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手工业一直是个支柱产业,它对于当时的农业、商业、土地制度、税收、消费和人民生活水平、国势强盛等有着直接的影响。 此外,由于中国古代手工业,例如瓷器和丝绸,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然而,进入近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变革与发展,机器生产逐渐代替手工生产,手工生产作为一种落后的生产力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于是,许多传统手工制作也逐渐面临消失的危险。手工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正如柳宗悦所说:“只有工艺的存在我们才能生活。从早到晚,或工作或休息。我们身着衣服而感到温暖,依靠成套的器物来安排饮食,备置家具、器皿来丰富生活。如同影子离不开物体那样,人们的衣、食、住、行也离不开工艺品。没有任何伴侣能以这样密切的关系与我们朝夕相处。……因此,如果工艺是贫弱的,生活也将随之空虚。” 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手工艺,是我们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好、保护好、开发好这些以各种手工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等,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尤其是作为一个手工业制作技艺精湛、制作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更是刻不容缓。
任何工艺的研究都离不开对当时文化问题的研究,现在由于我们正处于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转型期。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现代性及其文化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彰显。社会的转型必然带来整个文明的转型。社会转型或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问题无疑是文化问题。历史地形成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她的价值和意义系统,必定要对现代化的正当性做出审视和回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使其原生构架下的文化形态和方式都在迅速消失,新的文化形式正在产生。文化的“新陈代谢”本身就表明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只有完整地保留前人创造和累积的一切文明和文化财富,我们才可以理解人类社会的这种进步性。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积淀深厚。但是,在全球化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的传统文化不可避免的会遭受到来自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这种冲击和影响从鸦片战争的第一声炮响就拉开了序幕,从而一发不可收拾,影响了中国的方方面面。
中国是世界上率先发明瓷器的国家,多姿多彩的瓷器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影响了其陶瓷和文化的发展。China瓷器中国,“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景德镇,作为中国瓷都,其制瓷业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景德镇制瓷业创造出了中国陶瓷史上最为辉煌最为瑰奇壮丽的一页,景德镇瓷器以汲纳百川的气魄和集大成者的英姿,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陶瓷的最杰出的代表,对世界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本论文之研究,旨在以民国时期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历史为切入点,梳理中国制瓷业在民国这一宏观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发展与创新的历史脉络,以期发掘这一中国传统手工业在民国变嬗之历史意蕴和现实启示。
