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马克思哲学过程思想研究述评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90 年代,伴随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学界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思想予以关注和反思。学者们主要从两个视角进行了探索:其一,应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过程思想;其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过程思想进行总结与阐释。二者应该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学者们就过程的内涵、性质、特征、分类、概型、机制、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思想的基本内容等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过程范畴的界定

在哲学史上,哲学家们非常重视过程思想研究,过程思想贯穿于整个哲学史发展。赫拉克利特之流、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潜能与现实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维柯的社会发展递进说、康德的“二律背反”、费希特的“行动哲学”、谢林的自然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傅立叶的历史观、达尔文的进化论……都籍蕴涵着丰富的过程思想。然而,都未对过程做出明确界定,即使“过程哲学”的创始人怀特海在其《过程与实在》中似乎也没有给出一个清晰明白、无歧义的过程定义。不过怀特海还是试图定义过程,在他看来“过程就是在其各个因子之间有内在关系的、复合的活动”,过程表明一机体向另一机体转化,机体即各种有关事件的综合统一,它有自己的个性、结构和自我创造能力。怀特海有机体哲学的机体与唯物主义的物质有本质区别。一方面,怀特海把世界视为过程,把过程视为事件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强调逻辑证明同过程分析相结合,推崇发生学方法等具有合理性;另一方面,怀特海用“机体”取代“物质”,反对唯物主义的实体观,却窃用唯物论的客观实在范畴,存在悖谬。怀特海过程哲学体系中充满矛盾,在试图解决以往哲学的二元纷争上是不成功的,且带有泛心论、神秘主义色彩。国内学者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力图给过程下一个完整定义,主要观点如下:

1.过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连续性在时间、空间上的表现。

2.所谓过程,就是事物的有限存在和无限发展在时间、空间和条件上的辩证统一,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态和发展的必然联系的体现。

3.物质离开了它的起点之后,仍然维持其系统质(结构与元素)在时间、空间上的延续,而其状态变化构成离散的序列,这就是哲学意义上的过程。

4.所谓过程,是指事物的发生、发展、灭亡的历史。

5.从系统角度看,过程是指系统状态或系统时空层次的变化序列,过程是系统所呈现出来的前后相继的不同过程和阶段过程的结合体。

6.所谓过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和在空间上的延续,表明事物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词,且在不同的语境下其含义有所差异,主要是:第一,把过程看作是近于运动、变化、发展的范畴。第二,把矛盾视为过程,或者认为矛盾是过程发展的动力。第三,把过程视为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次序。由是观之,综合而论,所谓过程就是物质由于其内部矛盾所推动和外部条件所制约而呈现的运动、变化、发展的次序,是事物发展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统一的存在状态,表明其发展的动力、状态和趋势。

二、过程的性质和特征

过程有哪些基本性质?学者们依不同视角进行了分析,主要是:

1.认为过程具有:第一,客观性。这种观点基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认为,过程是指物质的过程,客观实在性是事物的本质特性,那么作为物质的过程也必然是客观的。第二,普遍性。因为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系统都作为过程而存在,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第三,矛盾性。矛盾是事物过程及其转化的动力和本质内容,过程是矛盾的展开,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亦即矛盾的集合体。

2.认为过程具有:第一,动态性。指一切事物作为过程而存在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第二,时空性。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过程的必然形式,是过程的两个维度,空间标示具体过程的规模,时间标示具体过程的持续和久暂。第三,层次性。指一过程是另一更大过程的子过程,而本身又包含更小的过程。过程两端具有无限性,即具体过程的原因前推是无限的,而后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依实践价值方位可分为主要过程与次要过程等。第四,次序性。即揭示一过程同另一过程依次出现的先后顺序及其相关关系。第五,周期性。指过程所包含的要素、环节、阶段循序渐进,致使某些特征重复出现。第六,阶段性。过程的阶段是事物过程的根本性质未变而较次要的性质发生变化所导致的具有一定质差的域限。第七,连续性。表现为过程与过程或阶段与阶段之间的转化递进。

