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民国景德镇瓷业教育

我国筹办瓷业学校,始于洋务运动末期——光绪二十二年(1896 年),时任两江总督的张之洞在《江西绅高请办小火轮·瓷器及蚕桑学堂折》中,第一次提到为陶业办学之事。但当时正值清王朝的多事之秋,甲午战争刚刚战败,被迫向日本割地赔款,清廷已是焦头烂额,实在无暇顾及办学之事。而随后的戊戌变法失败,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更使开办陶业学堂的动议搁浅。直到 1910 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觉醒,他们感到长期的封建社会关系和小生产的陈规陋习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瓷业的进步,而民国时期景德镇墨守成规的传统制瓷方式亦无法与洋瓷抗争,因此瓷业必须改良。而这种改良除兴办实业之外,最为关键的是培养新式瓷业人才。于是,江西省瓷业公司总经理、景德镇商务总会首任总理康达,呈请学部批准,联合直隶、湖北、江苏、安徽等省协同出资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陶瓷职业学校——中国陶业学堂。

经济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教育的发展。民国时期受西方的影响,中国很多人留学国外,学习各种专业,他们回国后在国内提倡实业救国并投身于教育当中。虽然景德镇地处偏僻山区,但随着全国教育改革的兴起,景德镇的瓷业教育也大刀阔斧地进行革新。民初因景德镇御窑厂解散,许多以前在御窑厂工作的工人流散民间。他们对陶瓷技艺的传承受新的教育模式的影响,开始打破以前子承父业、师徒相承的陶瓷技艺传承习俗。这些变化都对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民国景德镇瓷业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

早在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就认识到要“求富”、“强国”,必须要发展技术,而发展技术的关键作用是人才的培养。张之洞曾说过:“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他还指出:“中国力图自强,舍培植人才更无下手之处。”辛亥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思想观念在社会各阶层得以广泛传播,“科学”与“民主”的观点渐入人心,这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环境。民国政府成立后,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其改革举措中,美术教育尤其得到重视。

1912 年 4 月,蔡元培发表文章,论述有关教育方针政策的意见。他强调美育兴国,认为图画课和手工课都是美育兴起的基础。他说:“图画,美育也,而其内容得包含各种主义,如实物画之于实利主义,历史画之于德育是也。甚至美丽至尊严之对象,则可以得世界观。”“手工,实利主义也,亦可以兴美感。” 在中国的美术教育史上,手工绘画日渐提上日程。景德镇陶瓷手工绘画教育也伴随在这一潮流,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1.陶瓷教育发展的内因

景德镇陶瓷艺术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在中国历来就是以父传子,徒承师的方式传承的。但由于民国初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外国先进机器的引进,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要求有大量能适应机械化生产的工人。因此,传统的父传子、徒承师的技艺传承方式便逐渐行不通了,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教育模式下培养的技术人才。

(1)战争的频繁致使瓷业教育发展缓慢

1911 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腐朽的清王朝,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共和国政权很快转到封建军阀袁世凯手中。从 1912~ 1928 年开始,北洋军阀对中国的统治长达 16 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堪称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时期,16 年间,开始是袁世凯为实现封建独裁统治穷兵黩武,疯狂镇压民主势力;继而是各派军阀为争夺中央政权大动干戈、兵连祸结,国家长期处于战乱状态。

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要实行征兵,开始在学校开设训练课程,小学和初中有童子军训练,高中及大专有军事训练。由于缺乏一个安定、清明的政治环境,景德镇陶业学校被迫几经拆建和搬迁,使得学生不能安心学习,导致瓷业教育发展缓慢。如 1939 年到 1942 年这几年,景德镇不断的遭到敌机的轰炸,学校、工厂到处被夷为平地,人们不得不早上出门到乡下或山上躲避,晚上回来住。 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有谁有心思坐在课堂里学习技术。这对教育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时代的不幸。

