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坚持“三个面向”实践“三个代表”

1983 年 10 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是作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的“三个面向”。确切地讲,“三个面向”同时也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战略指针。

新千年到来之际,江泽民同志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就是作为统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行动指南的“三个代表”。应该说,“三个代表”对于推进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质上是一个整体。只要我们正确把握其统一性,我们的力量必逢不竭之源。

一、“三个代表”指导我们更加坚定地“面向现代化”。“面向现代化”是“三个面向”的核心,因为它关系到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面向现代化”就是要为包括“两个文明”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奋斗目标,也是教育工作者奋斗的目标服务。贯彻“三个代表”,必然能够领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质,从而转变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行各业服务的目标观;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质量观,树立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转变只重视知识教育、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和法纪教育的教育观,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转变只青睐少数尖子生、而轻视大多数学生,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所有这些“转变”,都是为着培养素质规格适应社会多样化要求的人才,是“面向现代化”在微观方面的体现,也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二、“三个代表”指导我们更加坚定地“面向世界”。江泽民同志在“三个代表”的论述中,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先进文化在全党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教育更是义不容辞。思想道德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培养敢于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与挑战,具有全球观念、竞争意识和科学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贯彻“三个代表”,我们务必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学生,坚持倡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有必要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落实得更加生动有效;我们必须坚持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德,传承优良的传统,把树立爱国奉献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掌握现代化建设本领等,作为教育的主旋律。“面向世界”的青少年学生首先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否则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难以适应对外开放,而“三个代表”的论述言简意赅地指明了这一政治方向。

三、“三个代表”指导我们更加坚定地“面向未来”。教育要面向未来,既包含着人类社会和祖国发展的未来,又包含着受教育者个人为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必须全面发展的未来。教育要面向 21 世纪,围绕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同时,要树立更长远的战略目标,“为将来实现共产主义准备条件”。贯彻“三个代表”,我们更应该增强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与创新能力是密不可分的。目前提倡的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大批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满足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因而教师的决定性作用应该转变为教育过程中的引导和示范,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模式功能;教师必须苦练内功,率先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并借助自己的创新实践发现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为创新教育提供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籍以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造就创新人才。

“三个面向”的提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三个面向”在横向水平上,要求教育的改革发展以世界的最高水平为努力方向;在纵向发展上,以未来为着眼点,要求冲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而“三个代表”则明确地把“代表”水平定位于“先进”的程度,从根本上强调了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 21 世纪的事业目标。两代领导核心的精辟论断,理论性、实践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蕴藏着一样丰富的思想内涵。“三个面向”如舵,“三个代表”如帆。我们只有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努力将二者有机结合,充分运用,才会取得强大的动力,有所创造,有所建树。 BCCPDcK3iBJyjLU3V+ilO5jnc0Hz9+/tT1cFnlYi5OGF7wLGFa9PXUzz+ihc8Og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