3.认为过程是:第一,层次性与系统性的统一;第二,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第三,秩序性与弹动性的统一;第四,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统一;第五,现实性与可能性的统一;第六,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第七,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4.过程的一般特点:(1)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辩证统一;(2)质变和量变的对立统一;(3)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4)有序和无序的辩证统一。

5.认为过程是:第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第二,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辩证统一;第三,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除此以外,还有观点与上述观点大同小异,以上几种意见对过程的特性认识具有探索意义。关于过程范畴的理论地位,有论者提出“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是否承认事物的过程性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过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一个焦点,过程范畴同联系、矛盾、发展相联系。过程范畴对于深化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对于从总体上反映世界的矛盾本性,以及充分体现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三者的统一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过程的分类及其意义

学者们意识到过程分类是对过程认识的必要前提,并依据不同参照系对过程进行了分类。

1.从过程的层次上分有总过程与具体过程。总过程是指世界的无限运动,具体过程是指事物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总过程包含具体过程,二者是整体与局部、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的辩证统一关系。

2.从人类是否参与或参与的程度上分有天然过程、人工过程、交叉过程。第一,天然过程是指人类没有介入的自然状态的过程。其特征是……发生——发展——灭亡……自然过程也是一个有机系统。第二,人工过程是指人为创造的各种过程。人工过程体现着目的——手段的统一,只要人们把握了事物固有的过程规律人们就可以模拟、复制某一过程。第三,交叉过程是指天然过程和人工过程的过渡态或复合过程。

3.从宇宙进化的角度分有自然历史过程和社会历史过程。第一,自然过程,从广义上说是指服从自然界运动规律的一切过程,从狭义上说指有别于人类社会过程的过程。自然过程表现为……发生——发展——灭亡……的秩序,无谓起点与终点,无谓预期的目的。第二,社会历史过程,指以人类为主体的一切活动过程。首先,人类社会历史过程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服从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其次,社会历史发展有别于纯粹的自然史,有自我特定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人类社会过程内涵着人的思维过程,思维过程包括真理过程和谬误过程。传统观点认为思维过程不过是客观事物过程的反映。

4.从过程所包含的矛盾上看有简单过程和复杂过程。简单过程指包含一对矛盾,复杂过程指包含多重矛盾。

还有论者把过程分为:(1)自然过程;(2)社会过程;(3)认识过程。

以上划分不是对过程可能的所有的划分,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对过程的认识会越来越丰富,从而为人们进一步认识过程规律、把握过程规律、利用过程规律提供依据。

四、过程规律及其机制

恩格斯指出,思维的任务就在于通过一切迂回曲折的道路探索过程的依次发展的阶段,并且透过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揭示这一过程的内在规律性。

对过程规律的认识无疑是过程思想研究的深化。

首先,学界探讨了过程规律的内容。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过程规律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过程规律揭示了一切事物作为过程而存在。第二,任何过程都是相互联系、有层次、分阶段、有机结合的系统过程。第三,过程由于内部矛盾所制约和外部条件所影响,一切过程都要转化。第四,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靠过程转化来实现的。第五,由于过程转化,事物的发展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路径。 另一种观点认为,矛盾的对立统一是过程的动力和实质内容,从量变到质变是过程的状态,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是过程的道路与趋势。 目前,学术界对哲学过程规律的研究还缺乏简约性、明晰性,仍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其次,关于过程规律的地位。对此有两种相左的意见。其一,认为过程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是同等地位的规律,二者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姊妹规律,过程规律与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包含与被包含、统率与被统率的关系。 其二,认为过程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总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内在于过程规律,每一规律都不能单独发挥作用,只是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事物过程发展的动力、状态和趋势。因此过程规律与三大规律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显然,学术界对过程规律内容、地位、性质等的认识有待于纵深探进。

