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海洋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宏观背景

当今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也是海洋的世纪。一方面,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方针。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把我国建成创新型的国家,必须深入贯彻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抢占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制高点。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多年来,我国高校都非常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各高校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相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海洋在全球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海洋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新领域。海洋的发展需要科技,科技的发展需要人才,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海洋人才的培养。党中央、国务院对海洋人才的培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海洋人才培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国家海洋局已会同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农业部、中国科学院编制印发了《国家海洋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10年间我国海洋人才队伍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为贯彻落实该规划纲要,国家海洋局制订了《国家海洋局引进高层次海洋人才实施办法(试行)》,并启动实施了《海洋系统“十二五”引进留学人才计划》,进一步加大海洋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努力提升我国在海洋科研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海洋管理人才是海洋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海洋管理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基于对海洋和海洋管理的深刻理解而渐次展开的。海洋管理的知识基点是建立在海洋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综合学科的集成之上,因此它更是一个交叉性的学科领域。从学科领域的分类来看,教育部的学科专业目录将海洋管理学科和专业放在海洋科学之下,可见海洋管理更应是基于海洋学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管理类人才。也就是说,只有较全面掌握海洋学(包括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等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更深入地研究和把握海洋管理。当然,由于海洋管理领域的宽泛性,同样需要对海洋战略、法律、企业管理等领域有一定的研究,所有海洋管理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复合型的,这一类人才的组成也是多元的。因此,海洋管理人才是指受到一定专业训练、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或特长,具有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与敬业精神,能够圆满完成海洋管理岗位工作需要而为组织所推崇的人,包括海洋行政单位管理人才、海洋事业单位管理人才、海洋企业管理人才等,其中,公务员队伍是当前海洋管理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当前的海洋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高校直接开设海洋管理专业,专业培养海洋管理人才;二是沿海高校开设涉海管理专业,培养与海洋管理有关的各类复合型管理人才;三是高校海洋类专业中开设一定的管理和创新课程,或者设置一定的专业模块,在掌握一定海洋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管理学领域的知识进行强化。现实中第一种培养类型只在个别高校出现,大多高校以第二、三种方式培养海洋管理人才,体现出较强的务实性和灵活性。

基于海洋管理人才组成的复合性,因此首先需要研究海洋人才的组成现状和结构特点。教育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海洋科学一级学科下仅设有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和海洋地质学4个二级学科。目前,全国有物理海洋学重点学科1个,海洋化学重点学科2个,海洋生物学重点学科2个,海洋地质学重点学科1个;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4个。从2002年开始,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可以自主设置学科、专业,博士点和硕士点的学科范围和数量才有了新的增长。在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共有71个专业二级类249种专业,仅在海洋科学类、水利类、交通运输类、海洋工程类、水产类5个二级类下设置了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水产养殖学和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等8种专业,占3.21%。在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共设置了519种专业,其中涉海类专业仅有水产养殖技术、海洋捕捞技术、渔业综合技术、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航海技术、国际航运业务管理、海事管理、轮机工程技术、船舶工程技术、船舶检验等10种,占1.93%。由此看来,我国海洋专业的种类比较单一,还远没有建立起海洋领域跨学科人才、交叉学科人才和海洋新兴产业领域高端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和教学体系,而海洋事业又偏偏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和集成综合的特点,迫切需要一批具备多学科知识和多方面综合素质以及多种类海洋专业知识的海洋从业者。

国家海洋局为了实现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于2001年11月联合中国海洋大学向教育部提出了兴建“海洋管理”本科专业的申请,在2002年1月正式获得批准,这拓展了培养我国海洋管理人才的新路径。目前,我国设置有海洋管理专业的有中国海洋大学、淮海工学院等为数甚少的高校。高校的海洋管理专业及其相关专业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的适应海洋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管理人才,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始终在探讨的课题。从全国高校海洋管理专业近几年的招生和毕业生分配情况看,该专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不容乐观,除了学科本身的理论范式和理论创新存在不足外,海洋管理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薄弱,创新能力也欠缺。

当前我国涉海高校主要有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几所高校,而目前通过直接开设海洋管理专业来培养海洋管理人才的高校仅有中国海洋大学和淮海工学院两所,专业性的海洋管理人才的培养途径单一。其他涉海类海洋管理人才相关专业如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航海技术、国际航运业务管理、海事管理、船舶检验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则有了一定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高职、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多层面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通过人才培养教学计划体系、实验室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平台、学生科研创新体系、教学团队建设等方式促进人才培养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当我国诸多高校在培养出一大批社会紧缺的相关海洋管理人才的同时,却仍然面临着与国家和地方海洋事业发展不相匹配的管理人才瓶颈,国家在遇见重大海洋事务决策、危机管理和海洋问题国际应对等方面仍处于一定的被动状态,典型的案例如2011年康菲石油公司渤海湾原油泄漏案件的处理,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过程之中体现出我国应对海洋公共危机的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实为管理人才能力的不足。同样,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对我国沿海地区的恐慌性影响更折射出区域海洋危机应对能力的欠缺。这些问题的存在究其根本原因是整个国家在面对海洋问题时候的意识、能力、经验的诸多不足,其本质上还是从政府到企业以及一般民众在海洋管理能力上的不足。

