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海洋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理论依据

海洋管理创新人才的培养改革过程中对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创新”,载体是能力培养。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产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创新型人才更需要通过实践能力的提高来体现创新的意识和创造力。当前海洋管理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实践型人才培育理论,分析海洋管理的社会化和全球化因素,为基于能力导向的海洋管理人才研究与实践提供支撑。

(一)海洋管理人才需要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创新源于人的创造性。就创造性而言,人皆有创造性,青少年的创造性则更强。人的创造性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先天因素,主要指遗传素质或先天禀赋。大体上智商和创造性呈正比例。其二为后天因素。来自于环境和教育等方面,与人的经历及其建立的应对模式有关。现实的创新型人才来自于上述两方面因素的复杂作用的结果。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产生具有两面性,即恰当的教育利于培养人的创造性,不当的教育阻碍人的创造性。高等教育过程中培养创造性的专门人才在当下应是一种最主要的方式。毛泽东在论及创造性时,曾以深邃的历史眼光,从整个人类的历史出发,作出了以下著名的论断:“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内,阶级斗争不会完结。在无阶级存在的社会内,新与旧、正确与错误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完结。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是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在这段精辟的论述中归结出的“四个有所”说的就是创新。

教育可以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也可以抑制创新人才的成长。我国的教育在对学生基本知识传授和基本技能培训方面,已经积累了比较完整的经验,有着许多优良的传统。但是,“我国现在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创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2005年7月9日钱学森先生在温家宝总理看望他时的坦言。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老一辈科学家至今也没有实现的夙愿。

创新人才,即拥有一定的创造力,能在有关活动中产生出新思想或新产品(个体或社会意义上)的人。因为创造力是一种内隐而复杂的心理品质,不易评估,所以长期来一直成为学术界争论不休的概念。由于对创造力观念的模糊,导致了对创新人才培养观念的偏颇。往往认为创新人才培养大多应是高层次的精英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新成果,那些拥有创新潜能,还未将创新能力转化为创新成果的人,如学生,不能算创新人才;有些人把创新人才看做是学习成绩优秀或高学历的人,如当前中学里的创新班几乎都是按考试成绩招人,低学历的人似乎不可能有创新。就海洋管理人才培养来看,当前我国对于中低级人才培养更多还是注重知识和一般技能的掌握,管理者、技术人员、劳动工人作了非常明确的分工,创新意识和能力只是集中在少部分精英中间,这种观点已经成为主流,并极大程度上约束了在普通高校培育创新人才的举措。

具体到海洋管理创新人才培养,必然需要有两个关键词,即“管理”和“海洋”。管理概念的分歧和海洋概念的复杂性及综合性,造成了我们对海洋进行管理的困难。管理概念的歧义在于管理主体的不确定性和管理手段的严厉或温和的差别;而海洋概念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体现于它的内涵、外延在不同时期总处于不断地变化、综合过程中,由早期的简单、自然到当代的流动化、综合化、国际化。面对这种复杂局面的管理者必须要有创新的意识、能力和精神。国内在海洋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直存在一定的误区,如认为海洋管理创新人才往往局限于部分的精英人才,对人才培育的功利性和短视性约束了人才的培育。我国第一个高校海洋管理专业诞生在中国海洋大学,但其在海洋管理人才培养方向上越来越向高层次发展的现状值得我们思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人天生具有积极探索周围环境的需要,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心,即认识与理解的需要。这种认识与理解的需要是个体的一种强有力的需要,在这种需要的推动下,个体会产生一系列活动,而这些活动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能力。例如,人类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望等,这将贯穿于其成长与发展的始终,并在创造性实践活动中具体呈现出来。卡尔文·泰勒(c.W.Taylor)也认为,创造力实际上存在于所有年龄、所有文化背景的人中,以及在各种程度上所有为人类工作和努力的领域中。换言之,人人都有创造的潜力。我国的陶行知先生(1943年)同样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可见,创新不是专业人士的专利,创新不是遥不可及的事。创造力是一种天赋特性。既然创造力是造物主给予人的天赋特征,这就意味着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都有创新的可能性,各行各业都有创新活动,都有创新人才。如学生可在学习方法上,教师可在教学方法上,家庭主妇可在家庭事务方面产生创新。海洋管理人才的创新也应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大众参与。这是人才培养中一个面的问题。