可见,一个时代教育的进步与发展,与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稳定的环境促进教育的发展,动荡的环境则阻滞教育发展。

(2)新机器的引进导致陶瓷专业人才匮乏

民国成立以后,新的经济因素不断增长,新科学、新技术层出不穷,加上洋瓷的侵入,使得很多民族资本家认识到机械大生产的重要性,故而纷纷引进各类陶瓷机械设备。但是,这种大工业规模下的批量生产相对于传统的手工业来说,对设计的要求要高得多。首先,机械生产的产品数量巨大,因此一旦在设计上有些小差错,制瓷厂的损失将会十分巨大;其次,就国内外瓷器的生产市场来看,机器生产是不可逆的,所以在开机生产前,必需进行预先设计,即将生产的产品完全设计好以后,方可以开始生产;再次,传统手工业的设计与制作均是由一人或者少数人完成,他们对于构思与制作过程都非常熟悉,但是在现代大工业生产体系中,设计者与生产者是相分离的,故而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还需要机械人员的辅助来了解和熟悉制作流程,否则就有可能无法上机生产。

整个民国时期,全国上下均缺乏专业人才,瓷器专业人员也倍感缺乏。因此有些厂家只能大量地向国外引进陶瓷设计图稿,但买进的图案样本,一方面不适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花费巨大,极大地增加了生产成本,导致了国瓷的竞争力弱于洋货,还使我国陶瓷手工业生产处处受制于人。故而,对陶瓷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使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加强国内设计人才的培养已经迫在眉睫了。在这种情况下,陶瓷职业学校便应运而生。民国时期陶瓷职业学校的创办是中国陶瓷史上自古未有的创举,不仅为民国早期的瓷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且也为新中国瓷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

有感于瓷业的兴衰,一些有识之士很自然的就把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来发展。瓷业职业教育能够对那些学历低下而又缺乏专长的失业群体进行短期而有效的培训,使他们可以迅速地为陶瓷发展所用,也有利于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瓷业职业培训的内容简单易学,只要求动手能力强,如:瓷器的成型,简装的图案设计与绘制等。另外,陶瓷职业教育还可以针对社会的需求而随时调整培训的方法。介于以上原因,陶瓷职业教育很自然地成为培养陶瓷设计人员的主要途径之一。

2.陶瓷教育发展的外因

(1)西方制瓷技术的引进对陶瓷设计教育的促进

科技引进的结果,一方面表现在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社会思想观念的冲击和变化。民国时期,大批西方科技书籍在中国被翻译和出版。这些书籍在丰富瓷业从业人员工艺知识的同时,还进一步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更新了他们的行业发展理念。政府也派出大批的公费留学生去接受西方科技知识与观念。这些青年学成归来后,纷纷开设讲堂或创办学校,将留学期间学到的知识和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中国人。如我国著名的陶瓷学家和陶瓷教育家——汪璠, 一生同陶瓷结下了不解之缘,对我国的陶瓷生产和陶瓷教育,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再如杜重远 ,1923 年回国后在沈阳开设肇庆窑业公司,他提倡实业救国,来景德镇后与实业部湘鄂赣区调查主任陈筱南一起察看景德镇制瓷状况,并提出了景德镇制瓷业发展历程中步履维艰的十大原因。 他提倡设立大规模的机制陶瓷工厂,并与实业部湘鄂赣区调查主任陈筱南共同制定了十大改良措施。 十大改良措施中就提到了开设陶业学校,普及工人教育以及派学生到国外学习新技术,引进新设备。这些留学生与大量涌入的科学工艺书籍一起将西方现代科技与理念引入中国,激起了中国人接受现代科技教育的热情。

西方现代制瓷技术的引进和采用,使得传统的制瓷工匠的培养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机器制瓷的发展需要。一方面,机器制瓷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掌握机器操作,而传统的师徒传承方式只能满足极小数量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传统制瓷教育偏重实践技能的传授,然而机械制瓷不仅要求技术工人应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艺术鉴赏能力。这只有通过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才能实现。

