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下山游说佛法,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尊释迦牟尼像,青铜所铸,形体逼真、神态安然,佛大悦,若能带回寺里,开启其佛光,永世供奉,真乃一件幸事,可店铺老板要价5000元,分文不能少,加上见佛如此钟爱它,更加咬定原价不放。
佛回到寺里对众僧谈起此事,众僧很着急,问佛打算以多少钱买下它。佛说:“500元足矣。”众僧唏嘘不止:“那怎么可能!”佛说:“天理犹存,当有办法,万丈红尘,芸芸众生,欲壑难填,则所得的利益补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啊,我佛慈悲,普度众生,当让他仅仅赚到这500元!”
“怎样普度他呢?”众僧不解地问。
“让他忏悔。”佛笑答。众僧更不解了。佛说,只管按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佛让弟子们改变服饰,装扮成另外模样,将身份隐瞒了一下。
第一个弟子下山去店铺里和老板砍价,弟子咬定4 500元,未果回山。第二天,第二个弟子下山去和老板砍价,咬定4 000元不放,亦未果回山。
就这样,直到最后一个弟子在第九天下山时所给的价已经低到了200元。眼见着一个个买主一天天下去,一个比一个价给得低,老板很是着急,每一天他都后悔不如以前一天的价格卖给前一个人了,他深深地怨责自己太贪。到第十天时,他在心里说,今天若再有人来,无论给多少钱我也要立即出手。
第十天,佛亲自下山,说要出500元买下它,老板高兴得不得了——竟然又反弹到了500元!当即出手,高兴之余另赠佛龛台一具。佛得到了那尊铜像,谢绝了龛台,单掌作揖笑曰:欲望无边,凡事有度,一切做到适当程度就停止啊!善哉,善哉……
(文/许海维,原载《年轻人》)
1.指出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
①欲壑( ) ②忏( )悔
③侃( )价 ④龛( )台
2.用恰当的成语分别替换文中加横线的语句,依次为____、_____、_____。
3.一尊原价是5 000元的佛像,最终仅以十分之一的价格出售,而且还让并非贫病交迫难以度日的卖主“高兴得不得了”。文章的结局原本令人难以置信,而在巧妙构思下被演绎得完全合情合理。作品虽只六七百字,内涵却很丰富。在这里,佛是____的象征,佛的成功,正是由于他深刻地了解人性的弱点:________________。
4.人的自信心大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佛依次派弟子下山与老板砍价,其目的正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5.“好利”的老板之所以忧心忡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老板的言行表明他是一个_____太强的人,正是这种人,往往患得患失,瞻前顾后,内心软弱,胆小易败,这样看来,与其说是佛战胜了老板,倒不如说是老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试根据文意提炼出若干个观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hè ②chàn ③kǎn ④kān 2.得不偿失乔装打扮适可而止 3.智慧者 自信心被毁,人就变得软弱可欺,不堪一击 4.摧毁老板的自信心 5.眼见着一个个买主一天天下去,一个比一个价给得低 欲望 自己打败了自己 6.①世上的财物在智慧面前都是卑贱的。②智慧是无价的,它既能点石成金,也能将黄金化为粪土。③无欲则刚(此题只要所答的见解言之有理即可)
(见《语文报·初中版》,2005.12.12)