从纵向分析,创造力却有层次差异。虽然创造力人皆有之,但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包括各种教育)的差异,不同个体所拥有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根据问题解决的新颖、独特程度的不同,可把创造力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初级创造力,主要是指对本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第二层次为中级创造力,主要是指在原有的知识经验或产品的基础上,经过新的加工、改造产生出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第三层次是高级创造力,指经过长期反复研究能填补空白式的发明创造,有可能为国家或者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开创某一领域的划时代的新局面。人的创造力的这种分类为创新性人才的分类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21世纪教育发展的报告要求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目的。其主要内涵为:

1.创新人才是与常规人才相对应的一种人才类型。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而所谓常规人才则是常规思维占主导地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强,习惯于按照常规的方法处理问题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与通常所说的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等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是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而产生的不同分类。无论是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艺型人才,都需要有创造性,都需要成为创新人才。

2.创新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它们与人才的其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

3.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一次审议报告指出:“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创新人才,就必须首先使他们成为一个作为人的人、真正自由的人、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而不是成为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虽然不能说个性自由发展了人就有创造性,就能成为创新人才,但没有个性的自由发展,创新人才就不可能诞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人才就是个性自由、独立发展的人。

4.无论是创新还是创新人才都是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创新和创新人才的理解都会有一些异同。当代社会的创新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博、专结合的充分的知识准备;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高度发达的智力和能力;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强健的体魄。

(二)海洋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改革需要有社会实践的检验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不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不能认为是现代教育。从这个意义上,高等院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应当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即“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建立在理论的平台上,”彼此互为因果,相得益彰。现代心理学理论认为,人学习和掌握知识是一个具有一定规律的认知过程。因此,按照人的成长和认知规律创新海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的根本途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知识和学习是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的,强调“学习、知识和智慧的情境性”,认为“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知识是生存在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的。知识不是一套独立于情境的知识符号(如术语等),它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所理解(Brown,Collins,&Duguid,1989)”。也就是说,人学习和掌握知识实质上是一个通过参与实践活动的内化过程,这是非常关键而又不可或缺的环节,好比一个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坐在教室里学习了四五年的医学理论,却从未参加临床实习接触过患者,便行医看病动手术,不把病人吓跑才怪。按照教育心理学活动理论的观点,“文化的内化是通过学习者参与某种社会活动而实现的。学习者通过参与某个共同体的社会活动,把有关的概念、语言符号、规则等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从而逐步能够越来越自如地理解和参与该活动,完成与该活动有关的思维与交流。”后来约翰·布朗等人又将这一理论升华为认知学徒制(cognitive apprenticeship),这一观点认为,知识和经验相对较少的学习者对知识的内化过程就像师父指导徒弟那样参与某种真实的情境性活动,从而达到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实际技能。我国高校海洋管理专业以及其他涉海海洋类专业,旨在培养面向新世纪通晓海洋管理理论和具备较高水平海洋能力的高级人才,海洋专业的知识教育阶段即理论教学阶段只是完成了“半成品”的培养流程,而海洋管理的实践必须经过实践教学环节理论知识的应用才能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内化成海洋管理实践技能。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必须要经过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参与实践这一逻辑模式。根据这个逻辑程序,理论教学只是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的初级阶段,要想达到科学理论指导海洋管理实践的目的,还必须通过实践教学阶段的再次提升,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科学理论的再认识,进而能够驾轻就熟地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海洋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形成海洋管理实践技能。

我国高校涉海类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一直是薄弱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明显失衡。表现为理论教学有规章,有制度,管理相对严格,而实践教学虽然在形式上也有一些规章和制度,但由于实习实践地点和实践的内容弹性较大,管理失控、缺位现象大面积存在,似乎实践教学无足轻重,可有可无。这成为海洋管理人才和其他管理类人才培养中共同存在的问题。然而,涉海管理专业实践的重要性和现实性的矛盾主要源于教学管理的环节。由于大学生社交能力有限,他们往往很难找到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单位,尤其海洋管理部门相对不多,且实习实践的实际操作难度较大,并有一定风险,实际实习投入和效果很难与专业要求相匹配,这就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和实践教学形式化倾向,并出现了连锁反应现象:毕业生缺乏求职竞争力,即使就业,几乎一切都要从头学起,社会适应力差,难以适应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科研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