(2)西方科技教育的引进促进了景德镇陶瓷教育的发展

在西方技术被引入国内的同时,一些西方先进的教育模式也被引进。由于中国传统制瓷工艺技术在民国之前未纳入到正规的学堂教育中,而西方教育形式一经引入,就成为中国教育模仿的对象。景德镇陶瓷教育也借鉴这一新的教育形式,这为后来中国陶瓷教育模式的现代化转型起到了巨大的示范作用。

西方的科技教育注重的是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尤其是在工艺技术方面,理论和实践是分不开的。这种教育模式引进后对陶瓷这门工艺技术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实践上而言,对传统制瓷工艺技术的改进,可以说是西洋新技术与学校教育和实验相结合的产物。曾留学日本学习窑业的张浩,回国后通过办学、办试验厂等方式,引进了烧煤脚踏辘轳、手动碎釉机、印花、刷花、石膏模型铸坯等新工艺,并将这些新技术运用于实践,使传统的景德镇瓷业拉开了现代化生产的序幕。从理论上而言,对于制瓷技术的教育不仅仅是制瓷实践的学习,还要从事理论方面的学习,以理论来指导实践。

由上可见,中国引进西方瓷业教育模式的尝试,对地处偏僻山区的景德镇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二、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教育观念的变革

由清末而入民国,中国的政治和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品经济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场剧烈而深刻的社会变迁中,景德镇瓷业教育不论是教育观念,还是知识传承方式、人员培养目标等方面,都经历了现代化的变革。

1.传统的父传子、徒承师模式的打破

陶瓷制作作为一门手工技艺,在景德镇制瓷史上历来是以父传子、徒承师、传男不传女的方式进行传承的。但随着民国景德镇教育业的改革和发展,这种传统的传承方法已不适应经济的发展。因此,传统的父传子、徒承师的传承方式逐渐被新的职业教育模式取而代之。新式陶瓷教育包括建立陶瓷专业学校和兴办陶瓷文化补习班。

(1)景德镇陶瓷专业教育。民国时期有以下陶瓷专业学校相继成立,1915年,竟成小学职业班成立,学习的内容以画瓷板像、刷花、雕削为主,上少量的文化课,学习年限两年。 1916 年,中国陶业学校在景德镇办分校,名为江西省立乙种工业学校,独立招生,为初级职业学校。1920 年分校停办。1931 年浮梁县立饰瓷科职业学校成立,校址在莲花塘,招收高小毕业生。1935 年,与镇中合并改为县立初级陶瓷职业学校。1935 年春江西省陶业人员养成所和陶业工人训练所(业余)也同时成立。1941 年成立江西省立浮梁师范学校。 此外,在抗战期间,有国立铅山师范、省立高级工业学校、省立高级农业学校等从外地迁入。1944 年江西省立陶瓷职业学校从萍乡迁来景德镇,与浮梁陶职合并。1945 年建立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 还有前面提过的,建国前夕创办的私立东方艺术专科学校。

(2)陶瓷文化补习班。1925 年,景德镇平民教育促进会成立,由当时革命青年创办平民学校,招生对象以瓷业工人为主,还办有商业夜校。此后的保学又办有成人班和妇女班,进行初级小学教育。抗战时期,由一批进步青年组织的民众教育,办得很有声势。抗战胜利后,平民教育衰落,民众教育馆继续办些少量文化班。新中国成立以后,1949 年冬即着手创办职工教育。在这些文化补习班中都围绕陶瓷工艺设立过不同的课程。

新式瓷业教育兴起之后,传统的父传子、徒承师的方式就被打破。新式瓷业教育适应新的机器制瓷方式而产生,可以说是民国时期陶瓷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2.中、西并存的教育观念

西方的教育观念是提倡科技兴国,只有发展科技才能使发展经济。西方的这种科技教育观念传入中国,一方面是随着西方商业入侵的脚步而来,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留学生带回国内,并一步一步地渗入中国当时的教育观念中去。

