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八闽区域文化浅论

福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八闽地理条件复杂,地形割裂,各区域在具备共性的基础上亦有一些个性,探索其特殊性,将使我们对福建文化的理解更深一步。

一、福建各区域文化的划分

福建境内多山,雄伟的大山脉与河流将八闽割成几个大块,若以纵贯南北的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为中轴线,并以富屯溪、闽江为横轴线,可将福建分为闽东、闽南、闽西、闽北四个部分,这四大区域的地形有一定的封闭性,相互间交通不便,人员往来不易,在历史上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域。回顾福建历史上的行政划分,恰与这四大区域相应。唐代福建分为五州,福州的辖区大至为今日的闽东,建州的辖区即为闽北,汀州的管辖范围与闽西相应,泉州、漳州二州合并即为闽南。行政区域和地理环境相吻合绝不会是偶然的,它反映了各区域天然的、相对的自立性。在此基础上,福建形成了四五种方言区,闽北区主要流行建瓯方言,闽东区通行福州方言,闽西区的客家话流通最广,闽南区民众使用闽南方言,闽南北部的莆田、仙游二地于宋代从泉州划分出来,成立兴化军,兴化方言自成体系,这样,现代福建五种主要方言便形成了。语言是人们文化交流的主要工具,方言不通,便成为福建各区之间交流的障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区域形成了有自己特点的文化。

二、闽北文化——典型的山林文化

闽北位于福建西北部,境内丘陵与河谷盆地相间,风景秀丽,向来有“碧水丹山”之称。明代名士王世懋对闽北山水赞不绝口,他在《闽部疏》当中说:

“自邵武之建阳,非孔道也,然所过六十里间是闽西最佳丽地。原隰夷衍,竹树田畴,丰美饶裕,嚣落相望,烟火不绝。夹溪面街,人家时有数百。于时二月将近,踯躅始放,梨花未残,海棠金爵,尽以樊圃。山花野卉,多不可名,令人应接不暇。”

闽北不仅山水秀丽,而且物产丰美。闽北各县山环水抱,土壤肥沃,是福建主要的粮仓。她的山林中有捕不完的珍禽异兽,水里有捞不尽的河鲜美味,在以农业为主的时代,她曾是福建最富饶的区域。许多世家大姓因热爱闽北的山水而移居此地。闽北秀丽的山水和丰饶的物产培植了闽北人热恋家乡的性格,他们觉得家乡的一切都是最美好的,在家乡度过一生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在他们看来,一个人纵使荣华富贵,官居极品,但离开了家乡仍是人生不可弥补的遗憾。因此,闽北人对权势并不是十分热衷,他们即使被贬还乡,仍能优游林下,自得其乐。闽北的山林文化还培养了一批不羡荣华献身于学术的学者,他们对同侪的飞黄腾达视而不见,甘于隐居家乡过着平淡的生活。他们经常是一边咬着咸菜头,一边研究古书;为一条定义而争论不休;世间的荣华富贵似不能在他们的心中掀起任何涟漪。其次,闽北的学人有平民性格。闽北的山区限制了大地产的发展,因而,闽北从来没有田连阡陌的大地主,阶级分化不是那么悬殊,当地的学者多为中下层社会的人物。他们投身于官场之后,比较敢于为民众说话,即使为此得罪权贵而在所不惜。朱熹等考亭学派人物便是以这种态度面对人生。

