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初是依靠自身来记录和传递信息的。但因受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将信息传递至远方或后世。文献的产生,使信息的记载和传递形成一个飞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给“文献”下的定义是:“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载体,只要它们记载着知识,都可以称为“文献”。换句话说,文献是用文字、符号、图形、声音、数据等方式,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写、刻、印等)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信息载体。它记载的是人类世世代代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知识和经验,汇集有无数的科学理论、方法、假说、数据和事实。它是人类智力劳动成果的表现形式。
纵观各个人类历史阶段的文献,虽然在内容、外在形式、记录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文献作为信息、知识载体的性质始终没变,文献始终具有 5 个基本特征:
(1)记录有知识。知识内容是文献产生的先决条件,没有知识内容就谈不上文献的产生,知识内容也是文献实现其价值的所在。
(2)存储在载体上。文献以一定的载体形态存在,我国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在甲骨上刻辞记事、在青铜器上铸刻文字,发展到现在,又有了胶片、磁带、光盘和磁盘陈列等。
(3)有记录手段。知识本是无形的,必须通过有形的文字、符号、图形等表达出来,记录下来,组织成一定的格式,才能被认识、被接受,也才能传播。
(4)能够传播。文献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如不能进行传播和交流,就失去其产生的意义。
(5)适于保存。只有通过文献的保存,才能实现人类知识的积累。作为一个整体,文献在人类社会实践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是汇集和保存人类精神财富,供全人类分享利用的人类知识宝库;②是记录和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③是衡量某学科领域、某一个人、某一个集体以至一个国家的学术水平和成就的重要标志;④是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启发思路、开阔眼界、丰富知识的重要工具。
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无时不在接受、运用、交流、传递着信息。但是关于什么是信息?至今尚无确切、公认的定义。从客观上看,信息是指一切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规律的表征。它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只要事物存在,就会有表征其属性的信息。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信息无处不在。人们正是通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产生的不同信息来区别和认识各种事物的。从主观上看,信息是指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所形成的各种知识、学问、消息等,它与人类的智能活动密切相关。这里所说的信息主要是指后者,它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在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时代,信息已成为发展科技、经济、文化、教育的重要支柱之一。
信息有如下的特征:
(1)客观性与普遍性
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是客观事物普遍性的表征,信息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普遍社会现象。
(2)流动性与传递性
信息在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必定在信息的流动中发生。信息的传递性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人与自动机、自动机与自动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动物界和植物界的信号交换,同时,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细胞选择、遗传也被看做是信息的传递与交换。
(3)多样性与综合性
信息在不同的领域具有多种不同的特性或表现形式,如客观事物中的各种自然属性;人工设备的技术特征;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会特征;人脑中反映客观事物认识的思想、知识;人类交流信息过程中的声音、文字、图像以及用各种编码形式记录下来的数据、新闻、情报、消息等。各种形式的信息又常常以综合的方式表现事物的特征,所谓“多媒体”正是信息多样性和综合性的集中表现。
(4)相对性与有效性
从信息作为事物相互联系的反映角度看,信息源不确定的程度或者信息源接受信息量的多少,均与信息的状态有关。这一特征在人作为信息接受信息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同一信息对具有不同认知水平的人所产生的作用和有效性也不相同。
(5)积累性与价值性
信息通过人脑思维或人工技术设备的综合、加工和处理,不断丰富,提高其质量和利用价值。信息的质量和价值,实际上是事物属性反映的深度和真实程度的认识。虽然信息是人类的重要资源,但信息只有被利用才会产生价值,否则,其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或成为“信息垃圾”。
在人类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如生产、科研、经营、生活的过程中,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大体按三种方式进行:①口头交流与传播,即通过语言方式所表述出来而未被记录下的信息。这类信息在特定场合被直接接收,并能够辗转传播给更多的人,如谈话、聊天、讲演、讨论等活动都是以口头语言交流利用为核心的。②实物信息交流与传播,即人们通过创造性的智力劳动以实物形式展现出来的信息,如模型、雕塑、碑刻、摩崖石刻等。③文献信息交流与传播,即以语言、文字、数据、图像、声音、视频等方式记录在特定载体上的信息。而对于大多数信息用户而言,文献信息是其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随着人类信息存储载体的电子化,文献信息可以超越时空,反复地为人类所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