在整个世界的工艺技术观念都随着工商业发展而引起深刻变化的同时,新式瓷业教育观念的引进必然对传统的手工制瓷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本省张浩先生从日本东京留学回来,与康达先生等一起于 1910 年在鄱阳县创办窑业学校。窑业学校提倡学生要学习西方的科技,采用新式制瓷方法,才能振兴国瓷。而当时景德镇封建势力严重,认为景德镇瓷器历来占世界首位,手工制瓷比机械制瓷好,尤其是老一辈的工匠不能接受机械制瓷。因此学校不能办在景德镇,只好由几个省联合办校,校名是中国窑业学堂。由上可见,传统的封建思想和留学生带回来的新式思想最初是格格不入的。新式陶业学校在景德镇很难扎根,中西观念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只有将中西思想融合才能将景德镇陶瓷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如到了辛亥革命后,陶业学校改为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张浩先生为校长,并且在景德镇毕家弄设有分校,培养技术人才。可见,那时人们的思想已在悄然转变。瓷业学校的逐步扩大和发展,对景德镇瓷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另外,西方教育观念提倡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女人也同样可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而这在中国封建社会是行不通的,中国的传统教育是只有男人才受教育,女人则是家庭妇女、地位地下,根本没有接受学校教育和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这种教育观念一直束缚着中国教育的发展。景德镇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城镇,思想就相对更加保守,对制瓷技艺历来是传男不传女。瓷业学校开设后,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女人也有了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是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教育的一大突破,对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三、民国景德镇瓷业教育的时代特征

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教育观念的变革使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同时,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国内外各类教育思潮及各种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的影响,景德镇陶瓷教育除了响应国家号召的改革教育方针政策外,作为处于这一变革时代的传统手工业,它还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瓷业学校教学对象的变革

新文化运动提倡教育的民主化与大众化,在这种思潮的引导下,教育向合理化迈出了第一步——即调整教学的范围,扩大教授对象,切实满足社会的需要。教育的普及是教育走向民主化的—个标志。受整个中国教育教学对象变革的影响,景德镇瓷业学校在改革陶瓷教育方面做了很大的调整。杜重远首先认识到,要改革瓷业,须先改良瓷人,要改良瓷人,须先改造瓷业教育。当时的景德镇地处偏僻的山区,人的思想相对保守,对新知识一时难以接受,如果没有一批具有科学知识、了解世界情形的陶业技术人才去冲锋陷阵,改革景德镇瓷业之事是难以想象的。于是杜氏采取了一系列改革:

其一,将陶瓷教育的普及化年龄段定位 12 岁至 18 岁之间,划归中等教育的范畴,学制六年。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讲,要快速地改变他们的思想相对是容易的。

其二,除了在年龄上改变其教学对象外。瓷业教育教学对象的改变还表现在对女子教育的重视。景德镇由于交通闭塞,文化教育长期得不到发展,女子教育更是一张白纸。为了抵制旧的封建礼教长期毒害妇女把妇女从社会最底层提拔出来,余新国 在景德镇于 1914 年秋开创了第一所“女子公学”。女子公学开初招收初级学生,学制四年,1920 年始招收高小学生。学校的课程有社会、国文、算术、自然、体操、音乐、手工、历史、地理等。 冯天问于 1925 年秋创办了景德镇“珠山女学”,学生达一百余人,设有初级班和高级班,分四个教室上课。

随着景德镇第一所女子公学和珠山女学的成立,女子进入学堂学习技艺这一现象在景德镇表现的越来越突出,尤其是从事陶瓷绘画的女子更多。

其三,是对农村学员的重视。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与农村的关系密切,是广大农民补贴家用的手段,所以农村职业教育中一般对于工艺课程比较重视。对农村学员的培训也是民国之前所没有的现象,民国之前由于受封建势力的影响,只有有钱人家的子弟才能进入学堂学习,贫民是没有机会踏进学堂的。这在当时的瓷业教育中也是一大创举。农村学员能吃苦耐劳,他们学习技艺时更加的专注认真,这就加速了瓷业的发展速度。