笔者之所以将研究时段定于民国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主要是因为要研究中国的传统工艺必须要研究其如何转型。中国近现代文化自 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即开始了其转型,而民国乃是中国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变动至为剧烈的时期,民国是个典型代表。瓷器在中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它的兴衰伴随着中国这一古老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地改变其在世界的社会地位。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传统的制瓷业面临许多新的挑战。首先,西方的船坚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推醒了国人的意识,“西学东渐”对制瓷传统工艺施加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该时期瓷器的艺术风格随着新事物的出现开始出现新的装饰风格,如:民国瓷器时装人物画在当时就是一个很时尚的装饰画面;而人物肖像画由于受西洋美术的影响也流行于瓷器上;反映社会现实题材的作品频频出现,如:“五月五日勿忘国耻”托杯等等。
此外,综观中国陶瓷发展史,民国瓷器与辉煌的清代瓷器相比虽然逊色很多,但处于当时社会转型的民国,全国上下可以说无不透露出一番改革的浪潮,此时的瓷器也不无例外地具有了民国所独具的风格特点。可以说,民国瓷器并不像有些人谈论的那样认为在整个陶瓷史中是倒退的、落后的 。它应该说是一种转型,是一种从传统向创新的发展,在近现代陶瓷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也是中国瓷器从古典走向现代的一个出发点。
本论文选择具有悠久制瓷历史的景德镇瓷器作为考察对象,主要基于以下考虑:笔者曾在景德镇陶瓷学院攻读硕士期间创作了不少陶艺,了解陶瓷工艺流程,对景德镇的陶瓷工艺比较熟悉。这为本人研究景德镇制瓷工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传统手工艺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时代的发展和市场化的进程,许多传统手工艺日渐衰落或日益陷入生存困境。因此,传统手工艺自然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文化界和学术界正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拯救和保护传统手工艺的行动。政府也积极响应配合,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保护传统文化的热潮。瓷器是中国人的骄傲,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民国时期,随着陶瓷手工技艺的市场化、机械化,曾经的手工制瓷技艺也一点一点地在消失。有鉴于此,本课题之研究无疑具有学术意义和一定的实用价值。
1.从理论意义上看,本文尝试着在对民国时期景德镇制瓷业进行一个相对客观的认识和评价的前提下,归纳总结出民国时期以制瓷技艺为代表的手工艺发展的基本规律、蕴含之文化意义,从而唤起当代人们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保护,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些许理论上的贡献。另外,通过对制瓷工艺和陶瓷艺术风格的研究,可以从整体上透视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的社会文化现象,从社会学、工艺学、设计艺术学看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
2.从现实意义上看,首先,在民国这一特殊的历史转型时期,中国的陶瓷业正面临着革新和发展,而西方的思想观念和工业化生产则不断地对中国传统的陶瓷业施之以影响。直至现今,中国的陶瓷市场仍然处于这种转型阶段。因此对民国制瓷业的分析研究,对当今陶瓷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1)对推动当今世界陶瓷市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2)能够发扬中国传统陶瓷文化;(3)为当今中国陶瓷市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4)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民国时期景德镇生产出许多不同艺术特征的精品瓷器,在这些精品瓷器中有传承,有融会,也有创新,给古老的制瓷业注入了新的曙光和希望。遗憾的是,民国瓷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收藏家视民国瓷器为难登大雅之物。关于民国瓷器的研究和系统整理也不多,许多优秀作品或损坏或遗失。诚然,民国瓷器精品不多,质量也难以与明清瓷器比肩,但也不乏精细之作,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仍有其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景德镇陶瓷制作作为中国的传统工艺,历史悠久。伴随朝代的更迭,新技术和新的陶瓷材料的发明,制瓷工艺也得以不断地演进发展。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对陶瓷技法和陶瓷史发展的研究颇多。从发表的著作来看,总体上陶瓷欣赏和鉴定类著作较多,理论研究性的专著较少。对民国景德镇陶瓷系统理论的研究比较缺乏。下面就民国景德镇瓷器的研究文献与资料做一简要综述:
1.从历史、政治的角度对民国景德镇瓷器的相关研究和介绍
对景德镇的制瓷历史的研究文献很多,但研究民国时期的很少,相对而言,由景德镇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的《景德镇文史资料 1 ~ 14 辑》介绍得比较系统全面,这些文史资料文献是在 1960 年底开始整理的,大部分是以征稿的形式汇集再进行分类,全套书共有陶瓷史料 12 篇、工商史料 10 篇、地域史料 4 篇。里面所征的稿子都是作者在民国时期的亲见、亲闻、亲身经历的事件。以上资料虽然涉及到民国景德镇的民俗、生活、政治制度、改革等各个方面,但其都是以小论文的形式整理的一些日常生活事件的资料,并没有涉及到制瓷工艺的流程和瓷器的风格特点。此外,周銮书所著之《景德镇史话》(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一书,涉及历朝历代景德镇的制瓷历史和改革变化,该书对民国时的瓷业,有一定篇幅的述论,但该书作者认为,民国时景德镇的瓷业是呈衰落趋势的。另外,方李莉亦著有《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0 版)一书,该书是对景德镇民窑业进行的一个田野考察,文中在谈到景德镇民窑历史的过程中,涉及到一些民国时的窑业状况,但该书也没探讨该时期民窑瓷器的工艺特色及发展状况。
2.从陶瓷装饰的角度对民国景德镇瓷器的相关研究
该类文章相对较少,一般是研究釉上粉彩、浅绛彩装饰的占多。如:梁基永编著的《中国浅绛彩瓷》(文物出版社 2000 年版),陈建欣、穆青、刘正波所著《浅绛彩瓷画》(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3 年),这两本书都对浅绛彩瓷的历史发展作了概述分析;张朋川、张晶著的《瓷绘霓裳:民国早期时装人物画瓷器》(文物出版社 2002 年)介绍的是民国瓷器时装人物画的风格特点;耿宝昌、秦锡麟编著《珠山八友》(上、下卷),(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1);赵荣华编的《瓷板画珍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香港艺术馆主编的《瓷艺与画艺——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瓷器》(香港市政局出版 1990 年出版),以上三本书均是图片资料。
3.从欣赏和鉴定的角度对民国景德镇瓷器的相关研究
这类的研究较多,但大多是以图片为主附部分的文字加以说明,以欣赏价值为主,是陶瓷收藏和爱好者的工具书。这类书以铁源主编的较多。铁源出版了一套老古董丛书,都是从收藏的角度分析民国瓷器的特色。如:铁源主编的《民国瓷器》(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999 年)写的是民国瓷器的拍价、欣赏、款识、印章、绘瓷名家介绍等;又如铁源编著的《民国瓷器鉴定:胎釉、彩绘器型》和《民国瓷器鉴定:纹饰、款识辨伪》(华龄出版社 2003 年),这两本书虽是写民国瓷器,但却没介绍其他地区如民国时期的钧瓷、龙泉瓷等其他窑系的瓷器,而是从瓷器的釉色、胎、彩绘、纹饰、款识等方面介绍如何鉴定民国瓷器。没有分析民国瓷器特色形成的原因。此外,唐雪慧、王建宇、邱东联编著了《民国时期瓷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 年)一书,赵力成编著了《收藏与投资:民国瓷器图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年)一书,前者收集的是海内外最新拍卖的陶瓷图片,后者是以瓶、罐、碗、壶等瓷器分类整理的民国瓷器图片,都是具有收藏类的书。最后,罗文华的《不要小看民国瓷》(蓝天出版社 2000 年)一书,也记述了部分收藏民国瓷的见闻、乐趣等。
4.国内发表的关于民国景德镇瓷器的相关论文
中国期刊网上检索的与本研究主题有关的论文大致整理概括如下:
第一类是有关民国瓷器的收藏,这类文章占了大部分,如:张涛的《重现华彩的民国瓷器——民国瓷器投资与收藏分析》,李奇的《投资晚清民国瓷器前景看好》,赵宏的《清代、民国时期的瓷器鉴定方法》,张海国的《喜得民国瓷文具》,曹淦源的《朴朔迷离的“洪宪瓷”》等。
第二类是关于民国瓷器艺术特色,这类文章关于浅绛彩和粉彩装饰的比较多,如:蔡国声的《汪棣加官进晋爵粉彩瓷板画》,陈敏的《鲜娇夺目、工致殊常——粉彩瓷史略》,张朋川的《民国时装人物画瓷器》,闵正国的《张沛轩的“月影鱼跃图”茶壶和汪少平的“山水泛舟图”茶壶》,陆军、傅长敏的《中国文人画对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影响》,雪里红、李奇的《清末民国瓷器上的唐诗画意》,李俨的《浅绛名家与陶瓷贴花、刷花》,梁基永的《略谈浅绛彩瓷》等。
第三类是关于民国瓷业概况,如:陈海澄的《赠美英元首礼品瓷的设计大师彭友贤》,张池的《民国景德镇瓷业的衰落》等。
图1 民国时期景德镇地图
《瓷都景德镇》
1.时域:课题研究的范围界定为民国,即 1912 年~ 1949 年。但本文出于论述的需要,民国时期瓷器的某些技法和艺术风格要追述至清末,如:浅绛彩即是兴起于清朝道光咸丰年间,盛行于同治光绪年间,蜕变于宣统民国初年。 这就使得在研究民国浅绛彩的艺术风格时不得不提及到清末浅绛彩的形成过程。