当前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处于“以生为本”的时代,尤其在经略海洋方面已超越我国100多年(以19世纪末美国马汉的《海权论》为起点),而中国的海洋教育仍停留在传统的知识教育的阶段。虽然我国高校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海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和实践体系,但创新意识不足、管理能力不强、应对水平不够等问题仍十分突出。现今我国海洋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既有与其他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存在的弊端,也有很多属于本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

(一)人才培养计划体系不健全

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订之初因考虑到海洋特色和就业需要,在社会环境还不能充分支持海洋管理创新人才培养的条件下,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体系设计体现了不成熟的特征,致使所培养的海洋管理人才的相关海洋理论知识不扎实,海洋特色浮于形式。以浙江海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人才培养体系中虽注重学科专业知识加模块设计教育相结合的特色设计,但从结构上看,理论性教学内容偏多,而且传统型教学内容已基本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作为专业特色模块的教学设计有其值得肯定的一方面,但模块内容和课时仍显不足,应用性和实践性环节在特色模块设置过程中存在漏洞,甚至基本没有安排,教师和学生出于教学和就业的考虑,教学过程中对模块教学的内容缺乏重视,课程之间缺乏竞争,实际教学效果离创新人才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不足

我国当前海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尚不完善。许多高校对海洋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处在调整期。随着地方发展海洋经济、加强海洋综合管理的推进,海洋管理人才培养需在各方面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作为国家教育规划已经提出近10年了,而当前不少高校对创新人才的着力点仍只停留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事实上在操作过程中仍大多为实践能力的训练,如何将能力、创新进行有效结合尚未得到共识。在海洋管理领域,人才培养的模式是多元化的,高校或企业均具有人才培养的职能。这一领域的能力导向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其所面临的一个直接对象就是海洋,由于客体或对象的不同,能力要求必然有差异。给予学生以能力导向的创新需要形成一个教学和教育的系统设计,需要形成一定的实验实践条件,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和物力进行实践,如一所海洋类大学培养海洋技术和管理人才没有一艘用于实践的海洋科学船舶,学生对海洋管理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从何而来。

(三)人才培养过程的能力因素不足

教学脱离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及地方对人才的需求,忽视不同区域对人才的不同要求,这是目前管理类专业的通病。造成不同地区高校培养出来的涉海管理人才基本上没有专业能力上的特色和区别,致使毕业生的就业没有针对性,增加就业难度。

海洋管理是应用性很强的领域,而且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若干涉海的管理专业给予支撑,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设计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年来新的管理理念、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发展海洋经济建设的目标要求对海洋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支撑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这无疑对海洋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出更重要的任务和要求。因此,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海洋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地方高校涉海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海洋管理创新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支持人才培养的师资和创新平台缺乏

培养人才的主要力量是教师。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资源存在着结构性矛盾,由于国家对教育管理的行政化引导,高校逐渐被等级化,如20世纪90年代开始设立的“985”、“211”重点建设高校,势必把优势的教学资源和教师资源向这些高校集中。地方高校既要面临地方政府的考核,又要应对发展中的校区建设、学科发展、服务地方以及带来的一系列债务负担等压力。教师从数量和质量发展上均无法适应社会、政府和学生对高校的要求。创新性人才培养需要教师有一种忘我的投入,这种对人才培养的付出,和教师在科研项目、社会兼职甚至包括学科建设的收益是不成正比的。这样的支持导向致使师资进一步从教学一线流失,地方政府考核高校的一个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教授和副教授要为本科生授课,就明显说明了教学第一线所投入力量的缺乏。

另外,人才培养创新平台的投入也显不足。实际上,国家和高校在近几年为教学改革与实践投入了不少的经费,如教学实验室和实训中心建设、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和网络平台建设、多媒体教室建设等,可见我国部分高校人才培养的硬件建设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了,但创新人才培养的软件和部分必要的硬件却仍有缺口。例如,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学生社团,虽然我国高校内的学生社团组织很多,但真正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促进的不多,关键是教师没有引导或无法引导;实践基地建设更多流于形式,真正的有效的实习和实训不多,原因还是学校支持和教师投入不够。而在地方高校之所以存在这些机制的缺失,一方面有高校和教师社会利益导向的影响,更多的有教师配置的数量和结构的问题。以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为例,学校确定的教师教学基础工作量教授和助教为210课时/年,副教授和讲师为270课时/年,但所有教师实际授课均超过这个标准,平均年教学工作量为400多学时,最高的接近1000学时。这种教学精力和时间的投入,使教师往往疲于奔命,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教学的改革。 5Ul5G08gHaDbJ6DPAZiuGQRzv0ROrKUQPOn9VBlKppVMP4QvS0lmY+xCQlqQJZ5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