闽北文化源流。闽北是福建文化的发祥地,早在商周时期即有神秘的船棺文化,汉代,闽北是闽越国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汉末闽中设五县,闽北占了四县。福建最早的郡治——建安郡,便设在四县之一的建安县。六朝著名学者江淹、顾野王在闽北长期居住,大大改变了闽北的文化形象。中晚唐,福建文化崛起,闽北有建州刺史李频倡导儒学,出现了著名诗人陈陶和名僧大珠慧海;但是闽北的科举文化落后一步,迄至唐末仅一人中进士,远逊于沿海的福州、泉州。不过,五代二宋闽北的科举事业大发展,每科中进士之多,宇内罕匹。他们中的许多人进人中枢,宋代宰相中有不少是闽北人,如陈升之、吴育、吴充、章得象、李纲、徐清叟、徐荣叟等;更使当地人骄傲的是南宋闽北成为理学根据地,杨时、罗从彦、李侗、游酢、胡安国、胡宪、胡宁、刘勉之、刘屏山、朱熹、蔡元定、蔡沉、真德秀等著名理学大师皆为本地人。文史领域也有不少人才,文学家杨徽之、杨亿、柳永、严羽,史学家袁枢、熊克,画家惠崇,法医学开创者宋慈,都是名家大师。南宋闽北还是国内的教育中心,仅建阳一县境内便有 11 座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此外,建阳的书坊还是国内最大的刻书业中心。闽北的兴盛延续至明初,元代闽北有理学家熊禾,诗人杨载、黄镇成、黄清老,明初闽北有名臣杨荣、画师边景昭。明中叶以后,闽北科举考试衰落,但在文化界仍有小说家余象斗、熊大木,名僧元贤、道霈,清代有大诗人张际亮,音乐家祝桐君,书坊出书盛况一直延续到明末。可见,不能说闽北文化在明清衰落了。当然,从总体而言,明清沿海发展更快,闽北相对落伍,这表明明清时期福建文化重心在向东转移。

三、闽南文化——典型的海洋文化

闽南面临大海,海岸线曲折多港湾,人民有航海的传统。正如俗语所说:靠海吃海,海洋是闽南人谋生的主要出路。清代谢章铤说:

闽地硗薄,无生产,人多地少,资于田者二,资于山者二,资于海者二,资于商贾者四。

这句话虽非专指闽南人而言,却只有闽南人最典型地反映了这种生活模式。当地的土壤多沙,多数田地不堪种植水稻,发展农业的前景暗淡。所以,闽南人中完全依赖农业生活的只是少数,大多数农民从事小商品生产,或种植经济作物,或下海捕捞,有条件的人大多去海外经商。自古以来,闽南人远航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在海外享有盛名。一个英国人这样评述闽南人:

“厦门的港口是优良的……当地人民似乎是天生的商人与水手。由于他们家乡的贫瘠,多数人无业可就,但更主要的是他们的性格驱使他们离乡背井,到台湾,到中华帝国各个主要商业中心,或者到印度洋群岛,或者到他们本土沿岸的渔场去。无论他们到什么地方,就很少再贫困下去,相反地,他们往往变得富裕起来。由于他们资金多,人又勤劳和擅长经营,他们于是支配着全岛和全省的贸易。他们的家乡观念很重,每当他们获得少量财产,不是立即回家,就是把大笔款项汇回来……难怪,大部分的中国船只属于厦门商人所有,大部分投入沿岸贸易的资金也是他们的财产。”

来自著名商业民族的赞誉,很能反映闽南人的个性。若分析闽南的阶级构成,不难发现:闽南富人中,大地主极少,多数是海商。因而,当地人中形成了重商的文化观念。这种观念和汉族的文化传统格格不入,从而造成闽南和内地各区域不同的文化因素。在经商民族看来,人生中占第一位的东西就是挣钱,因为,没有钱便无法购取生活资料,也无法在家人中赢得尊重。这与闽北人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以对儒学的态度而言,在一些闽北学者看来,儒学即是人生,她是第一位的;而闽南人则把儒学当做谋生之路,是第二位的东西。闽南人从事儒学,多是为了在科举上谋得功名,其目的十分明确,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闽南人便放弃儒学。元代便发生过这种事。元代录取的汉人进士名额极少,粥少僧多,多数闽南学子便弃儒经商,乃至儒者林弼抱怨:“夫泉在闽号繁庶,郡民多逐末利,裔夷杂糅,惟浮屠是崇。逐末利则学不力,崇浮屠则学以惑。”

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闽南人的文化观和正统儒学并非天然相契的,因而,闽南在历史上常会出些与传统文化相背离的人物。其中,李贽是突出的代表。李贽在尊孔为万世师表的气氛中,敢于提出不要盲从孔子的观点,在朝廷与学者都主张重农的气候里,敢为商人说话。他将历代人物的评价完全颠倒过来,颂秦始皇为千古一帝,赞卓文君善于择夫,使正统的儒者为之目瞪口呆。又如辜鸿铭也是一个敢于反潮流的学者,在多数人唾弃清朝的背景下,偏是辜鸿铭拖着一条长辫。有人说得好:假如大家都拖着辫子,也许辜鸿铭是最早剪辫的。现代文学家林语堂也曾被人们视为游离于文学主流之外的怪杰。闽南人的性格中有一种与世格格不入的东西,这也是闽南文化最富于魅力之处,同时也是它的创造之源。