2.地域:因为景德镇历来有“瓷都”之美誉。制瓷技艺精湛,有很深的陶瓷文化底蕴,所以本论文选择景德镇作为考察地点。但历史上景德镇所辖范围历来有所变动,民国时期的景德镇所辖范围包括浮梁县、鄱阳县及景德镇市区自观音阁至小港嘴等范围。(如图 1)
制瓷技艺:“技艺”汉语字典解释为“技能”“工匠”。本文指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体。“制瓷技艺”指陶瓷制作的工艺技术,其经历了从初级向高级阶段、从落后到先进、从手工到机械化的发展。制瓷工艺体系是个复杂的过程,包括:采矿、陶洗、制 (读音dun)、练泥、陈腐、拉坯、利坯、画坯、施釉、烧窑、画红、烧炉、选瓷、包装等一系列工序环环紧扣。最核心的包括拉坯、利坯、画坯、施釉和烧窑等五项工序。
民国时期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这一年代的人文、地理、社会、艺术、科技、工艺等各方面都具有其时代的特征。因此要研究特定时代下特定的人物从事的特定事务,其最好的研究方法就是运用跨文化跨学科的比较研究。本文研究的是民国景德镇制瓷技艺与工匠活动。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实地调查:景德镇地区是我实地调查的重点,当然还有制瓷原料产地的婺源、瑶里等;在博物馆可以拍摄到很多珍贵的实物资料;从收藏家那里也可以欣赏到优秀的作品。实地调查是课题研究的实证性资料的主要来源,其优点很多。
首先,实地调查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对当地地形、地貌、气候等的考察可以进行实地拍照,虽然现存的地形、地貌、气候与民国时期有某些差别,但相对比较封闭的景德镇而言,历史留存的遗迹相对较完整。
其次,实地调查可以从当地历史档案馆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以及寻找到一些民国遗留的窑址和瓷厂。
最后,实地调查可以了解整个陶瓷生产工艺流程。陶瓷工艺生产流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对工艺流程的了解有助于理清民国制瓷技艺有哪些传承与创新,运用了哪些新的制瓷工具和材料。
2.人物访谈:由于研究的是民国阶段,考察的时间并不久远,通过访问70~90 岁制瓷和绘瓷老人以及他们的传承人,如:雕塑名家张顺元的传人张正海、“珠山八友”之一王大凡孙子王怀俊;王锡良(王大凡侄子)之女王秋霞、“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之女汪桂英、王恩怀(王步的第三子)的女儿王清玲、张德生(刘雨岑之徒)的次子张松茂、邓肖禹(邓碧珊之孙)女儿邓爱英、王隆夫(祖父王昌杉研制颜色釉)之子王淑明、雕塑名家曾山东之子曾继荣、制釉名家余子富之子余忠东;学者、文博工作者,如:陈雨前、熊廖、方复、李文跃、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新园、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赖德全、景德镇陶瓷馆的陈军、宁勤征、雕塑瓷厂的刘远长、绘瓷名家戴荣华、雕塑家周国桢、江西省博物馆的彭明瀚等。还有部分政府人员、城镇居民等,使我获得了许多第一手资料。
总之,本论文通过人物调查和博物馆拍的实物资料,结合设计艺术学对瓷器的设计和审美的分析,并通过历史文化学、民俗学和工艺学等学科的理论交叉,对景德镇地区的地理环境、遗留的民国窑址、瓷厂等进行实地考察调研,通过实证展现民国景德镇的制瓷发展面貌。通过获取相关资料,参阅文献、统计数据,进行综合考证、分析,结合层层推理和归纳的方法从整体上分析民国制瓷业的变化,从细节上提炼出民国景德镇陶瓷艺术特征。
本研究旨在通过工艺学与设计艺术学交叉的方式来研究一个具有历史性、工艺性的技艺变化过程。在民国这个特定的时域,整个中国都处于转型阶段。中国转型的根本基础是传统核心文化。文化的转型必触动生活方式的变化,从而带动技艺的更新。 通过深入剖析民国时期景德镇的社会文化的变迁,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来分析民国景德镇的传统制瓷技艺的发展过程。在研究的过程中一方面注意其纵向的动态的变化;另一方面注意其横向的引起这种变化的各个方方面面的因素。
根据上面分析将文章大致分成五章:
第一章 转型带来的嬗变——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的时代背景
本章分析了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的环境状况,制瓷人员的变化,指出这种变化对制瓷业的影响。通过分析传统的官窑与新、旧民窑之间的发展关系,以及其经济地位的变化、经营状况的差别、管理形式的不同;民国瓷器的生产和销售,制瓷工匠社会生活的变化。因为工匠是制瓷业得以发展的主体,而民国时期工匠思想文化和社会地位的变化则是推动制瓷业发展的根本,社会文化教育的大变革导致工匠从传统的拜师学艺的模式到进入专门的陶瓷学校进行专业化训练,工匠吸收到的不光是以前拜师学艺来自师傅的传统的技法,也有运用新学堂吸收到的新知识结合传统技法进行自由的创新,这就是技艺的传承与再生。
第二章 承袭与革新融合——民国景德镇制瓷工艺