再次,关于过程概型与机制。有的学者提出,过程的一般概型为……产生——发展——消亡……这个概型的意义在于把事物的历史看作是由过去、现在、未来相统一的历史,在思维方式上既要有对过去的反省,又要有对现实的正视,也要有对未来的前瞻,事物的发展是可持续的。过程机制在于矛盾,矛盾是过程的源泉与动力,内因可决定事物的过程状态,外因也可决定过程的状态,内因与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及其作用经常互换。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如自组织理论、协同论、耗散结构理论等较具体地揭示了过程运行机制。

五、马克思哲学过程思想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论是以物质为内容、以矛盾为动力、以实践为基础的一元化的哲学思想。“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成为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理,过程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统一。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过程思想

有论者认为其主要内容包括:1.世界过程论——事物即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2.矛盾过程论——矛盾的潜在、显现、发展、激化、解决都表现为过程;3.认识过程论——主观和客观的一致是一个过程,认识过程包括真理是一个过程和谬误是一个过程;4.历史过程论——第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对此,有的学者特别挖掘了人类历史过程的主体辩证法向度。第二,社会历史过程是合力作用的结果。第三,社会历史过程体现社会规律与人的自觉选择的统一。第四,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低级到高级。 此外,有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思想还应包括发展过程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过程,过程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在实践中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过程是可持续、协调、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过程,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标准和实现形式。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的意识参与有常规发展与跨越式发展之论等。另外,发展过程存在“非整体退化”,“从而承认,人类历史不仅有上升的过程,而且有下降的过程。”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过程思维方式

有如下见解:

1.认为马克思主义过程思维方式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又是实际的工作方法:第一,过程思维方式是辩证的思维方式。第二,过程方法是总结经验不断前进的认识方法。

2.认为过程转化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要联系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第一,坚持知与行具体历史的统一。第二,树立动态、总体平衡的观点。第三,树立科学预见的观点。第四,树立“三个面向”的观点。第五,树立合理的秩序观点。第六,坚持自觉能动的观点等。

3.认为过程既是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又是科学的思维方法:第一,是科学的秩序方法;第二,是有效控制的方法;第三,是科学的预见方法。

4.所谓过程思维方式,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人们在分析事物时把事物看作发展的过程,找出构成过程的要素,划分过程的阶段,区分过程的相互联系,考察过程的环境与条件,从而决定过程的存续与转化:第一,坚持动态原则。过程既是动态的又是开放的,开放是事物过程的条件。第二,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一方面,过程划分为阶段,另一方面,过程的阶段与阶段之间前后为续、密切相关,在一定意义上超越或落后事物发展的过程就会犯“左”的或右的错误。第三,坚持控制优化原则。只要人们认识把握了过程规律,就可以优化过程路径,提高工作绩效。第四,坚持自我完善原则。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要求人们处理好稳定与发展、阶段性与持续性等的关系。第五,坚持系统性原则。过程具有整体、综合、内生的特征,从而要求把整体与局部、现实与可能、内部与外部、微观与宏观等有机结合起来。

过程思维方式的内涵有必要被进一步反思,它是一种综合、动态、有机、内生的思维方式,把握、运用这个思维方式又是一种艺术。

六、马克思哲学过程思想研究的生长点

进入 21 世纪马克思哲学过程理论研究却有所衰微,未能使之更加深化和总体推进。已有研究存在一些欠缺:其一,对马克思哲学过程思想研究基本停留在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水平,没有逸出教科书语境;其二,已有研究基本隶属“模块”化研究,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回溯,致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思想未能以整体面目出场,不能使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得以系统呈现;其三,未能从马克思哲学的变革实质来挖掘、理解马克思哲学过程思想的本质及其意蕴;其四,缺乏对马克思哲学的域外视角分析,特别是缺乏与“过程哲学”、“存在主义”等的对话。因之,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思想研究需要拓展学术视野,提升学术境界。

“中、西、马”的分立有助于马克思哲学过程思想研究获得更广阔视阈。当前,怀特海过程哲学越来越受到学术界重视,有的学者指出过程哲学有可能成为当代西方哲学发展新的生长点。然而,马克思哲学过程思想早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这个思想恰被忽略了,所以开掘马克思的过程辩证法从而与“过程哲学”展开对话,且能够吸收“过程哲学”合理的因素,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建设具有裨益。当代不少哲学流派或观点在面对传统形而上学和社会发展现代性问题上与马克思哲学过程辩证法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