闽南文化源流。在闽南土地上,发现了福建最早的旧石器文化,它说明约在 8 万年前闽南即有古人类居住。相当于商周时期的漳州华安县境内的仙字潭文化遗存,传递了当时的土著文化信息。这都表明闽南的历史悠久。但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闽南区域默默无闻,一直落在闽北之后。迄至唐中叶,吸收了大量中原移民的闽南文化大发展。欧阳詹中举,并成为当时小有名气的文学家;唐末五代,当地出现了著名的道士谭峭和名僧义存。泉州刺史王审都、王延彬父子设立招贤院,北方士人联翩而来,这使泉州的文化地位大大提高。宋代,闽南科举事业大发展,中枢内的曾公亮、蔡确、吕惠卿、梁克家、苏颂、留正等名臣皆为当地进士。不过,宋代闽南文化界的名家不多,著名理学家仅陈淳一人。元代泉州文化衰退,仅一人中进士。闽南发展的又一高潮是在明清时代,理学家陈真晟、蔡清、陈琛、林希元、黄道周、李光地、蔡世远等人在国内有相当地位;李贽以其大胆的思想震动学术界;文学家王慎中、史地名家张燮、书法家张瑞图皆有卓越的贡献。近现代以来,闽南人物更盛,林语堂、许地山等都是杰出的小说家;创办于 1921 年的厦门大学荟萃四方人才,被誉为南方之强。总之,自宋以来,闽南一直是福建文化的主要支柱之一。

四、闽西客家文化——典型的移民文化

闽西客家文化是典型的移民文化,这可以从多方面来探讨。首先,从客家人的形成过程而言,构成其人种主体的是相邻各州的流民。宋元时期的汀州是逋逃之薮,周围赣南、闽北、闽南诸县不堪忍受压迫的破产农民,纷纷流入闽西山区,和畲族人杂居,共同开发山峒。因此,早期闽西出名人物多为外地人。例如,大名鼎鼎的“定光佛”的原型——自严,即为同安籍僧人。其次,成为客家民系来源之一的畲族,是一个以游动生活为主的民族。在汉族进入闽西之前,畲族的农业尚处于“刀耕火种”阶段。畲族没有固定的农田,每年春天,他们选择一处肥沃的山地砍倒树木,放火烧荒,植物的灰即成为最好的天然肥料。当春雨来临之际,他们用刀在山地上挖洞,播下粮食作物,随后便四处打猎,游猎为生。秋天,他们返回播种地,收割自然成熟的粮食。这种农业依赖土壤的自然肥力,经过一二年耕种,土壤肥力下降,畲族便迁徙他处,重新开荒。因而,畲族人始终在各处流动,极少在某地长期居住。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客家民系形成之后,仍然保持着移民心理。一般地说,汉族是一个恋土性很强的民族,他们每到一个地方,便力图定居下来,他们把流浪当做最大的悲剧。可是,闽西山多地少,容不下过多的人口,随着人口的增长,闽西的生存环境日益艰难,客家人血统中不安定的文化因子便推动他们去外地冒险。明清时期,客家人浪迹天下,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四川等地的山区都留下了客家人的足迹。他们每到一地,便向山主租山垦殖。每年春,他们放火烧荒,播下杉苗、靛草,并兼种玉米等粮食作物。在他们这种生产方式里,依稀可见畲族人耕作方式的影子。由于客家人吃苦耐劳,经过数年或十几年的奋斗,客家人大多能脱贫致富,于是,他们将家眷和亲戚接来,逐步形成了客家移民村落。