本章结合陶瓷工艺的理论知识分析民国时期景德镇制瓷业在工艺技术方面发生的变化,民国时期机械的使用,导致制瓷业在各方面都不同于清之前的传统制瓷方式,本章立足从制瓷原料的采集、成形方法、施釉工艺、烧窑技术、画红等方面分析其改变之处。
第三章 迎合市场之需——民国景德镇瓷器装饰
该章运用设计艺术学的理论来分析民国景德镇陶瓷的装饰特色。通过陶瓷绘画装饰、色釉装饰、捏雕装饰等方面层层分析。具体到一些绘画技法的创新、捏雕技艺的改变。由于当时西方工业革命的盛行,搪瓷、玻璃和塑料制品的大量出现对陶瓷装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新式潮流服饰的流行影响到陶瓷绘画装饰。洋彩颜料的引进使陶瓷装饰可以经过多次红炉烧成,这些变化都是前朝所不曾出现的新式风格。
第四章 吸纳百川之变——民国景德镇瓷器艺术特征
本章力足从整体概括艺术特征的转变和成就。通过分析其受审美观和人文观的变化、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陶瓷科学技术的发展来阐述其整体艺术特征的变化。陶瓷是集艺术与技术于一身的工艺品,因此,其对于其他艺术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由于民国时期制瓷业处于转型期,此时的装饰艺术特征的变化对今后陶瓷业必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今后的陶瓷装饰的发展方向也是起着很大的指导作用。
结语:
本部分从对传统手工制瓷的保护与传承的视角,反思技艺传承面临的若干问题:首先,当今新材料、新技术不断面世,电脑的普及使机器操作必然代替手工制作,这些都是毫无疑问的,这是生产力适应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正如诸葛铠先生在《适者生存: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蜕变与再生》中所说:“传统手工艺在工业化社会要发生蜕变是客观规律,原因是多方面的,受市场经济不适应生产方式、严重推陈出新的误区等的影响。” 其次,世界越来越小,外来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保护中国传统陶瓷文化之精华,吸取国外优秀文化和技艺是中国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得以发展的条件。
本论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一方面注意史实的梳理与考证,另一方面将制瓷工匠的社会生活有效地融入陶瓷手工制作技艺过程之中进行层层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以往陶瓷史、陶瓷工艺学研究和社会学研究以及制瓷民俗中若干为学者们所忽视的问题提出一些新的创见。并试图从以下几点形成自己的特色。
第一,视角的创新:瓷器的著作可以说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但研究的视角各不相同,本论文围绕制瓷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展开论述。民国时期,一方面,由于战乱频繁,而作为四面环山较偏僻的景德镇,对战争的破坏相对要小些,因此传统制瓷技艺相对得到延续。另一方面,全国宣起的出国学习新技术热,一部分去日本学习陶瓷技术的归国人员将所学付之实践,从而使景德镇制瓷技艺得以进一步发展。通过对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的整体状况进行研究来分析中国传统制瓷技艺该如何传承。
第二,跨学科交叉创新:本论文运用工艺学与设计艺术学的方法,结合瓷器图片实物资料分析民国景德镇瓷器的艺术特色和制瓷技艺的创新之所在;以社会学中人物访谈的问卷方法进行实地考察;运用历史学的理论依据推理民国景德镇制瓷技艺的传承发展;综合了经济人类学关于市场交易的分析来推理民国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动向;通过文化学和民俗学关于制瓷行业法规的分析探讨民国景德镇制瓷文化。跨学科交叉的研究可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中国传统制瓷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为研究发扬中国传统陶瓷文化起到参考作用。
由于笔者理论素养有限,而该课题又涉及到陶瓷工艺学和社会文化学等方面,其难度之大已远远超过了本人的专业和学识。虽然笔者在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上作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但力难堪任之处仍然很多。再加上民国时期由于战乱,景德镇部分资料和瓷器实物没能得到很好的保存下来,一些制瓷技艺也没有得到传承下来。如对景德镇最初引进的洋彩颜料有哪些品种。这方面的材料已多散失难证,论文没能对这些细节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疏漏和缺陷之处难免,还望同仁志士批评指正,以待将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