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科技观的初创

八一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白色恐怖所吓倒,他们高举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旗帜,经过两年多的浴血奋战,突破了敌人的重重包围,战胜艰难险阻,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1931 年 1 月 7 日在江西瑞金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后,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巩固革命根据地和红色政权。根据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战争形势的迫切需要,着手对军工、医疗、农业、无线电通讯等技术工作开始创办和研究,初创了革命根据地的科技事业。

一、发展科技事业的指导思想

由于土地革命时期的根据地,多处在贫瘠的山区,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极为落后,严酷的战争环境,迫使党的领导人高度重视发展经济、发展军事工业以巩固来之不易的革命果实。而经济和军事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因此即使在当时频繁的战争环境之下,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还是相当重视科学技术工作,他们对技术工作非常关心,并做出指示,有力地推动了根据地技术工作的建立。

这一时期,党的领导人有关科学技术方面的认识及发展革命根据地科学技术事业的思想都处于初创时期。他们的着眼点放在“技术”层面上,强调“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技术有用、有大用。

为了发展农业经济,毛泽东曾经提出了组织开展农业科学研究的思想。1934 年,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目前自然还不能提出国家农业和集体农业的问题,但是为着促进农业的发展,在各地组织小范围的农事试验场,并设立农业研究学校和农产品展览所,却是迫切地需要的。” 当时的苏区,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在各县都有国家办的农业试验场,搞科学试验,指导农民开展科学种田。为打破国民党的包围封锁,发展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战争年代,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对战争的胜负有着关键的影响。毛泽东等领导人对此给予十分的关注。毛泽东认为无线电是一门很有用的新技术,并认识到建立自己的无线电通讯事业的重要性。他也曾赞誉通信兵:“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 周恩来把革命、科学与实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他的策划下,上海的党中央机关建立了秘密电台。朱德也非常关心军事工业的建设,多次勉励科技人员为军事建设服务。

要发展苏区的经济和军工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为征求专门技术人才发布过一个启事:“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现以(因)苏区缺乏技术人员,特以现金聘请。凡白色区域的医师、无线电人才,军事技术人员同情于苏维埃革命而愿意来者,请向各地共产党组织及革命众团体接洽,并填写履历,转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内务人民委员会,即可答复并谈判条件,于订立合同后,护送入苏区。” 当时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和西北军区政治部还曾发出布告,规定“对于医生、军人、技师、熟练工人、科学家、文学家等专门人才,知识分子和学生,不但不迫害,如果这些人才愿意忠诚在苏维埃政府下服务,政府予以特别优待”。 1931 年 9 月,鄂豫皖区苏维埃政府颁布了《优待医生暂行条例》。 用十分优厚的条件来鼓励医生致力于苏区的医疗卫生事业,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为革命战争服务。毛泽东积极赞成引进和重用技术人才,但对使用知识分子过程中“唯成分论”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告诫全党不能只看知识分子的家庭出身,而更应注重知识分子本人的工作情况。这就为抗日根据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引进技术人才的同时,我党还依靠革命阵营力量,抓紧各种专门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苏区实行义务教育。在工农课本里编入了初级的科学知识。还创办了各种专门的学校,如中央农业学校、中央苏区和鄂豫皖苏区的无线电通讯学校、红军卫生学校等等。中央苏区的通讯学校设在瑞金的洋溪村,是在无线电训练班的基础上设立的。它培育了我们党最早的一代通信战士。红军卫生学校先后培养军医 200 多名,培养卫生长、卫生员、药剂师、护士等四五百人。这些学校培养了当时大批急需的专门技术人才。

此外,党的领导人十分关注与夺取革命胜利密切相关的诸如制盐、造币、印刷等工业领域的技术。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区域的科学技术工作只是初步的、基础性的,播下了科学和技术的种子,为后来建立和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积累了初步经验,并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干部。这既是党领导根据地技术事业的开端,也是党的科技思想发端。

二、发展科技事业的措施和成就

(一)军工技术的初步形成

土地革命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多处在贫瘠的山区,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极为落后。现代工业几乎没有,只有在县城和经济条件较好的镇上才有专业性的手工业和少数手工业作坊。随着革命战争的向前发展,这种分散的、个体的、技术落后的手工业是满足不了战争环境下的军需民用的。为了保证大规模的革命战争的物质供应,打破敌人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党和苏维埃政府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革命根据地的军需工业。

当时根据地的环境就决定了其工业建设的特点是直接为革命战争这一中心服务。为了革命斗争的需要,以保障红军的装备,根据地的军事工业开始诞生。起初,各根据地兴建了一大批简单的修械所(修械处、枪械局)等,后来在此基础上把它们合并、扩建为有一定规模的兵工厂,因而形成了以兵工厂为主体的军事工业。主要有:中央军委兵工厂(官田兵工厂)、闽浙赣省兵工厂(洋源兵工厂)、湘赣军区兵工厂、鄂东南兵工厂、鄂豫皖边区军委兵工厂、川陕根据地的罗坪山兵工厂(通江兵工厂)、湘鄂西兵工厂等。

(二)开展农业科技的研究

农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各级苏维埃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开办农事试验场和研究所是当时苏区提高和推广农业先进技术的重要措施之一。