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养成了他们以外出为荣、不肯在家久居的性格。他们觉得外面的世界是精彩的,而家乡的穷乡僻壤发展余地十分有限,那么,有才华的人为什么要株守家中呢?一个人要去外部世界闯一闯,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已成为客家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客家历史上的名人大多是在外面闯出来的,黄慎长期定居扬州,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假如他的一生在家乡度过,只会有邻近的乡民知道他的名字,那么中国将失去一位伟大的画家。移民外省的客家后裔成就更为可观,洪秀全、孙中山、郭沫若等人的名字是大家熟悉的。

客家人性格的又一特征是重视在政治上发展。闽北人安于平淡,闽南人极力求富,而客家人的追求在于出人头地,摆脱卑贱的地位。这是长期的文化心理积淀造成的。客家人经常是“独在异乡为异客”,历来受到土著的歧视,在明清时期,这种歧视的典型表现是不让他们入籍。这样,他们便无法参加科举考试,也就无法登上仕途,进入显贵的社会阶层。在中国旧社会,一个家族若无人进入官宦阶层,他们始终是没有地位的。这种歧视使客家人痛感在外乡取得政治地位的必要性,于是客家人将入籍与参加科举考试看作人生奋斗的重要目的之一,久而久之,这种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客家人处理事情的价值标准。而且,它也成为客家人不断奋斗的精神源泉。近现代以来,客家在政治领域的人才辈出,无论在中国、在东南亚,他们都积极参与政治运动,而且常常成为领袖人物。她的独特个性十分引入注目。

闽西文化源流。闽西是福建开发较迟的区域,这与当地的地理形势有关。闽西山高沟深,仅有狭长的河谷适于耕种,发展农业的天地较小,加上闽西地理位置偏僻,吸收北方移民较少,导致闽西文化长期滞后。从现存史料来看,唐宋当地的汉族移民不过数千至数万,他们仅控制县城的近郊,广大山区都是畲族的天下。闽西畲族在宋元之际屡次掀起几十万人的大起义,可见该民族在当地的力量之强大。直到元明以后,畲族才逐渐同化于汉族中去。闽西在宋元明初有一些人物,但其影响尚不是全国性的。明中叶以后,当地科举文化大发展;所产进士之多,仅次于闽东、闽南。清代闽西出现了全国一流的艺术家——伊秉绶、黄慎、华嵒、上官周,近现代闽西人物之盛是众所周知的。

五、莆仙文化——科举文化的模范区域

莆田、仙游二县使用兴化方言,自宋以来一直是自成系统的、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域,在海内有一定名气。她的最大的文化特色是科举考试发达,世所罕见。

莆田、仙游土壤肥沃,木兰陂灌溉的农田粮产很高,不过,该地早在宋代既出现人口过剩。密集人口所需的燃料、建材、食物等,大大超过土地的负担能力。在沿海各县中,莆仙二县最早出现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的状况。因此,为了养活众多的人口,二县民众不得不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明清以来,二邑以番薯为主食在福建是有名的。在贫瘠的土地上,莆仙民众并没有气馁,他们选择科举为主要出路,所谓:“山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二邑莘莘学子的刻苦学风会让所有的人肃然起敬,他们在幽暗的油灯下成百上千遍背诵经典,做到倒背如流,成竹在胸。这样,他们在考场上从容自如,游刃有余,考中率很高。众所周知:古代的科举考试竞争性很强,万中选一的录取率使许多人望而生畏,一个人即使将一生都投进去,能否考中仍是未知数,许多地区自古以来也不过几名进士。然而,莆仙二邑学子竟在这一崎岖的小路上获得罕见的成功,仅莆田一县,历代进士达 1433 人,二县中头名状元的就有 11 人。

历代中枢机构中都有不少兴化人,莆田籍官至尚书的就有 31 人。 许多簪缨世家名宦辈出,人才济济,风韵长存。近现代以来,科举考试废除,新式教育兴起,莆仙人将投身科举考试的热情转向高等教育。尽管民国成立后时局动荡不安,但莆田、仙游的教育事业仍是全国一流的,旧时代的书院被改为中学,教师用对付科举考试的办法来应付高等考试,每年被高等学府录取的学生不可胜数,其中出现的高级人才亦不在少数,因此,至今为止,中国科学院及高等学府多兴化才子。

