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语篇分析从 1928 年俄国的Valdimir Propp运用音系学、形态学等早期语言学的结构原则对民间传说进行结构式分析以来,已近百年了。之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语用学等多门学科都不断涉足语篇分析这个领域。本书作者在尝试运用不同理论分析语篇后,发现很难有哪一种理论像系统功能语言学这样有如此严密的理论体系,可以从细小的语言成分一直分析到语篇背后的文化、历史语境和意识形态。因此,本研究继续使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仔细剖析语料的语言特征及其语境,试图阐释不同时代的爱国主义语境,并且重构全球化时代的当代中国爱国主义语境。

语篇分析本身就是一门交叉学科,综合了功能语言学、语言哲学、文化学、社会语言学等多门学科的发展成果。本研究运用了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Martin (2004)的积极话语分析理论作为主要分析框架,同时选用“话语符号历史模态”这个韩礼德(1999)结合生物学、哲学等理论的概念用以研究个体话语发展过程的理论框架。本研究者在语篇分析的过程中,强调把不同年代的同类语料看成一个发展个体,再运用韩礼德的话语符号历史模态理论,从话语发生、个体发生和种系发生三个层次,依次描述和阐释语料及其背后的语境。

本研究的语料选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国内外重要体育比赛后我国冠军运动员的获奖感言,从获奖话语的词汇、经验功能、逻辑功能、信息功能等分析话语的语域和语类,探讨出不同时代的爱国主义文化语境,再结合我国的历史爱国主义语境,最后重构当代全球化时代的我国爱国主义的话语表述。这种把语言学理论用于分析社会热点语篇,关注社会现实的研究,是对语言学领域的拓展。

本研究在语言学理论的实践上力求突破,在语料的分析和结论上具有时代性,其中部分章节是笔者近年发表的论文,在成书的过程中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希望能给语言学同行和研究生们一定启示,并敬请各位专家和老师给予指正。最后感谢我的硕士生谭馨丽,帮助我完成语料的搜集工作。 3u+r+NXs4CN83gGH9oDXvnVTwQkPsK2D4mdC0rf7tJWaG7E37VYNG/1HBp1pRbl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