一性,认为阴阳的交感、协调和消长是万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包含着把世界万物看成一个统一整体的系统观点。著名的《孙子兵法》从天时、地利、将帅、法制和政治等方面对战争进行全面的分析。《黄帝内经》从整体出发来看待人体内脏之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它们都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认为宇宙万物都能归结为整数和整数之比,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赫拉克利特曾在《论自然界》中认为,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在火的变化中作有秩序的运动,把事物运动的规律、秩序称作“逻各斯”,他著有《世界大系统》一书。亚里士多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形式逻辑变成了系统体系。对此,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及其固有的整体论和目的论的观点就是这种宇宙秩序的一种表达方式。亚里士多德的论点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是基本的系统问题的一种表达,至今依然正确。” 古代中国和希腊的思想中反映了把自然界视为一个统一整体的朴素的整体论思想。
古代的系统思想是带有猜测性和直观性的。恩格斯曾指出:“在希腊人那里——正因为他们还没有进步到对自然界的解剖、分析——自然界还被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观察。自然现象的总联系还没有在细节方面得到证明,这种联系对希腊人来说是直接的直观的结果。这里就存在着希腊哲学的缺陷,由于这些缺陷,它在以后就必须屈服于另一种观点。”
近代科学的观点压制了猜测和直观思辨的观点,对自然界这个统一整体的各个细节展开了深入的认识。15 世纪下半叶,天文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相继从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人类文明在做分化的细节认识的同时,不断深化的细节认识反过来推动整体世界的系统认识。德国莱布尼兹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在联系中显现出来的,都是在系统中存在的,系统联系规定每一事物,而每一事物又能反映系统和联系的全貌。在《单子论》中明确提出:单子“是生物的原素”,是“组成复合体的单纯实体”;同时他又认为“宇宙是一个被规范在一种完美秩序中的统一体系”。 莱布尼兹的单子论对现代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创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贝塔朗菲认为:“莱布尼兹的单子等级看来与现代系统等级很相似。” 因为,莱布尼兹单子的整体性、相互联系性、结构层次性、发展动态性、相互适应性等思想,这些论点都与现代系统论的思想很接近。康德认为作为自然目的代表的生命有机整体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各部分只有在与其整体相联系的情况下才存在,如果把手与躯体分离开,就不成其为手了;二是各部分互为因果、互为目的和手段;三是具有自组织功能,能自己进行再生产。在康德看来,用作为系统整体的目的的观念来看待和研究事物,对于深入揭示自然的奥妙大有好处。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把“绝对概念”称为“系统”,把这种系统理解为一个“过程的集合体”。他认为一切存在都是有机的整体,“作为自身具体、自身发展的理念,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一个全体,包含很多的阶段和环节在它自身内”。恩格斯评价说:“黑格尔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提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把物质运动概括为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社会的五种基本运动形式,力图以系统形式来描绘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联系。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把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来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康德、黑格尔等人的系统思想的基础上,开拓系统思想的具体研究工作,成为现代系统理论的先驱。
现代系统论是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20 世纪 20 年代,在生物学领域,机械论和活力论的思想论战被科学界和哲学界关注。机械论者用分析的方法把生物问题还原为物理和化学问题,把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看成是各部分的机械相加,指出了机体的部分物理化学机制,但无法解释复杂的生命体统一特性。活力论者则认为生物体内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活力”,生物体内的整个生命过程就是由这种超自然的力量支配着,具有神秘主义色彩。因此,贝塔朗菲提出“机体论”代替机械论和活力论。他指出,机械论有三个错误观点:其一是简单相加的观点,即把有机体分解为各要素,并采用简单地相加来说明有机体的属性;其二是机械观点,即把生命现象简单地比为机器,认为“动物即机器”,“人即机器”;其三是被动反应的观点,即把有机体看作只有受到刺激时才做出反应,否则就静止不动。贝塔朗菲认为一切有机体都是一个整体系统,生物体是在时空上有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一种自然整体。认为任何活的系统是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交换的系统,把生命的机体看成一个能保持动态稳定的系统,提出了开放系统理论。贝塔朗菲认为各种有机体都是按等级组织起来的,是分层次的,从活的分子到多细胞个体,再到个体的聚合物,各层系统逐级地组合起来,成为越来越高级越庞大的系统。
