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言事谏诤,早在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阶段,即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代,就已出现。《邓析子》载:“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吕氏春秋》载:“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
所谓谏鼓,就是我国古代置鼓于朝殿,百姓想进谏者,击鼓直接闻于天子。谏鼓设在朝门前面的两侧。谏鼓也称朝鼓,后世又称“登闻鼓”。我国早期的谏鼓,是进谏的工具,也是纳谏的工具,这与封建社会时期的登闻鼓不同,封建社会的登闻鼓已演变为击鼓鸣冤,变成了鸣冤的工具。
谤木,也称诽谤木,即华表木、交午木。“表”字的字义,一是柱,即木柱。古代统治者曾立表取信于民。原始华表木的基本形状是,在一根木柱的上部,横装一木板,木板与木柱十字交叉,成十字形,形状如花,故称花表木。花和华同音,因而也称华表木,简称华表。又因纵横相交为午,故又称交午木。尧舜时,在朝廷或交通要道树立谤木,让人们在上面写谏言,书过失,批评政治好坏、政治阙失。通过向统治者进谏言的形式,以达到民主监督的目的。
我国的谏官之设可追溯至虞舜时代,根据《尚书·尧典》的记载,舜曾命“龙”作“纳言”之官,出纳帝命,纠正帝王的言论过失,并排除“谗佞之说”,这是我国谏官的雏形。
夏、商、周时,行使谏言之职的官吏多为兼职,夏朝有“遒人”,属政务官,掌宣令兼掌纠禁等事。每年初春,遒人都要在大道上敲木梆,宣布行政纪律以告诫官员,要他们尽规谏责,如不能履行职责的,要以刑从之 [1] 。商朝有“小臣”,掌祭祀、征伐、监察、狱讼等事。周朝设“保氏”,侍从于王的周围,辅佐王政,凡祭祀、宾客、会同、丧纪、军旅,王举则从,听治亦如之。同时进言献纳,谏正违失。“保氏掌谏王恶” [2] ,谏诤周王的过失是其重要职责。
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称霸。各称霸的诸侯国都很重视言谏制度,以纠正违失,求得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齐国政府在相之下设有五官:大田、大行、大谏、大司马、大理。其中大行、大谏即为监察官。“大行”掌监督朝会、祭祀、礼仪,而“大谏”则专门谏监国君的违失。齐相管仲对齐桓公说:“早入晚出,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避死亡,不重富贵,臣不如鲍叔牙,请任命他为大谏臣。” [3] 可见,当大谏臣必须有敢于触犯君王颜色,进谏忠言,不怕死,不爱富贵等品质。由于管仲的出色治国和鲍叔牙的进谏忠言,齐国迅速强大,多次大会诸侯,订立盟约,成立春秋时的第一个霸主。
齐威王也十分重视进谏。《战国策》所载邹忌讽齐威王纳谏的事,最清楚不过地说明了统治者已经认识到君主纳谏的必要。邹忌是齐国的大夫,容貌不错,而城北徐公则是齐国著名的美男子。可是邹忌的妻、妾、客人都说徐公不如邹忌美。邹忌纳闷,晚上细思,终于悟出一个大道理,于是入朝谏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没有徐公美。我的妻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都说我比徐公漂亮。现在齐国有纵横千里的土地,一百二十个城,宫里的妇女、近臣没有不偏爱你的,朝中的臣下没有不怕你的,国中的人没有不想有求于你的,这样看来,你所受的蒙蔽一定很厉害了。”齐威王很受感动,于是下令:“官吏人民,凡是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错的给予上赏;上书劝诫我的,给予中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缺点,传到我的耳朵里的,给予下赏。”
命令刚发布的时候,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仍不断有进谏者;一年以后,即使想要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各国知道后,都来齐国朝见,表示敬服。由于广开言路,接受谏言,使得齐国很快就革除弊政,国家大治。
赵、韩、魏各国在丞相之下也设有掌谏言的官吏,如赵国有左、右司过,掌谏议;楚国有箴尹,掌箴谏之职。
我国古代谏诤的方式主要有5种,一为讽谏,即讽之以言,用旁敲侧击的方式劝谏;二为顺谏,即顺其君之所欲,以微动之,顺从君主或上司意图而劝谏;三为规谏,即陈其规而正其事,用祖宗法规来劝谏;四为致谏,即致物以明其意,以其他事物作为比喻而劝谏;五为直谏,即直接指出君主或上司的错误。五种方式,讽谏最轻,直谏最重,因此孔子说:“谏有五,吾从讽” [4] ,提倡用讽谏,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直谏。
我国历来有谏诤的传统,众多的谏官和谏臣,不顾自己的官场命运、前程,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向统治者进谏,甚至于向昏君、暴君进谏,出现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舍生取义、救国济民的动人事例。夏朝时有关龙逢谏夏桀而被杀,商朝时有比干谏纣王而被剖心,西周有召公谏厉王弭谤,春秋战国时有史鱼尸谏卫灵公,师旷操琴谏晋平公,伍子胥谏吴王,赵盾谏晋灵公等事例,不胜枚举。
秦统一六国,结束了数百年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建立起封建的统一大帝国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言谏制度也随之确立。
[1] 《尚书·夏书·胤征》。
[2] 《周礼·保氏》。
[3] 《吕氏春秋·任数篇》。
[4] 《初学记》卷18 《讽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