其四,扩大招生的范围。学校招收的学员不仅仅限于景德镇周边地区,而是实行全国招生,尤其是大力提倡大城市的学员,因为来自大城市的学员,他们思想相对开放,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如杜重远在 1935 年春,分别在上海、南昌两地,招收了高中毕业以上的青年学生八十名。 扩大招生范围为景德镇瓷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下面以景德镇部分陶瓷职业学校为例,分析民国时期陶瓷教育教学对象的变化。

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清宣统二年,由张浩在鄱阳县创办。辛亥革命后改为江西省立甲种工业窑业学校。1945 年,学校升格为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分陶瓷工程系和陶瓷艺术系,招收高中毕业生,陶瓷工程系方面的课程有高等数学、物理学、工程力学、陶瓷学、化学、陶瓷机械学、窑炉学、陶瓷原料学、中国陶瓷工艺史以及水泥玻璃珐琅等。陶瓷艺术方面的课程有素描、西洋画、中国画、陶瓷粉彩、洋彩、古彩、青花图案等。

陶业学校:1916 年在江西第二甲种工业学校 设立的分校。学校招生范围,涉及皖、浙、赣,景德镇的不多。学校先办陶瓷职业班,后办成瓷职业班,始招陶业本科一班,分成瓷、饰瓷两组,计六个班,收 15 岁以上高小毕业生,学制三年。附办艺徒一班,收初中文化的 12 岁以上少年,学制五年。实行“三三制”,有七个班,在校学生 42 人(其中女学生 3 人),学生最多时百余人。陶业学校不仅在景德镇市教育史上有其重要位置,而且对我国陶瓷美术和制瓷技术的发展,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以上学校来看,招收的对象有以下特点,即招收学生的地区范围广、年纪低龄化、男女生不限等。这充分体现了民国时期景德镇对陶瓷教育的重视,瓷业教育教学对象的改革调整极大地促进了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

2.瓷业学校课程设置的改革

各个学校的课程设置有所不同。养成所的课程开设较为完整,有精神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制学、公司法、会计统计、陶瓷总论、陶瓷分论、筑窑,图画,汇色,瓷业生产调查、应用文等,还开办了英文,俄文、日文选修课, 1947 年的陶业专科学校设置陶瓷工程系、陶瓷美术系,招收高中生。陶瓷工程系课程为:高等数学、物理学、工程力学、陶瓷学、化学、陶瓷机械学、窑炉学、陶瓷原料学、中国陶瓷工艺史、水泥、玻璃、珐琅等。艺术系课程有:素描、西洋画、中国画、陶瓷粉彩、洋彩、青花、图案等。

乙种工业学校的课程分系设置,其一是分饰瓷,成瓷两个班。饰瓷班每周一、三、五在教室学基础知识和纸画稿,二、四、六进厂学画瓷,一般入学半年就能画瓷,直接创造产值。成瓷班学成型和烧炼,成瓷班的人数很少。象饰瓷班的学生一毕业,各地争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能直接为社会所用。如就地从事陶瓷美术的名画家汪太沧、杜拓皆是饰瓷班的。其二是陶瓷工程系,陶工系方面的课程有辅助如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力学,本专业课有陶瓷学、陶瓷机械学、窑炉学、陶瓷原料学、中国陶瓷工艺史,以及水泥玻璃珐琅等。艺术方面的基础课程有素描、西洋画、中国画,专业课程有陶瓷粉彩、洋彩、古彩、贴花图案等。