1954 年贝塔朗菲成立了“一般系统论学会”,出版了《一般系统年鉴》等机关刊物。1968 年 3 月发表了《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与应用》一书,全面总结了系统论的基本概念、原理、范畴、体系等等,还发表了《普通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随着新的系统理论的产生和各种系统理论的蓬勃发展,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关于系统科学体系的观点,提出了系统科学框架体系,并指出系统学的空白。当前,系统科学理论已经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在 21 世纪引领着科学的发展方向。
自 17 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迅猛发展,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机械还原论统治了近三百年之久。这种宇宙观认为世界是机械的,不变的。太阳系从“第一推动”之后,就一直按万有引力定律在运行。生物的种类从“创世纪”到现在,基本上一模一样。在方法论上则是还原论,把整体事物分解为局部,再层层解剖,直到元素和原子,然后再按照机械的方法组装起来。该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破除中世纪神学迷信,积累经验和知识,促进科学技术的专业化和精确化,曾经起到很到很大的作用,也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虽然后来经受康德的星云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冲击,但一直稳居统治地位。20 世纪初,发生了新的科学革命。相对论打破了机械时空观,并且证明在高速领域和宇观领域,存在和牛顿力学不同的运动规律。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和波函数理论打破了机械因果观,揭示了微观世界完全不同于牛顿力学的崭新图景。二战以后,基本粒子物理学和大爆炸宇宙学从眇观和宇观两极进一步揭开了物质世界构造之谜,并且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初步显示了我们所在的总星系的演化途径。板块构造理论使地球科学向地球系统科学发展。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推进了进化论和整个生物科学。20 世纪中叶,系统科学诞生。她高举“系统”的大旗,批判了还原论,深入研究了各类系统的运行和演化规律,先后形成了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耗散结构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混沌学、发展适应理论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等。
1.系统辩证思想
系统科学认识到,系统的运行和演化过程,并不像机械论者所认为的,只是单纯的、线性的、必然的、平稳的过程。而一般是简单和复杂、线性和非线性、必然和偶然、量变和质变、有序和无序、进化和退化相结合的辩证过程。在科技革命和系统科学的研究中,许多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都不同程度的批判了还原和机械论,认识到世界上的事物一般都是以系统形式存在的,不能只搞还原论,而应当把还原论和整体论相结合。事物一般都是演化的,不是不变化的,演化的过程是辩证的而不是机械的,一种新的系统的辩证的自然图景正在形成。她是对古希腊朴素的整体论和辩证法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及其自然辩证法的“复归”。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就曾郑重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法,是系统科学的思想渊源之一。辩证唯物主义所包含的整体思想和辩证观点,和当代新的自然图景是一致的。
系统辩证论,起源于系统辩证思维,系统辩证思维的实质是现代系统思维与唯物辩证思维的结合、发展与升华。它将系统科学和唯物辩证法两者有机融合于一体,协同应用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和现代科技,系统辩证论认为: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任何物质都是一个系统,都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着、发展着。离开了物质,系统就毫无意义,物质和系统是同一的。世界就是一个系统的物质世界。因此,系统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自然万物都是成系统的。相关的系统科学著作较多,其中乌杰教授著有《系统辩证学》 ,其把系统当做研究或待处理的对象进行辩证考察,根据差异协同及辩证综合的应用,形成“三观”——系统观、过程观和时空观;推出“三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概括出“五律”——自组织涌现律、差异协同律、结构功能律、层次转化律和整体优化律;总结出“五个范畴”——存在(联系)范畴、发展范围、过程范围、社会范畴和认识范畴;呈现出“三观、三论、五律、五畴”四根支柱构建系统辩证学的框架。
系统辩证论发现“系统”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对唯物论的重大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一是物质,二是相互作用,特别是矛盾。系统辩证论,将唯物辩证的核心的一分为二推广为一分为多,将以斗争为主导的斗争哲学开拓为以系统协同为主导的协同哲学。其对矛盾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矛盾网络论上。系统矛盾网络具有不平衡性,存在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系统矛盾网络使系统存在和演化出现复杂性和辩证性,网络中诸多矛盾的性质、数量、作用和关系的多样性造成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非线性和偶然性,但是系统矛盾网络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因此,系统矛盾网络,揭示出矛盾网络是简单和复杂、线性和非线性、必然和偶然是对立统一的,是辩证的,对矛盾网络需要进一步探索。
