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称呼学生的“讲究”

我的学生时代,常常为许多老师大同小异的各种称呼感动着,尤以中学阶段的杜建勋老师为最,他曾经叫过我大名之前的小名(乳名),也叫过我当年的“职称”,并给过我诸如“老好人”、“老上中农”、“阿弥陀佛”之类的“外号”,令我总在新奇兴奋中回味与振作,现在想起来依然感觉很亲切。

当了教师的我,自然也面临称呼学生的现实,日子久了,实践便出真知,忽然悟得我的老师们那份苦心那份匠心。

我国是礼仪之邦,人际交往讲究礼貌友好,崇尚平等待人。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部分,同样应遵守这些原则。而称呼是人际(师生)交往的起点,表示着人与人(师生)之间的关系,反映着交往者(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修养,影响着教师形象的树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礼貌得体的称呼语可以激发和控制学生的情绪,沟通师生的感情,融洽师生关系,进而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我的老师的启发和我做老师的经验,让我体会到称呼学生也有些讲究——

称呼学生群体的时候,特别亲切的是“同学们”,这比“大家”“你们”更能拉近心理距离,融洽气氛。

称呼学生个体的时候,可以分场合区别进行。正式场合里(如开大会、公布重要事项的名单、必要的郑重介绍等)应该姓名连称,或特称:称其特点(如“一组的最佳辩手”)、称其专长(如“我们班的歌唱家”)、称其职务(团支书、班长)等等。上课提问、个别谈心、平时交往等场合,则可以只称名(双字姓名例外),这样容易清除隔膜,让人倍感温馨。至于娱乐、游艺、远足之类的场合中,不妨以某些好听而又文雅的绰号趣称,更能使被称呼者觉得和蔼、平等。

当然,再多的称呼都必须恰当,否则会影响师生关系和教育教学效果。称呼时必须忌不文明、忌过分亲昵。不文明会影响教师形象,降低教师威信;太过亲昵,会造成其优越感,削弱其守纪自觉性。做到了亲切而不轻浮、亲密而有分寸才是称呼的上乘境界。同时要反对用“喂”、“嘿”等词招呼学生,犯无称呼大忌。 ru0rIk2E+YUmgNN54LbByQ1oqo+N5wvCpKucVW0xhskynB4oLtNESo0iRbd76dz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