由此可见,整个课程结构仍偏向于实践,而且理论研究甚少。这种情况在30 年代中后期有所改观。

新式教育设置的课程显得更加丰富,更符合陶瓷教育的发展及陶瓷业的需求。因为图案科培养的不是一般的制瓷人才,而是具有全面知识和技能及美术理论的通才。其他诸如史学类课程的增加及博物学课程的开设,更丰富了学生的学识与历史知识,使他们能够对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洋货膨胀的时代能正确地对待中国传统的工艺。从学习科目的增加、扩大教学范围到增加课程的设置以及对课程结构逐步调整的这个过程,使我们可以看出陶瓷教育正逐步朝合理化方向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景德镇制瓷业教育吸收国内外设计教育的模式加以改进利用,使之更加有利于陶瓷工艺这门技术的继承发展。

3.瓷业学校知识结构的更新

从清末至民初,中国的陶瓷教育体系,如学制、课程基本上是移植自日本,其图案教育体系为中国的陶瓷教育奠定了基础。此外,教学中对于借鉴欧洲其它各国的教育体系的学习与尝试也逐步增多。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教育尤其重视图案装饰设计。此时的陶瓷装饰不再是受制于宫廷的样稿,而是要求有创新性。要有创新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全面的知识体系,而不是只会机械地进行临摹前人的作品。故陶瓷学校在开设的课程上就有了很大的变革,文化和专业都纳入教学的范围,这样培养的学生思维开阔,有思想、有创新。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景德镇陶瓷教育不仅受国内其他高等学校工艺学课程的影响,而且引进国外教学模式,其最初是受到日本的影响,如汪璠作为早期的留日学生,在日本比较系统地学到了现代制瓷技术的方法,回国后将这些陶瓷知识系统地应用到景德镇制瓷业中。其次,陶业学校在教学上采用新式的教学方式,以培养专精技术人才为原则,注重数、理、化的结合。张浩亲自教授专门课程,并亲手操作新式机器和训练烧窑技术人员。他将饶州瓷厂改为校办工厂,在厂内逐步推广石膏模型铸坯、机械辘轳压坯、洋彩刷花贴花,并且他亲自建造新型煤窑。杜重远也亲自授课,授课主要依循黄炎培 1914 年考察景德镇之后的思路 ,为使教学理论结合实践,在大力培养陶瓷专业人才的同时,还极力推广新技术,建立了教学试验工厂,进行机械制瓷、注浆、成型等试验和教学。

在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与研究中,景德镇陶瓷教育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所提倡的科学教育,不仅注意科学知识的教学,更强调发挥学习科学的精神,学习实验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重视问题探究,理论与实际结合,以克服传统教学方法中呆读死记,理论脱离实际,束缚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弊端。 1917 年熊翥高在《实用手工参考书》一书中就提出在手工课的教授方法上,“贵辅导之”、而不是“强制而束缚之”、应有“发挥之余地”。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创造性和动手能力。除此之外,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也得到了重视。

综上所述,民国时期景德镇的陶瓷教育已一步步趋于合理化,并且通过各种不同类型教学方式的尝试,逐渐体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虽然大多数尝试皆处于草创阶段,但却为民国晚期的陶瓷教育打下了基础。由于当时受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因素的干扰,陶瓷教育的发展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其发展的过程却为当今陶瓷艺术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丰富宝贵的经验。归纳起来,促成景德镇陶瓷教育较快发展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民国初期,一批接受过西方思想影响的陶业人员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对社会变化发展敏锐的洞察力,他们深刻认识到救亡图存、振兴民族,必须从发展经济着手,而发展经济又首在培养人才。他们以救亡图存为目标,致力于新学的创办;第二,景德镇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为新学校创办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政治保障; 第三,御窑厂倒闭后,一批具有高超技艺的工匠散落民间,瓷业学校通过聘请他们,为学校教授制瓷技艺的实践课程提供了高级技术人才,致使传统制瓷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JefEy+vu5BRvXpBnyzxl/RK0McwM8KGLhTeX8ES1H5XU9B7gfyfitYr3ljsxc85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