莆仙文化源流。莆仙是福建省文化较早发达的区域之一,早在唐代即出现了全国一流的诗人——徐寅、黄滔;宋代的史学家郑樵,诗人刘克庄,文学家、书法家蔡襄,皆为不可多得的人物;元明时期,福建作家的作品被收入《四库全书》的,以莆田为最。著名的三一教主林兆恩堪称莆仙文化的代表。不过,自明中叶倭寇之乱发生后,二邑衣冠大族多毁于战火之中,人才衰退,文运不振,直到清末方始复兴。近现代,莆仙以盛产科学家而著名。

六、闽东文化——典型的综合型文化

闽东位于闽江下游,负山面海,在地理上兼有全省各地的特点。闽东北部的群山密集,山高沟深,类似闽西;闽东的南部丘陵盆地相间,土壤肥沃,物产丰饶,类似闽北;闽东的东部是大海,海岸线曲折多港湾,人民有航海传统,这一特点又类似闽南。另外,福州城自古以来是全省的交通枢纽。闽江的支系将上游各地联系在一起,各地货物沿江而下,经福州口岸转销各处,福州很自然地形成全省经济中心。这一优势加上作为首府的政治中心地位,福州便成为全省文化中心,历来荟萃全省人物精华,城内的三坊七巷为唐宋以来福建巨族栖息之地,文化传统深厚悠远,藏龙卧虎,人才辈出,不愧为闽中首邑。闽东文化具有综合性文化的特点。在其学者中,既有冲淡高远之士,也有功名心很强的人;既有优游林下的隐士,亦有急于到文化中心印证自己的人。由此故,闽东文化多姿多彩,这正是她长期繁盛的重要原因。其次,省城的学者中有浓厚的建功立业的风气。正如福建各地的学者把目标放在福州一样,省城学者的理想是提高福建文化在全国的地位。他们以“门里一条虫,出门才成龙”自励,乐于到世界各地、全国各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也为福建赢得了荣誉。

闽东文化源流。闽东是福建文化较早发蒙的区域,福建最早一个进士——薛令之为闽东长溪人,中唐李椅、常衮在闽中兴学,大大提高了福州学子的文化素质,此后闽东文化昌盛,在各个领域都有许多人才。唐末诗人翁承赞、中晚唐闽籍高僧怀海、灵祐、希运、师备皆为福州人。五代二宋,闽东人文兴盛,有沈崧、许将、郑性之、陈诚之、萧国梁、郑侨、黄定等多名状元,此外,张元幹以豪放词见长,黄幹是朱熹的高足;元代闽东有吴海、陈普等名士;明清时期,闽东文化鼎盛,从明中叶以后,每逢科举考试,福州都有许多人中举,其数量之多、延续时间之久,在国内是不多见的。明清两代福州盛产诗人,从明初林鸿、高秉等闽中十子开始,其后有明中叶的郑善夫,明晚期的曹学佺、谢肇淛、徐熥、徐 ,清代的黄任、林昌彝,还有清后期的“同光体诗派”,近现代有林徽因、谢冰心,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诗人序列。晚清福州是国内引进西式教育最早的区域,中西教育合璧,不仅培养了深通传统文化的人才,而且还培养了不少学贯中西的人物;所以,近代闽东人文之盛,世所罕匹。如林则徐、沈葆祯、严复、林纾、林白水、林觉民、林旭、陈衍、陈宝琛、圆瑛都是影响中国近代史的著名人物,所以,后来有一句话:“晚清人物数侯官”。民国以来,福州成为科学家的摇篮,例如,中国著名的天文学家皆为福州人,这已成为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在其他领域,福州科学家亦不可胜数,迄今为止,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仍以福州籍贯为最,他们为世界科学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以上我们探讨了福建各区域文化的特色,但是,这并不是说只有这些区域才具备以上文化特点,而仅仅是指出,这些特色在上述区域表现得最为突出而已。实际上,许多特点是闽人共同具备的。例如:客家人以外出为荣的习惯同样表现在闽南人、福州人、莆仙人的身上。所以说,福建各区域文化的共性远胜于差异性。考虑到共性和差异性并存的现象,我们认为:福建文化是一体多块的区域文化系统。 o4CUlUDVxbpQssIVjyKg3QqKS+dWLIO5gcBsTjlKYHev4TG6bmUEz5yglLFd8R1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