系统辩证论的主要内涵表现如下:一是系统存在。系统是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之一。“系统”是系统科学系统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宇宙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上演化出不同类型的系统。从组成元素看,有无机系统、生物系统和社会系统。从复杂程度看,有简单系统、简单巨系统、复杂系统、复杂巨系统。系统作为相对独立的整体,其存在的中心概念是“整体性”,由不同组分(包括元素,子系统,各个层次等)组成的系统会“涌现”出不同的“整体性”,对系统存在及其整体性的研究,形成了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层次、结构与功能、系统和环境、系统内外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运行与交换等诸多系统哲学范畴的研究。二是系统演化。系统演化的中心概念是“自组织”,从历史性来看,任何系统的状态、行为、性能以至结构,都会随时变化,从小的涨落起伏到大的动荡突变,从来不会停止。系统演化的动因,在于系统的内部各个组分之间以及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它们之间大量存在的,既对立而又统一的各种“矛盾”。对系统演化和系统自组织的研究,深化了人们对竞争与协同、外因与内因、必然与偶然、线性与非线性、渐变与突变、有序与无序、进化和退化等哲学研究范畴。三是系统变革。系统变革的中心概念是“创新”。在对系统变革和创新的研究中,加深了人们对客体和主体、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认识与实践、创新和继承、改革和改良、信息传播和处理、调查研究和决策、战略和策略、计划和总结、反馈和控制、运行和管理等哲学范畴的理解。
总的来说,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哲学总结,又在新的社会实践中得到证实、丰富和发展;它的一些基本原理,经受住了历史的证实和检验,并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系统辩证论,是唯物辩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反过来,系统科学及其哲学总结,又在诸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
2.系统论基本原理
系统科学高举系统的大旗,在反对和批判还原论和机械论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唯物辩证法,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大量系统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系统论的基本原理。
一、整体性原理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著名的哲学命题: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贝塔朗菲曾经把亚里士多德的“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这一命题作为一般系统论的基本原理。事实上,体现这一原理的现象极为广泛,这种思想的运用也极为广泛,比如,黑格尔曾指出:“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就不像原来长在身体上那样。它的灵活性、运动、形状、颜色等等都改变了,而且它就腐烂起来了,丧失它的整个存在了。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多次对系统的整体性作过精辟的论述,他们认为:“许多人协作……就造成了一种‘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着本质的差别。”系统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就是从突破传统的处理“事物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开始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有三种,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小于部分之和、整体等于部分之和,最后一种是科学机械论和还原论的基本出发点。系统科学打破机械论和还原论,确立系统科学自身的学科地位根本点在于: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例如,在中国流传着两个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和“三个和尚没水喝”;前一个故事反映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后一个故事体现“整体小于部分之和”。
当然,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的差异也是可以巨大的。部分以不同的结构层次组合,处于不同的环境,其整体效应也是不同的。拿破仑对骑术不精但有纪律的法国骑兵和善于单个格斗但缺乏纪律的马木留克骑兵的战斗情况进行比较:“两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赢三个法国兵,一百个法国兵与一百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三百个法国兵大都能战胜三百个马木留克兵,而一千个法国兵则总能打败一千五百个马木留克兵。”法国骑兵形成一个密集队形,显示出了整体性的新力量;而马木留克兵因其组织纪律性差,以致在战斗中难以配合,从而影响了整体战斗功能的发挥。这样法国兵组成的整体显示出来的力量就大于单兵作战的力量之和。系统的整体性依存于系统、要素和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中。任何系统都是由其组成要素构成的,同时要素也受到系统整体的制约;另外,系统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中任何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例如,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发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猫、田鼠、熊蜂、三色堇之间就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它们相互制约着彼此间的数量;再一个,系统的整体性与环境密切相关,如果系统与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遭到破坏,系统就会走向无序,趋于瓦解,整体性不复存在。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的差异也主要由这三个方面决定。