应该说,研究过程思想,怀特海是一个绕不过的人物。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1861 ~ 1947)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大师级人物,他是分析哲学的代表,也是过程哲学的创始人。1929 年怀特海出版了他最主要的哲学著作——《过程与实在》,奠定了他过程哲学的理论基础,他的过程哲学又称为机体哲学或哲学宇宙论。其追随者哈茨霍恩也是过程哲学的代表人物,不过他主要发展了过程哲学的神学思想,故有“过程神学”之说。过程哲学在美国当代哲学研究中很有市场,1965年,美国东部创立了“过程哲学研究会”,1971 年创办了《过程哲学》杂志,1973 年又在美国西部建立了“过程研究中心”,现代过程研究中心主任小约翰·科布、大卫·雷·格里芬是世界著名的过程思想家,该中心有会员 1000 多人,遍布世界各地,中心下设“过程哲学研究会”、“过程教育哲学协会”、“过程心理学会”、“过程与发展研究会”、“形而上学中心”、“日本东西过程研究课题”、“欧洲过程思想中心”、“创造哲学基金会”、“日本怀特海——过程哲学学会”、“日本过程研究网络中心”、“韩国怀特海学会”、“过程研究中心中国部”等 20 多个学术机构和研究组织。其中,王治河博士担任过程研究中心中国部主任,近些年来致力于研究怀特海过程哲学、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和促进中美关于过程哲学研究的学术交流工作。近些年来美国的过程研究组织同中国的一些学术机构进行了文化、学术交流,如北京师范大学与其合作主办过“过程哲学与价值哲学:怀特海与中国”的学术研讨会,黑龙江大学曾就过程与文化同该中心进行了学术探讨,其《求是学刊》近年来刊载了一些介绍和讨论过程哲学方面的文章。目前,过程哲学在我国研究总体上还处于发育阶段,怀特海过程哲学研究相对冷门,这与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形而上学深沉性有关,也与怀特海原典的行文晦涩叙述有关,有人称怀特海的《过程与实在》是唯一能够和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小逻辑》相媲美的著作,怀特海是具有“七张面孔”的思想家。我国的过程哲学研究,一方面,翻译了怀特海的有关著作,如翻译出版了《过程与实在》、《思想方式》、《数学原理》、《科学与近代世界》等;翻译出版了(日)田中裕所著《怀特海有机哲学》等研究著作,也翻译了科布与格里芬的《过程神学》、格里芬编的《后现代精神》等著作。另一方面,在我国有了对过程哲学的专著性研究,如陈奎德著《怀特海哲学演化概论》,涂纪亮著《美国哲学史》(内含怀特海过程哲学研究),张世英、赵敦华主编的传记丛书《怀特海》(美,菲利浦·罗斯著);另外像冯契主编的《哲学大辞典》、庞元正等主编的《社会发展理论词典》都有介绍过程哲学的相关词条;特别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高清海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就已经有了关于过程的专题论述,也专门介绍了过程哲学。再一方面,目前学术界有了关于过程哲学的专题学术论文,如杨富斌的《怀特海过程思想述评评》,霍桂寰的《一只正在蜕皮的蝉——作为西方哲学当前生长点的怀特海过程哲学》,曲跃厚的《20 世纪的过程神学概观》、《过程哲学:当代哲学发展的一个新的生长点——科布教授访谈录》,贺来教授的《辩证法与过程哲学的对话——科布教授访谈录》,等等,出现了一些关注和研究过程哲学的学者,如吴伟赋、周邦宪、李世雁、丁立群、黄铭等。这些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中国过程思想研究的深入,亦为马克思哲学过程理论与过程哲学对话提供了良好契机。 HSqbPsa4galf8CCgZpn/uqGBOcDi+FpWDAWeOa9nTJ9D+HEle3WbDcwTsLnL0/A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