早在 1930 年,永定县工农民主政府就提出:“迅速以区为单位组织农事试验场及农业研究会,以改良农业生产”。 接着,福建省和江西省都作出决议要设立农事试验场(研究所)改良生产。1933 年,江西省工农民主政府又提出:“必须迅速建立农业试验场、展览所(新边区例外),提倡与改进农业生产,发扬群众劳动热情,以各项栽种优良的生产方法传布到各县区乡与每个群众中去。”“各县对于农事试验场的建立,应该从先进及附近的区乡中去建立二个或三个为全县的模范,然后以建立的经验运用到未建立的区乡去,来迅速的普遍的建立全县试验场、展览所”。 江西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决定:“在兴国等县开始设立农事试验场以推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良。在博生设立农产品陈列所,陈列最好的农产品作为模范并以实施奖励。”

1933 年 9 月,苏维埃中央政府土地部在瑞金直属县设立了农事试验场,并“责成农事试验场各负责同志,以后要切实负起他的供给各地农业上的经验与智识的作用上来;在今年特别是种棉经验的供给,同时须尽可能地提前提出各主要农产品的培植、防害、施肥等改良方法,来供给中央土地部,以指导各地。”

尚处战争年代的瑞金等地的农事试验场、研究所,虽然规模有限、试验也是初步的,但对供给各地农业上的经验与知识,促进苏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仍起了一定的作用。农业试验场、农产品展览的建立,为改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和培养农业技术人才,起了积极作用,有效地克服了由于敌人经济封锁给根据地带来的棉布、粮食缺少的困难。

(三)无线电通讯事业的初创

电讯是革命战争中不可缺少的军事手段和设备。根据地初建立时,通讯全靠交通站步行传递。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认识到电讯的重要性,及时作出了创建红军通讯事业的战略决策。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培育出了我党第一批无线电通信人员。1929 年冬天,党组织派李强和张沈川到上海成功安装一部 50 瓦的无线电收发报机。 建立起我党的第一座地下无线电台。

1931 年 1 月 6 日,中央红军无线电队在江西宁都的小布正式成立。同年 5月红军在粉碎第二次“围剿”中又俘获公秉藩师的无线电人员和 100 瓦电台。 与此同时,湘鄂西、闽浙赣、陕北等苏区也都建立了自己的无线电台。1931 年,红军无线电总队在福建建宁成立,王诤任总队长,伍云甫任政委。 保障了总部同各军、军团以及后方的无线电通信。大大密切了党中央与红军总司令部和苏区中央局的联系。无线电总队还注意吸取敌方无线电通信保密性差的教训,从一开始就制定了有关电台的呼号,通信密码等一系列有关措施,建立起红军特有的无线电通信制度,对于发挥无线电联络的作用,保证战争的胜利,起了良好的作用。

此外,红军利用无线电台办起了通讯社。它是我党创办的第一个播发文字广播的通讯社。 军委还建立了通信材料厂。其主要任务是修理各种电讯设备和器材,使废旧器材成为有用之物,同时也制造某些可以制造的零部件。当时“能够做电源插头、蓄电池、活塞涨圈、齿轮等。……还能做落地就响的手榴弹。……还改装成功一台手摇发电机。” 通讯材料厂的建立,对培养技术力量和克服器材困难起了一定的作用。无线电通信在革命战争中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沟通党中央和各苏区、各军团之间的联系,进行无线电侦察,新闻广播等。

(四)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为了保护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苏区党和政府克服重重困难,利用民房、祠堂和山洞等,先后办了规模医疗水平不等的医院。红军医院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也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如中央红色医院有手术室、药房和化验室。手术器械也相当齐备,能做一般的手术和某些腹部手术,后来还有一台小型X光机。 这所医院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最好的。鄂豫皖苏区的红四方面军总医院能抢救和医治重危伤病员,也能施行较复杂的脑外科手术和截肢手术等。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邓家庙医院设备齐全,其医疗技术能取体中异物、去腐骨、截肢、结扎和缝合血管等。 赣东北红军医院不仅能治一般的伤病,还能从伤口内部取出弹头、弹片,甚至能做截肢、剖腹产等复杂手术。 由于红军的壮大和战斗的频繁,战伤处理和日常医疗工作日见重要。1931 年春,中央指示贺诚组织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总军医处。同年 11 月,中央苏区工农政府成立,中央内务部下设卫生管理局。省市、县区各级苏维埃设立卫生运动委员会,管理医药卫生工作。

为了解决由于敌人严密封锁造成药品缺乏的困难,各根据地先后开办了一些药厂。1932 年,在江西开办了中央卫生材料厂,由苏联医科大学毕业的唐仪贞(女)任厂长。主要生产脱脂棉、打丸机、蒸汽消毒机。红军卫生材料厂制药车间还把中药制剂丸、散、膏、丹改成西药剂型。 湘鄂赣、湘鄂西、川陕等革命根据地也都建立了制药厂,生产一些医药制剂和简单的医疗器械。这样使红军获得了较为固定可靠的医疗物资保障,同时培养了一批制药技术人才,为红军制药事业打下了基础。此外,总卫生部还出版了《红色卫生》、《健康报》等医学刊物,刊登了许多介绍医疗知识的文章,交流治疗经验,帮助医务人员提高医疗业务水平。

总之,我们党在革命根据地,根据当时形势的需要创办了一些必要的技术部门,开展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技术研究工作,而且党的科技事业也从此诞生。各革命根据地在不断摸索中形成了军工生产技术,进行了必要的农业科技研究试验,并建立了自己的无线电通讯事业,创办了具有一定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的各级医疗机构,还兴办了各种科技学校,培养大量的技术人才。这对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及经济、文化建设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我们党对发展科学技术事业作出的最初尝试。 eBlPGiGns/ht6yPRoRFhmx5hkQkq5GPkkLK0APgx/zVCpuvhDASmgyzUO0jqbsH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