贝塔朗菲曾指出:“一般系统论是对‘整体’和‘完整性’的科学探索。”整体性是系统的最基本的属性。系统不是各个要素杂乱无序的偶然堆积,而是由各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有机整体。由于要素与要素以及要素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系统的整体功能并不等于它的各个要素的功能之和,它具有各要素所没有的新功能。贝塔朗菲认为:“一个元素在系统内部的行为不同于它在孤立状态中的行为,你不能从各个孤立部分概括出整体的行为;为了理解各个部分的行为,你必须把各种从属系统和它们的上级系统之间的关系考虑进去。”根据整体性原理,为了增强系统的整体效应,要注意提高组成系统要素的质量(素质),要维持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
二、层次性原理
层次关系是系统的局部与整体关系的重要内容。只要是系统,至少存在两个层次,即组分层次与整体层次。如果只有两个层次的系统相对比较简单,太平庸,通常系统都具有诸多层次,在组分层次与整体层次之间还有很多的层次,这些称为中间层次。具有组分层次、中间层次、子系统、整体层次的系统称为具有层次结构的系统。现实存在的系统几乎都具有层次结构,比如在生物系统中也存在非常明显的层次结构,即生物大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生理系统、个体、群体、群落、生物圈。生物大分子作为组分层次,生物圈作为整体层次,中间的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生理系统、个体、群体、群落等都是中间层次。中间层次和子系统关系密切,除了平庸的二层次系统外,系统只要有子系统划分,就有中间层次存在;只要有中间层次存在,就有子系统划分。系统由较低层次逐层次整合出较高层次的子系统,最终整合到系统的整体层次。第一步是把元素分别整合为若干最小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的全体构成略高于元素的倒数第二个层次,倒数第二个层次的子系统整合的全体构成高于该层次的倒数第三个层次,如此逐层整合,直到整体层次。
系统的层次通常包括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的内容。从纵向上看,系统可分为若干等级,在组分层次与整体层次之间,系统的要素是由更低一级的要素组成的系统,而系统本身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这叫纵向层次性。从横向上看,系统可以分为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平行部分,这叫做横向层次性。社会系统中有作为行政区划的国家、省、市、县、镇、村作为纵向层次划分,经济系统中不同的一、二、三等产业之间表现出的是明显横向层次性。横向层次性和纵向层次性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纵横交错,共同形成系统的网络结构。
客观世界系统的层次性是普遍存在,不同的层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具有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和进化过程中产生的自然的复杂的层次关系。低层次系统是高层次系统发展的基础,而高层次系统又会反过来带动低层次系统的发展。系统的层次越高,结构和功能就越复杂。高层次系统不仅包含了低层次系统的基本性质,而且还具有低层次系统所没有的性质。有些系统层次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异,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性质并遵守不同的规律。例如,宇观层次服从相对论力学的规律,宏观世界遵守牛顿力学规律,微观世界遵守量子力学的规律。认识研究一个既有系统,认识行程的起点是系统整体层次,需要由高到低逐层了解系统的组分,这就是还原论方法。使用还原论方法要遵循一个重要原则,即钱学森所说的“还原到适可为止”。比如一个社会系统,其中有许多的层次和子系统,在还原的时候,还原到个人就应该适可而止,再往下还原到个体的器官甚至生物大分子就没有意义了——这个意义是相对于社会系统这个整体层次和整体性功能而言的。另外,在认识某一具体系统时,必须对与该系统所在的层次相邻的其他层次进行研究,通过系统不同层次的比较,才能更深刻全面地认识这个系统。
三、动态性原理
系统是处于不断的过程之中的。人类社会和思维系统都符合动态性原理。恩格斯曾说:“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基本粒子是运动的、变化的;物种是处于自然选择进化之中的;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也是运动变化的;一个建筑物从宏观上看似乎是不变的,但从微观上看仍是变化着的,如各种腐蚀、风化、材料疲劳、破损等等,都会导致建筑物的微小变化……任何现实的系统都是开放系统,总要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就是系统的动态性。
自然界系统的动态性反映了系统状态与时间的相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由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系统的动态演化具有一定的方向性,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是系统的进化;反之,系统从有序走向无序则是系统的退化。系统动态演化发展中,只有在与环境进行不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过程中,才能从外界输入负熵流,并抵消系统内部的熵增加,从而使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反之,如果系统从环境中孤立出来,随着系统内部不断地增熵过程,系统就会从有序走向无序,直到最终瓦解。系统在演化过程中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包括静态稳定和动态稳定。静态稳定是指环境的变化不对系统的状态发生影响,例如具有各要素之间有固定的相对位置的晶体系统。动态稳定是指环境的干扰即使能使系统偏离某一状态,但干扰消除后,系统仍能恢复到这一状态,例如生物自适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