中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观点,主张“教、学、做”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陶行之先生强调的是生活—行动(实践)。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率先提出了课堂教学的新理念,他在《普通的教学》和《教育学讲授纲要》中提出了一个较有普遍意义的、以教学过程中的“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阶段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这四个阶段分别与人在学习中的心理特征相对应,即“注意、期待、探究、行动”。他的学生后来又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预备、提示、联系、综合、应用”五段教学法。他提出的教学过程阶段论,从根本上依然是强调实践教学的地位与作用,对我国以及世界的教学方法改革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国古代为数不少的教育家,在总结了人的认知过程和掌握技能的规律基础上,提出了重视实践教学的教育思想。孔子非常注重学与行相结合,他说:“颂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始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孔子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学与行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实现他的教育目的。明朝著名教育家王守仁从他的“知行合一”的哲学观点出发,结合他多年讲学经验,提出了学和行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他分析社会上有两种人:有一种人懵懵懂懂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维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个行,方才知得真。意思是说这两种学习观点都是片面的,只有“知行合一”,才是学习的“实功”。他说,“夫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王守仁所倡导的“知行合一”虽然是指统一于人的内心活动之中,但强调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值得后世借鉴的精华。

我国自古有谚云:“南人善舟,北人善马”,生动地说明了实践活动对人能力的形成与开发的作用,马克思在论述人的能力差别时指出:“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使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一论断有力地说明了人的才能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活动的锻炼。从哲学理论的角度看,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表现为一个无限发展和不断深化的过程,这种认识运动的无限发展,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地上升运动,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人类认识的发展道路和规律。同理,高校涉海管理专业学生海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形成,也必然反映这一认识运动的过程。学生在课堂听取了教师的理论讲授,只是对学科内容和理论体系的初步认知和了解,在没有经过实践教学阶段的情况下,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正如古人所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种观点认为学习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掌握真知。因此,高校涉海管理专业必须要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并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塑造学生的理想和精神,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古人认为,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问题上,“授之以鱼,可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供终生”。高校涉海管理专业作为培养和造就高层次海洋管理人才的主阵地,教学改革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好“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的问题。这并非老生常谈,就当前我国高校涉海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的现状而言,加强实践教学刻不容缓。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旨在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行政职业实践能力,使他们获得受益终生的真才实学,这也是我国高校海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实践能力对一个人来说,是立身之本,大学生在学校历经三、四年的学习与深造,这是人生最宝贵的青春时光,将来总是要走向社会从事一定的职业,当他在社会就业以后,能否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便是对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检验。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材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离开了实践活动片面地强调能力培养,只不过是不负责任的空谈理论,不可能实现海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三)海洋管理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考量海洋事业发展全球化的元素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各行业领域所共同认知的一个现实,全球化所涉及的不止是经济领域,更多的是对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改革与发展的影响,进而引起人力资源的全球化、教育的全球化。海洋管理人才的挑战既要接受来自全球化的普遍压力,更要对海洋这一特殊领域的深刻内涵进行全面的揭示,因为海洋作为人类21世纪的第二生存空间,从权益、产业、可持续发展视角来研究海洋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并发展海洋教育,其意义更大。

1.人才竞争的全球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人才的全球化流动是必然的。人才将经常在国与国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流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不平衡,导致大批优秀学生求学国外,进而流失大批优秀生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将导致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向发达国家流失。所以,应对经济的全球化,我国海洋高等教育应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及思维定式,在保持和发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广泛接触世界各国的文化,使2l世纪海洋教育能够适应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的要求。

2.人才标准的国际化。加入WTO,人们将会更多地从国际标准角度来衡量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这必然要求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是国际性的,要注重培养有全球意识和国际眼光的人。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具备较高政治思想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高文化科技素质、必备的管理素质和外交素质。也就是说,WTO的“游戏规则”及其特性影响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人才培养的规格及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但海洋科学研究又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因此,在海洋科学和管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教育学生热爱海洋事业,发扬老一辈海洋科学家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造就一批志在献身海洋事业的高层次人才。

3.人才培养文化的多元化。全球化深刻地改变了教育的观念,有力地突破教育思维的定势。我们必须通过系统地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来催生新型的教育形态,海洋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发展模式更应适应这种观念的变化。高等教育面临着既要吸纳先进文化,又要保持中国特色的重任。这就要求高等学校既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人,同时也要培养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人。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但从世界海洋研究的现状看,我国的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和管理与海洋事业发展的要求尚不相称。随着海洋科学的发展,需要更多献身海洋事业,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这就要求海洋高等教育应当融东西文化之精华,造就敢于理性怀疑,敢于冒险,敢于失败,敢于独立思考、想象、批判的精神,这也是创新文化思想的精髓。所以,我国的海洋高等教育在新的时代里应当造就年青一代的这种创新精神,使新世纪的中国海洋高等教育步入世界先进水平。 5p0kSvv0cAYptOV8RdNCBCu/idPQoy/wF5GqkqlnNCGsJNa65+LmvrswDT1ilhz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